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教学教案5篇

时间:2022-10-30 作者:tddiction 备课教案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对待制定教案这件事,教案在制订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与时俱进,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捺教学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捺教学教案5篇

捺教学教案篇1

为了切实加强班级的安全工作,牢固树立&l安全第一&r思想,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现结合班级实际,特制定本班级安全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工作文件为宗旨,按照学校的有关安全教育的要求,作为班级组织者要紧绷安全这根弦,务实工作,教给学生安全常识,养成处处注意安全的好习惯,保证班内外学生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全面提高我班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落实组织

建立安全工作负责小组。班主任为小组组长,学科教师、班长担任副组长,各学习小组组长为负责小组成员。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安全工作,重点为安全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各组员负责督促学生活动安全和饮食卫生的安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上放学路上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教育学生结伴而行,横行公路上下看,不与陌生人搭话,不接陌生人的钱物,不在路上逗留。

2、通过课本《生命与安全》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生存。

3、围绕安全教育周的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专题的安全教育,出一期黑板报,以牢固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

4.平时利用周会、晨会,高度重视学生的交通、饮食、体育、人身、用电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努)力营造&l平安班级&r,做到无意外事故发生。

5、加强体育课安全教育,科任教师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不得随意上下课,课内不准离开岗位,不得进行放羊式教学,不得让学生进行危险性游戏,对有危险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必须在场进行保护,以防事故发生。

6、教师要加强用电、用气安全,做到人离电关,注意防止因电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教育内容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学路对的管理。

2、防溺水教育。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3、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教育,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平时加强学生的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5、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重视同学们身体健康教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操,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6、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教育学生不能随便触摸电器开关,需要时叫老师。

捺教学教案篇2

活动要求:

1、大胆尝试设计棋谱,初步掌握下棋方法与规则,体验合作的快乐。

2、在活动了解上海的景点以及6以内的口头加减运算。

活动准备:

1——25数字卡、股子二个、上海的景点图片若干、棋谱、棋子3个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设计棋谱及规则

1、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玩旅游棋,好吗?(引导幼儿观察地上的棋谱)

2、这个棋谱还没有设计完成,要大家一起帮忙。棋谱上要有什么?开始和结束的地方,我们把他们叫做什么?(知道起点和终点是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引导幼儿商量起点和终点在棋谱上的摆放位置)

3、现在还缺少什么?(数字)

4、老师请幼儿按照1——25的数序从起点开始排列。(引导幼儿用数数的方法验证数序的排列)

5、我们下的是旅游棋,怎样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是旅游棋呢?

6、看一看,老师这里几张图片,可不可以请它们来帮忙呢?(出示上海景点图片)

7、你们发现这几张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幼儿观察旅游景点,引导幼儿知道这些是上海的旅游景点,是上海有名的建筑和旅游胜地。)

8、请幼儿各选择景点图片摆放在棋谱上。

二:小组轮流下棋

1、我们要开始下棋了,要遵守那些规则?哪组先开始呢?(幼儿商量小组轮流顺序并选择棋子)

2、讨论用筛子的方法:我们今天要扔二个筛子,怎么走?(幼儿讨论筛子的用法:

颜色一样,筛子上的数字相加,得数是几,就走几步,颜色不同,筛子上的数字相减。)

3、三队轮流开始下棋,谁先到终点为胜。(期间老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及时引导幼儿正确下棋,并说出走到了什么景点了。)

4、在下棋结束后,老师小结幼儿下棋情况。

三、引起再次下棋欲望。

今天我们玩得高兴吗?我们下的是什么棋?你们还想下什么棋?以后我们再设计更多的棋来玩好吗?

捺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④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①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②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作标记。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

(4)朗读指导。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五、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2、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

(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六、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

(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凡卡倾诉自己怎样挨打、挨饿、挨冻、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什么都一一写到了。在回忆爷爷守夜时,爷爷是什么样的,怎样守夜、两条狗怎样跟着,砍圣诞树的山林、枞树什么样等细节描写,使人读了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七、读写。

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

捺教学教案篇4

1 秋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本内容,展开联想。

3、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去说说自己秋游的美好时光。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9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师资源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师:上次课,我们学了《练习一》里的一首关于秋天的儿歌,还记得吗?一起来背背。

2、过渡:这么美的季节,真适合去郊外游玩。

3、齐读课题,理解秋游。

4、秋天到哪里去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师:预习 课文,你们知道谁跟谁到哪里游玩?

课件出示:同学们   老师   郊外

教学“老”字:老人带匕首。

教学“师”字:一横短,一撇长,毛巾挂在横杆上。

教学“郊”字:郊是形声字,交作业时,画了一只大耳朵。左边“交”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教学“凉”字:北京只有两点水。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引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师:(课件出示插图,指导看图)秋天的天空里,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

相机出示:一望无边。(识记“望”,指导书写。)

相机出示:白兔、绵羊。

教学“兔”字:免字加一点。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插图,指导看图)秋天的农田里,长了哪些庄稼?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相机出示:稻子、高粱、棉花。(指导朗读好轻声)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4、引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1)师:这么美的景色,小朋友们早已激动万分了,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相机出示:奔跑  追逐  笑着  喊着)

(2)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5、朗读全文,再次感悟“秋游”之美、之乐。

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写字。

师:第一笔是竖,稍短,第二笔是横撇。

郊:左边“交”的捺要改成点。横撇弯钩中横撇相对小,弯钩外出。竖是悬针竖。

3、学生描绘、临写。

四、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

同学  老师  郊外  天气凉了  天空  白兔  绵羊  一望无边  农田  稻子  高粱  棉花  奔跑  追逐  笑着  喊??

2、用上几个词语说一句和课文有关的话。

3、今天我们跟着老师再去郊外走走。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句练习,体会秋天的天气特点。

(1)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2)秋天到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3)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2、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过渡:郊外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抬起头,先来看看天上。

2、师:(课件出示插图)观察插图,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学生交流。

(1)体会天空的“蓝“。

师:(相机出示:“蓝蓝的天空”)除了可以用蓝蓝的,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示很蓝很蓝?(蔚蓝、碧蓝、瓦蓝)

(2)体会天空的“一望无边”。

师: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所以我们一眼望出去望不到边了 !这句话在课文里有,你能找到并把它念出来吗?(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

理解“一望无边”:课文用“一望无边“这个词写出了天的广阔,你们能不能换个词也能表示天的大呢?(一望无际、无边无际)

一望无边可以用来说天空,还可以说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呢?(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茫茫的草原一望无边,金黄的稻田一望无边)

(3)体会白云的变化多端。

蓝蓝的天空有什么呢?白云又是怎样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怎么写的。

(相机出示: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师:请同学们看看,天上的白云在变什么呢?(引导看图)你瞧,白云一会儿变成了白兔,一会儿变成了绵羊。真神奇呀!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

师: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白云还有更多的变化呢,是不是?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看谁变得又快又多,好吗?

(相机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

(4)师:这么美的天空,这么美的白云,你怎样来读?(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4、过渡:秋天的天空是这样美,让我们把目光望向远处的农田,去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

5:、师:让我们一起看看田野里是否真的像文中写的这样呢?(看图自读这一段)

(1)这里的颜色都很美,你找出了几种颜色?(黄、红、白)(出示相应美图)

(2)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彩色斑斓的美丽画卷!你能把下面句子说得更具体吗?

出示句子:

稻子( )了,                    。

高粱( )了,                    。

棉花( )了,                    。

(3)师:你能不能像课文中一样,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4、课件出示句式练习:

(1)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他们有的(  ),有的(  ),有的(  ),玩得真高兴呀!

(2)放学了,值日生在做值日,有的(   ),有的(   ),有的(  ),做得多认真啊!

(3)(  ),(  )有的(  ),有的(  ),有的(  )。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6、指导朗读全文。

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我们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尽,让我们来欣赏一段秋天的美景,一起去领略秋天的魅力。

(1) 学生看视频。

(2) 你想说什么吗?亮开了嗓子说。

(3) 把你对秋天的喜爱,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齐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追、逐、喊”,学生观察字形,教师重点指导:

“追”:第一笔是撇,而不是点,先写里边再写里边的走之,而走之要托住里面的部分。

“逐”:第一笔是横,而不是点,先写里边,再写外面的走之,而走之要拖住里面的部分。

“喊”:左边的“口”字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笔画多,要写得匀称。

2、学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1  秋   游

天空  一望无边

农田  黄  红  白

草地  有的  有的  有的

开心!

[秋游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捺教学教案篇5

设计思路:今年我们这里出现了沙尘天气。连续几天的大风沙,孩子们只能躲在活动室里,失去了每天两个小时户外活动的快乐时光,孩子们沮丧极了。由于这种坏天气使孩子们有了切身体会,每天都在讨论着。我借此机会组织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认识"沙尘暴"这一天气现象,及对人类的危害。

渗透目标:知道植树能控制风沙,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活动难点:植物能阻挡沙尘。

活动准备:

1、 在有"沙尘暴"天气的日子里,引导幼儿观察"沙尘暴"天气的特征。

2、 收集"沙尘暴"天气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图片、及录相带,供幼儿了解。

3、 一盘沙土、废旧轮胎中种植的小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说说沙尘暴

1、 观看沙尘暴的录像,引出"沙尘暴"天气提问:

1) 这是什么样的天气?

2) 你是从哪儿听说的"沙尘暴"天气?

二、 基本活动--知道"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及植物能阻挡沙尘

1、 提问:"沙尘暴"天气的特征:

风很猛,风中夹着很多的沙子,时间有时长,有时短。

讨论:"沙尘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沙尘天气?沙子是从哪儿来的?了解"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1) 播放人为的砍伐树木、破坏草原,致使土地沙化的录像。

2) 再提问:沙子是从哪儿来的?

引导幼儿说出多植树,保护绿色植被。

3、 做小实验。

1) 让小朋友想办法把一盘沙"吹"起来。

2) 请幼儿把废旧轮胎中种植小麦中的土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