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跃课堂,我们需要学会制定一份全面有效的教案,在上课之前,写好一篇教案至关重要,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中班伞的大分类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中班伞的大分类教案篇1
目标:
1、学习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
2、物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胸卡与幼儿人数相等(画有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袋子,(出示奇妙的袋子)你们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吗?
2、 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图形娃娃,让幼儿说其名称及特征。
(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
二、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1、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所以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图形娃娃,每一组都有,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它们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好朋友,等会儿你们轻轻地走到各自的那一组去,想想要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 要求:
①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操作,不能争抢。
②帮图形找到好朋友后,要说出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的,用了几种办法。
3、 幼儿探索、操作,老师巡视,启发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的?你用了几种办法?
三、集中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操作的方法大胆地告诉老师和同伴。
四、教师小结:可以找形状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也可以找颜色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还可以找出大小一样的娃娃做为好朋友。
五、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 以谈话引入:我们也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
2、 介绍玩法及规则:
①玩法:幼儿每人挂一块图形胸卡四散站开,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边拍手边找和自己胸卡上一样图形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都找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②规则:要找到形状或颜色或大小一样的做朋友。
3、 幼儿游戏三次,教师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大小来找好朋友。
4、 小结游戏情况。
六、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伞的大分类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垃圾箱的分类和功能
2、分辨可在利用的垃圾,培养珍惜资源的态度。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分类垃圾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自制两个垃圾筐一个可回收一个不可回收、搜集废纸,塑料瓶、果皮及食品垃圾、广告宣传单、卫生纸纸筒
活动过程
1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短片
师;你知道那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吗?(废纸、塑料瓶、金属)
你们家里有把垃圾也分类吗?
2,播放幼儿电子书师生讨论,
图上有4个大的垃圾箱,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们知道“可回收物”垃圾箱里分贝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吗?
写着“厨余垃圾”的垃圾箱里应该放什么养的垃圾?
3,出示两个一样的垃圾箱,上面贴着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志,在桌子上摆放各类废纸、塑料瓶、饮料罐、食品垃圾袋、果皮,广告宣传单、卫生纸纸筒。请幼儿说说这些垃圾分别应该放在哪个垃圾箱中。
4告诉幼儿,塑料、金属和废纸都可以回收再制造有用的东西,如废纸可制成再生纸等,把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这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之一。
5游戏,请幼儿上来逐一将垃圾分类,放可回收垃圾筐或不可回收垃圾筐,并说说可回收那这样东西还可用来做什么?
反思:
本次活动的预设目标基本达到,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分类垃圾箱的用途,也能说出可回收用来做什么,如卫生纸筒可以用来做手工,广告宣传单可以带来幼儿园剪纸等,最后建议幼儿回家以后,家里也准备两个垃圾箱或袋子将废旧物品可以进行分类装,以便更好处理。
幼儿园中班伞的大分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品的两个特征分类。
2.尝试自己制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的和小的红、黄、蓝、绿色圆形卡片、三角形卡片及正方形卡片若干块。
2.小篮子。
3.分类提示标志。
活动过程:
1. 出示形状卡片,请幼儿描述它们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2. 老师先将两个分类提示标志贴在一个小篮子上,请幼儿按照标志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卡片放入篮子。
3. 将其他的分类标志两两贴在每个小篮子上,请幼儿按照形状、颜色、大小其中的两个标准进行分类。
4. 请幼儿尝试自己制定包含两个特征的分类标准,并把相应的分类提示标志贴在小篮子上,对卡片进行分类。
活动评价:
1.能按物品的两个特征来分类。
2.能按自己制定的两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中班伞的大分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了解人们处理垃圾的一些方法。
2、增强小朋友的环境意识。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要求小朋友时时刻刻记住不能乱扔垃圾,要丢进垃圾箱里。
2、让小朋友去影响周围的人及家里的人,知道垃圾对人们的危害。
活动准备
1、大篮子一个
2、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物品。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小朋友说出垃圾就是不要的东西或者没用的东西。
2、告诉小朋友不要的垃圾要扔进垃圾箱里,如果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就会对我闪闪的健康造成影响。
3、让小朋友知道人们把垃圾放进垃圾桶然后一环卫工人把它运到垃圾场,进行处理。
4、引导小朋友给垃圾分类:
(1)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如塑料袋等。
(2)不可回收的垃圾有哪些?台果皮,烟头等。
(3)有害垃圾:如电池,应该放进专用垃圾箱,这样能防止污染环境。
5、教育小朋友平时要爱护环境,不随便乱扔垃圾,争做“环保小卫士”
幼儿园中班伞的大分类教案篇5
1.活动目标
(1)复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认识;
(2)能根据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两种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愿意并喜欢进行分类活动。
2.活动准备
(1)猫、兔、蝴蝶头饰各一个,篮子两个;
(2)每人一个分类板;
(4)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饼干图片及标记各若干。
3.活动过程
Ⅰ导入
(1)玩《饼干商店》的游戏,引出活动。
提问:"仓库里有些什么样子的饼干?"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仓库里的饼干,说出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图形的饼干。
Ⅱ幼儿第一次操作
(2)游戏《送饼干》,学习给图形分类。
提问:"你会把什么样的饼干运到这个柜台?为什么?"
老师扮演经理,幼儿扮演营业员,经理引导营业员观察并说出其它柜台的标记是什么形状的,再把仓库里剩下的饼干按标记的形状运往柜台,看谁运得又快又对。
重点指导幼儿给图形分类。
Ⅲ分享经验
(3)操作活动《分饼干》,说出分类的方法。
提问:①"为什么要把这些饼干放在同一个柜台?"②"它们除了形状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按饼干的形状、颜色分类。
Ⅳ幼儿再次操作
(4)游戏《买饼干》,练习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玩法:请几个幼儿分别戴上小猫、小兔、蝴蝶的头饰,扮顾客来买饼干。根据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三个水平层次的营业员帮顾客选购饼干。
重点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4.延伸活动
在数学区投放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继续让幼儿练习按图形、颜色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