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的事迹6篇

时间:2022-09-25 作者:Brave 事迹材料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不陌生,大家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事迹材料的写作是需要保证它的严谨性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聂海胜的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聂海胜的事迹6篇

聂海胜的事迹篇1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一颗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这是刚刚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带回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1时59分,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国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条印记。

2021年,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完成太空出舱等多项任务,并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

30年来,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中国人正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空间站。伴随着一次又一次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走得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

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升空,我国终于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近三十年间,几代北斗人坚守建设中国人自己卫星导航系统的初心使命,建成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奔向新时代,北斗人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北斗力量。

嫦娥探月、天问问天、神舟逐梦、北斗环宇。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从未停下对宇宙探索的脚步,探索宇宙,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不变的情怀与浪漫!未来,中国航天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聂海胜的事迹篇2

逐梦浩瀚太空,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发射“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首战”。作为中国空间站的核心组成,“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不仅使我国建设空间站的信心更加坚定,也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中国人的民族自豪。

在对“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所致的贺电中指出,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你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强、创新超越,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全面胜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万事开头难,“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迈好这一步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下了丰富经验,更是开拓出诸多创造性实践。创新创造,是发展航空航天事业重要的“方法理论”。今天的发射成功是一个好开端,鼓舞人心、提振信心,要把这个“好”延续下去,让空间站建设的每一步都能成为下一步的“强心剂”,就要持续不断用好用足创新创造这个“方法理论”。据报道,未来两年,“天和核心舱”将会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陆续与“天舟”“神舟”“问天”“梦天”等航天器共同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和关键技术在轨验证等任务。完成这些任务,不能靠“复制”“粘贴”,只能靠创新创造。只有这样,空间站的建设,才能走好每一步。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更离不开一代代为之奋斗拼搏的人。我国的太空站建设从“追赶者”逐渐成为“领跑者”,无数航空航天人为之倾尽心血。今天下午,当李尚福总指挥长宣布“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那一刻,指挥部现场掌声雷动,还有更多人隔着屏幕深受感动。为什么有掌声?为什么能感动?因为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一刻来之不易,这一刻凝聚着无数航空航天人奋斗的成果。对星辰大海的探索永无止境,继续奋斗的火种更要生生不息。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向每一位航空航天战线上的奋斗者致敬!

聂海胜的事迹篇3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15时54分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自1992年项目正式启动以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突破西方国家的重重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数次在浩瀚苍穹写下精彩纷呈、振奋人心的中国故事。

筑梦太空,离不开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靠的就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靠的就是各部门、各地区、各学科的协成作战。从神舟一号的一飞冲天到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的自主交会对接……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所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聂海胜的事迹篇4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飞天,从无人飞行到太空行走……中国航天事业腾飞令世界瞩目,中国航天成果红利也让世界共享,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__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着航天科技进步的奇迹,成就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今天,航天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得益于科技创新,仅用了二十多年中国就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无人交会对接到载人交会对接等重大跨越。创新发力,五千年飞天梦将画得愈发圆满,广袤的太空将会出现更多、更活跃的中国身影。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祖国的强盛之梦和民族的复兴之梦,其大的支撑就是几代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逐梦苍穹,激荡辉煌。聂海胜、刘伯明,舟十二号名单揭晓,在网络引来一大波仰慕者和敬仰者,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人的崇高敬意与美好良愿。科技兴国,航天之梦,寄托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承载了中华民族富强繁荣的壮丽追求。航天之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内容,上天揽月、征途星辰、浩瀚无边,似乎有种冥冥之中的隐喻,折射出在中华民族这艘巨轮坚强引领下,神舟飞船杨帆启航、刺破苍穹、直射牛斗,象征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民族品质和精神品格。

哲人说,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中国航天人正是那些征战星空、手摘星辰的英雄,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熔铸于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价值底座,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从家国天下、到人类命运、又到民族复兴,一个个巨大的命题,在航天事业上交织绚烂,筑起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脊梁与民族品性。

星海映照征途,奋斗逐梦前行。星海征途同新时代长征路一样,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初心意愿、时代使命和历史重担,统揽“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惧风险挑战、不畏苦难艰辛,中国共产党的掌舵领航、中国人民的勠力同心、中华民族的坚挺不屈,书写了战胜一切困难、迎接一切挑战、创造一切胜利的人间奇迹。站在“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叠的历史关口,闯出心路、开好新局、走稳征程,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初心熠熠,使命昭昭。明天的神舟十二号犹如一把长剑,必将能够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的梦想,扬起五星红旗的光彩夺目,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追求远大的血脉基因。亿万仰望,承载厚望;星空璀璨,大地牢固。跨越星空和大地的两个维度,集合初心和使命的两股动力,航天精神同脱贫攻坚精神、疫情防控精神等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体系,成为朝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价值导向、思想指引和动力源泉,必然能够激越建功立业、接续奋斗、矢志不渝的精神底气。

信仰,是最亮的星。为何中华民族能够从近代沉沦中,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伟大飞跃。蕴藏其中的一条最鲜明的逻辑和内核,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是最有信仰、最有信念、最有信心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党主义为信念,中华民族有了曙光和指南,波澜壮阔的'历史、光彩夺目的新中国史、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史,犹如神舟出征的征途一样,星光璀璨、熠熠生辉。历史必将见证,时代必将铭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成为彪炳史册的万古奇迹。

聂海胜的事迹篇5

1983年,空军来到枣阳一中招募飞行员。招飞考试中,聂海胜的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部顺利过关,考入长春飞行学院。

聂海胜被录取后,金邦才才恍然大悟,他有当飞行员的潜质:平衡能力强。金邦才介绍,学校附近田地里有一根灌溉管,长10余米,宽度只能容下一只脚。别的同学走几步,就会失去平衡,跳进田里;张开双臂的聂海胜每次都能走完,而且通过时间越来越快。

同学刘为众也认为,聂海胜的平衡能力强,范文大全是为飞行而生的人。“我觉得他的平衡能力超强,有天生的原因,也离不开刻苦训练。”

刘为众和聂海胜一同考入长春飞行学院。6月17日,刘为众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彼时,训练设备不如现在先进。训练时,手和脚容易磨起泡是常有的事,血水不停地渗,聂海胜从来不叫苦。他和聂海胜开的是歼击机,对平衡能力要求极高。1985年,他因为平衡能力欠缺,只好转业。但聂海胜还留了下来,还是同行中第一个单飞的人。

公开报道显示,聂海胜驾着歼击机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时,只听座舱外“砰”的一声爆响,发动机停车了。瞬间,飞机转速、高度下降,舱内温度急剧升高。他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一边试图排除故障。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飞机还在下坠。这时,地面指挥同意他跳伞。但聂海胜还想做一做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把飞机开回来。

他试着让飞机滑行,但因距离太远没有成功。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急速下降的飞机带来巨大的超重过载,动一下都很困难。最后,他不得不按下弹射开关,此时他已出现了瞬间黑视,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睁开眼,自己已落在稻田里,飞机摔在离自己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扎进土里十几米深,着火了。

后来经查明,事故原因是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

聂海胜先后驾驶过歼五、歼六、歼七3种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聂海胜的事迹篇6

1983年高中时,赶上空军招飞行员。聂海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没想到各项考核和体检全都过关,被长春空军飞行学院录取。后来,聂海胜回忆说,自己是幸运的,高中毕业时遇上了招飞。当飞行员是聂海胜的梦想,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牛躺着睡着的时候,从没见过飞机的他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

被选上飞行员,对于聂海胜来说除了高兴,也许还有另一层含义,到部队后生活费全部由国家负担,这样一来就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办妥一切手续后,聂海胜离开故乡。临走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行李。他死活不让母亲出门送自己,怕母亲难过。此后,迎接他的是漫长的军旅生涯和无比光荣的航天员经历。_,聂海胜开始改装后第一次驾驶某型歼击机单飞。第二天,他就遇上了事故。那天,正当他准备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时,只听座舱外"砰”的一声爆响,发动机停车了。瞬间,飞机转速、高度下降,舱内温度急剧升高。他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一边试图排除故障。

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飞机还在下坠。这时,地面指挥同意他跳伞。但聂海胜还想做一做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把飞机开回来!他试着让飞机滑行,但因距离太远没有成功。

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急速下降的飞机带来巨大的超重过载,动一下都很困难。最后,他不得不按下了弹射开关,此时他已出现了瞬间黑视,什么也不知道。等他睁开眼,自己已落在稻田里,飞机摔在了离自己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扎进土里十几米深,着火爆炸了……

聂海胜只休息调整了一两个星期就重新上天了。后来经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所以我说,拼搏的人生最壮美!“聂海胜后来回忆说。聂海胜飞过歼五、歼六、歼七等机型,安全飞行1480小时,是空军特级飞行员。1996年,我国开始在全军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聂海胜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层层选拔,聂海胜成为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34岁的他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