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最新7篇

时间:2023-09-14 作者:Gourmand 备课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的编写需要有条理和逻辑性,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最新7篇

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椭圆形的物体。

2、通过对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探索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3、能积极地参与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椭圆形和圆形彩色纸片各一张。

2、学具:幼儿人手两张圆形、椭圆形纸。

幼儿用书地18页,19页,彩色笔若干,各种几何图形以及胶棒。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

教师分别出示圆形和椭圆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观察比较这两个图形,并将圆形和椭圆形纸片重叠起来进行比较,让幼儿主动地探索发现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之处。

2、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分别对圆形和椭圆形进行上下对折和左右,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的两条折印一样长;而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也可让幼儿将椭圆形和圆形纸片折一折,比一比,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探索圆形和椭圆形的特征。

3、教师小结:圆形无论图和对折多一样长,椭圆形则不一样长,并且,圆形无论怎么折都可以重合,而椭圆形只有上下折和左右折可以重合。

4、启发幼儿想一想,找一找,在家里、在幼儿园、在其他地方,哪些地方像椭圆形。

二、操作活动。

1、观察蝴蝶和花,说说:他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引导幼儿按标记记录图形的数量。

2、引导幼儿观察数字和圆点的数量,启发幼儿添画圆点,使点子和数字一样多。

3、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启发幼儿找出椭圆形,并给椭圆形涂上喜欢的颜色。

4、启发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拼图,并贴在方框中。

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篇2

教学内容:

7页0的认识,例1例3,8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4、 正确书写0

5、 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 重难点:

1`、0 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

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

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麽?一个也没有用什麽表示?

出示吃鱼图:(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麽?

(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3) 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

1、 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麽?0在什麽地方?0 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

1、 老师示范书写0

2、 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

1、 8页12

2、 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麽?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

还可以怎样看?

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学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

1、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建议:

1、在摸图形时可以告诉幼儿xx图形是长方形。

2、引导幼儿发现周围环境中有长方形特征的某些物体,建议家长帮助幼儿寻找。

日常活动与教育

1、可在智力角区里玩《图形接龙》的游戏。

2、在美工区中玩《图形拼图》粘贴的游戏,让幼儿自己动手把彩色的几何图形进行自由粘贴成各种物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结合我们班孩子对数学领域这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我结合我们班孩子对数学这方面的欠缺,从感知长方形的外形特征来上这节课。我总觉得我们班孩子对数学感知这方面比较容易接受。可是有的孩子为什么很难对数学活动提高兴趣呢?以下我对于本次活动进行了描述。

描述: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乘过火车?火车是怎么样的?来引出我的课题。有的小朋友就会说有,有的孩子就会说没有。然后我就出示教具“长长的火车”让小朋友先来认识火车是怎么样子的。

接着我从小火车上拿下来一个卡片说:“你们来看一看这个是什么图形?小朋友就开始讨论了接着我就问”请你们来数数看这个长方形有几个角?(四个、二个)那你们来摸一下这个长方形有几条边?为什么我去问有的小朋友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时有的能回答上来有的去不能。我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分析: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知道有有孩子去不知道呢?是因为他们的基础不好呢?还是因为我讲的不够具体呢?我对此进行了反思为什么有的孩子能理解有的孩子去不能呢?我听了各位老师对我的课的评价时,才知道原来每一小节上完后都要老师来一个小结。我上的课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带带过。分析之后我进行了补救措施。

措施:在平时上数学活动时应该多让孩子操作,孩子操作之后才能理解教师上课的内容。如果你平时不让孩子操作,等到上公开课时孩子就会觉得很新颖就会不坐住了。那么你那节课就不会上的很成功。

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探究图形奥秘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判断、分类的能力。

3、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按照图形的两种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形状的图形卡片。

2、不同图形拼成的图画三副。

3、“火车”、盆子。

4、《找朋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内,教师引导幼儿做各种舞蹈动作,进行找朋友音乐游戏。

2、想象与讨论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玩的真开心,老师也非常开心,因为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非常讲文明讲礼貌,而且喜欢认识很多很多的朋友。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新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引导幼儿想象是什么样的新朋友,并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想和新朋友一起玩啊,真好!这些新的朋友也很想和你们玩,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坐着飞机往们这儿飞呢。看,他们的降落伞飞下来了。小朋友,大家快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好朋友。

——教师从高处撒下图形娃娃卡片。

二、认识图形娃娃的颜色、特征。

教师小结:好了,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图形娃娃做好朋友。现在,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们。

1、你找到的图形娃娃是什么颜色:?你还见过这种颜色的东西有哪些?

请小朋友回答。

教师小结:们的图形娃娃有三种颜色:红色、蓝色、黄色。

2、你找到的图形娃娃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过这种形状的东西有哪些?

请小朋友回答。

教师总结:图形娃娃有圆形的、椭圆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梯形的,长的真好看。你们喜欢和他一起玩吗?今天啊,老师要带你和你的好朋友乘火车一块去游玩,大家想不想去?

3、游戏:火车游玩

(1)教师:看,那边有一列火车,火车有七个不同形状的车厢,请大家上车时不要坐错了车厢,请你们进入和你们图形娃娃一样形状的车厢。

教师:喀嚓喀嚓喀嚓,大家注意了,火车开动了,们要去游玩了,你们高兴吗?

(2)喀嚓喀嚓喀嚓,上海火车站到了。(配班教师出示图画)你们看,这里有一副美丽的图画。启发幼儿说出图中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成?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所以图形娃娃还想和们一起玩呢,们的火车又要出发了。喀嚓喀嚓喀嚓,

(3)喀嚓喀嚓喀嚓,北京火车站到了。(配班教师出示图画)快看呀,这里有一副更美丽的图画呢。启发幼儿说出图中有个长方形、几个三角形??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说得真好。们的火车又要出发了。喀嚓喀嚓喀嚓。们又回到们的教室了。请下车了,注意安全。

刚才,图形娃娃和们一起快了的旅游,玩得真好。可是啊,有的图形娃娃脸脏了,有的图形娃娃手脏了,该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回答。

4、游戏:给图形娃娃洗澡

教师:们来帮图形娃娃洗洗澡。洗澡的时候,图形娃娃喜欢到和自己一样颜色的盆子里,请小朋友到和图形娃娃一样颜色的盆子里洗澡。

教师启发幼儿怎样洗、或说儿歌。

三、游戏:好朋友一起蹲下来

图形娃娃又干净又漂亮了,他们呢,想和小朋友一起“做个好朋友一起蹲下来”的游戏。放音乐。按照教师口令做游戏。

四、结束

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篇5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规律

2.半圆形拼图,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藏宝图

1.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教室里藏着许多的宝贝,如果你们要想找到这些宝贝呢,必须先找到藏宝图,

你们想不想找一找藏宝图呢?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半圆形的藏宝图。

教师:小朋友找到的藏宝图能看出藏宝的地方吗?为什么?

(原来圆形的图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二、思考想出探宝办法

教师:请小朋友商量一下,怎样才能让藏宝图变成完整的图呢?

引导幼儿想出办法: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三、感知半圆形

给每位幼儿一张圆纸,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

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半圆形的认识。

1.趣味练习

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2.依次出示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五、拼图活动。

1.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

2.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篇6

目标:

1、认识5以内序数,能按符号指示方向排序。

2、能区别基数和序数,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准备:

课件、磁性教具:数字1—5,小动物卡片,贴有箭头符号的椅子两把,音乐。

过程:

一、游戏:“看数拍手”复习5以内的基数。

二、认识序数,区别基数和序数。

1、出示课件,复习基数5

2、出示箭头符号,学习按符号指示方向排序。

3、小结:区别基数和序数。

4、游戏:

(1)谁不见了

(2)小动物运动员站跑道

三、活动延伸:

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幼儿为动物运动会加油

幼儿分红队蓝队,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排在队伍中的第几),进场观看比赛。

中班数学认识9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

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