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8篇

时间:2024-01-10 作者:Kris 备课教案

教师在写教案中可以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优秀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8篇

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玩具小汽车的车轮当作绘画工具进行滚画的方法。

2、体验车轮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车轮印

2、每人一辆小汽车,红黄蓝绿紫颜料各一盘,大卡纸若干 。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车轮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是什么呀?(车轮)

车轮有什么用呀?

车轮还能干什么用呀?(幼儿议论)

2.出示小汽车

瞧!这是什么?

让幼儿说说玩具汽车有什么用。

3.教师故作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小汽车不但能在地上开,还能在纸上开汽车呢,你们想看看吗?

4.教师示范作画。

先给小汽车加油,拿小汽车车轮在颜料盒上用力蘸一下,然后放到纸上来回开。

看看小汽车开过的地方留下了什么?有几条线?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纸上留下了漂亮的颜色好不好玩?

老师示范2—3次朝不同方向开,请幼儿观察。

5.鼓励幼儿每人拿一辆小汽车按照刚才的方法做一做,启发幼儿朝不同方向开,

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颜料弄到手上,和同伴身上。

6.展示幼儿的作品,大家一起分享活动的乐趣。

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篇2

【活动设计】

橡皮泥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玩具,特别是对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的孩子,而饼干又是孩子喜欢的食品之一,根据我自己的带班经验及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觉得小班幼儿处于小肌肉动作发展的敏感期,我设计的这个活动,让幼儿在捏一捏、玩一玩的过程中,学会做饼干的方法,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小机肉发展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初步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喜爱。本节活动以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做为教学思路,让幼儿在想想、说说、做做中,掌握团、压的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动手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做饼干,培养对泥工的兴趣。

2、掌握团、压技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通过用橡皮泥学习做饼干的方法。

【活动分析】

重点:用橡皮泥学做饼干。

难点:掌握团、压的技能。

【活动准备】

1、每桌一盒橡皮泥、泥工板若干、各种形状的模具、教师制作的“烤箱”。

2、能吃的饼干若干。

3、音乐《饼干歌》、钢琴曲。

【活动过程】

一、《饼干歌》律动导入。

师:“小朋友,前两天学过的《饼干歌》还记得吗?咱们一起来做一下。”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饼干歌》律动。

(二)提问:

1、小朋友,你喜欢吃饼干吗?

2、吃过什么味的饼干?

3、吃过什么形状的饼干?(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二、教师出示饼干,幼儿讨论、探索做饼干的方法。

(一)提出问题,探索饼干的做法。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圆形),谁能告诉我,这圆形的饼干是怎么做成的?”(重点引导幼儿掌握团、压的技能。)

提问:怎样把长条的橡皮泥变成圆圆的饼干呢?

2、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并总结幼儿想出来的做法。

教师小结:

1、先把橡皮泥揉一揉,团一团,团成圆形;

2、把团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压扁,这样,圆形的饼干就做出来了。

(二)幼儿自己动手做饼干。(放音乐)

师:“小朋友是不是等不及了?那好咱们自己动手也来试试做饼干吧。”

幼儿自己动手做饼干,教师并引导幼儿可以用自己身边的各种工具制作各种形状的饼干。

师:“小朋友,我们会做圆形饼干了,真棒!再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我们身边的哪些小工具制作更多图形的饼干呢?(图形模具)”

教师总结:用图形模具将橡皮泥切割下来,变成一块图形饼干,将边上多余的橡皮泥去掉。这样一块饼干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饼干放在桌子中间的泥工板上,多余的橡皮泥放在盒子里。

三、点评幼儿作品。

师:“好了,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作品吧,让老师们看看我们多能干”。

1、从颜色上看:多漂亮的饼干呀!有红色、绿色、蓝色……。

2、从图形上看:这些饼干多美呀!有五角星的、有苹果的、有圆形的等

师:“小朋友都很能干,做出了这么多的饼干,真棒!好,咱们把饼干放进烤箱里,按下按钮,叮咚,哈哈,一会就能烤好了。”

四、结束,品尝饼干。

师:“今天小朋友这么棒,孟老师带来了糕点房阿姨做的饼干给小朋友品尝,你们的小手脏了,用勺子舀着吃吧。看看都有什么形状的饼干,尝一尝什么味的?”(放音乐,幼儿吃饼干,自然结束。)

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篇3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有趣的手指点画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指电画。

2、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有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

3、能注意力集中地完成一件美术作品。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环境创设与材料准备:

1、电脑、多媒体课件。

2、颜料(红、黄、蓝、绿、黑、紫)、抹布、幼儿用纸。

活动过程:

一、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我们的手有什么用?

2、我们的手指又有什么用?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1、让幼儿观察课件内出示的画与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2、让幼儿了解课件内出示的画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三、幼儿学习用手指电画

1、让幼儿看多媒体课件学习用手指点画。

2、老师交代用手指电画的要点。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

1、用手指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

2、提醒幼儿用完一种颜色后要用抹布擦干净手指再换一种颜色。

五、幼儿互相评价

教师引导幼儿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篇4

一、目标:

1、体验毕加索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

2、尝试运用图形、线条表现五官的变化。

3、在集体面前愿意胆讲述。

二、准备:

物质准备:裁成方形的彩色涤纶纸、毕加索美术作品若干(局部)、红、黄、蓝、绿水粉颜料(稀释)、排笔、瓷砖、画纸、电视机、实物投影仪。

经验准备:幼儿玩过照镜子和照哈哈镜游戏。

三、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可真漂亮,你们想看看自己吗?老师带来了一种有趣的“镜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美不美?

幼儿运用涤纶纸观察自己五官的变化。幼儿讨论,教师总结。

(二)欣赏毕加索作品,体验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

师:我们的小脸变的真有趣,有一位画家,叫毕加索,他也喜欢玩变脸游戏,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变脸的。

出示作品引导幼儿观察。

师:画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成了什么?(线条、色彩、图形等)这些脸和我们平常的脸一样吗?幼儿讲述,教师总结(真能干,画家用线条、图形、和漂亮的颜色把脸上的五官进行了变化,这样是作品看起来更有趣,是画面更美了。)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也来学学毕加索玩有趣的变脸游戏好吗?你想怎么变脸?

幼儿自主讲述,教师重点助幼儿了解可以运用线条、图形来变脸。

(四)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随机指导。

(1)画出变形的脸,在上面运用线条、图形和美丽的颜色画出变化的眼睛、嘴巴、鼻子等。

(2)能胆换颜色,尝试使用每一种颜色。

(3)用完的排笔放在颜料盒子的旁边,以免弄脏颜料。

幼儿作画,教师随机指导,鼓励幼儿胆进行夸张的变形,对于幼儿特的表现方法给予肯定,助能力弱的幼儿学习模仿画家的作品进行表现。

(五)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评价。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请你介绍一下你的画哪里最美最特别!

2、互相欣赏,结束活动。

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指点画。

2、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有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电脑、多媒体课件。

2、颜料(红、黄、蓝、绿、黑、紫)、抹布、幼儿用纸。

活动过程:

一、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我们的手有什么用?

2、我们的手指又有什么用?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1、让幼儿观察课件内出示的画与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2、让幼儿了解课件内出示的画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三、幼儿学习用手指电画

1、让幼儿看多媒体课件学习用手指点画。

2、老师交代用手指电画的要点。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

1、用手指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

2、提醒幼儿用完一种颜色后要用抹布擦干净手指再换一种颜色。

五、幼儿互相评价

教师引导幼儿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活动方思: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能够从孩子们身上馈到或多或少的信息。虽然这是孩子们从未接触的艺术形式,但整个过程都是在盲目的探索中的,每段盲目的探索都会有一个劳动成果的出现,而每个劳动成果的出现最终都会促进教师各方面不同水平的提升。

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愉快的尝试将一大块泥分成几小块,学习搓圆、压扁的技能。

2、由选择不同的印章,将饼干印出各种花样,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色橡皮泥若干,刻有不同花样的小印章若干。

2、娃娃一个,小盆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不同花样的饼干,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今天做了很多不同的饼干,来看看吧!

师:你们想做吗?

二、教师示范制作方法:

1、将一大块泥分成几小块,拿一小块放在一只手的手心里,另一只手旋转团圆,然后压。扁做成一块圆饼干。

2、印章压花。取一个印章在饼干上轻轻一压,轧出花样即可。一块饼干上可压上几个花样。

指导要点:

1、提醒幼儿先搓圆再压扁,印印章时要轻一些,几块饼干可印上不同的花纹。

2、提醒幼儿给娃娃吃的饼干要卫生,要放在泥工板上做。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点评

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在生活中,小班孩子对吃的玩的特别感兴趣。为此,我们以兴趣为出发点,巧妙地把教育目标蕴含其中,让孩子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器官来感知饼干的形状。

2、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3、初步感知3以内数量关系。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饼干的形状并能按其特点分类。

难点:学会用感官感知﹑体验每一个事物。养成喜欢动手操作善于动脑的习惯。

活动准备

饼干若干﹑手洗干净﹑橡皮泥﹑每组一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盒子

活动过程

1、《 饼干歌 》音乐 ,出示神秘袋猜礼物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秘袋,里面有一样好吃的东西,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把饼干按组分给大家)

2、 让幼儿自由观察饼干。

师:请幼儿看看自己盘子里的饼干是什么样子的?

幼:有圆形的,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

师:我这有3个不同盒子,他们是饼干宝宝的家,请小朋友帮助饼干宝宝找到自己的家,记住饼干宝宝的形状和他的家是一样的。

幼儿分组进行,教师指导。

3、 请幼儿从餐盘中选一块饼干,用感官体验。

师:饼干宝宝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他们很高兴…(敲门声)谁呀?我们找一找。(找到事先藏到桌子里面的盘子和饼干)

师:饼干宝宝又来找我们玩了,我们看看出来了几块饼干宝宝?

幼:3块。

师:每组有几位小朋友呢?

幼:3位。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块饼干,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幼:…

师:摸上去是粗糙的。那你闻一闻有什么味道?

幼:香香的。

师:那么你咬一口是什么味道?

幼:…、、

师:饼干哪去了?变没了,你吃的是么形状的饼干?

4、 活动延伸

将橡皮你放在活动区,指导幼儿做出自己喜欢的形状的饼干。

有趣的脸小班美术教案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处于小肌肉动作发展的敏感时期,而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们总局限于以绘画、添画、涂色这些形式上,其实泥工活动更有助于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发展,其次,孩子们也非常喜欢玩橡皮泥。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饼干》这个活动,让幼儿在捏一捏、搓一搓、压一压、印一印的过程中,感受到泥工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再通过自制饼干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体会泥工活动的快乐。

2、能运用捏、搓等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使用印花工具辅助材料做出各种形状的饼干。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捏、搓等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学习使用印花工具辅助材料做出各种形状的饼干。

活动准备

1、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印花工具。

2、兔妈妈、羊妈妈的头饰、音乐

活动过程

一、第一部分:情景表演导入活动。

请另外一个老师扮演兔妈妈,我扮演羊妈妈,小朋友扮演兔宝宝。

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羊妈妈家做客,羊妈妈用好吃的饼干招待了兔宝宝。在吃饼干过程中,羊妈妈引导宝宝观察饼干上有什么?饼干好不好吃?激发兔宝宝要学习做饼干的兴趣。

(引导幼儿去别人家做客要有礼貌,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二、第二部分:羊妈妈示范如何使用工具制作饼干,兔宝宝观察并模仿做动作。

首先我介绍了做饼干的'材料。接着我示范了如何制作饼干并让孩子们跟我一起边说边做捏、搓的动作。接着我引导幼儿观察,用什么将橡皮泥压平?怎么使用辅佐材料做出各种各样印有花纹的饼干?又是用什么东西给饼干印上花纹的?在这个环节里,我重点讲解了如何使用模具做出不同的饼干。

三、第三部分:兔宝宝自己学做饼干,羊妈妈和兔妈妈一起指导。(放音乐)

在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兔宝宝还可以做各种颜色的饼干,印花的时候不要太用力,注意桌面卫生。兔宝宝帮羊妈妈收拾好做饼干用的材料。洗手,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觉得自己用情境表演导入活动是非常成功的,这种角色游戏让孩子们很快就投入到活动了活动中,孩子们对活动非常感兴趣。另外,我精心准备的操作材料深深地吸引了孩子,让他们乐在泥工活动中,做出了很多有趣的饼干,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