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3-09-11 作者:Youaremine 备课教案

教案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工具,教案应该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反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反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

反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篇1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如何预防手机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二、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为了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灌输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三、引入提问:什么是盗窃和诈骗?

所谓盗窃和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学生经验少,心肠软等特点,蓄意编造故事,博得大学生的同情,伺机借走其银行卡,然后想尽办法盗走密码,最终骗走卡内资金的事项。

四、幻灯片播放

(1)校园中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

(2)社会上常见的诈骗盗窃案例四、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案例以及如何预防此例事件的发生五、班主任总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无根据的同情陌生人,或者是昔日的好友,不可泛滥其同情心。详细的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和保管银行卡等。

五、情景剧

搞笑版老同学(一个学生被昔日的同学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入传销的情景剧)

六、班会课总结

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反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对话,了解与陌生人通电话要注意的事情。

2、通过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大灰狼布偶、小动物布偶,玩具电话。

活动过程

1、利用大灰狼和小动物布偶进行电话对话,请幼儿判断小动物做得是否对。

2、老师表演以下两段对话:

对话一:

3、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他们都不在家。

大灰狼:家中有大人吗?

小动物:家里有爷爷。

大灰狼:我是你爷爷的朋友,想来看看你们,但忘记了地址,

请你告诉我你家的地址,好吗?

小动物:好呀,我家住在动物村12号。

对话二:

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请问你找谁?

大灰狼:家里有大人吗?

小动物:请你等等,我让爷爷跟你说话。

4、请幼儿分析刚才的两段对话,谁做得对,为什么。

5、引导幼儿知道不能随便和陌生人对话,有陌生人打电话来,应立即交给家里的成年人接听。

6、提醒幼儿不能随便在电话里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

活动反思

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7篇《幼儿园大班防诈骗安全教育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反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防骗安全防范措施。并向父母宣传。

2、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收集诈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身边的诈骗故事。

2、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内容

二、讲解诈骗故事

1、借用物品诈骗

洁身自好防被骗:与不甚熟悉的人交往要保持戒心,尤其当对方借用物品时,绝对不能让财物离开自己视线范围,借出贵重物品更加应该小心。

2、“调包”诈骗

“调包”是一种偷龙转凤的手法,犯罪分子事先准备好伪造的存折(或储蓄卡),与事主接触时,借验看之机,迅速换走事主手里的存折(或储蓄卡)。当事主将货款存入“自己”的存折(或储蓄卡)时,犯罪分子则用与该存折(或储蓄卡)相配套的储蓄卡(或存折)提款潜逃。

3、集资诈骗

一些人利用老百姓手中有余钱谎称有很好的投资项目,如果投资可以获取高额的利润回报,但是一旦投入往往血本无归。集资者根本不是把钱用来做项目,而是将钱款转出或挥霍掉。

4、神药行骗

神丹妙药本身纯属乌有,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有包治百病的特效药,当有人向您兜售药时要多个心眼,多加提防,不要上当。二是有病时,特别是有疑难杂症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接受检查,对症下药,慢慢的治疗恢复。三是别贪心,要正确认识药的价值,一些贪心的人往往就成了违法犯罪分子引诱、骗取钱财的对象。四是遇到此类犯罪分子时要巧妙周旋,争取时间报警。

5、易拉罐中奖诈骗

此类骗术通常发生在公园、汽车站以及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骗子多为三人。犯罪分子往往拿一易拉罐作道具,告诉受害人中奖,然后其同伙假意购买,并鼓动受害人听中奖

查询电话内容证实确实中奖(此电话实为另一同伙接听),骗受害人购中奖拉环。如果他们出现,一不要相信;二要稳住对方悄悄报警,帮助警方为民除害。

6、招工诈骗

找工作要到合法的正规劳务中介市场,千万不要听信街头的小广告。所谓“高薪诚聘”小广告不仅非法,而且充满骗局,千万不能相信!这些骗子每次开口让您掏的钱并不是很多,但他们编造的各种理由确实很像真的,不仅使农村求职和打工的人员受骗,也会使警惕性不高的居民上当

7、告急电话骗汇款

不要随便相信出门在外的家人遭遇车祸的消息,不要惊慌,拨打“114”查询当地公安局、医院电话求证,到时再汇款也来的及。

8、合伙做生意诈骗

在大街上邀您合伙做生意赚大钱的事可能吗?记住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是想骗钱。

9、魔术诈骗

公园总有一些神秘的魔术表演或自称有特异功能的骗子,利用魔术造成人们视觉上的误差,让您参与进来,而有的人过分的轻信,总以为眼见为实,结果损失钱财追悔莫及。对此不要抱有大发横财的心理,不要参与任何赌博、投机取巧性质的活动。犯罪分子通常为两人。一人以合伙做生意先与受害人搭讪,在闲谈的过程中自称可以将小钱变大钱,并当场演示,利用魔术手法将受害人手中的一元钱变成十元钱,十元钱变成一百元钱,令受害人信以为真回家拿钱变钱,然后以掉包的方式骗走受害人的钱财。

警方提示:如果果真有如此神技,还做生意干吗!

三、小结

听了今天的防骗知识介绍,大家有什么收获?今后遇到类似诈骗你会怎么做?

反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教学习惯。

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大学生。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老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们知道诈骗都有什么手段嘛!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月21日,我校经管学院工商1班某学生(原工商2班学生)被骗8000元现金,给学生造成了较大损失。

(三)诈骗主要手段

1、短信诈骗: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客户交纳手续费或税金,或者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2、盗用qq号诈骗:盗用他人qq号码,用盗用qq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向他付款,进行诈骗。

3、电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话银行自动语音提示提供国内各大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和金融服务,客户使用此电话进行查询后,诈骗分子可截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信息,从而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金;或者以公安或银行名义暗示发生了一个可能威胁你人身安全或者客户账户资金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客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行骗。

4、网络交易诱骗:通过互联网网上交易诱骗,开始让你每次投资几百元(如购买q币),对方返回105%,多次以后,当你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对方就消失了。

5、利用atm机行骗:通过窃取客户银行卡,骗取密码,盗取客户卡内资金,或者克隆银行卡窃取客户资金;在客户取款时故意扰乱,致使atm机暂停服务,并通过“指导”客户操作的方式骗取客户密码,当客户暂时离开时,取走银行卡到其他atm机上盗取客户资金。

6、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7、签订虚假公司合同: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有些公司借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8、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他人上当受骗。

9、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

10、博取同情心骗:诈骗分子冒充名校大学生或其他人员,借用手机打电话、银行卡汇款,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上关系,述说自己困难,博取同情心,寻机诈骗或行窃。

11、盗取学生信息行骗:骗子搜索到学生个人信息,冒充老师、同学与学生的家人联系,谎称他生病或出车祸,急需用钱,让家长速汇钱来。

(四)诈骗的防范措施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呼机等随意提供给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对陌路之人切不可轻信,更不要将钱款借给不了解的陌生人。

4、切不可轻信马路广告或网上及手机的求职应聘等信息,勤工助学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防止上当受骗。

5、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遇到把握不准的事,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不要盲目从事。

6、切不可贪图小便宜或谋取私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防掉进骗子设计的陷阱。

8、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以学业为主,积极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教学,不要沉湎与虚拟世界的匿名交流而无法自拔。

9、要守网法,讲网德。要做聪明的“网虫”和聊天客,不要轻易的给别人留下你的电子身份资料和个人信用卡资料。

10、一旦遇到麻烦,应立即向有关老师、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并提供有关协助调查。

三、课后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大家都对诈骗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识别骗术方法。在今后的生活中,一旦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紧急情况,就能够临危不惧。防诈骗,重在一个“防”字,所以说我们应当防患于未然,这些知识和技能看似很小,但关键时刻却是能够救命的招。平安课,是我们人生的第一课!学会自我保护,练就一双辨别是非的慧眼!

反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

一节课

课前准备: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

(四)防拐骗知识

1、掌握动向。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防陌生人。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五)上当被拐骗后自我解救方法:

1、沉着冷静,注意观察犯罪分子的人数、交谈内容,从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图。在摸清对方的意图后,要想方设法,在适当的时候,寻找借口逃跑如上厕所、装病。不要与犯罪分子当面顶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软禁,要装作很顺从的样子来麻痹对方,使犯罪分子放松警惕。一有机会就接近窗户、天窗、通气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办法向邻居、路人呼救,或者写纸条、扔东西。纸条内容大概是“我被坏人关在xx地方,请报警”,这不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网。

3、如果已被人贩子卖掉,要冷静,想办法拖延时间,可以说身体不适,或用温柔的语言哄骗对方。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六)小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

反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独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

2、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独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自制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导入活动

⑴生活片段事例《明明怎么办?》

片段内容:星期天,妈妈去市场买菜去了,只有小明一个人在家,他正在认真地玩拼图,这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小明问:“是谁呀?”一个陌生的声音答:“我是李阿姨,找你妈妈有点事,请开门。”小明犯愁了,该不该去开门呢?

2、提问:

(1)什么人在敲门?

(2)小明该去开门吗?

(3)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

(4)小明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当爸、妈不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不能轻易给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到家长回来再来,或让来人在门外等,也可以到爸妈上班的地方找等等。

二、讨论

1、如果是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加深幼儿的印象)

2、如果你一个人在家,你可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三、游戏《评评看》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下面四幅图中,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哪一位小朋友做得对哪一位小朋友做得不对?图片内容:

⑴拿小刀、剪刀等尖利的东西来玩。

⑵自己拿电器的插座插。

⑶在椅子、桌子上跳来跳去。

⑷一个人静静地看电视。

2、提问: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为什么?我们该怎样做?

3、教师小结结:当父母不在家时,我们要注意安全,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

四、结束环节

有一首歌曲是说一只兔子也和你们一样聪明,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么做的,放《小兔子乖乖》请小朋友欣赏,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为了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而设计的,在活动中我通过课件、图片,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安全知识,小朋友对本活动很感兴趣,在幼儿讨论的时候,我提供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让每一名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使幼儿的已有经验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