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8篇

时间:2023-11-16 作者:betray 备课教案

教案的详细性有助于其他教师理解和使用它,以实现一致的教学标准,教案可以用来与同事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育团队合作,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8篇

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10以内的相邻数,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数字的.物品、移动电话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出示电话拨号,进行谈话引题。

2.引导幼儿说说父母的电话号码,并示范拨电话。

幼儿边说边拨号码,其他朋友看看是否拨对了。

2、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数字。

1)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观察活动室中哪些地方有数字。

2)请幼儿说说哪些地方有数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幼儿交流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数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引导幼儿讨论:必须记住哪些数字为什么?(如父母及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5、分组讨论: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

6.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生活中的数字调查记录单》。

活动延伸:

1.请家长经常带幼儿一起购物,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及其作用。

2.请家长指导幼儿完成亲子手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

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生活中离不开数字,车牌号、街道号、手机号码、红绿灯的时间、服装的号码等都是数字。数字在不同地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产生好奇与探究的欲望。本活动以幼儿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带领幼儿观察、对比,发现数字在生活中传递给人们的不同信息,探究数字的不同作用,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数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2.能说出自己知道的数字在生活中代表的'不同意思。

3.感受、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找一找、画一画生活中带有数字的物品,将实物或绘画作品带到幼儿园。

2.在教室中投放含有数字的物品,如食品袋、钱币、时钟、温度计、遥控器、台秤、大小不一的鞋和衣服等。

3.《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27,“幼儿学习材料《快乐总动员》。活动建议:

一、组织谈话活动,请幼儿说一说自已发现的数字以及它们代表的意义。

1.提问:你在哪里发现了什么数字?

小结:小朋友们在门牌、衣服、手机、钱币、遥控器、挂历、钟表、电话等物品上都找到了数字。

2.引导幼儿讨论,了解数字的不同意义。

提问:你找到的这些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原来我们找到的数字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的表示电话号码,有的表示时间,有的表示尺寸,有的表示住址。

二、引导幼儿找一找班级中物品上的数字,进一步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

1.提间:我们班里有没有数字?在哪里?什么物品上有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根据幼儿的交流随机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讨论。

例如:幼儿说到鞋子上有数字,教师随机提问:鞋子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哪个数字的鞋子大、哪个数字的鞋子小?还有哪些服饰上有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不同?

小结:鞋子、衣服上的数字越大,说明鞋子、衣服也越大。

3.提到过小的数字时,教师可用投影仪显示,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讨论数字

例如:食品袋上有什么数字?“保质期:20xx年12月22日”代表什么意思?温度计上的数字表示什么?硬币和纸币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小结:数字可以表示温度高低、服饰大小、钱币面值、保质期、物品重量、营养品。三、请幼儿阅读《快乐总动员》第22-23页,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字。

提问:书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120”表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特殊的号码?四、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问:生活中可以没有数字吗?为什么?

小结:数字的作用可真大!它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地点、车牌号、服饰大小、食物的保质期、货物的价格、物体的长短和重量以及特殊的号码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朋友。

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实物。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有1-4个点的小动物家4个。

2.教具一套:投影机、录音机、磁带、投影片4张。

3.学具人手一套、动物印章、印泥、食物、卡片、点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

1.听音乐《骑小车》去参观动物村,依次出现投影小猫、小狗、小鸡、小兔的家,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点?

2.尝试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游戏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游戏“小猫小狗小刺猬”

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结束课题。

附《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

玩法:四位小朋友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手捂着眼睛蹲在圆圈中央,其余三位孩子手拉手边走边念儿歌: “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数"来源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选择这一活动。

一、活动内容:

生活中的数字

二、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他们的不同用途。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体验活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物品(摇控器、钟、人民币等)

2、数字,在活动室内布置"数字王国"3、指导幼儿设计一辆有车牌号的小汽车。

4、录象资料:如路牌、交通、餐饮业、超市、银行。

5、实物(操作用的铅笔,记录纸,数字卡等)

四、活动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数字,了解他们的不同用途。

五、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猜一猜发现物品上的数字。

1、小朋友,今天"数字王国"要召开一个数字展览会,你们想去参加吗?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开着自己设计的小车去参加。(幼儿寻找自己课前设计的小车)

2、启发提问:

(1)小朋友找到自己的车吗?你是怎样找到的?

(幼:我看车的颜色、我是看自己的车牌号)

3、幼儿听音乐开着小车律动进活动室。

1、播放录音;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数字王国。我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的礼物,希望你们喜欢,但我有个要求。我希望小朋友去礼物中找到和我们车牌号有关的数字。

2、幼儿在准备好的礼物中寻找数字,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你发现哪些礼物上有哪些数字?(组织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

4、请你们猜猜:如果这些物品没有了数字会怎么样?

(这一环节由于"数字"对于幼儿来讲比较枯燥,我班幼儿认数字认的较好,但对于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数字王国"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来吸引孩子,让孩子自由寻找实物上的数字,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从中达到教学目的。)

(二)了解数字的用途。

1、启发提问:

(1)你拿的是什么礼物?上面有什么?标在它们身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处?(如遥控器、钟、温度计等)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处呢?(请幼儿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师小结:有了这些数字,真方便。

2、老师在生活中也发现了一些数字,请小朋友看一看(观看录像边说:哪些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顺序:路牌、交通、餐饮业、超市、银行。(这一环节利用教学媒体,展示生活中生活中有数字的图片,进一步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和我们的密切关系。)

(三)想一想:当我们遇到以下麻烦或困难你会采用什么办法帮助解决问题呢?

1、启发提问:

(1)如果你在数字王国遇到坏人时,小朋友会想到什么数字?拨打什么数字号码请求帮助?(幼:110)

(2)数字王国的房子着火了,小朋友会想到什么数字?拨打什么数字号码请求帮助?(幼:119)

(3)数字王国里发现病人需要急救或需要帮助时,小朋友会想到什么数字?拨打什么数字号码请求帮助?(幼:120)师小结:110、119、120、这些数字是我们生活中的特殊号码,平时没事不能随便拨打。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这些数字,会怎么样?

3、小朋友在生活中还发现了那些数字?如果发现了,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告诉老师呢?(幼:写信、打电话等)(第二、第三环节是拓宽幼儿知识经验的环节。我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经验,猜一猜物体上的数字各代表什么意思、想一想还在那些地方见过数字、等。)

(四)、编写电话号码1.幼儿为'数字王国'里的数字娃娃编写电话号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环环紧扣,目标明确,幼儿也比较感兴趣。整体来说本次活动完成的还是不错的。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而且孩子们每天都会和数字打交道,数字已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几乎都没有注意到数字的存在。活动唤起了孩子们对于数字与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让幼儿感受数字的趣味性,对数字产生兴趣。鼓励幼儿从物品中找出数字,并尝试说出数字的含义。引导孩子说说我们的生活中的数字及作用,并一起观看一些有数字的图片。最后以有趣的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不足之处:

1、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够,老师应利用家长资源在与孩子收集材料时,有意识地启发孩子关注生活中的数字,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2、如果在最后一个环节前面再重点讲解一下几个特殊数字,那效果应该会更好吧。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篇5

设计理念

?比较大小》这个活动来自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班教材中,是主题《小不点》中的一个活动,以三只小狗来做客为导线,比出大狗、中狗、和小狗,引起幼儿对事物大小的兴趣。然后请幼儿帮小狗们分清楚准备好的小碗和调羹,让孩子知道大中小,并知道大的东西要分给大狗,中的分给中狗,小的分给小狗,进一步认识大中小;最后以给狗宝宝喂骨头这一环节考考每个孩子对大中小的掌握情况,符合纲要中所说的“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事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2、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习比较事物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一套图片:大狗、中狗、小狗。三只不同大小的碗、调羹;三根大小不同的肉骨头。

2、幼儿用:每人几张不同大小的食物图片,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狗宝宝出场——感知大中小。

1、两只小狗比大小。

宝宝们,今天班里来了两个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啊?哪只是大狗,哪只是小狗。(引导幼儿说出大小)

2、三只小狗比大小。

又来了一只小狗,现在请你说说哪只是大狗,哪只小狗,哪只中狗?

3、交换位置比大小。(教师请幼儿指认一下,感知大中小。)

二、狗宝宝餐具——进一步感知大中小。

1、出示三只不同大小的碗,比较大中小,并把碗分给狗宝宝们。

2、同样形式出示三只不同大小的调羹,比较出大中小,并分给它们。

三、狗宝宝的美食——巩固练习分辨大中小。

1、谁知道狗宝宝最喜欢吃什么?(肉骨头)这儿有三根肉骨头,请幼儿分别说出大中小,并请一个幼儿把肉骨头分给三只狗宝宝吃。

2、幼儿集体操作,给狗宝宝送吃的。

3、请幼儿将自己的好吃的送给狗宝宝们吃,(要求先比出大中小,再分给狗宝宝吃。)

4、请客人老师帮你检查一下。

四、狗宝宝去玩耍——活动结束。

狗宝宝吃得饱饱的了,我们带它们一起到我们幼儿园玩玩吧!

以小狗来做客引题,让孩子先感知大和小,在此基础上再感知大、中、小。并能根据位置的不同正确说出大中小。

通过分餐具来进一步感知大、中、小。知道大的餐具要分给大狗,中的餐具分给中狗,小的餐具分给小狗的道理。

通过送吃的这一环节让每一个幼儿能亲身体会到大、中、小,并根据大、中、小给狗宝宝送吃的,来检验一下孩子的所学情况。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直接请出了客人“三只狗宝宝”,让幼儿认识大、中、小三只狗,这个环节很重要,知道三只狗的体形差异能为之后的`活动作铺垫,孩子们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是给狗宝宝分好餐具,像碗、盆子等。有了之前对大、中、小的认识,孩子们都能很快分出。第三个环节是请狗宝宝吃美食,给狗宝宝分骨头,这是活动的难点,主要引导幼儿把大和多,小和少联系起来,经过提问和我的提示,孩子们基本能理解意思,知道两者的对应关系,但是在操作的时候要进行连线,幼儿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虽然他们能知道对应的关系,知道大狗吃多的骨头,但是在连的时候却出现了偏差,幼儿的想象和行为还是不能够统一,可能将连线改为送骨头,请幼儿摆放粘贴会比较好。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活动的环节是一步步的走下来了,但是很多细节还需要改进,像教具的摆放、问题的明确性、活动中的常规等等。在第一个环节认识三位客人时应该让幼儿点数一下,可是因为疏忽忘了,第二环节幼儿操作完成后我没有总结。此外,在数学活动中也不能忽略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关注及教育。通过这次活动让自己深刻认识了在科学活动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要多看、多学、多钻研,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能力。

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篇6

【教材分析】

幼儿接触过很多球体的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虽然熟悉,但不理解。因为球体是大班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立体图形,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图形相混淆。因此,我以“圆形”为“球体”的基石,首先让球体与圆形比较,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区分开来。再把球体和相似形比较,让幼儿更加清晰球体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球体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运用“寻找生活中的球体”和多媒体的力量,让幼儿体验发现球体的快乐。

通过“比较不同,初步感知—分类找家,深入了解—寻找球体,巩固认识“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活动流程,让幼儿逐步建立球体的概念。另外,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表述,也对幼儿了解球体的特征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活动目标】

1、感知球体的特征,尝试用语言来表达球体与其他几何形体的不同。

2、能找出生活中的球体,体验发现球体的快乐。

分析:

要了解球体,首先要感知球体的特征。通过圆形和球体的比较、球体和其他相似几何体的比较,能够清楚地表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对建构球体的概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把“目标一”作为活动的重点。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球体,进一步促进了幼儿对球体的认识,也让幼儿体验到了发现球体的快乐。所以我把“目标二”定为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一次操作材料:圆形硬纸片和乒乓球各人手一份。

2、二次操作材料:球体(皮球、玻璃弹珠、球体积木、乒乓球等)、不是球体(熟的鹌鹑蛋、椭圆的积木、橄榄球等)若干。

3、生活中有球体存在的物体的幻灯片(配有球体效果图)。

分析:

数学活动重在操作,而操作最关键的是材料。本次材料投放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活化。本次活动的材料都是幼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容易获得,幼儿也很熟悉。

2、递进性。第二次比第一次的操作要难,要求也高。第三次幻灯片的运用又是在两次的基础上更进了一个层次。

3、趣味性。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基本是以玩具为主,深受幼儿的喜爱。特别是最后一个课件的运用。如当幼儿说“建筑物中有球体”的时候,在图片的球体上会出现一个球体的边框,新奇而且效果明显。

【活动过程】

一、比较不同,初步感知。

1、教师出示圆片和乒乓球:这是什么?

(材料典型干扰少:圆片和乒乓球是最简单易取的材料,也是特征最明显的材料。特征明显,对幼儿干扰因素就少,感知就更清晰。)

2、交代任务:请小朋友去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找找他们之间的不同。

3、幼儿自由玩,教师观察。

(多种感官运用:运用看、摸、滚来区别两者的不同,即从多角度发现球体的特征,概念更清晰明了。)

4、集体交流、讨论:圆片和乒乓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5、教师小结:摸起来圆片扁扁的,乒乓球鼓鼓的;看起来圆片只有两面是圆形的,而乒乓球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圆形的。滚起来圆片只有竖起来才能滚,乒乓球会朝任何方向滚动。

6、圆片是什么形状?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

7、教师提炼:像乒乓球这样会朝任何方向滚动,摸起来鼓鼓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圆形的形状我们把它叫做球体。

(语言表达支持:教师要引导幼儿从“看、摸、滚”几方面来阐述,这样教师提炼时幼儿对球体的概念其实已经建立起来了。)

二、分类找家,深入了解。

1、介绍分类的标记

(材料的递进性:材料数量的增多,干扰的因素多,操作难度大。)

2、交代操作方法: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球体和不是球体的物品,请大家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

(操作要求的递进性:这个环节中提出了分类的要求,一是建立在“环节一”中幼儿对球体概念的感知,二是提升幼儿辩识的能力。)

3、交流、检验:

(1)你把什么东西送到了哪个家?为什么?(我把皮球送到了球体的家,因为皮球是球体。)

(2)检验:有没有分错的?为什么错了?

(表述的递进性:本环节的口语支持要求更高。幼儿要完整地表述“我什么东西送到了哪个家?为什么?教师还可以追问:“为什么皮球是球体?”对深入了解球体很有帮助。)

4、教师小结:原来皮球、玻璃弹珠、积木、乒乓球都是球体,生活是球体的物品可真多。

三、寻找球体,巩固认识。

1、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是球体的物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交代游戏规则:教师一张张地放映图片,如果在图片中发现有球体的物体,马上举手回答。

3、将幼儿找到的类似球体的物品的图片全部展示,教师小结。

(当幼儿找对后,图片上出现的相应的球体效果图将会给幼儿莫大的惊喜,不仅体验到发现球体的快乐,也进一步激发继续寻找球体的乐趣。这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四、延伸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是球体物体,让我们一起再去找一找吧。(通过前面铺垫,幼儿对球体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对继续寻找球体产生浓厚的兴趣。)

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一课时,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课。根据他们的年龄的特点,教材中呈现了“可爱的校园”,创设了“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境。图中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其中包含了1—10各数。紧接着以“你能数出有几只小兔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从具体的事物抽象出数字。通过“到校园里走一走,说一说有什么?”的问题,学生可以体会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时已经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且大部分学生会读、写10以内的数字,但是他们对数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直观数的阶段。进入小学后,学生需要对数字的认识从直观过渡到抽象,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同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也很重要。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情境,数出1—10这10个数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到数字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情境,能够数出1—10这10个数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游戏法、演示法

学生: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工作品、棒棒糖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共情

师:看到大家精神饱满的样子,老师真高兴!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一年级1班。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哦。看看咱们的身边,有了哪些变化呢?

生1:有了新同学,新老师。

师:以后老师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了,有什么问题记得来找老师哦。

生2:有了新书。

师:恩,那翻翻桌上的数学书,你们喜欢吗?

生3:喜欢。

师:为什么呢?

生3:书上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都是卡通画哦。

师:除了咱们身边刚认识的好朋友,咱们的数学书里还有一些好朋友会和我们一起学数学。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是淘气、笑笑、智慧老人还有机灵狗。一起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咱们一起说“你好!”

生:你好!

师:他们很高兴认识大家,也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学好这门课。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这些新朋友喜欢跟大家一起安静地学习,并希望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观察,积极发言。在发言的时候,举起你们的小手。当别人在发言的时候,我们的小耳朵要注意听。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能做到的孩子,请拍拍你们的小手。

(二)看一看,数一数

师:新学期了,可爱的小动物也跟你们一样上学了!快让我们去看看吧。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小故事:灿烂的阳光下,处处开满了鲜花,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蝴蝶欢快地飞舞着,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了,它们和我们一样,光荣地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看,小动物们多开心呀!)

师:图中画着鲜花、蝴蝶、大象等,这么多的东西,试一试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吗?

(学生自由数数,再同桌相互数,最后全班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数出的数跟大家分享一下?同桌和你数的结果是一样的吗?是一样的,就点点头;不一样的,就拍拍手。

生4:我看见了1头大象,是我自己看出来的!

师:哇!你自己看出来的啊,真厉害!

生5:我看见了2只兔子,还有3个蘑菇小房子。

师:恩,你发现了两种东西的数量,观察得真仔细!

生6:我看见了7棵树。

师:恩,他说看见了7棵树,有没有跟她结果不一样的?请先举手再发言。

生7:老师,我数的是8棵树。

师:那到底图中有几棵树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生:8棵树。

师:咱们在数数的时候,一定要观察仔细咯,可不能成为小马虎啊!

生8:我数了数,一共有7朵小花。

师:恩,那你是怎么数的呢?到讲台上来,教大家一起来数一数小花。

生9:图中有很多小蝴蝶,刚才我和同桌数了数,一共有10只。

师:她说一共有10只蝴蝶。数的对不对?

生:对。

师:掌声送给他。

生10:我看见了5个大字。

生11:我还看到了4只小松鼠。

生12:图中的小熊的只数比小松鼠多,有6只。

生13:我数了数,天空有9只小鸟。

师:你们可真不简单啊,都已经和“数字宝宝”交上了朋友。你们刚才是怎么数的?怎样才能数得又对又快,不出错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分享一下他的好方法呢?

生14:我是先数少的,再数多的。

生15:我在数的时候,用手指着,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生16:我在数的时候,从上面往下面挨着数,按顺序数不容易漏。

生17:我是从左往右数的,从右往左数也可以。

生18:数量比较多的时候,输完了一个就用铅笔画一个圆圈,这样就知道数过没有。

师:恩,这个方法很好,不容易出错,不用担心数多或者数少了。大家不妨用这个方法来数一数小鸟。

师:图中有很多东西,要怎样才能记住我们数出的结果呢?

生19:数完一个,就把数字写在图上,这样就不会忘了。

师:看来,咱们班的孩子都相当聪明,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真棒!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说一说1,2···10表示的东西有哪些?比一比,谁说的好。

师:刚刚老师看孩子们说得很认真,现在咱们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比赛。

老师要在这10个数中随便抽取数字,让你们来说,我们看哪一个小组表现得最好?

(师生进行游戏,游戏后奖励说得好的小组)

八、教学调控

(一)谈话导入,引起共情(3分钟)

(二)看一看,数一数(12分钟)

生活数学4减几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形状(以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为主)培养观察能力。

2、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活动过程:

1.和幼儿共同回忆,师:在小班时已经认识过哪些形状?请幼儿在班级、幼儿园、家中、社区中找一找,哪此物体像这些形状。

2.出示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这些形状的象形物。用剪贴图片、描画、讲述、拍照等方法将找到的物体带到班级,与同伴发享一个星期。

3.在班级的“数学活动角?制作一张大表格,展示幼儿在生活中找到的各种形状的物体。

(1)教师与幼儿可在每自由活动、餐前活动、离园活动或区域活动的时间里,进行分享与交流。请幼儿说一说每天的新发现,如“我找到了……它像……形状”,让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活动,比一比哪组找到的物体的形状最多,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合作精神。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参与寻找活动,和幼儿一起在家中或社区中寻找、观察和记录有关形状的物体。

2、请家长提供一些有关形状的图书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供幼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