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一教案7篇

时间:2022-11-08 作者:tddiction 备课教案

对于教案的写作,相信作为教师的你一定十分熟悉吧,制定教案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质量,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绘画一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绘画一教案7篇

绘画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支持、鼓励幼儿愿意尝试运用新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2.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3.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画有柳树干的大图一张。

2.棉签、调色盘、各色水粉颜料。

3.各种树木的图片若干张(包括柳树)。

【活动过程】

1.将各种树木图片张贴在活动室周围(注意图片张贴高度要与幼儿视线平行),引导幼儿欣赏这些图片。

2.组织幼儿坐好后谈话:

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树吗?来,让我们认识认识它们吧!"(松树、杨树、梧桐树等等)

2)"大树和我们人一样,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树干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细;树叶也长的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描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高,大部分能独立完成作品。我能关注幼儿主体性,并及时指导,教学目标顺利达到。但还存在不足,发现个别幼儿画面较脏,个别幼儿不能独立完成。在以后的活动中在这方面问题中加以引导。

小百科:柳属的形态特征如下: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

绘画一教案篇2

活动内容:多彩的纸杯花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纸杯涂色、点画、晕染等彩绘技能制作出纸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运用不同的图形和图案绘画出各异的造型。

3.体验彩绘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听过故事《三只蝴蝶》、初步会使用剪刀。

2.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播放ppt

师:前几天我们听了《三只蝴蝶》的故事,故事中的蝴蝶最后都找到了避雨的地方,什么是避雨?三只蝴蝶在哪里避雨?

2.师:雨还在下着,可是花园里还有几只蝴蝶没有找到避雨的地方,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怎么才能帮助他们呢?

二、讲解示范

1.出示纸杯花范例

师:看,这是什么?这朵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教师示范做纸杯花

师:你们猜这些漂亮的花朵是用什么做的呢?(一次性纸杯),首先我们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这里有很多颜料,我喜欢小蝴蝶,所以我可以在纸杯上画上小蝴蝶,我们把纸杯倒扣在桌上,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纸杯慢慢的转动,在上面画上小蝴蝶,但是还有许多空白的地方,我们还能画上花朵和小草,把整个纸杯填满,就会很漂亮,纸杯的底部是整个花朵的花心,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喜欢的图形和图案画上去,让它很漂亮。

3.请幼儿猜测纸杯花的做法

师:好看的图案绘画好了,可是怎么让它变成一朵花呢?(幼儿大胆猜测)我们可以用剪刀或者小手撕开,让它变成一条一条的常常的花瓣,一朵好看的纸杯花就完成了。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出示背景墙请幼儿尝试制作

师:瞧,我们的墙面上长满了细细长长的花藤,可是还没有好看的花朵,老师请你们做一回小花匠来种一些漂亮的花朵。

2.幼儿作画

鼓励幼儿大胆的用已学过的彩绘技能绘画出不同的图案花纹来制作纸杯花,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要求:

a.预想整个画面的构图。

b.运用不同的彩绘技能绘画。

c.洗笔时注意班级和个人的整洁。

d.运用剪刀时小心使用。

四、展示评价

1.出示个别幼儿的纸杯花,进行点评。

2.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最喜欢哪朵纸杯花?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构图、寓意、整洁度等多方面来评价。

3.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在背景墙上,让孩子们集体欣赏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绘画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观察自然变化的能力,热爱大自然。

2、能围绕主题中的词语学习使用语言。

3、能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认真倾听同伴讲述。

4、初步了解春天的小常识。

5、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1、适合的景物图片。

2、字卡春天、美丽、植树、播种、桃花、燕子、小草、柳树、放风筝。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复习歌曲《春天》

二、观察图片

1、组织幼儿谈论各自观察到的图片。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怎么样?

2、依次出示字卡,引导幼儿用字卡上的词语说话,然后将字卡与相应的图片黏贴在黑板上。

三、找朋友

教师出示字卡,引导幼儿认读并请幼儿找出相应的图片。

1、小草

教师:小草是什么样的?

2、植树

教师:植树是怎么回事?怎么样植树?植树有什么好处?

3、播种

教师:哪张是播种的图片?谁在播种?农民伯伯为什么要播种?如果不播种会怎么样?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热爱劳动,爱惜粮食)

4、以同样的方式,出示字卡:柳树、桃花、燕子、放风筝,组织幼儿谈论并黏贴。

四、小结

1、教师:这么多漂亮的图片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来为它取个名字吧!

2、一起表演,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春天。

教学反思:

1、幼儿对春天的话题很感兴趣,对于老师的问题都能做出积极地反应,想法很多。

2、图片不够形象。

3、图片和文字结合,有助于幼儿对汉字的掌握。

绘画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迎春花、梅花、桃花,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根据画纸和实物的大小比例,尝试合理安排画面。

3、感受春天的五彩缤纷、春意盎然和生机勃勃。

活动准备:

1、认识观察迎春花、桃花和梅花。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颜料,范例画一幅,吸管。

活动过程:

1、谈话,回忆在春游时找到的关于春天的经验。

师:春姑娘来了,给我们带来了春天,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师小结: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长出了绿绿的嫩芽,树枝上也长出了新芽,公园里美丽的花也开放了。

2、观察画面,了解桃花、迎春花和梅花的外形特征

师:小朋友说春天到了,许多美丽的花开了,你看到哪些花开了?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看到的花的外形特征,学习用图形小结花瓣的外形。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花的图片,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花?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花瓣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各种花)

教师小结:迎春花开在长长绿绿的枝条上,枝条长在地上,矮矮的,迎春花就像金黄色的小喇叭。桃花的花瓣有五个,形状是圆形的,粉粉的,嫩嫩的,真美丽。梅花也有五个花瓣,形状和桃花差不多,不过梅花有各种颜色的,还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范画,了解吹画和毛笔点画的作画过程和步骤。

师:看,老师这里也有一幅画好的春天的花,看看是用什么画的?怎么画出来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范画,了解吹画的操作方法。)

师:我们先用毛笔蘸点咖啡色的颜料,点在画纸的下面,然后用吸管吹出树干,然后再用毛笔蘸上颜料点画花瓣,画的时候可以把毛笔转着来画。

教师示范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幼儿尝试根据实物和画纸大小比例合理布局。

(1)了解实物大小与画纸大小之间的比例。

(2)幼儿作画,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分布画面和毛笔的运用。

5、展示作品,幼儿互相评价,师将幼儿作品展览在展板上。

绘画一教案篇5

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习用顺着一个方向画螺旋线的方法。2、了解作画的时候要换色,要有大小的变化。3、请幼儿爱护绘画工具并和它们做好朋友。活动准备:棒棒糖、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上个星期一起来画了小圆糖,而且在《好吃的糖果》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糖果哦!还记得都有什么样的糖果吗?

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吃到的一些糖果,说说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

3、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又带了一种跟以前不一样的糖果,它是圆圆的,吃起来硬硬的,下面还会插着一根小棒棒。请你们猜猜是什么糖呢?(棒棒糖)

4、教师:小朋友,你们都吃过棒棒糖吧?你们都吃过什么味道的棒棒糖呢?都有什么样的颜色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棒棒糖。

5、教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一学画棒棒糖,小朋友,你们想画吗?

二、教师示范操作

1、教师示范绘画的方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老师画画的方法,对幼儿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到老师是怎么样画棒棒糖的吗?

2、请幼儿伸出小手在空中跟着老师画的方法一起来练习画一画,一边画一边说:棒棒糖,一圈圈,红黄蓝,真漂亮,画根棒棒糖,尝一尝,放进嘴里甜又香。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画螺旋线的方法,并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作画,说说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三、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了画棒棒糖的方法,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把它们画在纸上画下来吧,看看谁画的最多,谁画得最漂亮。

2、请幼儿传发绘画工具,请幼儿开始绘画。

3、教师提醒幼儿:糖要画在棒子上,棒子要紧紧地挨着糖果,应该画在圆圆的糖下面。糖尽量要画圆,最后收笔的时候要连在上一圈的线上。

3、鼓励幼儿多画一些,把画面填满。

四、作品欣赏

1、将较好的幼儿作品拿出来请其他幼儿进行平析。

2、请幼儿整理作画工具。

3、结束活动。

绘画一教案篇6

一、指导思想: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重要的节日,为了让幼儿度过一个快乐、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品质。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 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主题及口号:

主题:庆缤纷“六一” 展幼儿风采

口号:“我能行,我努力,我真棒!”

四、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

5月28日早上9:00各班组织节目彩排;(9:00大班; 9:50中班;10:40小班);

5月29号早上9:00全园组织彩排;

5月30日9:00节目正式演出。

2、活动地点:龙头山镇中心幼儿园

3、参与人员:全园幼儿、家长、教师。

4、组长:洪昌艳 陈明月

5、主持人:徐艳红 吴朝香

6、安全工作: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门卫

7、医疗卫生:吴朝香

8、音响设备:卯俭

9、后勤人员:姚艳丽、万敏、刘坤、冯忠菊、施国彩、杨和粉

五、活动流程:

1、家长代表讲话

2、幼儿文艺汇演

3、园长总结讲话

六、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六一演出环境

2、以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

3、幼儿园准备活动奖品和礼品。

4、利用板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和向每个幼儿的家长发出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七、活动方案及具体时间安排:

(一)、庆祝大会

1、入场9:00以前完成(各班按指定位置坐好,主持人开场白)

2、园长讲话及家长代表发??

(二)幼儿文艺汇演。

1、文体节目表演

(1)目的: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节日的快乐,同时带给大家愉快地节日体验;培养幼儿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2)要求:选材符合幼儿水平的体裁;表演活泼、大方;服装设计符合剧情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配有一定的背景和表演用的道具;讲述、配乐良好。

绘画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大熊猫玩具,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小结:大熊猫的头是圆形,头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来源;一张嘴,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像带黑色的眼镜。鼻子是黑色的,在脸的中央,两只小耳朵是黑色的。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全是白色。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教师提出问题: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是怎样走路的?

小结: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它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吃东西,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四、谈话: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熊猫?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小结:(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参见教学资料)小朋友在动物园、电影、电视或图书中见过大熊猫。大熊猫形体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它永远生活在地球上。

活动反思:

科学教育蕴含的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应用。幼儿学习的动机与成人不同,他们的动机完全依赖于对被认知对象感兴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