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的演讲稿可以提升演讲者的自信心,要想演讲顺利,就不得不反复揣摩你的演讲稿。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信仰的力量演讲稿500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信仰的力量演讲稿500字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信仰成就力量》
人!总是要有信仰的。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生的动力,是坚持不懈的斗志,是重头再来的勇气。有了信仰,才会出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式的英雄儿女;有了信仰,才会出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了信仰,教师才会执着而专一。那么信仰到底是什么呢?是坚定的信念,勇敢的面对、执着的'坚守。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身边的学生吧。
她、梅傲雪,聋二班学生,她父亲是一名聋哑人,母亲轻度智障,生活在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陪伴长大的环境里,尽管命运多舛,可她却是那么阳光,那么优秀。瞧瞧,她快活得像只精灵,她的舞姿多优美呀!每年的文艺汇演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她跳着,跳着,跳上了国际大舞台。她的手多小多巧啊!一幅幅精美的钻石绣、十字绣、布贴画、一朵朵漂亮的丝网花,一个个小巧的串珠作品,都是这双小手的杰作。她读书读得多认真,发音多清晰,多有感情啊。不久前,她又荣获了我校首届中华读书演讲比赛一等奖。是什么让命运多舛的她一路前行?是“我不比健全人差”的坚定信念,是“别人行,我也行”的坚持努力。
他,汪小天,阳光班的学生,中度智障,常常词不达意、听不懂话,衣冠不整。任何人一看,便知他异于常人,出现在任何别的场合,他都属于被嫌弃、被鄙视的对象。可就是这样的他,却是我校的体育之星。他一拿起羽毛球拍来就如鱼得水、挥洒自如,一踢起足球来就生龙活虎、有板有眼。他努力锻炼、勇往直前,终于取得了羽毛球残奥会银牌和足球比赛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就是这样的现状,他却从来不轻易放弃自己,课堂上努力学认字,课后学洗车、扎拖把,是什么让他进步?是“我也有用”的坚定信念,是一次、百次、千次的反复训练。
她、刘友晶,先天盲人,爸爸、妈妈、她一家三口都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可他们却是那么勇敢、那么坚强、那么乐观。她的学习成绩堪比同龄人。她的钢琴弹奏得如行云流水,她的歌声是那么清纯、甜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就在特校这个小小的天地里,她每天坚持在操场上走步、在律动室练琴,在播音室播音,她的优秀让我的女儿都自叹不如,望尘莫及。是什么让她如此优秀?是“一定要幸福”的坚定信念支撑着她,是“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信仰鼓励着她,不断前行。
让我们再熟悉一下身边的同事吧。他们有的已年近退休,有的青春靓丽、风华正茂,有的刚从普校调进来,但只要一登上特校的讲台,便全身心投入特教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尽己所能,让每一个残疾学生成人、成才。他们当孩子们的老师、保姆、妈妈。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学习上,耐心、细致地教育;活动中,教给学生谋生本领、立足技能;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解决他们的思想疙瘩,让他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残缺天地、真情世界。他们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乐于奉献。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最美松滋人。是什么让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面对清贫而没有回报的工作?努力搭建残疾孩子和社会沟通的桥梁,把爱的种子播种到荒芜的心田呢?是他们心中共同的信仰----爱能够创造奇迹。
是啊,相信岁月,相信爱的播种!相信在经历了未来的风风雨雨和岁月沉淀之后,所有的阴霾终将会被明媚的春光所替代!不要去思考苦不苦、值不值,选择了就义无返顾,,要做就做得精彩,要嫁就嫁给幸福。
老师们,我们没有虚度光阴,我们的工作是重要的,是有意义的。让我们把岁月书写成激情的诗行,把信仰化作前进的力量克难奋进吧相信爱能够创造奇迹,相信你、我携手,一定会给孩子们一个幸福的明天。
最后衷心地祝各位领导老师时时处处生活在爱的包围中,用心中的信仰书写人生的辉煌!
谢谢大家!
信仰的力量演讲稿500字2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有时候,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人面对冰冷的死亡,可以如此微笑和坦然;是什么力量,让几万名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红军战士翻越穷山恶水,突破前后堵截跨越大半个中国?又是什么力量让仅仅二十几个党员的星星之火燃烧成担负起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中坚力量?这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神奇和伟大的力量?当一页页翻开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与牺牲的篇章,我们有了一个充满力量的答案: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很想回到1921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去问问参加一大的那些年轻的代表:你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有的是大好前途,有的是加官进爵,为什么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我想她们一定会坚定地回答:中国需要正确的方向。中国人需要正确的信仰!
我很想回到1927年北京菜市口的刑场,再去听听李大钊先生哪斗志昂扬的国际歌,也想问问他:面对敌人的屠刀,面对冰冷的死亡,您到底怕不怕。我想他一定会微笑着坚定地回答: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失去信仰!
我也想回到1935年漫漫长征路上,去问问《金色的鱼钩》里的那位老班长,去问问《丰碑》中的那位军需部长:你们永远长埋在这无边的草地和皑皑的大雪山上,你们怕不怕,我想她们一定会坚定地回答:我们并不怕,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仰,再冷再饿也觉得充满希望。
我想问问董存瑞,我想问问刘胡兰、我想问问黄继光,你们浴血奋战,你们抛头颅洒热血,却没有享受一天平静的生活,你们后悔吗,我想他们一定会这样回答:为了信仰,总有牺牲,看到你们现在的娃娃幸福成长,我们也会欣慰,绝对不会有任何后悔和感伤。
我想问问钱学森,我想问问邓稼先,我想想问问那些两弹一星的元勋,我想问问在大戈壁隐姓埋名的航天人,你们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来到这万里黄沙,你们冤不冤枉,我想她们一定会淡淡地一笑回答: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祖国强大,民族复兴就是我们的信仰.诺贝尔奖固然可贵,但是祖国人民的赞扬才是最可贵的奖章.
是啊,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哪怕身处黑暗仍然迸发火光,哪怕面对逆境,仍然心怀希望,哪怕面临死亡,仍然高歌刑场。这就是共产主义的信仰!为了让更多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幸福童年的时光,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有全部牺牲和奉献。
一个民族可以贫穷、可以暂时落后,但是它绝对不能失去信仰,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胸怀坚定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人,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富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中国共产党,因信仰而生。因信仰而发展强大,就让所有的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保持那种最初的那种朝气和,永远保持那种伟大和鲜活的信仰。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出全新辉煌的篇章。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完毕!
信仰的力量演讲稿500字3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工程技术学院xxx。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信仰的力量,说到信仰,相信这个词对于大家而言并不陌生,那么,敢问在座的各位,你的信仰是什么?
英国有句谚语:One should eat to live, not live to eat.翻译成中文就是人为生而食,不为食而生。如果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味追求衣食住行,满足了最根本的生活需求,但是在个人精神层面却不加修缮进取,那么试问,这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
独行者穿梭于浩然大地,忍受着恶劣环境和时空距离对其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也许放弃这样的念头也在脑海里飞速闪过,但望见,路还在脚下,焦点还在远方,行走就是他终生的信仰,所以,即便是脚下的路布满荆棘,也依然选择坚定的去行走,去一步步靠近,滋生出信仰的那个远方。上帝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希望的信仰;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爱情的信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是忠义的信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善良无私的信仰。于这,便是信仰的力量。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齐聚一堂,是缘分,让五湖四海的人来到这里,但是,也是因为信仰,让我们将那一粒呵护了十几载的梦想的种子,连同我们曾许给自己郑重的承诺,一起打包,来到了这里。说信仰,我们共同的体会应该就是高考那年,1000个人,就有1000种高考,我想那是每个人生命中最深刻的记忆之一,那是青春里凌厉的一个转弯,也是成长里最沉痛却也最畅快的节点。在那时刻将神经紧绷的特殊阶段里,我们可以每天六点半起床,匆匆赶到教室气宇轩昂的读给自己长达几分钟的宣誓词,然后开始一天繁忙的学习,我们可以每天和书本打交道,可以为了一道数学题争论不休然后反复思索,我们也可以在每次考试失利后心底里暗自神伤,却心有不甘的学习到深夜,那个时候,我们像复读机一样,我们倔强,我们坚强,我们相信。每天重复着一个频道,一个动作,咀嚼着这个过程里的反反复复的酸甜苦辣。累吗?累,苦吗?也挺苦,但是为什么又苦又累,我们却依然可以坚持下来,有的是一年,有的是两年,甚至更多。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抽不出时间去迷茫,我们只有笃定的一份信仰—高考成功!虽然这个成功的标准因人而异,但无论这份信仰它带你走向了何方,至少,你没有辜负那段美丽的时光,最重要的是,你因为这份信仰完成了最精彩的成长。我们应该为那个忠奉信仰而忍耐坚持的自己鼓掌。
再后来,带着十八岁的梦想走进了大学,我们像离弦的箭,突然间的自由让我们在形形色色的大学里开始迷茫,开始失去方向,在白无聊赖坐下来静静思考的时候,想想几年前的自己在如何的往前走,对比现在的自己,会逃本就不多的专业课,会经常通宵打游戏,会面不改色心不跳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费...,诸如此类的行为还有很多,阔别了曾经那份简单而笃定的心境,回过神来,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自己很陌生,陌生到让自己有些发怵,十八岁的梦想,我们把它遗失在了哪个岔路口?你曾那样坚定守护的信仰,又在哪里,与年轻的你,做了平静的告别?
因为信仰,爱迪生在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后最终获取了研制电灯实验的伟大成功;因为信仰,史铁生在不惑之年带着残废的双腿,将轮椅驶进了它精神的归所
—地坛。而我们,现在只是平平凡凡的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的确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庞大到我们每一个人落在那个分数线上,只是一个孤零零的阿拉伯数字“1”。可是我们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代,因为我们正年轻,因为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少年,于己,于家,于国,我们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它需要我们用知识去武装自己,更需要我们用品质和精神去不断完善自己。而这一切,都应该从心开始,从我们心底最深的信仰开始,只有信仰,让我们不惧怕黎明前的黑暗,只有信仰,能做我们前进的方向标,让我们在一次次追寻中笃定的守望,踏实的进取。对于任何一个人,信仰是万万不可丢的,它象征着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旦失去,就只是一具浪游在时空隧道里没有灵魂的空壳而已,而这,是我们甘愿去拥有的可悲人生吗?
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以信仰为名,来书写我们的人生故事,或跌宕起伏,或低回婉转,无论如何时过境迁,斗转星移,也不管你功成名就还是隐退俗世,永远不变的是我们最简单而笃定的心,让我们去找回被丢失的梦想,找回曾经那样义无反顾的自己,用我们年轻有力的臂膀担当起起我们应尽的责任。这力量会让我们这一生将这故事进行到底,多年后,拿出来再读,也许有人是白首嗟叹,蹉跎恨晚,你仍然可以淡从容的低声轻诉:“我还会被自己感动,我这一生,了无遗憾”。如此,足矣!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完毕!
信仰的力量演讲稿500字4
各位同学大家好,
大家好!
1934年10月,在江西瑞金,丈夫长征出发时说:“革命胜利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为了这一句话,军嫂陈发姑守望了75年。 身倚门框,脚踏门槛,哼唱着送郎参军的歌。一边编着草鞋,一边眺望着村口,直至双目失明。临终前,她还在向来人打听:“我家吉熏有什么消息?”青丝白发,门槛上磨出一弯深深的凹印;蒲草如丝,身后齐整摆放着75双草鞋……
我时常在想,是什么力量,让这位中国第一军嫂守候75年;又是什么力量,让星星之火燃烧成中华大地一片红;又有什么力量,激荡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有人说,这是信仰的力量。
什么是信仰?或许马克思的这段话,最能阐发共产党人的信仰——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在这面信仰的旗帜下,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这个曾被讥讽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奇迹”。
我想回到1921年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去问问参加一大的那些年轻的代表:你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我想他们一定会坚定地回答:中国需要正确的方向。中国人需要正确的信仰!
我想回到1927年北京菜市口的刑场,再去听听李大钊先生那斗志昂扬的国际歌,也想问问他:面对敌人的屠刀,面对冰冷的死亡,您到底怕不怕。我想他一定会微笑着回答: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失去信仰!
我想回到1935年漫漫长征路上,去问问《金色鱼钩》里的那位老班长,去问问《丰碑》中的那位军需部长:你们长埋在这无边的草地和皑皑的大雪山上,你们怕不怕,我想他们一定会自豪地回答:我们有坚定的信仰,再冷再饿也充满希望。
我想问问方志敏,问问夏明翰,问问刘胡兰,问问渣滓洞里的小萝卜头,更想问问——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你们抛头颅洒热血究竟图个啥,我想他们一定会齐声回答:为了信仰,总有牺牲。
是啊,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哪怕身处黑暗仍然迸发火光;哪怕面对逆境,仍然心怀希望;哪怕面临死亡,仍然高歌刑场。
67年前,傲慢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离开中国时垂头感叹道:“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
2011年,面对令人震撼的“汶川奇迹”,走进灾区的外国友人这样感慨:有一条经验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还有人说:中国改革开放,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了个圈。
风雨95载,弹指一挥间。怎能忘记南湖的红船,怎能忘记井冈山的烽烟,怎能忘记遵义的霞光,怎能忘记西柏坡的告诫。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洁白朴素;信仰纯洁,方有“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不懈斗志;信仰坚定,方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诚如一位学者所说,无论中国怎样,请不要忘记:你站立的这片土地,就是你的祖国。你是怎样,中国便怎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信仰,中国便充满力量。
信仰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仰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仰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信仰的力量演讲稿500字5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九十五周年了,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们首先想起来的是我们牺牲的无数的先辈们。在我们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我们牺牲了三百多万党员,为他的理想和信念。什么是共产党的理想和信仰?简单地说,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说起我的爷爷朱德,大家都知道他是我们三军的总司令。1922年,他就已经就任云南宪兵司令兼警察厅长,领陆军中将军衔,这个时候他才三十六岁。那个时候爷爷可以说是辛亥革命的先锋、护国的名将、青年才俊,按照我们在座的各位现在的观点,这已经是功成名就了。同时他还有美丽的妻子、宝贝儿子、幸福的家庭,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但是爷爷说那个时期是他思想最苦闷、最迷茫的时期,因为丧失了信仰。真正使爷爷思想发生转变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正是因为五四运动,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的书籍流入了中国,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一个党叫共产党。这个时候的爷爷,就好像是在黑暗中看见了一盏明灯,一下子就照亮了他前进的方向。因此找到共产党、加入共产党,是他当时最大的愿望。
1922年的7月份,他和孙炳文同志去找陈独秀,他们在见陈独秀之前,首先见了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非常器重爷爷的军事才能,当即表态出十万大洋,希望爷爷能够帮助国民党组建军队。当时爷爷就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到欧洲去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了解社会主义运动。离开孙中山之后,他们就见到了陈独秀,陈独秀见到爷爷以后,有些犹豫,因为像朱德这样旧军队的高级将领,我们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吸收过。所以他对爷爷说:“我们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奋斗的,要随时准备为无产阶级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像你这样的人要加入我们党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考验。”从陈独秀的言语中,他(朱德)充分感受到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不同,更近一步地打动了年轻的爷爷。他和孙炳文同志听说中国共产党居然在欧洲还有一个支部,负责人是张申府和周恩来同志,所以他们听到以后,非常地兴奋。1922年10月22日,爷爷在柏林终于见到了周恩来同志,真诚地表示要加入共产党,愿意为共产党奋斗终生。周恩来同志被爷爷的真诚所感动,爷爷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吸收的第一位高级军事将领。1938年2月份,时任八路军总司令的爷爷与日本苫米地旅不期而遇,这是一个日军的王牌作战部队,当时爷爷身边只有两个警卫连,二百人。为了掩护总部的同志们和老百姓撤退,爷爷率这两个连仅二百人死死地缠住日军,打了三天三夜之久,当时的日军有近四千人。等到总部和老百姓安全撤退以后,他才率部退出。为什么每次到了危难的时刻他都能够站出来?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出生八个月就被抱到中南海,到爷爷奶奶身边跟他们共同生活,一直陪伴两位老人最终离开人世。我了解他们,其实就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到了他们信仰的力量。爷爷奶奶为我们留下了家风、家训和家规。我们家的家风是“立德树人,勤俭持家”。那么勤俭持家实际上是我们祖上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在爷爷的老家,在他的祖屋里挂着一个佛龛,上面有一幅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横批是“开源节流”,这是我们朱家祖传的家训。爷爷参加革命以后加上了“立德树人”四个字,为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朴素的农民家庭注入了信仰的灵魂。我们家的家训是爷爷说的一句话:“我不要孝子贤孙,我要的是革命接班人。”这就是他对我们所有后代唯一的要求。我们家的家规有三条:第一,不许使用他的小汽车;第二,不许以他的名义去办事,特别是亲友相求;第三,不许讲究吃、喝、住、玩,不许追求享乐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