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是我们在上台进行讲课之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案发挥着特别重要的功用,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羊和狼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羊和狼教案篇1
一年里有着许多的节日,“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随着孩子逐渐地长大,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爱能力,为了让幼儿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踏上社会,积极参与公共社会活动,培养幼儿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又快乐的事。
3、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假日里,布置幼儿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到超市购物等,了解人民的劳动。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知道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超市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教师提问: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3、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提问:理发店的叔叔阿姨都干些什么事?没有他们会怎样?超市里叔叔阿姨每天站着累吗?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4、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公益劳动(捡石子、捡树叶、扫地),并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羊和狼教案篇2
一、活动名称:
?玩影子要安全》
二、活动对象:
小班
三、活动目标:
1.能够自行分辨出行为的对错(能力)
2.知道不能在危险的地方玩影子的游戏(知识)
3.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情感)
四、活动准备:在河边看影子图片
在房间里与妈妈玩手影游戏图片
玩游戏时相互推打图片
在操场与小朋友一起玩踩影子游戏图片
五、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追光斑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追影子吗?那我们现在就来找一找影子在哪?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它?(老师在阳光下晃动镜子,让幼儿寻找光影)
开始部分:
1、刚才小朋友们一起来找了影子,那现在呢,老师要给小朋友们看几张图片
2、(出示图片一)你们看这幅图,这个小朋友这是是在什么地方呀?
3、对,他是在河边呢/他是在河边呢
4、那小朋友,你们说该不该在河边看影子呢?
5、那我现在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为什么不能在河边看影子呢?
6、对呀,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到河边去看影子,不然,你们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河里面去的,会发生危险,那我要来问一问小朋友了,我们想要看影子,应该在什么地方看呀!
7、那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幅图(出示图片二)看小女孩在跟她妈妈干什么呢?
8、对呀!他们在玩手影游戏呢/她们是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呢!
9、那你们说她们做的正不正确呢?
10、那我们再来看下一幅图(出示图片三),这两个小男孩在干什么呢?
11、他们是在玩游戏,可是你们发现没有,这两个小男孩在互相推打,你们有没有发现?
12、那我现在要来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做的对不对呀?那小朋友你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能不能这样呀?
13、对,不能这样,在这样可以避免让你们受到伤害
14、那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幅图(出示图片四),这两个小朋友在干嘛?
15、对呀,他们在玩踩影子的游戏/他们是在玩踩影子的游戏哦
16、那你们看看他们玩踩影子的游戏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呢?
17、对,是正确的,那我们就在这儿贴一个笑脸吧!
六、活动延伸:
那贴完以后,我要问问小朋友,再踩影子的时候,我们是要在哪儿玩呀?
羊和狼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立体制作的方法制作圣诞树,并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2、在原有经验和各种图片的帮助下,寻找各种装饰圣诞树的方法
3、感受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做个美丽的圣诞树
活动准备
1、收集圣诞节的相关图片和照片,了解圣诞节的故事
2、范例一个:立体圣诞树
3、绿色印有圣诞树轮廓的卡片纸(画出两个相同树形,以及在1棵树上画上切口,另一棵树上画有下切口)卷帙芯各种彩色纸毛线金属色纸脱脂棉花和彩色吸管等材料1组1份;剪刀胶棒和双面胶等工具人手一份
4、幼儿用书
活动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将平面的树制作成立体树的方法。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平面圣诞树,那这图上的又是什么样的圣诞树呢?我们怎样才能让圣诞树站起来啊?
2、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
1)教师演示制作立体圣诞树的方法。
2)提问:你们准备用什么好看的东西装饰圣诞树呢?
3、幼儿自由制作圣诞树,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1)教师交代制作的内容
2)幼儿制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羊和狼教案篇4
活动内容:比一比(练习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用两种物体进行比较。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与不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弹音乐组织幼儿安静入座。
2、复习5以内的数字。
基本部分:
一、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图画。
1、孩子们:图上画的这些生活用品你们都认识吗?认识
2、有衣服、牙刷、杯子、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完之后把每种物体的数量分别写在下面。
二、学习〉和 〈 符号
1、孩子们:请你们看一 看比一比第一副图,是什么和什么在进行比较?是衣服和衣架进行比较。分别来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指导幼儿先连线,再比较)衣服有2件用2来表示,衣架有3把用3来表示,2比3小,所以2 〈3 读 作2小于3。
2、牙刷有2把,杯子有3个,牙刷比杯子少,杯子比牙刷多,所以就是3〉2,读作3 大于2。
三、教师指导幼儿做练习册。(描红)
四、游戏:〈排队点名〉
请5个小朋友侧身对全班同学,教师叫某个同学出列不称其名,只说他排在第几或倒数第几的小朋友出列。 做对了,全班小朋友鼓掌说:某某,做对了。 板书设计:
比一比(多少)练习册
3>2
3大于2 2
2小于3
教学反思:由于本课是练习,所以幼儿能比较快的掌握,只是在幼儿做作业的时候,提醒幼儿保持画面的整洁就行了。
羊和狼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智胜巴依的故事,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出示:阿凡提的头像,问:“这是谁?你们有没有听过有关与他的故事?
2、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于阿凡提的故事——饭钱。
板书:饭钱
二、整体感知
1、听教师范读,思考(1)故事中写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写了阿凡提的一件事?
板书:阿凡提卡子
穷人巴依
2、交流,自由读课文。
3、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内容划出来,标上小结。
(一)学习1——4节
1、填空:穷人( )阿凡提帮助,阿凡提( )地答应了。
2、交流:“恳求”、“爽快”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个词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应)
3、指导读出“恳求”和“爽快”的口气。
4、那么穷人遇到了什么事?他当时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5、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1——4节
6、你觉得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5——9节
1、那么阿凡提又是怎样帮助穷人付饭钱的?同桌分读。
2、(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为哪几步?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兴地交谈着。
问:巴依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谈着什么?为什么显得那么高兴?
3、想象表演
4、巴依是怎样用智慧战胜他们的呢?通过朗读,读出语气。
5、阿凡提拉着穷人大摇大摆地走后,巴依会怎么想?
三、做个聪明人
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穷人呢?
羊和狼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赞扬。
2.注意写好与中心相关的制,注意把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知道审题
1.出示题目
2.审题
“**”指人物,可以是姓名,也可以是称谓。“真好”指的是本文的中心所规定的范围,也就是反映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表达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之情。
3.从你熟悉、了解的人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指导练习,明确要求
1.阅读《他真好》第一稿
(1)思考小作者在短文中邪道了哪些内容?结合板书
(2)读一读文章结尾部分,体会小作者写这篇短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板书
(3)出示“习作要求”一思考:根据这一要求,这篇短文是否做到了?
板:材料——中心
(4)讨论如何修改这篇短文。
2.阅读《他真好》第二稿
(1)读短文,与第一稿作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删去了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补充了与中心相关的事,抓住了表现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把它写具体了。
(2)出示“习作要求”二
(3)讨论:与第一稿相比,第二稿中第二件事一中心相关,写得好在哪里?划出表现王松林急人所急,乐于助人的句子,看一看这些句子是不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写的。
三、会回忆生活,指导选材
在生活中,我们熟悉和了解的人们,有许多令人钦佩和赞扬的事,选几件具体地介绍给大家。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板书:
材料——中心
下课后,操场上热闹的情景( * )
“我”找同学借字典,但没有借到。( * )
“我”向王松林借字典,他帮“我”借到了,(# )赞扬王松林急人所急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