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水有关的教案推荐8篇

时间:2023-06-05 作者:Anonyme 备课教案

教师工作多年,对教案的制定方式一定十分熟悉了,制定教案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质量,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和水有关的教案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和水有关的教案推荐8篇

和水有关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1、本章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介绍了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和宏观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3、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有严重的影响着别的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 学生特点分析:

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列表比较法,空白图指认法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确认几条重要的山脉走向和位置。

(3)知道中国的名山。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学习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和水有关的教案篇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第2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 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2、能力目标: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3、教育目标: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学习,可以扩展学生严结合增加旅游地理知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难点:

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工业中心多;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 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挂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同学说说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轮廓、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征简单易记,但是欧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还在于欧洲西部的经济和旅游业。

学生活动:幻灯演示欧洲的特产和风景让学生说说。

三、教授新课:

板书:一、雄厚的经济实力

(对照书54页图简 单介绍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 居各大洲首位。

(指导学生读统计图。)

2、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

3、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 业结合较好。

(简单介绍,结合幻灯让学生了解)

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有发达的农牧业

利用书55页阅读材料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瑞士——钟表

瑞典—— 造船、汽车、机 器制造业

丹麦——畜产品“欧洲的牧场 和食品库”

挪威——水产品

荷兰——鲜花(尤其是郁金香)

板书 二、繁荣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简单分析其原因,

2、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通过幻灯让学生欣赏)

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午夜的太 阳

瑞士——“世界公园”的称号、冰雪皑皑的山峰、世界表都伯尔尼

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精彩的斗牛表演

法国——田园风光、“艺术之都”巴黎、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巴黎圣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罗马、庞贝古城、狂欢节

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小结:

总 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

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 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 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和水有关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中班音乐教育集中教育《种瓜》

1、会唱歌曲《种瓜》,并唱准休止拍。

2、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劳动的快乐情绪,

3、初步懂得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道理,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谱

2、音乐视频《种瓜》,音频

活动指导:

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得籽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

(2)师:西瓜好不好吃呀,你们想来种瓜吗?我们一起看一看视频里的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2、播放视频,并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歌曲里唱了什么,并出示图谱。师: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还唱了什么?

师;小朋友在哪里种瓜呀?(墙根下)

师: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

师: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结了个大西瓜)

(2)指着黑板上空缺的部分,清唱歌曲,补齐图谱。

3、反复学唱歌曲《种瓜》

(1)播放音乐请小朋友们小声的跟老师一起唱一遍。运用图谱,教幼儿学唱歌曲。

(2)老师现在把音量调到最小声,请小朋友小声的唱。

老师现在把音量再调大声一点,小朋友们也跟着老师的音量唱。老师现在把音量调到最大声,请小朋友们大声的唱。

(3)请男朋友和女朋友比赛场一遍,看看谁唱得好。

4、请全体幼儿看图谱记忆歌词,配上动作,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这是歌曲回到家以后教爸爸妈妈唱一唱。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棵瓜

天天来浇水

天天来看它发了芽开了花

结了个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

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和水有关的教案篇4

一、梳理知识

1.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2.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用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基础练习

1.写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

(1)绿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

(2)黄花的朵数比绿花多。

(3)一件上衣降价出售。

(4)实际比计划增产。

2.计算

21×= ×26= ×= ×15×=

3.计算下面各题,再观察每组题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4. ×16 ○16× 13 ○×13 ×○ ×○×

5. 米=( )厘米 吨=( )千克 w w w .x k b 1.c o m

时=( )分 平方米=( )平方分米

6. ×( )=( )×0.5=( )×6=( )×=1

三、应用练习

1.(1)黄花有50朵,红花是黄花的,红花有多少朵?

(2)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3)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有多少朵?

2.(1)食堂有吨煤,用去一部分后还剩。还剩多少吨?

(2)食堂有吨煤,用去吨。还剩多少吨?

(3)食堂有吨煤,用去。还剩多少吨?

(4)食堂有吨煤,用去。还剩几分之几?

3.一辆卡车1千米耗油升,照这样计算,行千米耗油多少升?50千米呢?

4.一件毛衣原来销售56元,现降低销售,降价多少元?现价是多少元?

5.小军家有5口人,早上每人喝一瓶升的牛奶,一共喝了多少升?每升牛奶大约含钙克,一瓶牛奶含钙多少克?

6.六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二班的人数是一班的,三班的人数是二班的,六年级三班有多少人?

和水有关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初步区分出男孩女孩的明显特征。

2、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培养幼儿的性别意识。

活动准备:《男孩女孩》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课件第一张图片:"这是谁?今天巧虎家来了两位小客人,请你看一看他们是谁?"

二、讨论男孩女孩的区别。

1、引导幼儿从外貌特征进行比较。

出示第二张图片,提问: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边说边出示第三张图片,列成表格式进行比较2、生理特征"除了头发、衣服不一样,男孩女孩还有哪里是不一样的呢?""其实男孩女孩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男孩女孩入厕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

小结:你们都说得很对,男孩是短头发,穿裤子;女孩有的长头发,穿裙子,有的也和男小朋友一样是短头发,穿裤子的。但是,男孩是站着小便的,而女孩是蹲着小便的。

3、游戏:点兵点将"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们家里谁是男的谁是女的?"

4、游戏:送礼物。(引导幼儿从男孩女孩的喜好来进步一了解男女的区别。

"巧虎还准备了好多玩具呢!他请我们来帮帮忙,把礼物分别送给男孩女孩。" 幼儿边操作边讲述。

小结: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也有些不一样,男孩喜欢玩枪、汽车、剑,女孩喜欢玩芭比娃娃、毛绒玩具,但有的玩具男孩女孩都喜欢。

给爸爸妈妈送礼物"巧虎还给爸爸妈妈带来了一些礼物,请宝宝们来送一送。"小结:宝宝们把领带、剃须刀、公文包送给了爸爸,把化妆品、裙子、小皮包送给了妈妈,原来我们男的和女的在生活中用的物品也不太一样。

5、小结:排排队、比一比"宝宝们真棒,把礼物都送好了!巧虎非常感谢你们,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男孩们请到蒋老师这里来,女孩子请到陈老师那里!"引导幼儿按男孩女孩分别排成两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谁多谁少。

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好模仿,在平时带班过程中常常发现幼儿对异性入厕方式十分好奇,有的还模仿异性同伴小便。这说明幼儿对自己与异性同伴的不同已产生好奇,活动中通过男孩女孩的图片对比观察和愉快的游戏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结了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征;通过观察男孩女孩入厕场景视频,强化了幼儿的性别意识;最后通过操作游戏"送礼物"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自我,巩固了幼儿对性别意识的感知。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环节清晰层层递进,又比较有趣味性,所以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致较高,目标完成较好。

和水有关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增进对小学的认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激发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2、找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初入小学时会遇到的困难,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增强自信心。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对小学的了解,有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教学难点: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的变化,做好进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学挂图,小学生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像。

知识准备:

1、集体参观过小学,对小学环境有所了解。

2、请一位一年级学生准备好介绍第一天成为小学生的情况和小学学习、生活、环境的情况。

经验准备:

1、开展了“我要上小学了”的系列主题活动:“我猜想的小学生活”“毕业诗”“像个小学生”“整理小书包”等。

2 、通过“比比和朋友适应新环境”课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知道更快地适应新环境的多种方法。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学哥哥姐姐的录像,你们想看吗?(引导幼儿观看小学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像)

二、观察比较,加深认识。

1、启发讨论: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一样吗?有哪些不同呢?

2、引导幼儿从环境、学习、生活三方面说出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

(1)教师提问,启发思考,了解小学学习环境与幼儿园的区别。

①操场是什么样子的?操场上有什么?这些运动器材有什么作用?

②图书馆中有什么?和幼儿园的阅读室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我们可以在里面学到什么?

③教室的课桌、椅子和幼儿园一样吗?教室内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当我们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时候,这些地方就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快乐运动快乐、快乐阅读和快乐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本领。

(2)经验交流,拓展讨论内容,进一步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

①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姐姐,她是一年级小学生现在,我们请她讲讲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怎么样的好吗?大家欢迎!

②请小姐姐讲述成为小学生第一天的情况和现在学习、生活的情况。

③启发讨论:小朋友听了介绍以后,知道作为为一名小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在知识学习上我们要比在幼儿园要花更多的时间,但不能浪费时间,还要学会提高学习效果,学会学习的方法。

④引导交流:刚才姐姐讲到上幼儿园和上小学的起床时间一样吗?下课十分钟要做哪些事情?小学生还有哪些课外活动?

小结:原来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在学习、生活、环境上都有很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读小学后我们会熟悉更多的小朋友和老师,会学到更多的本领。

三、创设情景,操作体验。

1、教师:小朋友看,小姐姐的衣领上系着什么?大家想学吗?请姐姐教我们系红领巾吧。

2、成为小学生后,每天都要自己整理小书包,现在我们都来尝试一下好吗?

四、分享交流,激发情感。

1、幼儿畅谈:我想就读的小学

2、小结:假如你们能在同一所小学读书的话仍然要继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争取早日带上红领巾!

活动延伸

1、模仿小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2、绘画:心中的小学。要求幼儿画出自己对小学最感兴趣的事情或最喜欢的地方。

3、请小学教师当助教,组织幼儿模拟小学生学习的情景,解答幼儿的疑问。

和水有关的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还应启发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要有耐心,坚持下去,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喝 渴 处 找 可 办 法 就

3、会读写8个词:喝水 口渴 到处 找 可是 石子 办法 喝不??

4、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还应启发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要有耐心,坚持下去,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3)背诵课文。

2.难点:

(1)理解“到处”“可是”的意思。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教学用具

幻灯片3张、图片一张、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材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理解课文,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能初步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背诵课文,指导生字书写。(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就是这只小乌鸦,(贴乌鸦图)别看它全身乌黑,长的不怎么好看,可它却很不一般,在它身上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这个故事就是课文的第七课《乌鸦喝水》,请同学们边看幻灯边听老师讲这个故事,注意听清老师的语气。

老师边演示幻灯边范读。

二、你们愿意读读课文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40页,老师给你几分钟时间,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并做到词连读,按句逗停顿。

三、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刚才读的是否认真,我这有一些生字词,看谁读的最准确。(指名读,全班读,读完贴在黑板上)

喝水、口渴、到处、找、瓶子、可是、喝不着、石子、办法、衔、渐渐、喝着水

四、这篇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大家标出来。老师请六名标对的同学检查其他同学,如果有人标的不正确请你帮助他们改正过来。

五、老师想请四名同学读课文,谁愿意读1、2、3、4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到目前为止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学完了,我相信同学们的问题一定能解决。

六、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段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出声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怎么理解“到处找水喝”?谁能到前边一边演示一边说说什么是“到处”。

3、那你们想想“到处”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 说明乌鸦去了很多地方找水喝,很不容易。很渴)

4、谁能读出乌鸦渴极了到处找水喝那种急切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小段

1、乌鸦渴极了,到处找水喝,那它找到水了没有?你从哪儿知道的?能读出来吗?

乌鸦终于找到水了,那此时此刻它该是什么心情呀?

谁能用高兴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

2、乌鸦找到水了,那在这一段里,它喝着水了没有?为什么呀?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找找乌鸦没喝着水的原因,找到了用铅笔把它划下来。(一人在幻灯片上画)

谁来读读乌鸦为什么没喝着水呀。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也拿来了一个瓶子,和书上画的瓶子多像呀,谁能到前边来,一边指着这个瓶子,一边给大家讲: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请你用手比做乌鸦的嘴,试试是不是真的喝不着。

3、 在这段话里出现了“可是”一词,有些同学不明白,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呀?同学们请看,这段话前面写乌鸦找到水了,后面应该写它能喝到水,实际上它却没喝到水,中间用可是。我们再看一句话,在第五课《春雨的颜色》中也有一句话里有“可是”谁来读读?前面写春雨是没有颜色的,后面应该写它不能给春天带来万紫千红,实际却写它给春天带来了万紫千红,中间用上了“可是”。通过这两个句子,我想大家对“可是”一词的意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4、明明找到水了却喝不到,假如你是那只小乌鸦,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呀?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这两句话呀,你们先练练,看谁能读出那种着急的语气。

下面我们把整段话读一遍,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刚看到水时很高兴,有水喝不着时又很着急。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有的同学一着急就慌了,不知该怎么办了,可这只小乌鸦不是,“怎么办呢?”说明它虽然很着急,可仍然在干什么?

出示卡片:动脑筋想办法

(三)学习第三小段

1、乌鸦喝不着水急得在那儿想办法,那他想出办法了没有?课文中哪儿告诉我们了?你能读读吗?

2、那乌鸦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用读书来告诉我们吗?

3、乌鸦想出办法了一定很高兴,谁能用高兴的语气再读读这段话。

(四)学习第四小段

1、乌鸦的办法是什么呀,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

2、下面我们来演示一下乌鸦喝水的办法。谁来读第一句,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用手比做乌鸦的嘴,衔起一块小石子,“衔”是什么意思。

乌鸦每次只能衔起一个小石子,为了能喝到水,它就这样一个一个地把胸石子往水里放,同学你们说这个乌鸦做事怎么样?(做事有耐心)

现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渐渐”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增减。慢慢的、一点一点的)

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水就升高了。)

同学们,你们愿意做这个实验吗?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共同做实验,大家都来学做小乌鸦,希望你们也能像小乌鸦一样做事有耐心。

出示卡片:做事有耐心

3、乌鸦动脑筋想办法,终于喝到了水,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看能不能够到水。

通过演示你觉得乌鸦的办法好不好,好在哪儿?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来吗?请小组讨论一下。

4、乌鸦的办法多好呀,下面我们再把它的办法读读,注意“一个一个”要读慢些,表示乌鸦很有耐心。“渐渐升高”也要读的慢些。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五、总结课文

1、课文学完了,你们喜欢这只小乌鸦吗?喜欢它什么?

老师没说错吧,这确实是一只不一般的小乌鸦,它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做事还很有耐心,我们要想它学习。

2、下面我们再读读课文,你喜欢读哪段就多读读哪段,一会儿汇报。

指名读1——4段

3、谁能按黑板的提示把课文背下来,背不下来的同学可以看书。

小结:这节课上得好。

布置作业:

有语气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

7、乌鸦喝水

口渴 到处 找

瓶子 可是 喝不着 动脑筋

石子 办法 ↓ 想办法

衔 渐渐 喝着水 做事有耐心

思路:

1、老师引入,演示幻灯并范读

2、学生读

3、检查生字

4、标自然段

5、读书,质疑

6、学习一段

读书,读懂什么——理解“到处”,边演示边说——说明什么——有语气读

7、学习二段

找到水没有,读出来,用高兴语气读——看见水,没喝着,为什么读书划——用瓶子演示——渗透“可是”——读2、3句,读全段,评读——怎么办在干什么

8、学习三段

想出办法没有,读——怎么想出来的,读——用高兴语气读。

9、学习四段

办法是什么,读——老师演示——学生演示——办法好在哪儿,还有办法吗?——读书,评

10、总结,喜欢乌鸦吗?为什么——老师小结——读书——背诵——布置作业。

和水有关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月饼,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出中秋节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理解儿歌里的内容(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月亮变圆又是什么时候呢?

二、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古时 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