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的耐心和专注,以确保每个细节都得到考虑,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语言春来啦教案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语言春来啦教案篇1
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对小动物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无论什么都会表现出莫大的关心及爱护,所以我常利用实物、图片为幼儿多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或拿一些动物的模型、玩具来介绍,并进行一系列的《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活动,让他们逐渐对小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儿歌学习活动,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准确的说出动物的名称及过桥的样子。
3、尝试仿编短句“xx过桥xx”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6、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7、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重点难点
幼儿能完整的读出儿歌,并能参与创编。
活动准备
图片、碟机道具:螃蟹玩具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故事导入。
2、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欣赏,教师帮助理解。
3、教师提问,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4、朗读儿歌。
5、仿编短句:“xx过桥xx”,阻止幼儿讨论创编小动物过桥的动作。
6、出示道具“小螃蟹”请幼儿说说小朋友过桥的样子。
7、教师请个别幼儿将自己仿编的短句及动作表演出来。
延伸活动:
教师将幼儿仿编的短句以图文的对应的形式写在纸上,然后贴出来,在早阅的时候可以请幼儿再来表演。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导入很感兴趣,可是在仿编短句和表演时“冷场”了孩子不太善于表述和表演,若是在故事导入时请幼儿集体出来表演。先活跃下气氛,可能效果会好很多。
小班语言春来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得变化。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了解诗歌得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活动前幼师组织小朋友观察春天得景物;学会歌曲《春天》。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
3、环境准备。
创设主题墙面“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小朋友随音乐一起有节奏得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活动1、幼师与小朋友一起讨论看到得春天得景物。
“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请小朋友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小朋友运用恰当得词汇表达。
3、 幼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小朋友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①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小朋友模仿流水声。
“屋檐上得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
②春天得小河是怎样得?春天得小河发出怎样得声音?小朋友模仿小河流水得声音。
③春天得水塘里谁来了?幼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小朋友模仿小鸭得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
④春天得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小朋友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得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幼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5、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三、体验活动1、幼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小朋友看书跟读诗歌。
2、小朋友在诗歌得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阅读完后小朋友有序收书。
四、游戏活动游戏:找春天。
活动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小朋友扮演小动物,根据幼师说得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得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
五、创造活动幼师引导小朋友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
如:屋檐下得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得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得蜜蜂,嗡嗡嗡嗡……小朋友尝试表演创编得诗歌。
六、结束活动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小朋友有序地整理自己得物品。
小班语言春来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会听间奏,初步学唱歌曲。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性格。
活动准备:兔子头饰1个: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场地上布置大小圆圈;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练声
通过复习歌曲《小闹钟,快唱歌》来练声。
二.熟悉歌词
1.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为理解歌词打基础。
2.教师以游戏形式朗诵歌词,帮助幼儿整理歌词。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朗诵歌词。
三.熟悉歌曲旋律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歌词。
2.完整地欣赏音乐。
教师依次在幼儿前面经过,边走边吹泡泡,幼儿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泡泡。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诵歌词。
游戏《装泡泡》: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朗诵歌词,走成一个大圈,音乐停,幼儿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里。
四.学唱歌曲
1.幼儿自己尝试把歌词填到歌曲旋律里。
2.教师清唱,让幼儿完整地感知歌曲。
3.分句练习,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4.了解歌曲中的间奏,演唱歌曲。
告诉幼儿歌曲中有两个地方不唱歌词,只有旋律,叫间奏。师生一起演唱歌曲。
五.尝试创编歌词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泡泡的感知,创编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
六.幼儿随歌曲录音,自由吹泡泡,结束。
创新点:
1.让幼儿自己学唱歌曲。本次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分句教唱和整体教唱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歌曲本身简单、生活气息浓,富有情趣的特点,采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理解和学习歌词,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幼儿兴趣逐渐高涨,抓住这个时机,让幼儿尝试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填词演唱,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自主地学唱歌曲。
2.幼儿自主地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在引出吹泡泡的主题后,就以兔妈妈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来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然后逐步退出引导者的位置,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学习、使幼儿在体验游戏活动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歌唱活动的乐趣。
小班语言春来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练习正确发平、翘舌音,发准“柿”“涩”“买”“卖”等字音。
2.使幼儿乐于参加语言游戏,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柿子
2.篮子内放有柿子若干(可用图片代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柿子图片,吸引幼儿兴趣。
“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
二、展??
1.集体复习儿歌:柿子红,柿子黄,柿子柿子甜如糖。
教师:柿子成熟的季节到了,
看!老师这里有一篮子的柿子要去卖,我的柿子又香又甜,一点也不涩,
谁来买我的柿子呀?”
2.讲解游戏玩法:
幼儿围成一圈坐好,教师扮演“卖柿人”,
手提装有十个柿子的篮子,站在圆圈中间。
全体幼儿一起说儿歌,儿歌说完后“卖柿人”走到一名坐着的幼儿面前,
问:“请问你要买柿子吗?”
幼儿要问:“你的柿子涩不涩?”
“卖柿人”答:“不涩,不涩,你要买几个?”
幼儿说出要买的数量(五个以内的数),
“卖柿人”就按数量卖给他。
两人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3、提示游戏规则,教师指导幼儿的正确发音。
三、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买柿子,
菜场上还有更多好吃的蔬菜和水果呢,
回家后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场买一买吧!
5.小班社会认识冻柿子教案反思
一、快乐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品尝,了解冻柿子的形状、颜色、味道。
2、冻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教育幼儿要多吃。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快乐活动准备:
1、冻柿子若干个。
2、冻柿子生长期的图片、录像资料三、快乐活动过程:
1、快乐激发:
①、请幼儿观察已经洗净的冻柿子,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②、展开讨论:冻柿子的颜色、形状、味道是什么样的。
2、快乐认知:
①、了解冻柿子的来历:在中国东北地区,冬天一般把柿放在室外,用极低的温度把柿冻成冰,称为冻柿子。
②、认知冻柿子的形状和颜色--果实扁圆,不同的品种颜色从浅桔黄色到深桔红色不等。
③、冻柿子含维生素a和少量维生素c。
④、冻柿子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果品,甜腻可口,营养丰富,人们喜欢在冬季吃冻柿子,别有一番风味。
3、快乐获益:
①、通过观察和品尝,孩子们了解了冻柿子的形状、颜色、味道。
②、孩子们知道冻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4、快乐拓展:幼儿品尝冻柿子。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设计围绕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具和食物展开,通过对话的形式让孩子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流,共同分享一起玩玩具的乐趣。在此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积极地参与了游戏和对话,亲自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但是还是有个别幼儿没有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沟通才知道由于家长没有给孩子准备好中意的玩具,孩子的情绪受到了影响,所以在活动中的表现不佳。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周全,课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幼儿活动的乐趣。
小班语言春来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花园里常见的虫宝宝,说说它们的本领。
2、感受有朋友是件快乐的事。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一些常见的虫宝宝及它们的本领。
难点:知道虫宝宝与春天植物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美丽的春天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2、出示ppt1
(1)瞧,这是什么地方?花园里有些什么?
3、小结: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有绿绿的草、高高的树、还有五颜六色的花,真是个美丽的花园。
二、认识虫宝宝——说说它们的本领
1、认识蚯蚓
(1)美丽的花园里吸引了一群朋友,我们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朋友。
(2)幼儿观察局部图:瞧一瞧,谁来了?
(3)幼儿观察全部:刚才我们只看到了一点点,现在我们把它放大,一起来看看,它到底是谁?
(4)讨论:蚯蚓长的什么颜色?有什么本领?
(5)模仿小蚯蚓松泥土的动作
(7)讨论:你们觉得花园姐姐会喜欢它?把它留下来吗?
(学说:小蚯蚓,欢迎你,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2、认识蜜蜂
(1)出示ppt3:花园里来了第二位朋友,听,它唱着歌来了。(放录音)
(2)谁飞来了?它长什么样?(启发提问: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有没有翅膀?有几条腿?)
(3)小结:原来长着2对翅膀、6条腿,飞起来的时候唱着“嗡嗡嗡”歌的朋友是蜜蜂。
(4)讨论:小蜜蜂的本领是什么?
(5)讨论:小蜜蜂是用什么来采蜜的?
(6)模仿小蜜蜂采蜜
(7)小蜜蜂除了这个本领,你知道它还有其他本领吗?
(8)我们一起来听听它自己的介绍吧!
(9)模仿小蜜蜂传花粉。
(10)小结:有了小蜜蜂的帮忙,花园里的花就会越开越多,越开越美,你们说,小蜜蜂这么大的本领,花园姐姐会欢迎它吗?
(学说:小蜜蜂,欢迎你,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3、认识蜘蛛
(1)小蚯蚓来了,小蜜蜂来了,花园姐姐还会欢迎谁来呢?
(2)猜谜语引出蜘蛛:这个朋友八条腿,肚子里面全是丝,会织一片大大网,猜猜到底会是谁?
(3)(ppt5)蜘蛛来了,你觉得花园姐姐会留下它么?
(4)听听蜘蛛的介绍。提问:它有什么本领?
追问:捉的是什么样的虫?好虫子还是坏虫子?
(5)小结:原来蜘蛛会织大大的网,抓住那些坏虫子,帮助花园姐姐保护花园里的花朵,那么,我们欢不欢迎小蜘蛛?
(学说:小蜘蛛,欢迎你,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4、小结:
花园里来的朋友,他们一个在泥土里,把泥土松松松,让泥土更有营养;一个会飞,传播花粉,让花长的更多;还有一个会织网,保护我们的小花园。
三、拓展延伸——认识更多的虫宝宝
1、(ppt6)美丽的花园引来了更多的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2、幼儿观察、讨论并回答
(学说:朋友们,欢迎你们,你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3、小结:这个花园里有这么多的虫宝宝,你们的花园里有吗?你们的花园可能还有其他不一样的虫宝宝?有空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好吗?
小班语言春来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准备】
1、头饰: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每人一个
2、图片:牛、马、兔子等。
3、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
1、教师: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
(请一名小朋友带小鸡的头饰,模仿小鸡的动作走出来)
2、教师:看!谁来了?
小鸡怎样叫?
小鸡喜欢吃什么?
小鸡和妈妈(教师)一起走,捉虫子吃。
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将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
(以此类推,请不同的小动物走出来,和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叫声;
并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述)
二、游戏:小动物出来玩
1、摸口袋
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
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
2、小动物出来玩
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
如:出示小鱼的图片
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的样子,走出来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三、创编儿歌
1、教师:今天,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动物吃什么了,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话变成了一首儿歌,
你们听: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2、幼儿跟老师一起学说儿歌,复习巩固小动物吃的食物。
小班语言春来啦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在了解动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理解故事的内容。
2.能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大胆表述,续编故事。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职业的特点。
2.各种动物手偶一个。
3.幼儿用书
4.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大胆表述、续编故事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乌龟兄妹的手偶,引出话题。
(1)教师根据幼儿经验,引导幼儿谈对职业的了解。
(2)请幼儿倾听故事《小乌龟开店》
2.教师边操作手偶,变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1)“在故事中,小乌龟询问了哪几种动物?它们分别开了什么店,都卖些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特点理解与职业相关性。
(3)“现在你们认为小乌龟适合开什么店?”
(4)“最后小乌龟开了一家什么店?”
3.教师边操作手偶,边讲述故事后半段。
(1)“最后它们开了一家什么店?你认为适合它们么?”
4.幼儿完整倾听故事,教师表演手偶。
5.讨论活动:职业策划师,幼儿分组讨论,以绘画的形式记录,集体交流。
五、活动延伸:
1.创设主题
2.做游戏,请幼儿熟悉各种职业的特点。
六、活动反思:
1.教师准备:教师在根据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幼儿开阔眼界,知道不同动物的特点,各种职业的特点。
2.幼儿表现:由于幼儿经验有限,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对职业的概念较模糊,对文中各种动物的职业没有清晰的认识。
3.改进措施:家园联系经常进行沟通,帮助了解自己家长的职业,从身边的熟悉的任何事开始了解,让家长参与其中,帮助幼儿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