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欺凌,相信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有关预防校园欺凌事件演讲稿实用范文3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预防校园欺凌事件演讲稿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预防校园暴力,共创和谐校园》。
自去年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多起校园暴力案,伤亡惨重,让人痛心,也让我们更加关注校园安全。针对连续发生的校园安全极端事件,我们的上级机关及学校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上级为我们学校配备了校园专职保安,每名保安都配备了足以制服歹徒所需要的警械及其它装备,学校则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使学校的周边及校园都处在有效监控范围内,另外,学校也加强了值班,落实了责任。这一系列措施的采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通过此来切实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确保我们师生的生命安全。
在上级、学校加强安全保卫措施的同时,同学们也要学会一些面对危险的应急方法:
1.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学校及你们的老师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他们会坚定地站在你这一方,所以千万不要轻易低头。要像老虎一样会撕咬,像山羊一样敢顶角,一旦你这样做了,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冒然攻击。
2.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迅速找到电话准备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
3.如果危险发生,可用自己的书包、书本、扫把、凳子、桌子等物来挡,可以躲避受到的打击;若是隔辟班发生危险情况,要赶快关紧自己班的门、窗,不让歹徒进来。
4.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给不法分子留下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
5.如果周围有人,要大声喊叫,引人注意。
6.注意不要用尖锐刻薄的语言激怒歹徒,须以保全生命为第一考虑,要学会运用机智逃离。
7.找机会逃到人多的地方求救,或躲入商店、民宅。
8.在公共场所应找服务台人员或向警察求助。
9.若在大马路上,可以用手敲打路旁停放的车辆,让车子警报器大响以吓退坏人。
同时希望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期间,学校大门关闭,任何同学都不得私自走出校门,特殊原因要离校,要持假条到传达室登记后方可离校,回校后要先在传达室销假,然后才能进入校园。上学、放学时走读生进、出大门,应主动出示学生证。
2.发现校门外有可疑人物要及时报告,看到同学遇纠缠和侵害,要及时回校报告或拨打110求助。
3.走读生要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及时离校,没与学校签安全协议的走读生不允许来校上晚自习。
4.冷静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同学之间的矛盾,都是小纠纷、小冲突、小摩擦引起,如一个不太友善的眼神、一句不文明话语,或一个无意的碰擦,本是小事,但若不能冷静对待,就会酿成大害,引发冲突、殴斗,群殴甚至致人伤残死亡。同学间的冲突并非深仇大恨,避免发生这样的悲剧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微笑,一句对不起,就是小孩也能做到的团结友爱、文明谦让。否则,心胸狭小,争强好胜,轻则受到学校处分,重则受法律制裁,到时候悔之晚矣。
5. 不要将你过去的同学招致到学校及周边,更不得借助他们解决同学间的纠纷。
老师们、同学们,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预防校园暴力,共创和谐校园。从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现在就做起。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预防校园欺凌事件演讲稿2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小打小闹”不再是嬉戏玩耍,而是恶意中伤他人。据新闻报道,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都存在恶意辱骂、殴打,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校园暴力事件性质恶劣,但多数施暴学生因“未成年”“口头批评教育”为借口而免于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七成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七成以上,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多少父母撕心裂肺的泪水与无助。是多少孩子孤寂的夜晚和不可触碰的痛苦回忆。
制度教育,法律先行。有不少网友建议适当提前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年龄,细化法律条文。且不说建议是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但也说明一个问题,完善制度教育已迫在眉睫。一方面是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操作性高的应急预案配套体系。针对类似校园欺凌事件拟制惩戒教育制度,明确“红线”范围以及触犯成本,让孩子们时刻保持“红线意识”;另一方面,校园是社会的缩影,老师则是这个缩影中的灯塔。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及学习状态,及时的沟通与了解情况能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青少年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是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也是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结合青少年的特征,制定出科学的、可行的惩戒教育制度。重点就在于拿捏好度,“盐淡适中”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从心理层面来说,受害学生和施暴学生都是受害者,或多或少在心里层面都存在缺陷,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心里疏导,能塑造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完整的人格。与此同时,家长不能抱着“唯成绩论英雄”的态度,应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底线意识与道德操守,学会尊重他人。说到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发生这样的暴力事件,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老是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借口袒护孩子,更不能因此而让孩子产生“我还是未成年,我不用承担责任”的惯性思维。
少些冷漠,多些帮助。当看到青少年被人殴打、辱骂时,我们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多说几句,多问几句,也许就能避免一次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也能让一个孩子少受些伤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整治校园欺凌事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无论制度多么完善,法律多么健全,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发自内心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严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双管齐下,才是整治校园欺凌事件的一剂良药。
预防校园欺凌事件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xx班的xxx。
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如何预防暴力伤害。
其实大家都知道,校园暴力可使大家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校园暴力不仅直接伤害了我们的身体,还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心理健康,有些同学由此产生恐惧心理,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
校园暴力还会使我们家长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由于担心校园暴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许多家长亲自接着孩子上下学,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家长不得不求助于相关法制机构。另外,校园暴力可使校园正常秩序受到破坏。校园暴力的存在和发生,使同学们不得不挤出时间和精力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下面我和大家说说校园暴力哪几种表现形式
1、索要钱物,不给就软硬兼施,不给就威逼利诱。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性格。
4、同学们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强。
5、不堪受辱,以暴制暴,冲动报复。
6、侮辱女同学。
7、侮辱、恐吓、殴打教职员工。
以上就是常见的校园暴力,那么我们如果遇到校园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又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自己和有效的抵制校园暴力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遭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同学,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止暴力,绝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治暴。
(2)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讲策略,运用智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必要时尽是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3)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校内、外偏僻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不法分子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
(4)要增加法制意识,当冲突发生后,要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