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推荐7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Trick 策划书

活动方案是活动策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秀的活动方案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活动包括会议、庆典、培训课程等,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推荐7篇

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老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老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来源: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托、小班节庆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托、小班年龄段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参观端午节的环境(社会)

2、好吃的粽子(科学)

3、绿豆糕(艺术)

4、划龙船(健康)

5、一起过端午(大带小综合)

6、热闹的赛龙舟(语言、社会)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六、托、小班年龄段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一:参观端午节的环境(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园内环境,感受节日氛围。

2、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的端午节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参观兴趣。

2、参观园内环境,自由交流、讲述与端午相关的物品。

3、集体交流,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

指导语: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儿园里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

活动二:好吃的粽子(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粽叶、糯米、棉线、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动三:绿豆糕(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泥自制“绿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有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小盒、油泥、装绿豆糕的塑料盒、各种玩具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绿豆糕的外形,激发兴趣。

指导语: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

指导语:怎么做绿豆糕?(根据讨论情况,请个别幼儿示范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要求。

指导语:做绿豆糕时要注意什么?

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的】

1、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流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彩色纸、彩笔、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奖牌。

【活动过程】

一、幼儿配乐朗诵: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

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您是那么的伟大、威武,是他们心中最崇拜和尊敬的人,是他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二、幼儿表演: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三、亲亲爸爸说说悄悄话。

四、亲子手工制作:手印画“大手牵小手”。

五、进行《击鼓传花》游戏:家长和幼儿听鼓声同时传花,鼓声停花在谁的手中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节目,家长简单介绍自己的工作或家庭中的趣事。

六、亲子游戏:

1、《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2、《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

3、《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

七、家长游戏(同级部的爸爸们进行比赛):《跳绳比赛》、《针线活》、《蜈蚣竞走》。

八、结束部分:音乐响起,幼儿亲自为爸爸颁奖。

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奖励机制:班级老师利用即时贴制作形状,贴在第一名的身上,看看谁最后得到的大红花多。

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4

活动背景: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主题:

"小小中国娃浓浓端午情"

活动日期:

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操场/教室

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1.废旧花纸、剪刀、胶棒、鸭蛋等。

2.香囊,端午节由来的资料等

活动内容和安排:

1.全园集体活动:

(1)、端午诗歌比赛

(2)、观看幼儿歌舞表演

(3)、佩戴香囊

2.幼儿回教室活动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3."画彩蛋,迎端午"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端午节"是我国极富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素来有吃粽子、吃鸡蛋、挂香袋等风俗,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班组织幼儿开展了"贴彩蛋,迎端午"活动。

4.吃粽子

吃粽子的由来--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5.活动结束

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看制作香包图进行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香料、毛线、彩纸、双面胶等)。

2、各种图形香包的制作图一张,示范香包若干个。

3、民间音乐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香包,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什么叫香包?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小结:挂香包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端午节小孩挂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学习制作香包的方法。

1、出示制作图,引得幼儿进行学习看懂制作图。

① "你们想做香包吗?""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做香包呢?"②出示制作图,问:"这是制作香包的制作图,这样看这幅图呢?"(引得幼儿按图的顺序号来制作香包)2、教师示范制作香包,幼儿边看边按制作图说出制作香包的方法。

3、请幼儿想一想自己想做一个什么形状的香包。

三、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包。

幼儿进行自己看制作图制作香包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帮助个别幼儿。

四、把做好的香包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包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使幼儿学会通过剪贴、粘贴制作香包,体验制作香包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制作图的顺序了解制作香包的方法,这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也使得幼儿在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活动存在的问题:老师在示范制作香包时,示范的香包图形比较简单,但幼儿比较喜欢做较难的心形香包。所以出现一部分幼儿制作起来比较困难,不能独自完成制作香包。

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6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反思: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活动结束!

幼儿园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7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