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了外星生命该如何面对

时间:2021-12-26 作者:Anonyme 台词

韦布空间望远镜由美国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联合研究开发,被认为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继任者”。以下是范文社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发现了外星生命该如何面对相关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你的阅读。

如果发现了外星生命该如何面对

无巧不成书,就在普世基督宗教庆祝一年一度的圣诞佳节之际,美国宇航局同欧洲和加拿大航天部门总耗资100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James Webb)太空望远镜项目,在经历了漫长的意外延误和挫折之后,即将在法属圭亚那,由欧洲的“亚利安5号”(Ariane 5)火箭发射升空。这无疑是天文学的一次伟大飞跃,因为此望远镜是自1990年4月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后,又一个可以“近距离直视”太空心腹地带的“天眼”。

尽管哈勃预计还将继续工作十年或二十年,但装备和设计更加精密先进的韦伯被认为是未来担当探索太空重任的“不二眼选”。如下是一些我从不同渠道汇集的专业人士的分析和介绍的哈勃与韦伯的不同和独特之处:

哈勃设计目的是收集可见光和紫外光,只有有限的红外光能力;韦伯望远镜收集红外光(IR)。

哈勃在非常接近地球的轨道上运行,而韦伯将在150万公里之外;这是地球离月球距离的4倍。

虽然“哈勃只是一个主镜直径2.4米的相对较小的望远镜,但它已经将可观测宇宙的视点一直纵深到距大爆炸(Big Bang)几亿年前的太空;韦伯的望远镜直径6.5米,有更大的集光区且敏感度增加了100倍,它的视点纵深度将进一步向前,将能够看到大爆炸后第一批星系的样子。

过去30年中, 哈勃太空望远镜为我们提供了最重要的宇宙图像,如著名的创生之柱(Pillar of Creations)和被称为哈勃超深空(Hubble Ultra Deep Field)的近万个星系的图像;这些图像都加深了科学界对大爆炸以来宇宙变化的认识,甚至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思考方式。

虽然升空约30分钟后,韦伯太空望远镜将与火箭脱离,但它要顺利按照原定计划运行,必须在至少344个关键时刻完成预先设定的动作,而韦伯望远镜完全投入使用让我们看到它拍摄的第一批图象,将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要等到北半球的2022年夏天,等望远镜变冷,把镜子调好,然后才能把仪器逐个打开,我们才能收到第一批图象。

如上内容纯属天文学的领域,但下面这条关于韦伯的“独特”消息则和我们每个人,尤其宗教人士,关系密切——

据海外诸多媒体报道,鉴于韦伯的“视觉”不但高远而且敏锐,负责此次研发和运行的机构和科学家们,对寻获“外星生命”一事,多抱持乐观态度。但他们同时也担心,如果真的发现了“外星生命”(注:外星“生命”不等于外星“人”),人类有史以来的认知就会被颠覆,而且都有可能和外星生命产生冲突,毕竟,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做好这样的心理和实际准备,宗教信仰亦不例外。

正是为了应对此“意想不到”的发现,此次美国宇航局日前也在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神学研究中心,广邀科学家和不同宗教的神学家们出席研拟对策,试图透过宗教的力量,打破人类和外星生命接触时的疆界。据悉团队内现已有二十四位神职人员,其中一位就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神学家安德鲁·戴维森神父(Rev. Andrew Davison)。

安德鲁神父属于英国圣公会,但亦有牛津大学的生化学博士学位,曾著有《天体生物学和基督教教义》(Astrobiology and Christian Doctrine)一书,其中就提问说“上帝是否能在宇宙外的地方创造生命?”,并因此表示说外星生命或许近在咫尺,呼吁大众做好心理准备。

以上内容基本都是采集海内外不同网站汇编而成的。接下来也谈谈我的个人感想:

早在《宗教信仰+科学发现:飞向宇宙奥秘的两只翅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已经入轨了,基督信仰和灵修当如何升级?》这两篇小文中,我已经就日新月异的科学发现该如何帮助宗教信仰不断“升级”的问题作过反思。如今,看到韦伯太空望远镜即将升空并帮助人类更进一步地探索宇宙奥秘,我感到非常激动:我算是赶上了见证历史甚至奇迹的时代!但,想想五百年前哥白尼神父首次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阐述了“日心说”后所面对的阻力和排斥,今天有人对“可能会发现外星生命”而报以冷笑和嗤之以鼻的态度与反应亦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人类在认识生命和宇宙奥秘的过程中,绝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一直在路上,否则,人类就是神的全部了!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纠结于到底韦伯能否在近期内找到“外星生命”的问题,而应该以期待和开放的心态,把人类和浩瀚宇宙的奥秘融为一体,活在当下、参与进化、创造(是的,与神一道)每时每刻的新天新地!

记住了:发射时间是北京时间12月25日晚8.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