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避免过于紧凑或拖延教学进度,通过教案的内容是能够看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必须要认真准备,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班社会教案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班社会教案篇1
重点难点
知道三月八号是妇女节,了解妇女节的涵义。
学习制作礼盒,将做好的礼盒赠送给妈妈或老师,奶奶等,培养幼儿尊敬女性长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剪刀、胶水、纸盒
活动目标
知道三月八号是妇女节,了解妇女节的涵义。
学习制作礼盒,将做好的礼盒赠送给妈妈或老师,奶奶等,培养幼儿尊敬女性长辈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今天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吗?妇女节是哪些人的节日?
在妇女节这一天,我们来做一些礼盒送给她们。
二、教师示范
1、沿着黑线将礼盒的外形轮廓剪下。
2、按虚线将外形轮廓折好。
3、用胶水将底部胶好,顶部口子用线绑好,礼盒就做好了。
三、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操作时保持桌面整洁。
四、评价
让幼儿想一句祝福词。并将礼物送给女性长辈。
活动反思
三月八日是妈妈的节日,通过学习制作礼盒,将做好的礼盒赠送给妈妈,培养对妈妈的感情,爱妈妈,并引导幼儿在三八节时送上自己的祝福。儿童
幼儿园班社会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尝试按动物进食的特性进行分类。
2、知道必须按照动物的习性给它们喂食,萌发关爱、保护动物的愿望。
活动准备: 多媒体、三个动物大图片、各种食物(装在盘子里)、幼儿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1、共同观察调查记录表。
2、说说各自调查的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
二、感知理解
1、看看今天动物餐厅里来了客人,它们是谁?(观察老虎、牛、熊的'图片)
2、一起送食物给动物吃。
3、交流验证:
(1)观察三个动物分别吃了什么?
(2)它们喜欢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了解动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喜欢吃瓜果蔬菜和青草的称作食草动物,喜欢吃肉的称作食肉动物,又爱吃蔬菜又爱吃荤菜的动物称作杂食动物。
三、经验迁移
1、观察众多动物卡片,共同议论它们爱吃什么。
2、sojl分幺且将动物按爱吃的食物进行分类。
3、共同观察分辨有没有发生错误,及时讨论和纠正。
四、拓展讨论
1、观察长颈鹿图片,谈论:长颈鹿喜欢吃什么,它属于哪一类动物?
2、观察长颈鹿准备吃马夹袋的图片,讨论:长颈鹿吃了马夹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发现会导致长颈鹿死亡。
3、谈论:哪些东西不能喂给动物们吃,了解动物都有它们喜欢吃的食物,我们不能乱喂给动物吃东西。
五、延伸活动 去动物园参观,了解饲养员叔叔怎样给动物喂食。
幼儿园班社会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幼儿园附近的建筑、机构、设施并用简单的图案表示出来。
2、识别幼儿所在的路名、门牌号以及路边的路牌、车站牌等标识并在道路图上标识出来。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幼儿提前在生活活动中进行过社区调查。
2、提供简易的幼儿园所在地道路图,纸、笔、剪刀和胶水。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分组交流社区调查的结果。
(1)说说幼儿园附近有哪些帮助认路的标志性建筑,如商店、医院、学校和邮局等。
(2)说说幼儿园所在的路名、门牌号以及路边的路牌、车站牌等标志。
2、让幼儿画一画。
(1)请幼儿将幼儿园标志性建筑以及幼儿园附近的建筑(商店、银行等设施),用简单的图案表示出来。
(2)让幼儿将幼儿园所在的路名、门牌号、车站牌等用简单的标记表示出来。
3、启发幼儿标识幼儿园道路图。
(1)让幼儿将标记和图案剪成小卡片,确定他们的位置,贴在标有幼儿园所在地的道路图上,制成幼儿园道路图。
(2)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标识的道路图。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说一说小红从家到幼儿园都要经过哪些地方?哪条路比较近?与同伴说一说,画一画。
5、活动延伸
(1)在教师带领下,请幼儿拿自己标示的道路图到幼儿园附近的路口去核实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修正。
(2)请幼儿将标识的幼儿园道路图张贴在教室中。
(3)引导幼儿在公共场所有意识记住一些典型的标志,一旦走失知道向成人求救,并能提供必要的信息。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班社会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邮局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
2、学习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伴的介绍。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拍摄邮局的照片并制作成多媒体
2、制作的邮筒一个
活动预设过程:
1、回忆交流,提问问题:
--"上次我们在大马路上看到了邮筒,也知道了邮筒里的信都要拿到邮局去,然后由邮递员去送信的,对吗?那小朋友们去过邮局吗?
你们到邮局去干什么呢?"
2、出示图片,梳理对邮局的认识师生共同讨论自己对邮局的认识:
--"邮局的标志性颜色是什么?"(颜色)"邮局的标志是怎么样的呀?""邮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钱、取钱、打电话、订报纸杂志、带收煤气、电话、自来水费等。)"看一下照片,邮局里都有些什么呢?"(有邮箱、有称、有电脑、有桌子等)"图片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寄包裹)为什么这里有个称啊?称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里的人们在干吗?"(储蓄业务)
3、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这张照片上工作人员在干什么?"(办理包裹业务)"这张照片上的叔叔在干什么?"(办理快递业务)"那这个阿姨又在做什么呢?"(办理储蓄业务)原来啊,邮局的叔叔阿姨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
活动反思:
了解邮局的特点和邮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难点是掌握寄信的步骤,在综合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
幼儿园班社会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知道小鸟是人类的朋友,初步了解一些爱护小鸟的方法及初步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读过有关鸟类与环境的书或看过录像。
2.知道鸟的一些名字。
3.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几张鸟的图片。
这些鸟漂亮吗?刚才小鸟告诉老师:前几天,它们举行了一次大罢工。(理解“罢工”表示抗议,不愿意工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鸟为什么不捉虫子了吗?好了,下面老师就带你们去“呼呼国”看看。
二、出示图片一,教师表情丰富,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1.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2.猎人这样做对不对?
3.你替小鸟想想办法,觉得小鸟应该怎么做?
同学们的想象里真丰富。咱们来看一看小鸟们是怎样做的。
1.小鸟们为什么要罢工?
2.小鸟们罢工了,不捉虫子了。害虫们知道了怎么样?
同学们真棒,想得很好。咱们接着来听故事看一看害虫们都干了些什么?
三、出示图片二
1.害虫们都在干什么啊?
2.呼呼国变成了什么样子?
四、再欣赏一遍故事,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做鸟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小鸟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消灭害虫,报春鸟、布谷鸟、鸽子、啄木鸟)
教师小结:有了小鸟,森林才能更加美丽,小树才能茁壮成长,果实才能获得丰收。小鸟帮助人们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它们可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集体讨论如何保护小鸟
你觉得呼呼国的小鸟还会回来吗?快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组织幼儿谈谈如何保护小鸟。
讨论:我们应怎样爱护小鸟?为什么要爱护小鸟?(减少空气污染、不乱砍伐树木、给小鸟做个窝、给小鸟喂食、放飞小鸟)
(1)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保护鸟儿的生存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
(2)不把鸟儿当作自己的玩具,让它们拥有一个自由的天空。
(3)在遇到有人伤害、捕杀鸟类的时候,要积极劝阻或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4)向社会广泛宣传鸟类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知道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
(5)不随意捣毁鸟巢、掏取鸟蛋,不驱赶、不捕杀鸟类,为鸟类等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生存环境。
(6)我们可以做一些保护小鸟的标志牌,把它插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时时来提醒人们要保护小鸟。
六、结束部分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知道这么多保护小鸟的方法。我们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周围就就会变得更美丽。当春天来到时,小鸟一定会来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到大自然中去。
幼儿园班社会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观察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
2、为幼儿创设多项交流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
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爱。
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
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
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
老师提问:
(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
(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
(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
二、体验爱。
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
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幼儿分成四组体验: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
(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
(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
(4)请幼儿扫地。
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
(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2)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
三、表达爱。
1、向妈妈表达爱。
老师:“小朋友的妈妈是很辛苦的,妈妈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的爱,那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出示说的图画)表达爱除了可以用嘴巴说,还可以用行动来表达你的爱,你们会在什么时候(出示时钟的图画)为妈妈做什么事呢?”幼儿一边说一边进行情境表演。
2、向老师表达爱。
老师:“朱老师你怀孕了,你这么辛苦,可是还坚持来给小朋友上课,为什么呀/小朋友,你们爱朱老师吗?你们爱我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老师表达爱。
(1)老师:“还有一位老师说很爱小朋友,很想小朋友,你们猜猜她是谁?”幼儿看录象:杨老师快生宝宝了。
老师:“你们想杨老师吗?那你们想怎样表达对她的爱呢?”(出示手的图画)
(2)幼儿分组制作礼物:
(a)宝宝的衣服。
(b)宝宝的拖鞋。
(c)宝宝的项链。
(d)宝宝的小手帕。
活动反思:
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百科: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幼儿园班社会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及用途。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手的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不会开口。
二、认识自己的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2、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
(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三、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幼儿园班社会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片让幼儿认识雷锋叔叔。
2、通过观看有关雷锋的动画片,领会雷锋精神,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能够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人,准确的进行表达。
活动难点:能够准确的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雷锋事迹的图片。
2、一部弘扬雷锋精神的动画片。
3、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儿歌。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儿歌(开始播放儿歌),谁知道歌中唱的是谁呀?
2、雷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观看及讨论。
(1)观看有关雷锋事迹的图片。
1、雷锋是个怎样的人呢?
2、在观看的图片中你看到了雷锋叔叔做了哪些事情?这些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3、这些好事体现了雷锋叔叔哪些精神呢?
(2)观看弘扬雷锋精神的动画片。
1、动画片中的小朋友发扬了雷锋叔叔呢的那些精神?
2、你们看到动画片中的小朋友学习雷锋好榜样,放弃了休息时间为班级做好事,你们想不想也想他们那样,为有困难的人做点事?
三、创设情景:
1、扶盲人过马路。
2、修补图书。
3、拾到东西归还物主。
四、谈话::“如果别人有困难,你会怎样帮助他们?”延续孩子关爱他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