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调查报告通用6篇

时间:2024-04-28 作者:Iraqis 自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结论,调查报告可以根据需要附上附表、附件等补充材料,以支持研究内容,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污染调查报告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污染调查报告通用6篇

污染调查报告篇1

一、问题的提出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就等于爱护我们的家园。然而,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猛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在一天天被“恶化”,被污染。全球性气候变暖,飓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非典”、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威胁和许多不便。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于是我对本地的环境进行了调查。

二、实地考察我在街道旁、小河边、公园里等地点进行了细致调查。我发现污染环境的来源有汽车尾气、痰液、塑料袋等垃圾,还有工厂排放的废气、树木减少等原因,种类繁多。导致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造成环境污染。

三、调查分析与资料整理

1、池水因垃圾“腐蚀”,造成不流通,因此变成“死水”;

2、工厂排放的废气,由于人们对这方面知识不足,造成废气污染水源,很多食品、饮料都成为了人们的“夺命杀手”,刚出生的孩子变成畸形,还有前一段时间的仿制医药物品、食品和肯德基变异鸡风波;

3、痰液的来源是因为人们随地吐痰,造成痰液传播,疾病越来越严重;

4、人们大量砍伐树木,使土地荒漠化。

资料收集: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危害,因呼吸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极强;汽车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是发动机未燃尽的燃料分解产生的气体,在强烈日照下可在大气中产生臭氧等过氧化物,对人的眼、鼻和咽喉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引起肺气肿和肺癌的原因之一。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好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工厂排放出的废水又脏又臭,污染水源、河流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现淡水资源危机,地球有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为淡水,我国500多个城市中就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人们大量砍伐树木,使土地荒漠化,树木能阻挡风沙,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1公顷阔叶林一天就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0.73吨氧气。树木能阻挡和过滤粉尘,林木树冠茂密,具有减低风速的作用,当含尘量很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颗粒较大的粉尘迅速下降。树木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同样具有较强的抗性。我们的家园已经在一点点的被“伤害”,土地沙漠化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随地吐痰极易传染疾病,污染了生活环境,对别人,对自身造成危害。痰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的.病原体,均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危害性很大。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染,咳嗽时,喷出的飞沫带有结核菌,从而传染给健康人。结核患者吐出的痰,痰中的结核菌附着在尘埃上,痰干燥后随风飞扬,引起结核病的传播。

四、结论与建议

1、有些人很不文明,随地扔烟头、吐痰,一口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当太阳晒着就会繁殖、传染;

2、有些人上街总爱带着自己的小宠物,而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不屑于这种举动;

3、垃圾箱旁堆满的垃圾,是因为有些人不讲文明,顺手扔到垃圾桶旁;

4、小孩子吃的零食边吃边掉,造成环境污染;

5、人们用过的塑料袋随手乱扔,风沙大的时候塑料袋乱飞,社区的环境管理与人们防护意识不足;

6、工厂排放的废气、空气中的深烟等造成大气污染,我们的天空也失去了以往美丽的蓝色……

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最后我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1、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2、不践踏草坪,鼓励周围的人多植树;

3、家里有车的同学,最好父母骑电动车或自行车上班,这样对环境有很大的帮助;

4、不污染水源,在社区开展一些环境管理和防护意识增强的活动;

5、废物为宝,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手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希望大家都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时常“擦拭”着蔚蓝的“天空”,那么,我们的环境将变的更加美好!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污染调查报告篇2

杏花河源出芽庄湖,上接章丘河客水,自浒山闸沿明集镇南部流向东,至青龙山北首折向东北入韩店镇境内,经上口村、甲子、张家、东白至孙镇霍家坡南折向东行,又至袁家屋子再转东北经徐王屋子,沿孙镇与焦桥界至孙镇大有里村东,转至焦桥张官村北穿胜利河入桓台县境,至金家拦河闸注入小清河。县境内总长33公里,流域面积425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宽40米,底宽24米,平均深4米,堤距70米,防洪水位一般10。4—17。97米,最大行洪流量100—150立方米/秒。杏花河有9条河道汇入。分别为五十米大沟、黛溪河、郑马河、六六河、长白沟、新民河、安袁河、利民河、刘套大沟,除黛溪河为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外,其他均为人工开掘排灌两用河道。然而,居民区却有大量废弃物从通水口排入河内,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一、调查情况

我们于20xx年4月10日来到杏花河,映入眼脸的是水流极为缓慢,水色浑浊,水草、树叶全部漂于水上,还有可乐瓶、软包装等废弃物。随后,我们取了这条河的水样,放在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瓶里,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瓶内装洁净的自来水,两瓶水高度一样,水温一样,然后将两条一样的小鲫鱼分别放人两个瓶中,我们每天为自来水瓶中的鱼换新的自来水,也每天为河水瓶中的鱼换新取来的河水,并每天同时喂它们同样的食物,放在同一地方。13天后,我们发现,放在自来水瓶中的鱼仍活着,而放在河水瓶中的鱼却死了。这再次说明了河水的不洁净。但是鱼到底死于化学物品,还是死于其他原因呢?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为调查清楚,20xx年4月26日下午,我们又来到杏花河,顺着河道向上游走去,发现有的'河道已经干涸。在干涸的河道两边和河底,我们发现了许多废弃物。经我们详细统计,河底废弃物有酒坛子、废旧的车轮胎、报纸、保温瓶的瓶壳、软包装、纸盒、玻璃碴、烟头、塑料袋、各种饮料瓶等,全是民用废弃物。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18条规定:禁止向地表水体倾倒城市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如果此法贯彻得很好,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生活废弃物沉于河底呢?为了调查得更清楚,我们在明集镇内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问题是否

1、您认为水污染是否严重?97、5%2、5%

2、您认为水污染是否影响健康?96、75%3、25%

3、您是否投掷过废弃物?17、75%82、25%

4、您认为当局是否重视水污染的管理?45、75%54、25%

5、您认为是否应全民普及水污染知识?97、5%2、5%

6、您是否愿意为治理水污染贡献一份力量?99%1%

7、您认为杏花河是否干净?12%88%

8、您认为是否应往水中投废弃物?0%100%

9、您认为这条河是否可以持续现在的状况?10%90%

10、有关单位是否向您调查过水的情况?2%98%

11、您是否向有关单位反映过水的情况?2%98%

12、您是否认为这条河的治理需要您的力量吗?64%36%

二、治理方案: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中,可直接饮用的只有0、5%。据估计现在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有200万人的死亡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有关,我国有24%的人引用水质不良的水,可能被传染上伤寒、霍乱、痢疾、肝炎、胃炎五大疾病。杏花河水污染主要来自民用污染。居民随便投掷废弃物,加上有些部门防治水污染设备不完善,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我们调查统计,有96、75%的人知道水污染会影响健康,100%的人知道不应该往水中投废弃物,但仍有17、5%的人往水中投掷过废弃物。

针对杏花河的这种情况,我们设想出以下7种治理方案:

(1)桥下设立隔离网。我们设想在桥下布一张网。把网布成"人"字形(由空中向下看)。当水流过网时,废弃物就会被阻隔在"人"字的*口里。只要将网斜向拉起,废弃物就会全部兜上来,然后统一处理。

(2)设立循环水。我们设想可以在杏花河附近某地开设一个简单的过滤厂,然后开辟水渠,接通杏花河两端让水流经过滤厂时对水质进行过滤、加工,再让加工过的水流回杏花河。如此循环,使河中的水总保持洁净。

(3)重新利用废水。经我们调查,现还没有专门机构负责杏花河废水重新利用的工作。我们设想可以把废水加工后浇灌河边的绿地,或引水到农田进行灌溉,或发展养鱼业等等。据调查,我国河道中的废水大部分流入江河,如果利用这些废水,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4)加大执法力度。我国自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来,河道水污染有明显好转,但因执法力度不够,不少居民正破坏着自己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认为应加大执法力度让居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消灭知法犯法的行为。

(5)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全民普及水污染知识。据调查,真正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内容的人未到一半,然而有关部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日子也只有3月22日一天,媒体除了对某条河或某个海出了重大事故报道以外,也很少宣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知识。据我们调查统计,有97、5%的人认为应普及水污染知识。所以我们认为媒体应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知识的宣传,向全民普及水污染知识。

(6)全民动员保护水环境,不要片面依靠当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第七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据我们了解,以前曾有人到水利局举报过不法分子,但现在已没有了。经我们统计调查,有99%的人愿意为防治水污染贡献力量,然而有太多人在等别人命令去清理。我们认为应广泛发动群众,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一同保护水环境,协助当局做好工作。

(7)提高全民素质。水污染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而且大部分是由人们自己造成的,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已颁布十四年,但水污染状况仍不断恶化,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民众素质较低,所以我们认为我国应加速提高全民素质,使每一位公民都能自觉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做出努力,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污染调查报告篇3

贵单位于xx年8月4日转来《关于做好项目农民工饮用水水质监测配合工作的函》,指出新闻在线以《雨淹工棚淹出大问题》为题,报道项目施工农民工引用的地下井水存在污染情况。我局于8月5日下午派出城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专业技术人员会同住建局相关人员前往龙域香醍项目施工工地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项目施工工地位于大道东侧,工地管理人员及工人共有200余人,吃住均在工地周围。工地接设有市政集中供水用于生活;工地旁自建有一口水井,抽水用于生产,该水井未设有过滤和消毒装置,井水未进行过滤和消毒。

二、事件发生经过

项目工地的部分工人因天气炎热,未按要求在施工项目部安排的移动板房居住,而擅自到工地一处位于低洼地带的烂尾楼上搭建工棚居住,并将该工地的生产用水接到居处用于生活和饮用。因使用的生产用水未经过过滤和消毒处理,水质较浑浊,无卫生保障,该居处工人也向施工项目部提出接入市政集中供水,但施工项目部因工人要求与管理制度不符而未同意接入市政集中供水到该住处。

三、现场调查

目前,项目工地工人统一居住在施工项目部安排的移动板房,生活使用市政集中供水,未使用自建水井供水。现场走访中,部分工地工人称其原住在低洼处搭建的工棚里,生活使用工地自建水井的生产用水,洗澡身上曾起小红疙瘩,用来做饭,有的人吃了会拉肚子,但症状较轻微,目前已痊愈。

通过现场走访及对医疗机构的查询,未发现该工地有因饮用污染的水引起的腹泻病例。

四、原因分析

该工地部分工人违反施工项目部的.规定,擅自到工地一处位于低洼地带的烂尾楼上搭建工棚居住,并将该工地自建水井抽取的生产用水接到居处用于生活和饮用。工人生活使用未经过过滤和消毒的生产用水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五、事件处理经过及采取的措施

本次事件发生后,住建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场调查处理。并采取以下几点处理及防控措施:

1.要求施工项目部加强对市政集中供水和自建水井供水的管理,区分生产和生活用水,按要求分管、分开使用,生产用水严禁用于生活使用。

2.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告诫其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使用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的生活用水,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有发生因水引起的不适症状及时报告。

污染调查报告篇4

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地:了解小区旁小河的水污染情况。

二、调查对像:上面打鱼的人,据那个叔叔说:“最近几年污染很大,河里的小鱼和小虾也逐渐死光了。上面还有一些绿色的水葫芦和一条条水藻,还有一些居民老是把剩菜剩饭倒到河里。”

三、调查内容:水有多少脏。

四、调查方式:做实验。

[1]我舀了一些水回家,用餐巾纸在干净的水里浸了一下是无色的,在刚才带回的.水里浸了一下是灰色的,还散发着臭味。

[2]在干净的水里放了一条小鱼和在刚才带回来的水中放一条小鱼。明显是在干净的水中,小鱼生活的好,如果在脏水中,过不了几天它就会死了。

五、调查时间:20xx年5月14日。

六、调查结果:造成水污染的是一些不文明的居民和印染厂偷偷排放的污水。

七、调查体会:我们要保护水资源的干净,不要往河里乱扔垃圾。如果看见有人往河里扔垃圾,要及时阻止他们。保护水资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从小事做起!

污染调查报告篇5

一、引??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于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所以被遗弃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各种塑料袋)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使原本圣洁的校园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蚀。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我们对校园白色污染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使广大同学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校园一片净土。

二、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三、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100%的同学都知道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因为学习等事情,吃饭时间不足,就在食堂买了食品带走吃。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只有15.6%的人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学生人数众多,即便只有15.6%的人乱扔,也会产生很多白色垃圾。而且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食堂门口)。

(5)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

(6)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三、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校园内是存在白色污染的,学生对于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么若干年后中国还将没有可供种植耕作的土地。我们学生不应该对白色污染这一社会问题不闻不问,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地去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宣传环保意识。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有环保观念--这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我们的建议:

(1)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我们所查的资料,我们建议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在每栋宿舍内建立垃圾分类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②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宿舍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③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应当看到,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3)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目的还在于向全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因此建议学校多方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组织学生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只有全社会都在讲环保,才会从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污染调查报告篇6

我校位本市西部,与大型综合化工厂相邻,该总厂每天排放的烟气,含有大量的煤烟、粉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使周围空气遭受严重污染,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特组织了环保科研,以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我们的环境科学意识,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同时我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一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地球。

二活动内容:

请有关专家为我们作指导,并开设环保知识讲座。

2. 调查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3. 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设定专门监测点,对污染物质的环境浓度进行实测,并取得各污染物的浓度值。

4. 通过实践活动,依据真实、具体的各类技术参数,撰写科学小论文。

三.大气污染监测记录:

晨雾环保调查小组在20xx年2月1日到2月5日期间,在西郊检测点对污染物质的环境浓度进行实测

四.问题及危害

我们将每一类污染物以5天为单位,计算出实测数据的5日平均值,和标准值作比较,计算们的环境,尤其是臭氧缺少,会改变地球气候。

五、措施和建议:

大气层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外界环境因素之一。在通常情况下,每人每日平均吸入10~20m3的空气,以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大气正常化学组成是保证人体生理机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