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路教案5篇

时间:2024-02-27 作者:couple 备课教案

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有了教案教师对教学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问题管理能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未来的路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未来的路教案5篇

未来的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总分的说明结构。

2. 进一步学习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 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

一. 引入新课

讨论:什么是粮食?

二. 初读课文

读了文章,你知道粮食的含义是什么?

讨论,明确;

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

粮食的含义

广义的粮食:能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环节一。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讨论,明确: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提示,点拨:这就是文章的标题。由此可见,说明文可以什么为标题?讨论,明确:可以说明的内容或对象为标题)

提问:跟标题意思相同或意义相近的句子,文中还有哪一句?

讨论,明确:第二段最后一句中“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继续讨论: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说明文来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讨论,明确:“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师小结:作者从现实问题入手,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而写。

2. 环节二。探讨: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讨论,明确:(1)海藻(2)浮游生物(3)鱼虾

(4)深海远洋中还有许多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潜力巨大

3. 环节三。文章的说明结构是哪一种?

讨论,明确:先总说,后分说,最后总结。

四. 精读课文。

1. 环节一。探讨:文章3、4、6段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1) 第三段

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

作用:突出、有力地说明海藻数量庞大,蛋白质含量丰富

(2)第四段

a.“人们比较熟悉的…………浒苔等”(练习二第1小题)

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

作用:确凿、条理充分在说明海藻种类繁多。

b.“它们在人工在精心养殖下…………同类营养物。”(练习二第2小题)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作用:确凿、突出、有力的说明在人工精心养殖下,海藻的产量不断翻新,增长潜力巨大。

(3)第六段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作用:确凿、突出、有力的说明”我们还可以开辟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产量很高。

师小结。

2. 环节二。

说明文是客观、科学地对事物进行说明、介绍,所以说明文语言要准确。细读课文,看一看哪些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讨论,明确:(结合练习三):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最” :从程度上强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严重的环境问题。

“之一” :准确说明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止一种。

(提示解题方法:这个词去掉与否意义上有什么异同,两相比较体会作用)

(2)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事物。

“更” :突出熟悉的程度。

(3)尽管还有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近” :表明近海鱼虾的捕捞快到极限,但不是极限,说明准确,客观。

五. 课堂小结

1. 说明的主要内容

2. 说明的结构

3. 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

4. 说明语言的准确

六. 布置作业

1. 把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其意思 : 言 听:

2. 完成练习二和练习三

3. 写一篇说明事理的短文

附板书

海藻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蛋白

质含量丰富

强调大海是

浮游生物也丰富 人类未来的

大海完全有可能成 粮仓 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远洋深海的鱼虾年产量很高 (总结全文)

(总) 深海远洋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海

洋生物,潜力巨大

(分)

说明方法: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未来的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

2.了解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了解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增强开发、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

2. 分析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培养分析能力。

课型及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事理说明文。学习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握文章要点,了解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人类当今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大家看了上面的图表和文字大家有什么感想?得出了什么结论?

2.跟我走进大海!(展示有关大海资源的图片)

在生物资源方面,海洋中存活着20多万种生物。专家测算,海洋的初级生

产力每年为6000亿吨,其中可供人类利用的鱼类、贝类、虾类、藻类等,每年为 6亿吨,而现在全世界的捕捞量仅为9000万吨左右。海产品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来源,目前海产品提供的蛋白质约占人类食用蛋白质的22%。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洋每年可以产出的水产品足够300亿人食用,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地提供农产品的1000倍。

二、三分钟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哪些粮食?

3.这篇文章阐释了什么道理?

三、动动脑筋思考:

作者是如何来安排本文的内容的?

全文共7自然段,按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指出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第二部分(3~6),阐释海洋可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3),总说海洋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粮仓的原因。

第二层(4~6),分说:藻类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4);

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5);

海洋鱼虾还有捕捞潜力挖掘(6)。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强调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四、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课文在阐释事理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1. 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

第一部分(第1~2段)和最后一段,就运用了这样的说明方法。如,第一部分中主要是议论,它清楚地阐述了开发利用海洋是人类摆脱人口剧增、耕地不足、资源短缺等生存危机的希望所在。

在提出说明重点“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前,先以议论的方式强调: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将直接关系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2)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重视,为下一步具体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作了铺垫。再如,最后一段在总结全文所述的基础上,重申文章开头的看法:人们相信,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这议论性的结论照应了文章开头,总结了文章的说明部分,有利于读者进一步认同海洋开发利用的价值,增强“海洋意识”。

2. 运用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第二部分(第3~6段)具体阐释为什么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总说部分(第3段)首句先对“粮仓”中的“粮食”作诠释,接着举例子、列数字说明这类“粮食”产量之多、质量之好。

分说部分(第4~6段)逐一说明。

第4段先用分类别的方法,说明藻类种类之多;然后举海带的例子,列数字说明其增产潜力之大;再举国外培育出藻类新品种的例子,并列数字说明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最后拿一公顷水面生产的藻类与陆地上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作比较,突现海洋的开发利用价值。

第5段主要用举例子与列数字相结合的说明方法强调肉眼看不到的浮游生物也是人类丰富的“食品”源。

第6段举了南极磷虾的例子,列数字说明磷虾产量高,再将其与全世界的捕鱼量作比较,说明磷虾资源的丰富。

五、过渡衔接 :

段与段之间过渡既自然又精致,有时一两个字便使上下文连接得天衣无缝。如:第2段,首句总结第一段内容,第二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样”指代首句,即把文章转入列出人们对生存危机的看法。第3段首句“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承上转入介绍文中特指的“粮食”。第4段首句“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承上所举例子导入详细介绍藻类。第5段首句“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中,“除海藻类”承上文,后面一句则揭示本段主要介绍“浮游生物”。第6段首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用“至于”更换话题,转入详细介绍“鱼虾”。末段则以“综上所述”概括全文的阐释,然后水到渠成地再次道出本文所要说的事理。

六、总结写作方法:

(一)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表达的准确性。

①世界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们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②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③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明确:

1.“最”从程度上强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超过其他环境问题的严重危

机。

2.“更”突出人们对“鱼虾”可作食物的熟悉程度,较前两者又深了一层。

3.“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极限不等于到极限,这样表述准确,客观。

(二)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1.说明和议论结合阐明事理。

2.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3.语言准确、严密

4.过渡自然。

七、考考你:

判断下列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据报道,现在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5万吨铜,390万吨锌,30万吨铅和100万吨有机氯农药。

2.海底隧道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例如大贝耳特海峡、多佛尔海峡等处,修建海底隧道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3.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 “ 卧虹 ”“ 飞虹 ” 等。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5.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三千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一千五百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两千五百小时。

6.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八、课外拓展: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现今人们保护环境的主题,大家能明白国家的“禁渔”的目的吗?

2. 大家想一想,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了让我们能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该怎么办?

九、作业:

探究性学习:班级分为若干小组,讨论下列一些专题,要求人人找资料,准备下一节课发言。每个小组要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展示。

1.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

2.重返海洋,人类能做些什么?

(1)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2)海洋矿物资源开发;

(3)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4)海水资源综合利用;

(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未来的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大胆地设计未来的房子。

2、提高整体构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杨景芝教学绘画光盘。

2、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房子的特点,并想象未来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3、教师画的范例5幅。

4、每人一支水彩笔和一张白纸。

重难点:

引导幼儿想象和表现未来的房子。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建立良好积极的互动关系

小朋友好!今天高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开心不开心?

二、今天高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录像,想不想看啊?(观看杨景芝教画画光盘)。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房子)

1、帮助孩子梳理房子的元素有哪些: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房子?房子上都有什么?(门、窗、墙、房顶等)。孩子回答时,给予回应:房子都有门——都有什么样的门?——是的,房子必须有门,有门人才可以出入自由;还有什么?为什么房子要有窗户?——(都有窗)是的,房子还得有窗,有了窗户就可以采光,可以通风,可以看见外面的风景;——(画出来)房顶——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房顶?圆顶的、方顶的、尖顶的——为什么房顶要有这么多的样式呢?——可以美化环境、不同的风格给人不同的美感 ,让人感觉城市的美丽。

2、了解房子的功用,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提问:我们人都住在房子里,那么房子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不冷,给我们遮风挡雨,住在里面很舒服。是啊,房子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每个人都想住在舒适的房子里,可是,有的房子遇到洪水,遇到地震就倒塌了。我们看看老师画的《未来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欣赏)你们想一想除了这几种未来的房子,你平还想造什么样的房子呢?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1、幼儿画画,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观察构图的大小,适时给予指导。观察幼儿的时间分配,提醒慢的幼儿画快一些。

2、作业展示,个人讲解,互相欣赏。

3、讲评:选择构图好的,线条多变的,丰富的,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视觉给予点评,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未来的路教案篇4

一、新课导入

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末,在取得繁荣进步的同时,若干生存危机也日益显露出来,而入地、下海、上天则是人类摆脱危机、走出困境的三大出路,其中尤以海洋的潜力最大,是人类的希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洋,走进《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这篇文章。

二、自主学习(一)——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海藻(zǎo) 石莼(chún) 浒苔(hǔ)

提供(ɡōnɡ)

2.生词注解

生死存亡:生存或者死亡。也比喻局势危急,已到最后关头。

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3.作者名片

严济运,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气象局研究员,曾参与主编《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

三、自主学习(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思考:你从文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归纳:1.海藻数量多。

2.浮游生物丰富。

3.海洋鱼虾众多。

(二)深层理解

再读课文,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和说明顺序。

文章1、2两段从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说起,提出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文章3~6段以先总后分的方式,具体阐释为什么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7段总结前文的说明,重申文章开头的看法。

由此可见,本文采用逻辑顺序阐释事理,是按照“总起-具体阐释(先总后分)——总结”的结构进行的。这样使文章条理清晰,事理明确。

四、走进语??

学习本文说明的语??

比较语言的准确性。

例:原句: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改: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范围)

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程度)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2.尽管近海的鱼是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点拨明确】1.“最”从程度上强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超过其他环境问题的严重危机。

2.“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极限不等于到极限,这样表述准确、客观。

五、板书设计

人类危机大海可能成

为未来粮仓海洋是

未来粮仓

总起强调 分说 总结、照应

未来的路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懂得理想的含义。

2、使学生懂得自己是新世纪的一代,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

3、使学生意识到实现了理想从现在开始做起。

二、活动重点

充分展示自我,畅谈美好的理想,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知道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三、活动准备

准备好黑板报的设计、录音机、编排好朗诵及舞蹈、联系好表演的老师。

四、活动过程

主持人1:尊敬的老师们!主持人2: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主持人1: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放飞理想”的中队主题会,就是要我们懂得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肩负着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更好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人民贡献我们的一切。主持人2:我宣布五一中队放飞理想主题班会活动现在开始!主持人1:理想是灯塔,是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照亮人生前进的路程。

主持人2: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就像打桩的没有准备。

主持人1:罗勃朗宁曾在他的《索尔》中说过:人类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而在于他们朝什么方向走。

主持人2:福尔摩斯也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什么方向走。

主持人1:上面所讲的“想做什么”、“朝什么方向走”指的就是我们头上的一颗指路星——理想。

主持人2:正确的理想,能引导人走向正确的航道,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请听诗朗诵《理想》

主持人1:一个人有了理想,才会有奋斗的方向!有了理想,才能让理想之光照亮自己的成材之路!

主持人2: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畅谈理想)

主持人1: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理想,尽管各不相同,但大家都想为祖国的繁荣贡献一点力量。我们说岳飞的理想是精忠报国,保卫大宋王朝。邓世昌的理想是驱除倭寇保卫国家。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兰格力从小就有“想飞上天”的理想!可见,理想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随个人的不同而不同。

主持人2:每个人都应拥有理想而伟大,现在让我们倾听一下名人是怎样看待理想、评论理想的?

学生1: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学生2:雨果说:“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

学生3: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学生4: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缺少一颗指路明灯——理想,就会醉生梦死。”

……

主持人1:那么,什么样的理想才是崇高的理想呢?请同学介绍名人故事。

主持人2:是啊,未来是多么灿烂!我们的理想是多么美好!那,怎么样才能在今天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呢?主持人1:我想我们的同学们心中早就有答案了,请问同学们说说好吗?“你认为你该为实现理想做什么?”学生谈行动:同学1;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不让自己有后悔的一刻;同学2: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同学3: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为困难所吓倒;……

主持人2: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我们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请听《理想的乐章》

主持人1:理想是蓝图。

主持人2:行动是建筑。

主持人合:理想在行动中实现。

众男合:要下一百份的决心。

众女合:要流一千斤的热汗。

众生合:用一万吨的力量去拼搏。一切都从现在做起。一切都从自己做起。

众男合: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我们要踏着雷锋叔叔的足迹。从小就净化自己的

心灵,心里装着祖国,装着社会主义。

众女合: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我们必须刻苦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把珍宝寻觅。要向祖国汇报最好的成绩。

众男合: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我们要天天锻炼身体,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建设祖国力量无比。

众女合:敬爱的老师——我们时刻牢记着你的教诲,

亲爱的祖国——我们决不辜负你的希望。

众生合:我们在国旗下,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建设祖国,

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想当工程师,有的想当画家,这些理想都很不错。但不管你将来做什么,现在都必须脚踏实地地学好基础知识。我祝你们通过努力,将来都能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附件:

理想

如果你的理想,是一粒种子,就埋进泥土里吧。

你若想带给人们,一个金色的秋天。

不要只等待着春风春雨,还要依靠你的汗水和耕耘。

如果你的理想,是一叶风帆,就快扬帆远航吧。

你若想到达,光辉的彼岸。

不要只等待着顺帆的风,还要靠你的坚毅和勇敢。

理想是石,能击起星星之火。理想之火,能点燃生命之灯。

理想,是飞升的朝阳。理想,是祖国妈妈的希望。

有了它,胸怀更宽广,意志更坚强。

理想的乐章

理想,一个既响亮而又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是一种意志,一种精神,一种追求。

理想,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非凡的魅力。我们想像鸟儿一样,在理想的天地间自由地飞翔;我们想用冰川雨雪给心灵一次彻底的洗礼;我们想用青春的双脚,去征服生活的崇山峻岭;我们想在夕阳余晖中将跋涉的身形塑成执着的剪影;为了青春的渴望,来吧,让我们一起走向坎坷不平而又遥远的里程!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个人理想越高,生活就越纯洁,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人活得就越有意义。

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入有了理想才能生活,生存与生活不同就是:动物生存,人则生活。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信仰和追求生活就会失去航向,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那我们就要树立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