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7篇

时间:2022-09-16 作者:lcbkmm 策划书

一场精彩活动马上开始,相信活动方案一定都制定好了,为了保证活动能够按计划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准备详细的活动方案,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7篇

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篇1

一、活动目的:

为了能锻炼和发展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生活经验。同时,可以借端午节,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

二、活动主题:

悠悠端午节,浓浓粽香情

二、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方案,通过班级校信通公布活动方案,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2、征集擅长包粽子的家长和擅长主持的家长。

3、提前购买包粽子的材料、水果、奖状等。

4、请有条件的家长带上相机或摄像机,留下美好的记忆。

三、活动内容与安排:

●了解端午文化

通过观看端午节的系列短片,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感受端午风俗

1、包粽子:家长可到幼儿园,学习包粽子。老师把小朋友带到小广场,一起包粽子,体验劳动和亲子合作的乐趣。

2、评粽子:请会包粽子的家长(提前来帮忙的)评出6位“包粽子能手”,并颁发奖状。

3、吃粽子:家长和孩子一起吃粽子,品尝粽子的美味和分享的乐趣。

●体验端午情?

1、喂粽子:小朋友们喂家长吃粽子,表达对家人的爱,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家长们平日为小朋友们的辛勤付出。(可以与吃粽子一同进行。)

2、汇报表演:小朋友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开展汇报表演,向家长展示本学期来所取得的点滴成绩。

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老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老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篇3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篇4

设计意图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馗像,挂艾叶菖蒲、塞龙舟、吃粽子等,其中端午节吃粽子,更是常见的传统习俗。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一传统的节日,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的同时,还学习用彩泥做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活动名称

端午节的粽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有不同种类、形状。

2、学习用搓、捏、压、团,做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3、体验中国民族节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的形式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什么节日要吃粽子?

你们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粽子是从哪里来的?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

二、幼儿学“包”粽子。

今天,我们用彩泥来做粽子好吗?怎么做呢?

1、幼儿观察讨论做粽子的步骤。

2、幼儿用彩泥自由的搓、捏、压、团,做出不同形状的粽子。

3、尝试用绳子捆绑粽子。

三、幼儿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享,欣赏作品。

1、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粽子。

2、感受节日带来的气氛。

活动反思

活动在幼儿的谈话中拉开序幕,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见过的粽子,到请幼儿动手做粽子时,幼儿都跃跃欲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粽子,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但是可能由于示范做粽子的步骤没有讲清楚,以至于有的幼儿做出来的粽子不太像,还有就是给粽子绑绳子对幼儿来讲比较难。

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篇5

一、活动来源: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中、大班年龄段节庆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大班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屈原的故事(语??

2、观看赛龙舟(社会

3、我爱吃粽子(科学)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二、活动准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动过程

(一)讲看看:

要求:交流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二)导语: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端午节活动主题方案幼儿园篇7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端午节期间各班开展以下活动:

(一)知识分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

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三、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

(一)5月27日(周六)安排家长从周六起,

一、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二、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三、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

(二)5月28日—6月2日(周一—周二)区角创设。

(三)6月3日(周三)知识学习: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四)6月4日(周四)学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编五彩线。

(五)6月5日(周五)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