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花教案6篇

时间:2022-11-26 作者:Cold-blooded 备课教案

写教案其实也是提高我们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不管我们写的是什么样的教案,都要先明确好自己的教学目标,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艺术花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艺术花教案6篇

艺术花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与妈妈一起劳动的快乐;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学会感恩,知道妈妈整天劳动及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很辛苦,要珍惜妈妈的劳动,爱妈妈。

二、活动准备

1、做手掌卡用的厚纸和一些彩纸;

2、每人画一张自己的手掌画;

3、让小朋友对妈妈和老师说一句感恩的话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4、cd《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活动过程

1、利用一周的时间,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让孩子们从一进入幼儿园就能感觉到今天与以往的不同,融入到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氛围中。

2、5月8日孩子入园后,教师让他们说出今天来到幼儿园感觉与以往有什么不同?进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初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

3、5月9日,让幼儿回忆并说出自己的妈妈在家里是什么样子的?

4、5月10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亲节是妈妈的节日,懂得感恩妈妈。学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回家唱给妈妈听。

5、制作《手掌爱心树》,教师事先将幼儿的手掌画出来剪下来,幼儿黏贴爱心到树上完成作品。

艺术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会找玩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玩具摆放在一起。

2、有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愿意用语言讲述。

活动准备:

1、玩具柜1-2个。

2、玩具若干(长毛绒玩具、汽车玩具、娃娃、积木等)或幼儿自带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展示玩具,认识玩具。

教师:园长老师知道我们班小朋友特别喜欢玩玩具,今天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玩具,

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请幼儿说出玩具名称)

2、玩玩具,体验快乐。

教师鼓励幼儿分组自选玩具,自由地和玩耍或和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二)引导讨论,尝试摆放玩具——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观察摆放的玩具。

2、讨论怎样摆放玩具。

3、探索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请幼儿自主尝试将同样的玩具放在同一层玩具柜上(或玩具篓)。

(2)让幼儿边摆放玩具边学说:我把“__”和“__”放在一起。

4、分享共同摆放玩具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整齐的玩具柜,分享一起摆放玩具的乐趣。

活动延伸:

艺术花教案篇3

活动由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生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又具有教育价值的事物来拓展幼儿的经验。10月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和美味都是小班孩子可进行丰富感知与创作的教育资源。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大奎小朋友在益智区游戏时,将各种水果穿放在一棵大树上,高兴地对我说:“徐老师快来看,我的树上结出了大苹果、大鸭梨、香蕉,还有葡萄呢!”看到孩子兴奋的表情,我赞许道:“呀!你的果树可真神奇,一棵树上能结出这么多种水果。”没想到,自己无意的一句表扬,激起了孩子们对这棵果树的喜欢。小班幼儿喜欢想像,树上结满了各种水果的有趣情景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想空间。艺术的核心目标是创造,而水果的外形和颜色又比较适合小班幼儿表现,于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神奇的百果树”这一艺术创作活动应运而生。

活动目标

1.能够尝试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多种水果,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教师的提醒下尝试自己收拾整理材料。

活动过程

1.多维度的前期经验感知,为幼儿后续创作搭建台阶。

我利用周边社区资源,组织幼儿到菜市场去参观。他们发现了水果有圆圆的、弯弯的等形状,以及许多种不同的颜色。回到幼儿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幼儿玩起了摸一摸、猜一猜、尝一尝、找一找、拼一拼的科学游戏。

摸:小班幼儿好动,根据他们对水果外形的已有经验,我们与幼儿玩起了“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孩子们通过将小手伸到多个神秘的口袋里,用手摸来感知水果的不同特征。

猜:水果有多种颜色,我们将水果榨成水果汁,放到透明瓶子里,孩子们通过看水果的颜色、闻水果的味道来判断是什么水果。

拼:结合水果的外形和颜色特点,在益智区投放了“香香的水果”自制游戏材料,通过寻找相同颜色进行组合,进而调动幼儿动手动脑进行思维,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水果的不同特点。

随着幼儿的兴趣发展,我先后在音乐活动、户外活动、环节过渡中都给幼儿创造感受水果特性的机会。

分析

目标制定后,通过什么形式来完成活动目标,课程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创作前需要有哪些经验准备,这些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由于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多种感官来完成的,为了让幼儿后续能够更好地参与创作,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活动,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加深幼儿对水果外形特征的认识及喜爱之情,为幼儿后续的创作奠定基础。

2.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拓展幼儿创作的空间。

围绕“水果”开展的系列小活动,虽然使幼儿对各种水果的外形特征有了丰富的感知,但其经验的捕获仍然是片面的、零散的、个体的。那么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能够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经验,使零散经验成为整体经验呢?

于是在创作前,我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整理、提升已有经验。我认真选用了多媒体课件中的截图、聚光灯等特殊辅助功能,为活动本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随着截图功能呈现的“一点红”效果,孩子们的小眼睛都聚焦在这“一点红”上。“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我的话音刚落,冠丞就很自信地说:“樱桃。”“你从哪里知道是樱桃的?”“因为我吃过樱桃,樱桃就是红色的。”“对,有红色的樱桃。”“苹果也是红色的。”梦阳迫不及待地回答。“对呀,苹果也是红色的。梦阳说出了第二种水果。”孩子们更加好奇:到底是什么水果呢?当孩子们用点触笔点开一个又一个水果后,挂满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水果的百果树就出现在幼儿眼前。他们连连拍手喝彩:“哇,好多的水果呀!”

分析

由于小班幼儿喜欢做游戏,又比较好动,课件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课件功能中的截图效果,展现出水果的一部分,显示了水果的局部特征;而利用延时放大的功能键,能吸引幼儿了解各种水果。这个环节的设计给予了幼儿积极思维的空间,同时也有效地帮助幼儿回忆常见水果的明显特征,使幼儿进一步感受到“百果树”的“奇”,真正打开了想像的空间。

3.创作中的引导注重回扣目标,启发幼儿的个性创作。

当幼儿的创作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时,随着我的提问:“如果你也有一棵神奇的百果树,你想结出什么样的水果?”孩子们的创作就此拉开了序幕。

我为幼儿投放了丰富的纸张材料:大砂纸、大彩纸、涂鸦墙,以供幼儿大手笔地进行创作;提供了富有层次的创作工具,如水彩笔、毛笔和即时贴等,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创作需求。面对如此丰富的材料,孩子们脸上充满了欢笑,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材料进行互动。由于小班幼儿正处在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所以绘画前,我还注重用趣味性语言提示幼儿:“小毛笔要舔一舔再去画”,“颜料不小心掉到桌子上,用小擦布给它擦一擦脸”。

在观察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婧宜小朋友用水彩笔画出了三五个红色的小水果后,便停在那里不知该如何画了。我一边走一边用神秘的语气说:“小果树可神奇了,不仅能够结小小的水果,想一想,还能结出什么样的水果呢?”婧宜一下子好像想起了什么,快速地换了一支绿颜色的水彩笔,看了看自己的果树,在几个红色圆形旁边画了一个绿色、大大的圆形,在圆形里还画上了几条波浪线,圆圆的大西瓜就“诞生”了。

兰杉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关注到她在砂纸上画出了很多颜色的圆时,我便悄悄地走到她的身边,很认真地欣赏着她的创作,并适时地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表扬了她的作品:“你的果树太厉害了,告诉我,都结出什么好吃的水果了?”她的眼睛传递出从未有过的兴奋,告诉我:“有大鸭梨,还有我最爱吃的葡萄。”

用即时贴创作“神奇的百果树”的这一组小朋友好似兴致勃勃地在比赛。“看看谁的果树上的水果又多又漂亮。”我用语言激发他们。梓溪说:“看我的果树上结了这么多颜色的水果。”亿轩说:“我的上面还有桃子和香蕉呢!”

分析

“神奇的百果树”的绘画内容是非常开放的,不拘于形式与内容,给幼儿预留了充分表达表现的空间,多层次的材料投放满足了不同幼儿的需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以及能力的强弱,选择画什么、怎样画。在幼儿自主表达的创作过程中,在关注全体幼儿的同时,还要关注个别幼儿的个性表现和小组的互相学习,运用有效语言给予不同性格幼儿以启发,并适时加以引导。

4.讲评分享,自然地在活动中为幼儿创造互相学习与表达的机会。

创作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自己创作的“百果树”情有独钟,一边画一边情不自禁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百果树。为了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我们请先画完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讲给客人老师或者小朋友听,孩子们主动地向他人认真讲述着自己的作品。

在最后的讲评分享环节,我们将幼儿的作品按照水彩、砂纸和即时贴三类绘画材料进行了分类展示,并用不同的讲评方式与幼儿进行分享活动。

幼儿自评。朵朵是一个性格开朗、非常喜欢画画的孩子,她积极举手,主动向我们介绍她的果树:“我的果树上有许多好吃的水果,还有苹果的妈妈呢。”琪琪用手比划着说:“我的果树上有圆圆的西瓜、大苹果和小小的草莓。”雨晨说:“我的树上水果太多了,都满了。”齐齐是个胆子比较小的孩子,我鼓励她向大家介绍自己画的百果树。她慢慢地走到前面,看着自己的画说:“我的果树上有红橘子、樱桃、大西瓜。”我立刻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她很高兴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教师有目的的讲评。在众多的作品中,我会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有特点、有分享价值的作品进行讲评。如,“徐老师非常喜欢小朋友们画的神奇果树,其中,我最喜欢森森小朋友的果树,他的果树上的水果最多了,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几种水果(水彩画)。”“我还喜欢可鑫的果树,他的果树上的水果有大象可以吃的大西瓜,还有给小老鼠吃的小樱桃呢(即时贴画)。”

分析

在一节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创作往往有很多精彩、有趣的绘画内容是值得和他们一起及时分享与提升的。由于小班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往往都喜欢自己的绘画作品,所以我为幼儿创设自评的机会,充分激发幼儿大胆表达的欲望;并利用教师有目的的讲评,挖掘作品中的价值,使得讲评环节也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艺术花教案篇4

设计意图:达尔克罗兹认为:身体是体验节奏的第一载体,人体运动是音乐节奏的外在表现,将音乐节奏与身体律动相互整合,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节奏、提取节奏、把握节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努力生长的小种子》绘本图文故事和《雪人之舞》三段体mp3音乐进行相互整合、和谐匹配,引导中班幼儿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自由想象并合拍、创意表现“努力生长的小种子”,有的放矢地帮助每一个孩子立足于自身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得“即兴表演、个性演绎”的活动乐趣。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尝试跟随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自由模仿并合拍表现“努力生长的小种子”。

2.乐意和同伴共同分享“动作创编、合拍表现”的活动经验,体验“分组表演、结伴游戏”的活动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班级内开展几种常见小种子的发芽实验,了解常见小种子的发芽及生长过程;熟悉绘本图文故事《努力生长的小种子》。

2.物质准备:ppt课件《努力生长的小种子》、奥尔夫mp3音乐《雪人之舞》。

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交流、讨论小种子的生长过程

(1)自由交流、分享关于“小种子努力成长”的认知经验。

师:昨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分享了一本有趣的图书,书名叫《努力生长的小种子》。谁来告诉大家,小种子到底是怎样努力生长的呢?

(2)集体梳理并汇总“小种子健康成长”的3个生长过程。

师:原来,一颗小种子需要经过“努力生长、传播花粉、彰显美丽”这3个过程,才能发育成熟并且健康长大。

2.感知音乐:探索、表现小种子的生长过程

(1)完整欣赏第一遍,初步感知音乐旋律及音乐结构。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关于“努力生长的小种子”的音乐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师.请你一边听一边想,你能听懂这个音乐故事吗?音乐里的小种子,它到底在干什么呢?

师:你听懂这个音乐故事了吗?音乐里的小种子,好像在干什么呢?

师:谁来说一说,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段?请你说出分段的理由,好吗?

师:这首乐曲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的速度稍微快一点,好像是小种子在努力生长;第二段音乐的速度稍微慢一点,好像是小种子在耐心等待,风娃娃和蝴蝶在帮小种子传播花粉呢!第三段的音乐速度也很快,好像是花朵努力绽放,向大自然彰显它的美丽,它还会跟着音乐摇摆、跳舞。接下来,我们一段一段地来听音乐!

(2)聚焦熟悉第一乐段,自由想象小种子的努力生长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听第一段音乐。请你一边听、一边想:小种子是怎样“努力生长”的呢?请你跟着音乐学一学小种子“努力生长”的动作,好吗?

幼儿:自由探索、合拍表现“努力生长的小种子”的肢体动作,聚焦探索、合拍表现“第一乐段”的音乐情境。

环节说明:幼儿跟随第一乐段音乐的旋律及节奏,自由探索、合拍表现“小种子发芽、努力生长”的音乐情境。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提醒他们跟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进行合理想象、合拍表现各种肢体模仿与表演动作。

幼儿:交流、分享各自创编的“努力生长的小种子”的合拍肢体动作(第一乐段)。

师:小种子到底是怎样“努力生长”的呢?谁愿意到上面来表演小种子“努力生长”的动作?

师:刚才,几个小朋友表演的小种子“努力生长”的动作真好看,而且这几个动作都是有节奏的,一拍一拍很稳定,速度不快也不慢。我们听着音乐、跟着小老师,学一学这几个动作,好吗?

环节说明:幼儿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动作创编经验的交流、分享、练习活动,随后集体跟随音乐进行合拍律动,初步落实“合拍表现”的活动目标。

(3)聚焦熟悉第二乐段,合拍表现风娃娃、蝴蝶传播花粉。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第二段音乐。第二段音乐有点慢,听起来很优美,讲的是关于风娃娃、蝴蝶为小种子“传播花粉”的故事。请你们跟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试着一起来表演第二段音乐故事吧,比一比,谁表现出来的动作既合拍又好看!

幼儿:自由探索、合拍表现“风娃娃、蝴蝶飞舞””的肢体动作,聚焦探索、合拍表现“第二乐段”的音乐情境。

环节说明:幼儿跟随第二乐段音乐的旋律及节奏,自由探索、合拍表现“风娃娃、蝴蝶飞舞”的音乐情境。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提醒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合理想象、合拍表现各种舒缓、柔美的身体动作。

幼儿:交流、分享各自创编的“风娃娃、蝴蝶飞舞””的合拍肢体动作(第二乐段)。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身体动作来表演风娃娃呢?蝴蝶飞舞的时候,又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身体动作呢?

师:刚才,你们表演的风娃娃、蝴蝶“传播花粉”的动作很合拍、也很有创意,这几个动作也是有节奏的,动作整齐又合拍,速度稍微有点慢,但是很柔软、也很优美。我们听着音乐、跟着小老师,一起来学一学这几个动作,好吗?

环节说明:幼儿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动作创编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活动,随后集体跟随音乐进行合拍律动,有效落实“合拍表现”的活动目标。

(4)聚焦欣赏第三乐段,创意表现花朵彰显美丽、摇摆跳舞。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第三段音乐。第三段音乐讲的是关于花朵向大自然彰显美丽,跟着音乐摇摆、跳舞的音乐故事。这一次,我要提醒大家,音乐结束的时候,请你做一个小种子长大以后“花朵彰显美丽”的身体动作。请注意,音乐结束的时候,你的身体动作姿势要保持不变,让大家欣赏一下,好吗?

幼儿:自由探索、创意表现“花朵彰显美丽、摇摆跳舞”的肢体动作,聚焦探索、合拍表现“第三乐段”的音乐情境。

环节说明:幼儿继续随乐创编小种子“努力生长”的肢体动作,在第三段乐曲结束之前,合理想象并设计一些“花朵彰显美丽、摇摆跳舞”的身体模仿与表演动作,从而获得“自由创编、合拍表现”的审美愉悦情感。

幼儿:交流、分享各自创编的“花朵彰显美丽、摇摆跳舞”的合拍肢体动作(第三乐段)。

师:谁愿意大声地告诉我们,你开出了什么样的花朵?你的花朵是怎样慢慢开放的呢?最后,变成了什么样的美丽造型呢?

师:你刚才用了什么样的身体动作表现小种子长大以后“花朵彰显美丽、摇摆跳舞”的音乐故事呢?

师:你们表演的小种子长大以后“花朵彰显美丽、摇摆跳舞”的动作真好看,而且这几个动作的节奏也很稳定,速度不快也不慢,动作整齐又合拍。我们听着音乐、跟着小老师,也来学一学这几个动作,好吗?

师:这是一片多么美丽的花树丛啊,每一棵花树上都开出了各种造型不同、又大又漂亮的美丽花朵!

3.游戏体验:创意表现“努力生长的小种子”的音乐故事

(1)尝试分角色表演:努力生长的小种子、风娃娃和蝴蝶。角色分配:幼儿扮演努力生长的小种子,教师扮演风娃娃和蝴蝶。

师:这是一个有趣的音乐故事。努力生长的小种子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健康、活泼、快乐地生长;小种子在耐心等待的时候,风娃娃和蝴蝶还为小种子传播花粉呢!花朵努力绽放、向大自然彰显美丽,跟着音乐摇摆、跳舞;有一些小种子还变成了神奇的果树,结出了许多味道甜美的果实。

师:请你们来扮演努力生长的小种子,我来扮演风娃娃和蝴蝶,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把这一个有趣的音乐故事酷酷地、美美地表演出来,好吗?

(2)交换角色,创意表现“努力生长的小种子”的音乐故事。

角色分配1:男孩扮演小种子、女孩扮演风娃娃和蝴蝶。

师:现在,我们要分成男孩、女孩这两组进行音乐故事的表演。

师:哪一组愿意先来表演努力生长的小种子?哪一组愿意表演风娃娃和蝴蝶?角色分配:女孩扮演小种子,男孩扮演风娃娃和蝴蝶。

师:这一次,我要请男孩、女孩这两组交换进行表演。

师:女孩先来表演努力生长的小种子,男孩表演风娃娃和蝴蝶。比一比、看一看,你们这一次表演这个音乐故事的时候,身体动作是不是更合拍、更优美、更有趣、更好玩了呢?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了一个名叫《努力生长的小种子》的音乐游戏。这是一颗音乐的种子,会跟着音乐的旋律发芽、努力生长,开出各种造型的美丽花朵,向大自然彰显美丽;这又是一颗神奇的种子,能够开出各种你最喜欢的花朵,结出各种你最想吃的果实,满足每一个孩子的愿望。回去以后,请你们一起去做一个小调查,找一找哪些树会开花?哪些树会结果?哪些果实是长在树上的?哪些果实是躺在地面上或者是悄悄地藏在地底下的?等你们调查清楚了,我们再来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一定会变得更有趣、更好玩!

延伸活动:

1.创设班级“小舞台”区角环境,投放相应的音乐游戏材料,引导幼儿继续探索、个性创编“努力生长的小种子"的音乐故事,丰富并拓展小种子“努力生长、百花齐放、奇异果实”等游戏情节,进一步感受并体验“合拍律动、节奏游戏"所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2.教师可以设计并制作卡通版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将“小铃、沙球”这两种乐器与节奏图谱进行“和谐配器",随后组织幼儿开展“打击乐”节奏练习活动,有的放矢地提升中班幼儿“集体表演、和谐演奏”的合作意识及能力。

活动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反复强调并提示幼儿生动、形象地扮演“努力生长的小种子”。教师借助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提醒孩子们:扮演一颗小种子的时候需要“努力生长”,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结出最甜美的果实。于是,幼儿跟随着音乐进行“合拍律动、努力生长”,感知并体验到了积极、愉悦的审美情感。

2.在第二乐段音乐情境中,女孩们能够跟随音乐表现出各种轻柔、舒缓的身体动作,大部分男孩表现出了比较刚硬、不适宜的身体动作。教师此时巧妙地借助“温暖的风、温柔的蝴蝶”这样的语言提示并引导幼儿进行合理想象、创编并表现吻合第二乐段音乐性质的舒缓、柔美的身体动作,智慧地落实了“音乐技能训练”和“审美情感体验”等艺术教育目标上的无缝衔接,高效地助推了中班幼儿的阶段性、适宜性发展。

艺术花教案篇5

一、活动日期

端午节,20xx年x月x日。

二、活动地点

xx社区居委会

三、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活动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端午节。

四、活动内容

社区将订购真空包装好的新鲜粽子和皮蛋,发放给社区每户居民,让居民过一个喜庆的端午节。

五、活动方式

1、在社区宣传栏内张贴通知,让广大居民知晓社区将在端午节前发放端午节礼品。

2、x月x日至x月x日在社区办公室门口每户居民凭领取人户口本领取。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社区居民之间有了互相的了解和认识,增加并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让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x月x日适逢端午佳节前夕,由xx市xx区民政局主办的“端午佳节粽温情”——xxxx长者端午节慰问会在一片温馨洋溢的气氛中拉开帷幕。

该次活动由xx区社区服务中心策划承办,并得到xx区义务工作协会以及xx长者综合服务中心的协助和支持,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由xx领导对在场的老人们致以节日问候,由商会代表向的xxx老人馈赠xxx份端午应节慰问品。

在当天活动现场,xx市xx区xxx的xxx副局长和xx市xx区食品商会的xxxx会长先后向到场的xx名xxx老人致以节日贺词和恩切的慰问。活动现场相当活跃,由一连串的互动游戏带动起一片节日欢乐的气氛。其后,民政局领导与商会会中与一众老人围坐,一边品味茗茶,一边吃着鲜香可口的粽子,特显节日温馨。活动还安排有问答环节,问题都是围绕着端午节,长者们在感受到端午节日气氛的同时,也拿到的节日的礼品,大家都觉得很高兴。

x月x日,越xx义工协会组织了xx名义工对居住在xx区辖内的孤寡、独居、困难老人送上这份节日的慰问和礼品。首先,我们对义工们进行约1小时的上门前培训,让他们了解与老人家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之后就安排两人一组上门探望老人家。义工们详细询问长者们的身体状况,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情况,送上节日的慰问品,让他们也享受节日的快乐。老人们高兴不已,纷纷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艺术花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新歌《我们都是好朋友》。

2、在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础上,根据图片的暗示掌握歌词并主动匹配,演唱歌曲。

3、努力用美好的歌声来呼唤人们爱护大自然。

(二)活动准备:

1、四张图片(小兔、小鸟、小鱼、熊猫;小兔、小鸟、小鱼、熊猫的大自然家园被污染后的样子)

2、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并提问

⑴ 黑板上都有哪些动物?(小兔、小鸟、小鱼、熊猫)它们都生活在哪里?都吃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师小结幼儿讨论的内容)

师:可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啊,发生了一些变化,让这些小动物的家园不再美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大自然被污染的图片)

⑵ 图片上的大自然怎么样啦?为什么?(大自然被污染了,因为人们不爱护环境)

2、幼儿理解并学习歌词

师:大自然收到污染了,小动物的家园不再美丽啦,它们也都很难过、很伤心,你们是不是这些小动物的好朋友啊?原不愿意帮助他们呢?那李老师这里啊,也有一群热心的小朋友,也很想帮助它们,让我们一起听听磁带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它们的。(放磁带录音)

⑴ 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歌中小朋友是怎么唱的?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的?(绿草给小兔、蓝天给小鸟、清泉给小鱼、森林给熊猫)

注:如幼儿没听清楚,师弹琴范唱,同时让幼儿熟悉前奏。

3、学唱歌曲

⑴ 教师边指画边唱相应的歌词,速度放慢,整首教唱。

⑵ 幼儿学唱,教师重点纠正第三、四乐句的唱法,以及引导幼儿最后两句能开心地演唱。

注:这首曲子前三乐句节奏型很相似,第四乐句和最后“更美好”的跨度较大,且节奏型发生了变化,对幼儿的演唱形成了难度,可以用手势:下滑的动作,引导幼儿唱准。

⑶ 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可弹琴,也可放磁带让幼儿跟唱。

⑷ 幼儿熟悉歌曲后,教师可提唱歌时情绪上的要求(前4句要优美,最后两句要自豪;可站起来唱,注意换气)

⑸ 请唱得好、表现力强的幼儿上台唱。

4、创编歌词(教师引导:除了这些小动物以外,还可以有什么小动物也需要我们帮忙的。)

⑴ 请四个小朋友前四句接唱自己创编的歌词,后两句齐唱。

⑵ 师弹钢琴,幼儿各自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5、幼儿完整地表演唱

6、小结

(四)活动延伸:

将幼儿心中帮助小动物的方法绘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