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书写,我们能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表达出来,教案在制订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年级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交流自身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空虚、表达流利.
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这段时间里,俺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你还看过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呢?
◆同学交流已看过的影视作品.
分组交流 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俺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也可以讲述自身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以下提示进行交流.
提示:
a.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b.讲述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身的感想.
c.认真听他人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
全班交流 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
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内容空虚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等.
拓展交流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假如你是一个摄影记者,你会拍摄俺们周围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第二、三课时习作
提炼写作方法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如《开国大典》中,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
运用写作方法
◆可以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局面的方法,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a.师生一起回忆印象深刻的场景,要紧密结合同学的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
b.要将局面描写得真实、具体、清楚.
◆可以把你在课堂上介绍的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本书,以写梗概的方法用文字介绍给大家.
a.把你在口语交际课上讲的或听到的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同学提出意见.
b.根据同学意见进行修改.
进行写作练习
从以上提供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五年级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课前准备
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6、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7、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20xx”比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拟定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五年级教案篇3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4.增长学生的自然知识,产生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放在课前)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2.谈话:李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⑴(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这里有个温度计。
那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问:好,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学生交流:是0℃。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没错。(结合图说)这是零刻度线,表示0℃。(教师板书0)。
谁来温度计上表示出0℃。
⑵我们再来看上海的气温。(课件:点击上海出现温度计和上海的图片)
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学生回答4摄式度后,教师板书4)在温度计上拨一拨。问: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图,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⑶接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课件点击北京的图片和温度计)
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
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
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
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⑷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对,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⑸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其他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注意观察温度计,把这些温度记录在卡片上,并读一读。准备好了吗?
香港:(19℃或+19℃)。写好了请举起你们的卡片。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用+19℃来表示的?这位同学是用19℃来表示的?行吗?为什么?(对,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哈尔滨:(-10℃)。老师写了10℃后举起来:“和老师的记录一样的请举牌。为什么没人和我的一样啊?(对,零下10摄式度,我们用-10℃来表示,10摄式度是表示零上10摄式度的)。
西宁:你们记录好了,同桌互相校对一下再来交流。问:为什么这样用这个数来表示?
⒊我们再来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播放中央台播音员播报的天气预报(天津 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
指名一位学生上前交流。师:你们觉得他记录怎样?这位同学的前面的正号没写,可以吗?老师把-1的负号去掉,你们同意吗?
谁能在温度计上拨出11℃?谁来拨-1℃?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
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96.6÷42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除法在竖式计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五年级教案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本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2、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从而受到热爱领袖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毛主席平易近人和真切关怀人民的美好品质。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自主学习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作风。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二)疑点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文章为什么用“毛主席在花山”做题目?
(三)解决办法
1、通过仔细读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及分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体会毛主席的优秀品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以“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为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加强朗读指导,深入体会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优良作风。
(二)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学生搜集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以及关于“花山”的背景资料,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课上,自学质疑,围绕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究,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炼写作手法。课后,学生讲出课前搜集的小故事,相互交流,提高认识,深化中心。
五、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提问:“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时候去过花山?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要让学生说出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群众沏茶喝,帮母女俩推碾子。)
2、读一读自己所画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让学生画出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一段话和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留待以后深入理解;其余语句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理解。)
3、检查朗读情况。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挑选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来读,从而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了学懂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哪些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和组内同学讨论,记下讨论结果。
2、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对学生的问题归纳整理。
师生共同归纳出:
(1)毛主席为什么要请群众回来碾米?还给群众沏茶喝?
(2)毛主席说服警卫员的那段话怎么理解?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一句话?
(4)这篇课文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优良作风?
4、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
教师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议先理解第(4)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
(2)全班交流:
(从毛主席让警卫员请群众回来碾米和给群众沏茶、替母女俩推碾子这三件事上可以看出来,他不愿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帮他们推碾子,充分表现出毛主席关心群众,把自己视为群众中的普通一员的好作风。)
(从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中也可以看出来。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这也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3)指导朗读:
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通过这一个问题,把其他几个问题都有机地串连起来,从而达到理解课文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体会文章写法
1、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
2、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没有样写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操劳这件事。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详写,反之,简写。)
(四)课外延伸
让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可也谈谈自己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五年级教案篇6
课题 春节序曲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电视、vcd、幻灯片、录音机、鼓、绸子、扇子等。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2、 感受乐曲的情绪。
3、 初步分析作品的结构。
4、 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难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c宫调式。从一个引子开始,以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组成了序曲的第一部分。引子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中部主题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第三部分(再现部)。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重点
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
二、初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
三、复听音乐,划分段茖。
四、分段欣赏,感受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及所表现的情绪方面的不同以及了解乐器的演奏。
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欣赏第三部分
五、创编节奏
六、最后一遍欣赏音乐,综合性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七、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同学们讲课,那么你们有信心来和我一起上好这节音乐课吗?
生:有!
教师:好,那么在上课之前,让我们把耳朵放松一下,一起听一首欢快的歌曲。
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节日呀?
生:春节!
教师: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
生:喜欢!
教师:为什么喜欢呢?
生:过春节可以…
师: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只小朋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喜欢过春节。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欢快的音乐中,一起来迎接我们最喜欢的节日好不好?
生:好!
师:大家听,冬爷爷渐渐远走,春姑娘的脚步近了,许多的人们欢歌笑语,敲锣打鼓地迎接春姑娘的来临……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热烈欢快,我仿佛看到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让我也来说一说好吗?
生:好!
教师介绍乐曲的情绪及背景。
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过春节,那谁能说一说中国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生:包饺子。。。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对春节真的是非常的了解,都是“龙的传人”!那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乐曲。但是听完之后呢,老师有一个小问题要问大家,那就是:你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我相信聪明能干的同学们一定能够回答出我的小问题的。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生:三部分
师:为什么呢?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生:节奏,速度的不同划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真棒,这首乐曲根据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不同可以分为三部分,那么下面让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再来感受一下这三部分的不同之处。
师提问:乐曲一开始表现的是什么场面?
生:大家一起跳秧歌的热闹场面和气氛。
师:乐曲情绪热闹欢腾,描绘了人们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场面,那么你觉得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最好?
生:红,粉。。
师:很好,前奏后接下来为第一部分第二主题旋律,它柔和明亮,象姑娘的吟唱,是用长笛和单簧管吹奏出来,你认为什么颜色接近柔和明亮?
生:黄,绿…..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一段的旋律跟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节奏很慢。。。
师:这一段的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那么听到这一段的乐曲,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也想说说行吗?我听到这段旋律,仿佛看见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他们赞美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期待美好的明天。那么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要懂得“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师:我看见同学们听完这部分旋律都非常激动,能告诉老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兴奋呀??
生:我仿佛看见了所有的人们都在敲锣打鼓,跳秧歌,拜年,欢歌笑舞,非常热闹……
师:哦,原来是这样呀!这段旋律它的情绪更加欢快、热情、流畅,又在最后加上大提琴,圆号,小号等乐队合奏,并加入了打击乐器把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你们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示这“越来越热烈的气氛”?
生:红、绿、各种各样……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看来我们的同学不只是小音乐家,更是小画家!
师:同学们,我们过新年的时候都非常高兴,那么通过刚才听《春节序曲》,大家更是感受到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我知道,我们的同学呀,都是小创作家,那么谁能来创编一组节奏被配上简单的衬词来体现出过年的热闹场面呢?
指名同学上前来进行创作。
师:刚刚的同学创作的真不错,但是下面还有很多同学也想来展示,那么下面,让我们最后再欣赏一遍全曲,我知道咱们班同学多才多艺,那么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过春节的快乐吧!
1、歌舞表演
2、打击乐器模仿
3、轻声哼唱
4、书画表演
同学们,新年到了,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一起来欢度这个特殊的春节吧!!!
同学们,今天的“春节”你们过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老师也非常开心,谢谢你们跟我一起度过了这个难忘的春节。春节代表着辞旧迎新,所以今天之后,我祝愿同学们能够忘记过去的悲伤与不愉快,以崭新的面貌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好,下课!
通过听歌曲,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去到春节的情境中。
学生初听音乐,说感受。
学生回忆自己过年的情景,说出中国的春节的风俗习惯。
学生复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分段欣赏,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展示风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体现对乐曲的理解。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听、唱、动、表演、创编等为主要求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及更换教学法,愉悦了身心,达到了预期效果。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欣赏第一遍音乐后,学生联想过年时的各种传
统习俗。注意学生创编活动,通过让他们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过年的习俗,贴春联的意义等,使学生即欣赏了乐曲,又了解了过年的各种习俗,更加热爱生活。
五年级教案篇7
教学内容:
小学牛津英语5a第一单元part b and part c
学情分析:
学生在4b第八单元已经初步接触there is /are?in / on / near? 句型。there is / are?in / on / near?是陈述某种客观存在物(或人)的常用句型。学生已掌握there is/are?in / on / near?句型中is与are的用法和介词in ,on ,near的用法。五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充分表演,让学生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
任务分析:
在小学牛津英语5a新授单元中,每一单元各由八个版块组成。这些板块既相对独立,有所侧重,又紧密联系,相互呼应。本节课是unit1 partb partc。partb是单词、词组教学。partc 是句型教学。而教学单词应该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情景,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从而有步骤、有层次建构新知识。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中所呈现的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生活,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得以有效实施。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听、说、读词汇first, reading room, table tennis, toilet, garden,swing,slide。
2、 能正确地听、说、读、写词汇any, room。
3、 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句型is there a/an?? yes, there is. / no, there isn’t. are there any?? 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
4、 能正确运用there be句型问答和表述身边的事物。
5、 通过there be句型学习和对身边的事物表述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 并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掌握 there be 句型,并能流利的进行对话和正确的运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听、说、读、写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肯定和否 定回答。
教学准备:
1.b, c部分的教学图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step 1: free talk and revision
t:nice to see you , boys and girls. welcome back to school.today is the first day at school. this i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new term.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there are forty-eight students in our class.there are twenty-one girls.there is a new student in our class. 对学生问道:what is your name? (语速慢一点)
s1:my name is________.s2:my name is_____.....
t: s1 is good at english,i know.do you like english,s2?
s2:i like english,too. t: english is very interesting. i know you all like english. iam very glad to know it.i love you very much. do you love me? ss:we love you,too.
t: do you like our school? ss:we all like our school very much.our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t:yes, it’s beautiful. this is our school picture.(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学校平面图 多媒体呈现)
2. t: this is our school picture. let’s look at our school, we wi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 there is a big playground in our school. there are some trees in our school.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is in our school?
there is a / an … in / on / near…
there are …in / on / near…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在学生看着校园平面图用there be结构说出很多关于学校的人或物,如
s1:there are a lot of classrooms in our school.
s2:there are lots of teachers in our school.
s3:there are many students in our school.
s4: there are two buildings in our school.
ss: there are some trees,desks,chairs, flowers,toilets ?in our school.
(有些单词学生不会就让学生先用汉语拼音代替,尽量让学生运用 there be 说出图中有的东西),接着老师用很夸张的语气说:is there a garden in our school?引入新课(可使用课件is there a garden in our school?)。
(多媒体呈现一个花园,有鸟语花香等等)
t: is there a garden in our school?
ss: yes, there is. (板书garden)
t: how about the garden?
s1: the garden is big.
s2: the garden is nice.
s3: the garden is beautiful.i like this garden.
t: is there a computer room in building 1?(板书 a computer room)
s4: no, there isn’t.
t: where is the computer room?
s5: it’s in the building
2. 设计意图:由旧知自然过渡到新知,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is there ?这个句型的意思了,并能作出回答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
t: what’s this?
s: oh,it’s a “qiu qian”。
t: what’s “qiu qian”in english?
s: sorry,i don’t known.
t: do you want to know it?
s: yes,i do.
t: it’s a swing.(板书swing)
t: are there swings in the garden?
s: yes, there are.
在学习了garden和swing之后 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句型,这时进行渗透教学,效果更好。 运用同样的方法教学slide
t: what are they?
ss: they are “hua ti”。
t: what’s “hua ti” in english? t&ss:it’s a slide. (板书slide)
t: are there any slides in the garden ?
s: no, there aren’t. (可使用课件swing, slide图片)
在there be句型的问答中新授swing 和slide(可使用课件swing,slide)。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运用句型,意在让学生通过开口说来体验,熟悉和初步操练。在学生能初步运用这个句型后,操练本节课新授的单词swing slide.
(在教学生词和词组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来读,以生教生来提高教学效果)
2. t: there are two buildings in our school.there are some rooms in them. there are some classrooms,some offices, a computer room, a music room, a table tennis room and a reading room. 新授table tennis room 和 reading room(可使用课件)。
设计意图:在图片、声音直观演示下,学生很容易对所呈现的图片感兴趣,进而学习的积极性就高,这样就印象深刻,比较容易记住。
t: and there is one place.
it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every one.
every one goes there every day.
what is it?(可使用课件出示卫生间的图片) 学生说出卫生间。新授toilet.(注意其发音)。
教科书上画的是men’s toilet,老师也应呈现有明显标志的women’s toilet的图片,并且告诉学生男女相邻的厕所应说toilets。
( 老师还可以教一下wc , washroom 、restroom 和bathroom这些更为常用的单词,这些只要学生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
设计意图:由猜谜语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教学生词的枯燥与单调。
3. 教师示范朗读生词,学生跟读。
4. 让学生听录音并跟读,注意发音。
step 3: consolidation
1. 让学生打开书unit 1 c部分,让学生练习is there a/an ??和are there any ??及其答语。
2. 设计一幅校园图(可使用课件),继续让学生练习 there be 问答句型。
教师与学生单独对话(理解句型)——教师示范朗读句型——朗读操练—— group work、pair work等不同形式的问答操练。
(特别要注意在一般疑问句中的一些用any 而不用some 。)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使整堂课形成一体。
3.当堂反馈小结,回顾总结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step 4: assign homework。
必选题
1.抄写b部分词汇四遍英文一遍汉语。
2.看c部分图片用问答形式编对话
3.预习d work in pairs和f look, find and say
可选题
1.用there be句型自由编一段对话。
2.分组到音乐室、阅览室用所学知识描述所见。
设计意图:必选题是用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可选题难度层次不一样,第一小题适用于一般同学,学生完成可增加他们的成就感,第二小题旨在 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其层次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题目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板书设计:
the first day at school part b ,c
(一)there is a/an? there are? a toilet a garden a table tennis room a swing a slide a reading room
(二) a: is there a ?in the??
b: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
a: are there any?in the??
b: 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
五年级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设置超链接。
2、掌握设置动作按钮的方法。
3、学会打印幻灯片。
重点难点: 目标1、 2
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同网页中的超链接一样,在演示文稿中设超链接,可以在放映时方便、快速地展示相关的内容。
一、设置超级链接。
1、可为选定的文字、图片等对象进行超链接。
2、[动手做]:设置文字的超链接。
操作:打开文稿——选定文字——幻灯片放映、动作设置——超级链接到……——确定。
3、其作用是:从一张纪灯片,跳转到指定的下一张幻灯片上。
二、设置动作按钮。
1、为控制幻灯片的播放顺序,可设置一些动作按钮。
2、[动手做]:在幻灯片中设置动作按钮。
操作:打开演示文稿并指定当前幻灯片——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动作设置——超级链接到……——确定。
三、链接到文件或网页。
1、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超链接到本地文件或网上的网页。
2、[动手做]:为幻灯片与word文档建立链接关系。
操作:选定对象——动作设置——超级链接到……——确定。
3、[动手做]:把文字“骆驼和羊的故事”链接到网页上。
操作:选定对象——插入——超级链接——插入超级链接(网页地址)。
四、打印幻灯片。
1、[动手做]:打印幻灯片。
操作:文件——打印……——确定。
2、了解:演示文稿的打包与解包。
五、小结。
学生小结:[我的收获]
教师小结:……。
六、课后练习p65
1-5题。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