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类教案参考8篇

时间:2022-11-01 作者:Monody 备课教案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学会如何写教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我们必须认真制定好自己的教学教案,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科学类教案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参考8篇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篇1

【设计意图】

9月25日,中国举行了令全国人民举世瞩目的活动——“神州七号” 成功发射。借此,我班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美丽的太空》——嫦娥奔月、神七升天、宇航服制作等,在活动中,孩子们会经常提出疑问:“火箭为什么能上天?” 对幼儿来说,这是一个很熟悉却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我们开展了本次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内容通过以下五个环节展开:观看升天 扣人心弦——探索原理 动手操作——实践总结 科学解答——自制火箭 成功体验——活动延伸 情感升华。

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在科学中探索,在操作中理解,在发现中学习。这既是科学领域目标中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教育策略,又体现了新《纲要》精神—— “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做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探索中了解火箭升天的基本原理,感受科学的神奇。

2、引导幼儿在简单的操作中,初步了解物体的反作用力,体会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神七升天实录、气球若干、放烟花图片、穿天猴(鞭炮的一种)两个。

【活动过程】

一、观看升天 扣人心弦

1、 师生一起观看“神州七号”升天的动人场面,认真观察神七的外形特点和发射方法。

2、 自由讨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上天?”

(分析:导入开门见山,通过观看神七升天,让幼儿又自主性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更加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

二、探索原理 动手操作

1、 在生活中找现象

教师展示放烟花图片,让幼儿观察,提出问题:

过新年时,小朋友知道烟花是怎样飞上天的吗?

教师户外燃放穿天猴,请幼儿观察穿天猴升天现象。

一起说一说:“此现象和火箭升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2、 在操作中找答案

给幼儿每人一个气球,引导幼儿吹上气,把口捏紧朝下,然后快速松手,气球会发生什么现象?(气球会一边向后喷气,一边向天空飞去。)

师:“气球吹的大和气球吹的小,快速松手后,它们飞的一样高吗?”

“当气球喷完气后会怎样呢?”

(分析:选择幼儿生活感兴趣、常见的类似火箭升天的现象让幼儿观察,拉进了幼儿与科学的距离,让幼儿觉得科学并不遥远,非常亲切。操作气球飞天,简单易行,让幼儿看小现象,懂大道理。)

三、渗透科学 小小牛顿

1、总结现象,找出原理。

师生共同总结现象,找出原理。让孩子感受到有一种相反的力量使气球飞上了天,即反作用力。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把气球充满气,当你手一松,它就会一边向后喷气,一边向前飞去,这和火箭飞行的道理一样,火箭飞行就是因为火箭里有燃料,当燃料燃烧时,猛地向后喷出大量的气体,同是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向前高速飞行。

2、自制火箭,简单演示。

提出质疑:为什么我们演示的气球没了气就落下来了,而火箭却能飞到月球上去呢?

播放火箭升天现象,师生仔细观看火箭在升天过程中的脱节现象,为了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教师演示自制小火箭脱节飞行。

总结原理:要想火箭飞的高,就需要多级火箭.当第一级火箭燃料烧完后,自动掉下来,同时点燃第二级火箭,这时,火箭的重量轻了,火箭的速度也加快了.如果火箭前面装的是人造卫星,用多级火箭就能把人造卫星送到天上去。

(分析:探索环节过后,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总结过程,使幼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一步观看火箭升天录像和演示自制小火箭,使幼儿对升天原理有了更确切的了解。)

四、自制火箭 体验成功

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操作把圆形彩纸制作椎体,用透明胶粘贴在已吹好的气球上,玩游戏《我的火箭上蓝天》。

火箭

头顶尖尖本领大,

点火发射顶呱呱。

我做小小宇航员,

坐着火箭冲蓝天。

五、活动延伸 情感升华

请幼儿穿上自制的宇航服,拿着小火箭,一起进行歌表演《我和星星打点话》,激发幼儿对奇妙太空的向往以及探索科学的兴趣!

(分析:在科学活动中加入了艺术成分,使科学教育和美术、音乐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是有效合理的结合,幼儿在优美的情景表演中,尽情的进行科学探索,促进了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活动反思】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结合国家大事“神七升天”,带着幼儿提出的问题,我选择了这节具有时代气息的综合活动。整节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了游戏的愉悦性,真正体现了“玩中学”。

幼儿通过简单的气球吹气操作,使幼儿简单了解了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即火箭升天的基本原理。再通过观察录像和自制小火箭操作,使幼儿得到了进一步认识。探究是无止境的,在短短的一次活动中,或许不能让幼儿的探究能力有很大提高,也不能获取有关航天的所有知识,但如果能让幼儿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且想继续探究下去,就达到了科学教育的目的!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篇2

有益的学习经验:观察天空,感受到天空的广阔和神秘,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准备:望远镜

活动与指导:

1、晚上,带幼儿观察天空。

2、让幼儿拿着望远镜观看。教师告诉他们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并给幼儿讲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3、请幼儿想想牛郎星和织女星见面后都说些什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牛郎星和织女星有更多的会面机会。

4、请小朋友看看天上的星星像什么?

5、告诉幼儿天空中有许多秘密,小朋友长大了可以做天文学家,去研究天空中的奥秘。

集体活动二 星星住在哪儿

有益的学习经验:知道星星离我们很远,感受到天空的神秘,增进好奇心。

活动与指导:

1、晚上天空布满了星星,你们知道星星的家在哪吗?它们离我们有多远?

2、教师讲解:宇宙大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里面有许多数也数不清的星星。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比邻星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星,我们现在看到的比邻星根本不是现在的比邻星,而是4.22年前的比邻星,是它在4.22年前发出的光。而现在的比邻星,我们要过4年多才能看见。

3、天空中的奥秘多极了,你们长大了想不想到太空中找找星星的家,跟星星交朋友?

4、让幼儿说说, 自己长大后如何与星星交朋友。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磁铁吸铁的特性探究如何将纸鱼钓上来。

2.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纸鱼、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引题激趣:我们去钓鱼。

(1)教师出示鱼竿,引起幼儿钓鱼的兴趣。

师:小朋友,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池塘边区钓鱼吧!

(2)幼儿每人拿一根钓鱼竿和小桶,站到大盆旁边,尝试钓鱼,把钓上的鱼放在小桶里。

2.尝试发现:我能钓到什么样的鱼?

(1)自由探索。

请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把鱼钓上来?

(2)集体讨论。

请幼儿拿着钓鱼竿和小桶回到座位上,进行讨论。

师:你钓到鱼了吗?

引导幼儿发现,钓鱼竿身上有一块磁铁,有的鱼身上有回形针,能被磁铁吸上来;而有的鱼身上没有回形针,不能被磁铁吸住,所以钓不上来。

(3)小结。

原来在鱼的身上安装铁做的物体,能被钓鱼竿上的磁铁吸住,就能成功钓到鱼。

3.再次探索:把每条鱼又快又准的钓上来。

(1)提问引导:我们要把每条鱼都钓上来,有什么好办法?

(2)操作安装

请幼儿选择材料,用回形针别往吹塑纸鱼头的头部或者尾部,或者将螺丝、螺帽安装在塑料鱼头部。

(3)再次钓鱼

4.交流分享:我的钓鱼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篇4

目标:

1.认识澳大利亚有着美丽的森林,里面有着许多可爱的袋鼠.树袋熊等。

2.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

准备:

袋鼠.树袋熊偶森林的场景操作材料及工具

流程:

1.在教室的一角布置出森林的样子。请幼儿自己想想,澳大利亚有那些小动物。

2.告诉幼儿澳大利亚有天然森林约1.55亿公顷(三分之二为桉树),里面最著名的是袋鼠。树袋熊等。

3.出示袋鼠.树袋熊模型,让幼儿看看.摸摸.说说。

总结出他们的特点。

4.教师邀请幼儿为我们班的森林请进这些可爱的袋鼠及树袋熊。教师示范制作方法,幼儿分组操作。

5.让幼儿将作品放入森林,并且留影留念。

延伸活动:

1.为森林做出草坪,树叶等装饰材料。

2.邀请别班的小朋友来班游玩参观。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篇5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2、尝试用各种办法让各种船浮到水面上;3、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设计理念:由于幼儿天生就爱玩水,为此本着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的理念,设计这节在水中玩船的,以游戏形式进行探索的活动。

教学准备:1、七种(七种以上)质地不同、补救方式不同的沉船;2、辅助材料:泡沫、塑料、纸、卫生筷、铁丝、透明胶、皮套,盐;3、潜水艇模型。

教学过程:

1、出示潜水艇模型。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潜水艇是做什么用的?

---潜水艇是怎么在水里走的(进行演示)

2、探索做小实验

---出示七种质地不同的船,可这么多人就七只船怎

么办?让幼儿感受合作,并提醒不抢、互相谦让。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请幼儿自己选择一个伙伴,

两个人一起选择一种船去玩)

---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儿走?一起想办法让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儿探索,教师引导,

3、再探索、留作业

---拿出胡萝卜做的小船,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办

法让胡萝卜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盐,把盐放入

水中,让船浮上来。

---回家后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试试。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激发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孕妇、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张纸,勾线笔若干,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讨论----看图片----讨论

1.教师:昨天老师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一个宝宝,问他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想问问你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吗?

2.教师:"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宝宝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并按自己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图片,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

1、教师: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出示图片)

2、教师: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

3.教师:宝宝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宝宝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议论--教师小结:这时妈妈就走到医院,请医生把宝宝接出来

三、宝宝长大了。

1.教师:宝宝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宝宝做哪些事情呢?

2.教师: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

四、幼儿绘画来感谢爸爸妈妈(可以请老师帮忙写一句感谢的话)

结束:带着画画去送给爸爸妈妈。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后,能产生静电的现象。

2. 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泡沫板、碎纸屑、塑料尺、气球、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等。

活动过程

1.“变魔术”活动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用“神奇”的泡沫板吸起碎纸屑。

2..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想一想、试一试怎么做才能让泡沫板把纸屑吸起来。

3.教师示范泡沫板吸起纸屑。教师用泡沫板在衣服上擦呀擦呀,边做边说,纸屑起来吧!

总结:

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泡沫板在衣服上来回摩擦产生了一种电,叫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上来。

4.幼儿再次操作,体验操作成功的快乐。

分别请操作成功和不成功的幼儿操作示范。

总结:摩擦时时间要长一点,速度要快,就容易产生静电,吸起碎纸屑。

5.幼儿分组操作,尝试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可以和哪些别的东西摩擦产生静电。

发现: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跟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摩擦都可以产生静电,将纸屑吸起来。

6.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衣服时听到了滋啦滋啦的声音。梳头发时,头发被梳子吸起来。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里提供毛皮、丝绒、铁梳、木梳等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供幼儿继续探索。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薯片桶、易拉罐、纸杯、塑料杯等物体,知道形状不同滚球路线也不同。

2.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薯片桶、纸筒、纸杯、塑料杯、易拉罐、斜坡、球门等若干。

2.毛线绳、双面胶、皮筋等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赶小猪回家”探索不同物体的滚动路线,并将其分类

出示薯片桶、塑料杯等不同的圆形材料,初次探索它们滚动的路线。

教师出示斜坡,拱门,让幼儿观察各种材料的滚动路线。

讨论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些小猪能回家,有些小猪不能回家)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呢?

师:小朋友,现在自由结伴5人一组,尝试玩各种材料,并探索它们的滚动路线,并将不同线路的小猪分开放。

教师小结:有的物体能滚进球门,有的滚不进去,不同的物体滚动的路线不同,两头一样粗的能直线滚动,而一头粗一头细的则会拐弯。

(二)再次探索,发现纸杯、塑料杯的滚动方向

1.提问:不能直线滚动的物体,它是向哪边拐弯的呢?

2.幼儿再次探索,关注物体向哪个方向拐弯。

小结:不能直线滚动的物体总是朝向细的一端拐弯,这种滚动路线叫弧线滚动。

(三)三次探索,尝试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

1.提问:小朋友怎样让纸杯、塑料杯不拐弯,直接就回家呢?

2.出示毛线绳、双面胶等材料,请幼儿利用各种辅助材料让弧线滚动的物体变为直线滚动。

3.展示幼儿成功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讨论,分享探索经验。

小结:只要让物体两端变得一样粗细就能滚进球门。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平时在家,你们还看到哪些会滚动的东西?那他们的滚动路线一样吗?请你们回去后把他们也找出来玩一玩,试一试,然后把他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来给大家看看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