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出色的教案往往都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教学目标来思考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识字木和土的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习目标:
1被崛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奔し⒀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难点:
1 指导学生注意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教学准备:
师: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生:课前观察秋天,了解秋天,查找、搜集有关秋天的词语及诗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文、识字。
学习目标:
1被崛12个生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奔し⒀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 导入
借助本组导语导入。
二、 读文
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三、 生字
四、 扩展活动
小结。
五、作业 课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今天开始学习第一组“美丽的秋天”。板书课题。
1提示: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方法:看下面苹果里的生字注音。
3下面自己再读一读,要边读边想象,看看你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4游戏: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
生字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
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1教师注意方法的提示与总结。
2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板书:“粮仓”。
将学生说的词语板书在粮仓内。
1 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 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写字。
学习目标:
1 复习生字词。
2 指导学生写好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 指导写字
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积累词汇的习惯。
三 作业
注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出示生字卡片。
2游戏:读字找字。
师读字。
3出示一片关于秋天的短文,并让学生试着读一读,找出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2教师范写。
检查、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1 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 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资料袋:
1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2 关于秋天的文章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教学难点:
运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马上过去,美丽的夏天就要来了,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板书课题)
2、(出示ppt) 请你们仔细观察,图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呢?
(二)、读儿歌,识生字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出示试学一)
学生读儿歌,圈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测。
(1)检测读儿歌:一人一行读,一人一句读,小组读
(2)学习出示“展、运、网”
通过组词,出示图片,做动作,读句子,和图片比较字形来学习。学完放回句子男女生读。
(3)学习“虫”字旁的字。(出示试学二)
检查学生画出的词,齐读。
(出示课件)读带小动物词的生字。(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
一名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
男生、女生比赛读。
(去掉图画)愿意读的一起读;学生自由朗读。
去掉拼音,分小组读词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排列顺序读:在这些词中你还有哪个词不认识?请你的好朋友来帮助你。还有谁不认识?快问问你的同桌。谁全认识了?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一读。
(三)、感悟方法,培养能力
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同学们,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想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形声字?学生说后,出示ppt,读学过的“虫”字旁的字。
(2)引导发现声旁:“蚂”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 读什么?
(3)教师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4)读学过的形声字。
(5)把14个生字放回儿歌,师生合作读,做动作读,拍手读。
(四)、仿说练习
1、通过变换句子颜色让学生发现句式特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给出小鸟、小狗读仿说。
(五)、指导书写
1、学写“蚂”“蚁” 两个字。
(1)学生观察,说一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2)师范写,讲解要求。在写“蚂”字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两部分写紧凑。“蚁”字注意右半部分的笔画顺序。
(3)提醒写字的要求:写字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争取把字写正确、写漂亮。这些要求你都做到了,就会得到小红花。
2、学生书写,描红,仿写。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3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丨、丿、”和1
个偏旁“”。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二、教材说明
本课为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分类。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过程,以利学生理解字义,认记字形,激发他们热爱汉字。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本课12种实物的图片,某一生字(如“目”)字形演变卡片,竖(悬针竖与垂露竖)、撇、捺笔画卡片。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教认字可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先指导学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如教“目”,先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认读“目”,知道“目”指的是眼睛。再看“目”的古文字,看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形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告诉学生这种模拟实物的样子造出的字是象形字。然后读一读、记一记“目”。最后小结学法:读字看图—看字比形—认记生字。在掌握学法后自学其余生字。检查自学情况可不拘于生字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我会学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学生没有说到的为难点,就重点指导。在学生说字时,教师要针对字中易忽略的地方加以提示: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禾苗有穗儿,比“木”多一撇。随“兔”的教学,认识“”(角字头)。
巩固生字除认读外可采用图片与生字连一连、贴一贴的方式,也可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给它们分分组,说说为什么这样分,领着大家读一读。
2、写字
结合“十、木、禾”的书写,本课要认识“丨、丿、”三种笔画,知道“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为此,可先用卡片认识笔画并指导写法。
竖,有悬针竖、垂露竖两种。(竖的名称不必讲,或俗称带针尖的和不带针尖的)竖从上到下要写直。带针尖的起笔要重,逐渐轻下去,收笔处为针尖状;不带针尖的起笔和收笔都要重些。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注意把力送到笔尖。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同时送力到笔尖。
本课的三个字较前有难度,教师必须当堂示范,示范的同时让学生跟着比划,以记住笔顺,感悟笔笔到位。三个字的写法是:
十: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在竖中线上。横笔左右两面相等,竖笔在横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长,带针尖。
木:横短竖长,不带针尖。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
(三)实践活动
课后“我会连”为扩展练习,其中的生字,学生不一定要掌握,目的是让他们知道汉字中这类象形字还有不少,只要联想实物的形状,很容易记住。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连一连,试着认一认,教师再检查、 纠正,指点识字的方法。
配合本课教学还可以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1、在你认识的汉字中找一找: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如:山、水、田、雨等,不拘于象形字,只要说得出相像即可。
2、猜字游戏。(不拘于学过的生字,自己认识也可。)
“木”加一笔是什么字?(禾、本)加两笔呢?(米、机)
“口”加一笔是什么字?(中、日)加两笔呢?(目、田、白、右)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自主学习。
(一)尝试认字
出示生字“日、月、兔”,问问谁认识,是怎么会认的?(这三个字在前面课文中出现过,生活中也有接触,利用学生生活积累认字,激发其成就感,以投入主动学习。)
(二)揭示课题,教“目”字
1、图、字对照,认记“目”字。
2、以学“目”为例指导学习方法。
(三)学生自学其余的字
(四)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认识了什么字,是怎样记住的,教师相机提示容易忽略的地方。
2、介绍象形字的特点。举“兔”为例,并认识“”。
3、再读字、看图,体会生字的象形特点。
(五)巩固生字
1、用卡片比赛认读。
2、选生字卡片放在实物图下的括号里。
3、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连”。
(六)指导写字
(七)扩展练习
找找还有哪些字是象形字。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4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朋友们,你们感觉自己的家庭幸福吗?(幸福)温暖吗?(温暖)
2.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幸福、温暖的家庭呢?
3.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而且通过你们的介绍我还能感觉到你们都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对吗?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对家里人最好的“爱”的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2》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双向互动,引导识字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轻声随教师一起读文,读时注意自己画出生字所发的音。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学,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5.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
(1)每──母──减—减
快──筷──加—加
放──教、改──换—换
(2)自编谜语、儿歌识记法如:
重心靠边戴草帽(懂)
已见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帮助理解字义。(以“我会读”为例,可在游戏情境中完成)
2.指导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在对待长辈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4.举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最棒,会背的更佳。(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四、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洗、扫、认、真、父、母”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2.师在田字格中作细致的指导,书写时看清楚笔画的位置。
3.生进行书写练习,师巡回指导。(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五、实践活动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记录,并在父母协助下以儿歌、三字经、顺口溜等形式编出来,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带有“鱼、贝、皿、刀、立刀”的字。
2.学猜字。
教学重、难点:
学猜字,体会这几个字读音的特点,分析部首对表达字义的作用。
课前准备:整理出一些形近字,卡片,课前板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见字组词:(接龙游戏)
鲜、贝、财、富、货、购、买、资、赏、盆、盒、刀、刃、刮、盛、切、锋、削。
2.读一读:
新鲜、贝壳、财富、丰富、买卖、资本、果盘、饭盆、菜刀、刀刃、刮刀。
3.听写以上词。
二、学猜字
1.师:这些形近字,虽然有的没学过,也能猜出字义,猜出字音,不信你试试。
2.出示:丁、叮、钉、盯、顶、订、厅。带点的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先猜一猜,再读一读其它的字,说说每个字的部首,讨论部首对表达字义起的作用。
3.组词:
丁()钉()顶()厅()
叮()盯()订()
4.再出示一组让学生猜字:
包、抱、饱、袍、苞、跑、泡、胞。(两人一组猜,看谁猜得对,猜得快)
5.组词:包()饱()苞()泡()
抱()袍()跑()胞()
三、作业
查字典找出形近字5~6个,能找到几组就找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