风和水音乐欣赏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23-06-14 作者:Cold-blooded 备课教案

只有认真准备好相关的教案,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顺利地开展,我们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一定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教案,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风和水音乐欣赏教案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风和水音乐欣赏教案优秀6篇

风和水音乐欣赏教案篇1

设计意图: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有趣的动物》。《啄木鸟》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针对大班幼儿欣赏,可理解为啄木鸟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苹果树找医生》的故事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图谱”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经验准备:课前听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初步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具准备:欣赏图谱一幅、画有不同线条的卡片若干、幼儿表演用道具(树叶、啄木鸟鸟嘴)、磁带、录音机。

重点难点:

活动过程:

1、利用有关啄木鸟的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教师用简短的谈话帮助幼儿回忆啄木鸟的特征。(尖尖的嘴巴,细长的舌头,又短又粗壮的脚趾可以紧紧的抓住树皮,又硬又有弹性的尾巴可以支撑身体。)

2、初听乐曲(1"2遍),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出示欣赏图谱并讲述故事“苹果树找医生”。(苹果树生病了,啄木鸟医生仔细地为它们检查,发现原来是坏蛀虫在捣乱,“咚咚咚”啄木鸟把虫捉完了,苹果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啄木鸟医生高兴地跳起了舞。)

4、结合图谱和教师动作,复听乐曲。

a段(共四句):每乐句由上而下均匀地抚摸一棵树干,表示啄木鸟在为苹果树作检查。

b段:第1、2、3句中每句三个跳音,第4句一个跳音,每个跳音一个洞,表示啄木鸟捉虫。

c段:每四小节划半个树冠,表示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

5、分段欣赏,了解乐曲结构和音乐特点。

教师分别清唱a段、b段、c段的旋律,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并引导幼儿积极地感受,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来表示每段音乐。

6、幼儿耳听音乐,眼看图谱,手按音乐结构随着老师的手在图谱上“书空”一次,完整地感受音乐。

7、创编动作随音乐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1)幼儿随音乐集体创编啄木鸟的动作。

(2)幼儿随音乐表演苹果树生病的样子和恢复健康的样子。

(3)分角色(苹果树和啄木鸟)合作表演。

活动延伸:

将扮演啄木鸟和苹果树的道具放入表演区,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表演。

自评反思: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幼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

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

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用不同形式的线条来帮助幼儿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

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

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风和水音乐欣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ⅹⅹ ⅹⅹ |ⅹ-|。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彩色纱巾,录音机,录音带。

2、事先在白纸上画好图谱,水彩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条纱巾听音乐进活动室)。

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看看谁能找出来,(师幼一同欣赏音乐,并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

师:谁找到有趣的话啦?

幼:我听到"……"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师:是这句吗:师哼(啦……咿呀咿呀呦)。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好吗?当我们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和它招招手吧!(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

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呢,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小朋友,我们再竖起小耳朵听听。

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四小节)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吧。当听到第一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一起来拍拍手,听到第二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就一起跺跺脚;小朋友,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想拍拍手、跺跺脚,还想干什么呢?

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一至二遍音乐,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小动物的形象动作)。

(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可是它们没有小木匠,你们愿意当它们的小木匠吗?(幼:愿意)师:小木匠用什么来锯木头呢?(幼:锯子)师:对,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老师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了(教师将纱巾拿下来拉直,幼儿模仿)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吧,要注意听音乐,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喔!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注意聆听音乐,在固定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师:本领练好了,哟,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来和老师试试锯木头?"(配课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肌体当大树)(教师与一位幼儿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锯木头呢?(幼:想)师:好,那就请拿绿纱巾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拿粉色纱巾的小朋友来当神气的小木匠,一起来锯木头吧。(幼儿寻找合作的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师幼一起玩锯木头的游戏,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用肌体动作表现出来)。

师: 哦!树倒啰!扮演大树的小朋友都蹲下。"锯木头很辛苦,流了许多汗,回位置坐下擦擦汗吧。"(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师:"休息好了,小朋友还想玩锯木头的游戏吗?"幼:"想。"师:"好,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其他的小朋友当小木匠吧。"(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三)、结束游戏师:木头锯好了,小朋友又流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师幼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洗澡盆,大家站在盆边准备洗澡)师:拿好你的洗澡沐浴球,一起来搓搓挫(师幼将手中纱巾团成小浴球,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师:小朋友,拿好小木头,一起去给动物们造房子吧。

餐前活动:手指游戏--石头剪刀布 活动目标:

1、说儿歌配动作,使幼儿手口协调。

2、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3、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手指游戏,这个手指游戏叫做石头剪刀布,你们玩过石头剪刀布吗?(请幼儿示范做石头剪刀布)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请一名幼儿上来示范做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做。

附儿歌:

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左摆一下)做什么(右摆一下)?

左手是石头,右手是石头,胖胖脸胖胖脸(握拳贴小脸两边)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

左手是剪刀右手是剪刀,小白免小白免,(做小免)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

左手是布右手是布,小螃蟹小螃蟹(手心对前胸两大拇指靠一起、另外的四个指头只是前面弯曲一下)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做什么做什么?

左手是石头右手是剪刀,小蜗牛小蜗牛 (石头放剪刀上面)

风和水音乐欣赏教案篇3

设计意图:

我一直都想尝试在小班上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偶然间,我在给孩子们上舞蹈课时,不经意地放了《梁祝》,让他们练功,孩子们说:“真好听!”有的孩子还跟着曲子翩翩起舞,于是,我便设计了此节音乐欣赏课。旨在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理解美、表现美。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让孩子在玩中感受音乐的美。

2、鼓励孩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觉。

活动准备:

1、布置花园场景、各种各样的花。

2、自制蝴蝶、丝巾、花带、蝴蝶头饰、蝴蝶翅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感知音乐。

1、孩子们,告诉你们个好消息,今天呀,我们带上我们的好朋友蝴蝶一起到花园里玩。

2、幼儿随音乐手持蝴蝶游玩。

3、我们累了,小蝴蝶也累了,那该怎么办呢?(孩子想办法),那好,就让我们的小蝴蝶在客人老师那里休息一会儿。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1、欣赏第一遍音乐。

孩子们,来,我们坐下静的听音乐吧!

提问:听完这段音乐,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欣赏第二遍音乐。

听完提问:你好像看见了谁?它在干什么?(蝴蝶)

你们好象看见蝴蝶在干什么?

3、欣赏第三遍音乐

听完提问:你们好象看到蝴蝶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请你学学。

三、自选道具,扮演蝴蝶,表现乐曲。

1、我们都来扮演蝴蝶,东西都在旁边放着,看看谁把自己打扮的最漂亮。(孩子自选道具)

2、教师强调:如果谁需要帮忙,就去找客人老师,对她说一句好听的话。

3、你们真漂亮,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

4、和客人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活动评析:

此活动设计合理,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自然的融合了表情、语言、身体动作,表达了自身的感受。环境布置得很美,孩子们在美中不知不觉的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风和水音乐欣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哮来的愉快情绪。

3、能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一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一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附歌曲: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

1.教学具一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一对一的进行游戏,再进行一对二或一对三的游戏。

2.幼儿进行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

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风和水音乐欣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歌词中人物出现的顺序。

2.乐意表演歌曲中角色的动作,感受一起表演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故事相关图片五幅;磁带及录音机;人物头饰(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也用做于故事中人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活动前先听一遍磁带,帮助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唤起记忆)。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听过《拔萝卜》这个故事。下面,小胡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记得《拔萝卜》里有谁去拔萝卜了?(根据幼儿回答,出示故事中人物图片)

师:小胡老师要把这个故事,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仔细听一下。

二、完整欣赏歌曲《拔萝卜》。

(教师跟着课前录好的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用多媒体播放《拔萝卜》的故事图片,属于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

提问:小朋友们,在歌曲里,老公公拔不动了,谁来帮助他了?小婆婆呢?小姑娘……

(依次提问,教师将人物图片按顺序摆放,随后再完整清唱一遍,方便幼儿听清楚歌词并校对人物顺序,属于第二次完整欣赏)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分段清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幼儿跟唱。

(重点学习“哎哟哎哟”;老公公拔不动萝卜,叫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时是怎么唱的;打节奏读旁白)

2.教师一边弹琴(事先录好伴奏),一边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这一环节可加上少许动作,给后面的表演环节作铺垫,也避免重复唱的枯燥)

四、教师指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1.师幼共同讨论、创编歌曲中人物的动作。

2.请个别小朋友上台,和老师共同表演《拔萝卜》的歌曲;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此环节看时间来定,时间充裕可多进行几组)

五、结束部分,迁入生活。

师:小朋友们今天表演得都很棒,活动后,我们可以在“娃娃家”里,一起分角色表演《拔萝卜》。那小朋友们,老公公他一个人刚开始拔不出萝卜,后面为什么能拔出来?

(引导互相帮助,小朋友之间也要这样……)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选材欠妥,音乐《拔萝卜》虽然耳熟能详,但是段落过多,人物的出场在歌词中要唱正确,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建议作为音乐欣赏来进行。另外,评课中,老师们的建议也是可取的,表演环节可以提前来进行,这样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它们对这个故事情节感兴趣;还有,在师幼共同表演环节,教师可以扮演小动物的角色,要表演唱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说(谁谁谁,来呀!)而不是扮演“萝卜”这一静态的角色,不利于在活动中指导幼儿了。但在本次活动设计中,可取的地方是,可以利用图片和音乐结合的方式,将这个音乐作品更完整地呈现给幼儿(用多媒体放图片,用录音机或钢琴录音播放音乐,从视觉、听觉两种感官给幼儿更深的感受)

本次的期中开课,我从自身找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教材了解不透彻,还不能好好的掌握。其实,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适合他们的材料,选材很重要。一个活动,选材不恰当,那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将会大打折扣。所以,今后的开课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教材,给教学活动开个好头!

风和水音乐欣赏教案篇6

?设计思路】

?纲要、艺术》的“内容与要求”里说的,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音乐欣赏《牧童短笛》是《我是中国人》主题中的一次集体活动。幼儿对中国民族音乐有初浅的认识,通过音乐律动《牧童之歌》直接把孩子带入音乐主题。活动前幼儿欣赏过水墨动画片《牧笛》,感受田园风味的牧童生活。活动中选用同样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画与《牧童短笛》音乐组合,视觉上直观感受水墨画和具有中国风味的旋律的完美统一给人带来的美感。体验音乐要素变化所带来的音乐情绪和形象的变化,提高对同类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幼儿在“静听细看”中感受中国式的美,在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创编各种牧童和小牛在田边嬉戏的动作,想象各种有趣的游戏表现音乐的欢快情绪。

?活动目标】

1、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情节,用语言与肢体动作分辨不同的音乐情绪。

2、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增加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活动重点】

跟着音乐节奏创编牧童和小牛游戏的动作。

?活动难点】

用语言与肢体动作分辨不同的音乐情绪。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幼儿观看过《牧笛》的动画片,对小牧童的田园生活有初步了解。

(二)环境准备:

1、由牧童及田园风味的水墨画制作成的ppt。

2、牛角头饰和自制短笛,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进入音乐情景(音乐律动《牧童之歌》)

“今天,我们一起到田野里去玩,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完整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

(一) 完整欣赏音乐,展开想象

重点提问:

1、田野到了,你们瞧远处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他是谁?

2、瞧瞧,今天他带谁来了?

(幼儿欣赏音乐,老师用表情提示)

(二) 配乐讲牧童和小牛的故事(配上由水墨画制作成的ppt)

重点提问:

牧童和小牛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三、分段欣赏

(一)ab段对比分辨

重点提问:

1、哪段音乐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子?

(模仿跟着音乐吹笛子的动作,教师捕捉孩子的亮点)

2、哪段音乐牧童和小牛在做游戏?

小结:a段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悠闲地吹着短笛。

b段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玩耍。

(二)重点欣赏b段

1、幼儿和老师合作游戏

重点提问: 牧童和小牛会做些什么有趣的游戏?

2、两位幼儿合作

重点提问:请大家猜猜他们在做什么游戏?

(孩子们把平日玩过的游戏都迁移到活动中来,教师提示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游戏。大家猜上来的两个孩子玩的游戏,起到上下互动的作用。)

3、弟弟朋友和妹妹朋友合作游戏

请妹妹朋友做牧童,弟弟朋友做小牛,一起合作跟着音乐做游戏。

(找出亮点:节奏、表情、动作。请几对小朋友做示范,大家一起学一学。)

(三)欣赏a‘段

重点提问:游戏做累了,牧童会干些什么呀?

小结: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四、完整表演

提供牛角和短笛,分角色进行完整表演。

(提供道具,进一步让幼儿融入音乐情景,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天真的牧童和淘气的小牛,完整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变化,大胆用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活动评析】

(一)活动的选材具有艺术性、趣味性,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幼儿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选用同样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画与《牧童短笛》音乐组合,视觉上直观感受水墨画和具有中国风味的旋律的完美统一给人带来的美感。幼儿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获得美的感受,从而大胆的表达表现。

(二)根据乐曲内容,以角色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幼儿有情感地参与其中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以牧童的角色身份参与活动,以逼真的表演把幼儿带入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蕴涵,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三)善于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各种情感基调

?牧童短笛》的A段清新悠闲,B段活跃欢快。教师通过音乐故事,帮助幼儿区分音乐段落之间在情绪、情感上的差异,能够准确地表现和传授引导幼儿在领会各种情绪、情感的基础上表现出相应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