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8篇

时间:2023-03-21 作者:Cold-blooded 演讲稿

要想演讲流畅,就肯定得反复揣摩你的演讲稿,演讲稿是每一次演讲之前必备的技能,掌握好自己的演讲进程,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8篇

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篇1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累和凝聚的过程。下面列出的这些节日都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和习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微妙完善和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过程。和社会的发展一样,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与大川的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的节气有关,至少可以追溯到文献中的《夏小正》和《尚书》。到了战国时期,一年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完成,后来的传统节日都与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大多数节日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但习俗的丰富和流行仍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与原始崇拜和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说为节日增添了一点浪漫;还有就是宗教对节日的影响和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了永恒的纪念,渗透到节日中,这些都融入到节日的内容中,赋予了中国节日深厚的历史感。

到了汉代,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这是中国统一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大发展,为节日的最终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随着唐代节日的发展,它已经从原始崇拜、禁忌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娱乐礼仪,成为了真正的节日。此后,节日变得欢快多彩,出现了许多体育和令人愉快的活动,很快成为一种时尚,这些习俗继续发展和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历代文人骚客为每个节日都写下了许多名篇。这些诗词脍炙人口,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妙的浪漫,优雅而流行。

中国节日凝聚力强,包容性广。举国欢庆节日,这符合我国悠久的历史,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篇2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篇3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千年的风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千年的水冲走了千年的记忆,但历史的印记,文化的传统,却注定要烙在中华民族的生命里。

从数千年前江心渔船上越女的歌声,到水之湄《诗三百》的婉转悠扬;从唯美的楚辞规整的汉赋,到唐朝多姿的诗歌,再到江南女子执红牙响板轻歌曼舞摇曳出的宋词……

从南山下草长莺飞的桃花源,到西湖蒙蒙烟雨中的一把油纸伞;从柳三辩的一句“且把浮名,换做浅吟低唱”,到苏东坡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飞雪洪泥映时光,历史满沧桑;一曲悲歌诉衷肠,春秋歌未央。

你是否知道,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有一件羽衣叫霓裳;你是否知道,有一个朝代叫汉唐,有一条河流叫长江?当你沉迷于紫薇的那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你是否知道乐府里那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当你口口声声喊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你是否知道它出自于《汉书》中的“修身好古,实事求是……”

传统文化的美,在于它的历史,它是先人们的精神积淀,是千百年来的传承。而在今日,在这个充满利益,热闹繁华的时代,歌声里的故乡却在渐渐远去。我们像迷路的孩子,回头张望,却找不到回家的路。那个,氤氲着水墨香的故乡,那个,我们的精神家园。

在今日,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不再欣赏“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我们只从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东风破》里才蓦然感受到古典的美。你知道多少种语言在流逝吗,你知道多少种民间习俗在消失吗,你知道多少种器乐技艺已经失传吗,你知道多少处文化遗产与古建筑正在在被破坏吗?

作为九零后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古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先哲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仍振聋发聩;橘子洲头;韩美林说是汉子就要撬动地球,能晃三下晃三下,能晃五下晃五下……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忘记了过去,会怎么样?它该如何向前,如何大踏步地走在世界前面。身为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不珍惜,不继承,它们将如何保全自我?未来,不论多么发达的高科技,都难以替代历史的一片黄土;无论我们在这颗星球上能走多远,总要有一点东西,铭记于心。

先人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让我们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礼记》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清代学者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我们尚且不谈奉献社会,不谈为国捐躯,但我们要知道什么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根基。我们要左手紧握"且教世界换了人间的”壮志豪情,右手秉持义不容辞勇于担当的道义,去为传统文化开创一片天。

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篇4

为促进学生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中队在本学期开展了“文明伴我行,礼仪伴我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具体是:

开展“我身边的礼仪”故事比赛,“校园竞开文明花”演讲比赛,“画身边的文明礼仪”等活动。

利用国旗下讲话、周会、中队会等时间,对学生深入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大力推进文明礼仪。

通过活动,我想谈几点体会:

1、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那会影响到学生,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2、建立文明监督小队,各小队要认真实施监督任务。

3、在学生中开展 “做文明学生,做合格小公民”。比一比,谁能在校勤学识礼、关心同学、尊师爱校,遇到师长要问好、行鞠躬礼,同学之间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一个好学生;能在家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爱惜东西、自觉做家务劳动,做一个好孩子;能在社会敬老爱幼、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遵纪守法。

4、结合每周的升旗仪式,我们把它作为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一次庄重而严肃的教育活动。在升旗仪式过程中,开展看谁站最笔直、行礼最标准、歌声最嘹亮的比赛,我们应该把爱国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礼仪养成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庄严实在、又有教育效果。5、把树立典型与带动全面结合起来。

我们要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定期开展评比“文明小标兵”、“文明好学生”、“雏鹰争章评比”活动,每月评比一次。表扬先进,鼓励后进。6、把学校与家庭结合起来。学生的礼仪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应该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和他们多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共同教育好学生。鼓励学生争当文明小标兵,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要最大限度地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学校的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

相信,通过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学生勤学、知礼,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会进一步养成,会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篇5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身上流动着同样的血,学习着同样的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着人类进步,为人类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我们中华儿女应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我们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爱护环境,尊老爱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们的美德。

孔融让梨,大家都知道吗?作为一个像孔融那么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谦让,尊敬老人的道理,就已经不错了,这就是中华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孙,所要培育出来的一部分传统美德,难道这不应该让我们学习吗?

一提到中国人雷锋,这可能都是妇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国的军人们,都是具有像雷锋一样的品质,都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头顶一颗闪亮的红五星的军人们,有着时刻关心我们的军人们,难道你没有看过关于我国的军人们的连续剧吗?个个都是那么的严肃、庄严、朴实、勤奋、英勇的人,都是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关爱人民的精神,这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吧!

保护环境也是我们中国人所追求的,现在我们中国爱护环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国也变得更美丽了,像我们得学校,也变得更干净,更美丽,更漂亮了。

要做到我们中国这样的传统美德,就像一个有爱心,有思想,有文明的人。要坚强,要诚实,要守信,勇敢,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了。

爱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多少爱国英雄为保卫祖国,为国家的荣誉,牺牲自己的利益,贡献祖国。1851年,吉鸿昌将军赴美"考察"。那时候,中国人被西方人看作"劣等的民族",有些中国人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有一次,吉鸿昌将军去邮局寄包裹,邮局的职员知道他是中国人,竟轻蔑地说:"'中国'在哪里?我不知道"。随行的人也埋怨他不该暴露自己是中国人,还说:"只要说'我是日本人',就什么事都好办了。"吉鸿昌将军顿时怒不可,当面斥责道:"什么!你要自称日本人?我吉鸿昌决不这样做!我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他回到住处,当即制作了一块木牌子,上面写道:"我是中国人!",并把它佩挂在胸前,昂首挺胸地走在大街上。好一个"我是中国人",体现出了吉鸿昌的爱国心。

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责任是认真学好科学知识,将来贡献祖国。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祖国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将来,我们不要辜负祖国对我们的培育,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篇6

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各位前辈,各位小朋友们:

大家好!(向与会人员鞠躬)感恩这次大典的举办者和主持人,给了我这次汇报、学习、历练的机会!(向筹办者鞠躬)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位传统文化学习传播、经典诵读力行的受益者。去年在这里,我向大家汇报了《现代人传承儒学的意义和方法》,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这几年来学习、推广传统文化、诵读力行圣哲经典教诲的点滴心得。

自__年以来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王老师的读经教育理念支持下诵读以儒家《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家《老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按照经典的教诲“克己”、“克念”的要求,一路走来,可谓有酸也有甜,有苦也有辣!总起来说,可谓受益匪浅。

首先,和老师讲得一样,通过和孩子们诵读经典,我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

圣人教导我们:“克己复礼为仁”、“克念作圣”、“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等等。这些理念让我改变了以前做事的心态,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脾气不再暴躁,开始反躬自省等等。正是这些改变,让我的家庭战火渐渐熄灭,挽救了我濒临破碎的家庭,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了比较和谐的家庭环境;也正是这些改变,让我对自己的命运不再有抱怨、嗔恨,明白了一切都是自己感召来的,只有从自己的内心真正改变开始,从自己的点滴行动无怨无悔的改变开始,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真的,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圣德智慧,学了以后,相信;体解圣人心愿放下个人利益、颜面,发愿和圣人一样利益众生、利益社会,大同不至,誓不停息,死而后已!;《论语》中曾子教导我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立大志向,知难而进,永不停息,是行,信、愿、行三者具矣,在圣人圣德圣慧的庇荫护佑下,我想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大放光明,价值倍增!感恩老师的引导,感恩圣人留给我们的圣德智慧之作!

再有,以前我是一个心理素质极差,信心极为不足的人,三个人一起都不会不敢大声致词,看到别人激昂慷慨的演说羡慕的不得了,当快轮到自己的时候,心里就怦怦跳,上台后,本来准备充足的内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我有了信心和内容,我竟然能够当着这么多人引经据典,这大概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再一次感恩老师的引导,感恩圣人留给我们的圣德智慧之作!

其次,是通过读经典孩子们的变化。

别人的孩子看电视、玩玩具、打游戏、看动画的时候,我要求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是要读书的,时间久了,我的孩子和家长听话的学生读书的时候和别的孩子看电视、玩玩具、打游戏一样愉悦,一样投入。只要有文字、有书的地方。孩子们很快就会静下来,沉浸其中。这大概就是“志于道”的乐趣,大胆的比对一下,这大概就是复圣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状态和境界吧!这种状态,学习和成才还用担忧吗?智慧的家长们,有缘到场的朋友们,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毒品——电视、游戏、肆无忌惮的玩耍、看动画,就像毒品一样侵蚀着我们孩子的心灵,我们的孩子欲罢不能,就像有烟瘾酒瘾一样,很痛苦——不要再让孩子一时表面愉悦,一生空空碌碌无为了!今天读圣贤书,好像苦了一点,可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虽苦亦乐,虽严,是真爱呀!

另有今年暑假,我们全日读诵论语,力行弟子规的经典共学班吸引了大中小学生20余人,一个月下来,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甚至逆反,由于寄宿,最终适应下来,浮躁的贪欲,自我意识大大减少,继之而来的是彬彬有礼的儒雅风度和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所说的读书,是口诵心惟,是熟读玩味,念兹在兹,浸入心灵,见诸言行。所以,朋友们,及早为之,及早受益,事半功倍!

还有,就是在推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北京读经教育推广中心、北京华藏图书馆、以及安徽庐江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种子老师、孔夫子后人孔先生、圣城曲阜儒者联合会段会长等等各界人士的无私帮助,让我体会到了“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邻”的圣言真实不虚!当然,我们也遇到了很多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嘲讽,老子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明白:这是很正常的,这也正印证了曾子讲得“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的圣言量!天下实现仁爱、德治、礼制,是孔夫子的理想,也是每一个有血性的人应该有的理想,可以讲,这个理想是无限量的大愿,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人讲:“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说:“人心不古古亦然,古代不也有大舜的继母、父亲和弟弟、也有闵子骞的母亲、也有盗跖嘛?”而且我敢说,未来,只要有人类,就一定会这样,这也正是一代代志士死而后已的不竭动力所在,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义无反顾的为之努力。学习推行圣贤经典教育永无止境,有智慧的人们,想让自己和后代生命潜力发挥极致的人们,义无反顾的加入进来吧!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问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朋友们,现在您怎么想的,孔夫子所愿看到的他的血脉传人、和志向传人应该都是上士!子曰: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听到了正义的道理,却不能马上实行,身上的缺点也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谨以此言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篇7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了。在5000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名中国的小学生我深切的爱着我的祖国,我爱祖国土地,爱祖国的人民,更爱祖先留给我们的辉煌的民族文化,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文明美德,随时可见,随处可见。大致国家领导,小致小学生。当时,战士们的午餐是相对丰盛的。看到这些,在场的许多人眼睛湿润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件事让我感到总理在守候着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大爱无疆的副市长吴天祥,他为了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把老房子卖掉了;他自己掏腰包几十万元救助困难群众;他4次跳入长江救人,34次献血,汶川、玉树、舟曲灾区的现场都能看到他救人的身影;像这样具有高尚美德的人还有很多,像行万里山路的邮递员王顺友,22年来,他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无偿为乡亲们摆渡50年的黑龙江老大爷赵永禄;坚持践行承诺的河北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资助因病去世同学的父母至今;我们小学生,虽然力量小,但是我们也有一颗闪光的心,传承美德,践行美德。看见垃圾旁的垃圾我们会主动捡起,看见老人我们会主动让座,看见别人有困难我们会主动助……生活中的小事,只要你发现,处处是文明。

我和妈妈每年都坐火车去北京一次,每次我都会看见车上有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在做同一件事 ——捡垃圾,我不明白他在干什么?便去问他,老爷爷说:“哎!我老了,我想捡些垃圾也是为社会做事,为后代造福,受些苦也没什么!”他笑了笑。到站下车了,可老爷爷的话我忘不了!

我们从小接受传统道德教育,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社会上,校园里也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我希望同学们真正行动起来传承文明,践行文明。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振翅高飞翱翔苍穹。

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稿篇8

梦圆里约

在位于北京东城交道口街道的一处普通居民小区里,每逢周日,院子里总是聚集着三五成群的退休老人共议退休前的峥嵘岁月。而在这个周日,居民小区的院落却安静得出奇。当中国女排拿下决赛的最后一分勇夺冠军时,从许多户人家的窗户中传出阵阵欢呼。这些年逾七旬的老人在共同见证这伟大时刻。

在清华大学,开学后即将升入大二的韩储银与留校同学一起收看了激动人心的女排决战。他们尽情呼喊:我们为女排队员千锤百炼的实力骄傲!为她们穿越铜墙铁壁、不断创造奇迹的精神而自豪!

身在美国的留学生刘美洋也一直在关注着女排决赛。女排夺冠让像刘美洋一样的海外游子的爱国热情尤为高涨。女排姑娘们太厉害了!我爱中国女排!她们颜值高高的!技术牛牛的!

在这一刻,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年龄长幼,无论身份职业,都因为中国女排的荣耀喜极而泣。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我在院子里徘徊紧张得不敢看,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的砰砰跳动声,在中铝集团担任高管的蒲晓鸥说,这时听到有房间传来尖叫声,我的眼泪瞬间就掉了下来。

中国女排夺冠的消息传来,也让从事排球工作的国家级裁判员吴戈激动不已。接连战胜连续两届奥运冠军巴西队,以及曾在小组赛战胜过我们的荷兰队和塞尔维亚队,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薪火相传

自从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在日本东京世界杯上首夺世界冠军,到20xx年再次梦圆里约奥运,35年间,中国女排9夺世界冠军,其中3次站上奥运之巅。一支球队的赛场风云成为几代人的成长记忆。

中华儿女对中国女排总有着特殊的情感。当中国女排站在里约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时,曾经见证过老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人们,眼前似乎重现了火红的八十年代。在四川大学中文系79级微信群中,同学们打出了再喊一回当年的口号:向中国女排学习!向中国女排致敬!

中国女排跨越30余年的冠军路,陪伴北京科技大学退休教师陈捷度过了为国效力的职业生涯。那时,我们的国家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正待起飞,女排精神带给全民族是奋发、攀登、腾飞的前进动力。如今,我们又一次站在了重新出发、二次改革的新起点,需要顽强和坚持的精神,陈捷说,从如今的女排身上又看到了老女排身影,也听到了时代的呼唤。

时光总是令人感叹。早在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时,首钢总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的郭庆刚刚成为一名光荣的首钢工人。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正经历着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squo;女排精神squo;激励着刚刚实行承包制的首钢人,郭庆说,如今,正处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首钢,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同样需要这种精神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首钢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继续发挥引领者,示范者和先锋队作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时代先锋

在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后,一段话在网络中盛行:有人曾经问,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就像一万个读者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身处不同行业,所处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于squo;女排精神squo;也有各自的理解和感悟。记者在采访中,提到再度夺冠,提起squo;女排精神squo;,近乎所有采访对象都难掩激动之情,有的甚至声音几度哽咽。

从清华大学走出的中国第一个国际大赛百米冠军胡凯,如今已经是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在采访中,记者依然能感受到曾经作为体育人的胡凯内心的激动和感慨。这是我第二次在清华大学见证中国女排夺冠。从雅典到里约,20xx年来气质不变,从80年代一路走来,30余年精神永存!

什么是女排精神?就是淘汰赛以来你有主场气势,我把你球迷打哭;你在心理占优,我把你气势打掉;你本心态放松,我把你打到紧张!胡凯说,回顾历次夺冠,中国女排没有一次是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获得胜利的。我们的国家正走在民族复兴和重塑自信的路上,这条路上的道艰难险阻,都需要女排精神来提振士气,坚定信念!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说:squo;女排精神squo;可以概括为:团结、拼搏、爱国。在清华大学,我们学习女排精神,要让她成为新时期体育教育的主旋律,让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不仅仅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成为培养完善人格的最佳手段。

今天我们面临的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就像奥运赛场的激烈角逐,所处的改革进程就像中国女排此次里约之行的跌宕起伏。在采访中,每个采访对象都情不自禁地把女排精神融入今天的时代,融入自己的生活,女排精神将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