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实际的事迹材料是对读者智力和思考能力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挑战,无法带来真正的收获和启示,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激发自信心,坚定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念,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肖文儒先进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肖文儒先进事迹篇1
20xx年6月24日,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肖文儒带领工作组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保障救援环境安全。他沉着冷静、精准研判,带领工作组和当地政府部门人员进入作业区。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就着凉水服下药片后,才撑了下去。
在救援现场,肖文儒往往一呆就是几十天,风餐露宿、风吹日晒是常态。最长的一次,他在现场工作了35天。
20xx年4月10日18时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丰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于4月11日到达现场,参与抢险救援指挥。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直到5月15日,肖文儒才从救援现场撤离。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对于肖文儒的家人来说,是最温馨的时刻,也是最热切的期盼。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一次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文中,他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在我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每当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来。”
危险留给自己,安全留给别人,牵挂留给家人。肖文儒的四哥是一名刑警,1988年因公牺牲。害怕再失去一个儿子的母亲,了解到应急救援工作风险很大,曾坚决反对他下井。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肖文儒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几天。
今年3月,应急管理部党委研究决定,为肖文儒记三等功一次。“永葆初心,勇往直前,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是每一名党员和人民守夜人的真实写照。荣誉属于集体,属于常年奋战在一线的应急救援人员。”肖文儒说,他会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不畏艰难、冲锋在前。
肖文儒先进事迹篇2
11月3日,中宣部授予肖文儒同志“时代楷模”称号,38年来,肖文儒参与了700多次生死营救,从垮塌的矿山、隧道、山体中成功救出1000多名被困群众,创造了多个救援奇迹。青年干部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向“守夜人”看齐,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追寻“守夜人”,践行初心使命。
坚定为“人民守夜”的定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0xx年6月24日,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接报后,肖文儒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经过精准研判,带领救援人员进入作业区。看到被困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救出来,肖文儒说,“能把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切都值了。”青年干部要坚定“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聚焦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敢于主动请缨;聚神改革攻坚大潮,敢于发扬斗争精神;聚力重大事件、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敢于不惧困难,不计得失,将“人民至上”融入精神血脉,最终落实到为民谋利上。
坚定为“成长守夜”的耐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肖文儒说,“年轻的同志要多带去现场历练。”他会抓住每一个“传帮带”的机会,不遗余力地传授实战经验,每次有急难险重的'任务,肖文儒会尽量多带年轻同志一起参与,让他们长见识、增本领、强能力。在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走出温室经历风雨,扎根基层一线成长,要主动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抱定信仰,在“滴水穿石、绳锯木断”中坚守精神,在“勇攀高峰,越难越前”中方显本色,努力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坚定为“理想守夜”的毅力。肖文儒从事矿山救援事业已近40载,很多早年一起入行的人都改行了,但他没舍得这份事业。肖文儒说:“其他行业有很多人干,但矿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这30多年的实战经验,我的工作有价值,我愿意倾尽全力。”青年干部要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甘于当无名英雄,做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奋斗者,始终坚定走在新时代的前列,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甘当“守夜人”,守护人民,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肖文儒先进事迹篇3
20xx年1月10日,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导致22人被困。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随部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全程参与指导救援工作。10多天里,他同前线指战员攻坚克难、连续作战,协调调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高性能救援装备,指导专家技术团队不断优化细化抢险救援方案,组织矿山救援队伍、钻探队伍及井筒清障人员研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施救、科学施救、精准施救,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11人获救。
20xx年3月28日,山西华晋焦煤集团王家岭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肖文儒先后5次下井指导施救。特别是在救援关键阶段,他身背呼吸器下井侦查,掌握了第一手信息,会同地方政府人员制定了严密的行动方案,为成功救出115名被困矿工作出了突出贡献。
勇往直前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熟悉肖文儒的`人都说,老肖的胆子真大,他不像领导干部,更像基层救护指战员。“他始终坚持只有下井勘查,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救援遇到困难时,他更是毫不犹豫地下井找出原因、指导救援。”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一位干部说。
肖文儒先进事迹篇4
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有位一头白发的“高瘦黑”令人印象深刻,他是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王念法,一位“80后”。
2002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王念法凭借着过硬的素质,从部队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第一批队员,先后参加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海地等10多次国内外地震救援。
“哪里有灾难,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有我。”穿上救援服的他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一员,而平时,他是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教官。
今年10月23日,中国救援队和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功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和复测,我国成为亚洲首个拥有两支获得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的国家。王念法说,看到我们国家的救援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感到很自豪。
肖文儒先进事迹篇5
11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现任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肖文儒同志从事矿山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工作38年,先后参加、指挥和指导矿山、隧道、山体垮塌等事故灾难救援700余起,多次冒险深入灾难现场,在多起重特大事故救援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成功解救被困群众1000多名。
他可弃个人安危,却不弃受困群众,以“铁肩膀”扛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千钧重担。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关节炎,烫了伤疤的眼角、变了形状的关节、搭了3根桥的心脏,可以说肖文儒是个深受各种疾病困扰的人。托着这样的身躯,他每年最多出差200多天、经常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他一次又一次挺进火舌吞噬的空间、高浓瓦斯充斥的井下、接近人体极限的高温,只为了不惜一切代价救人、救人、救人。因为救人,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因为救人,他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经历了生死、见多了离合,他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淡,却独独把受困群众的生命安全高高举过头顶。“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他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贯通生死的救援路,为受困群众吃下定心丸、留住生的希望。
他可弃小家闲坐,却不弃万家灯火,以“铁面人”筑起心底无私、廉洁用权的为政榜样。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人向往。但肖文儒的儿子却写道:“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我还没起床,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我晚上都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就连肖文儒的母亲生前也曾抱怨:“我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的时候,都想不起来你。”肖文儒无奈地牺牲了陪伴孩子、照料双亲的时光,却在办公室放着一只行李箱,时刻准备奔赴瞬息万变的战场,投入重特大灾难事故的营救。无论身居何种岗位、手握何种资源,他决不允许家人因为私事麻烦组织,更不允许家人经营与他工作有交集的业务,在他眼里公与私、情与法、利与义“泾渭分明”、边界清晰,没有且更不该有任何“模糊地带”。
他可弃功名利禄,却不弃应急事业,以“铁石心”锻造志存高远、向险而行的崇高人格。肖文儒内心深知,应急救援工作太苦、太难、太危险!当年很多救援队友已改行换业,有的发了财,劝他跟着“下海”致富,但是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始终坚守在矿山救援第一线,只因这个岗位离不开他30多年的实战经验。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他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他的手机里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总工程师的.电话号码。河南新乡特大暴雨灾害、辽宁阜新万达煤矿透水事故、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事故……哪里最危险、哪里最紧急、哪里最吃劲,哪里就有肖文儒的背影。“人在岗上、岗在心上、心在事上”,就是他对应急事业最真实的写照。他把对应急事业的无限忠诚,书写在每一次生死以赴的逆行、每一片生命禁区的现场。无论生死,不计报酬,他誓要把有意义的事业进行到底。
他可弃循规蹈矩,却不弃登高而攀,以“铁脚板”奔赴科学应对、防救结合的全新战场。众所周知,应急救援是个极端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科学、技术、经验的门槛要求很高。肖文儒作为元老级专家,不存任何私心杂念,主动拿出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把全部心得、经验倾囊相授,逼着徒弟们学习、带着徒弟们下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传帮带”。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到加快发展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讲解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中“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他把一批批“门外小白”,培养成“行家里手”甚至“专家权威”,就是为了带着他的“继承者们”实现从“救”向“防”的转变,沿着“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爬坡过坎,去攻克一个又一个娄山关、腊子口。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学习时代楷模肖文儒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小我”于“大我”、化“想到”为“做到”,弘扬时代精神、展现时代品貌、融入时代洪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在本职岗位上对标对表干、知重负重干、创新创造干,把时代楷模的精神力量浇筑成同心奋进的不朽丰碑。
肖文儒先进事迹篇6
这些年,我最难以忘记的是惊心动魄的事故现场的情形,最幸福的事是历尽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救援很苦很累,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才能一再创造矿山救援的奇迹。否则,个人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也无法把人救出来。
危急关头显担当
在肖文儒看来,应急救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工作,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应急救援是非常态化、非正常化的,光凭书本知识不行,还要依靠实战中积累的经验。”肖文儒说。
38年来,肖文儒总结应急救援经验,组织起草了《矿山救护队资质认证管理规定》《矿山救护培训管理规定》,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他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创新实践相结合,针对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选择,以及方案制定、装备配备、功能定位明确、与地方协调,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说。
20xx年10月18日,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83人被困。肖文儒受命赶往现场指导救援。到达现场后,肖文儒立即了解情况,并深入井下事故现场查看,提出调集专业排水队伍充实救援力量、调整优化救援方案的建议。
肖文儒先进事迹篇7
对应急救援工作,肖文儒爱得深沉。用他的话说就是,“睡觉时做梦,梦见最多的是在井下抢险救援的场景”。热爱背后,是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是对宗旨意识的践行。
30多年前,山西省原大同矿务局雁崖矿突发井下中央变电站着火事故。时任矿务局救护中队副中队长的肖文儒带领队员深入井下救援,成功救出被困人员。肖文儒升井后,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拦住说:“谢谢你们把我孩子救出来。”这一幕,刻印在20多岁的肖文儒的脑海中,让他深深认识到应急救援、拯救生命的光荣。
危难从来不避,指挥必须前移。每一夜坚守,每一个决定,每一次出发,都是在和死亡抗争、与命运较劲。“逃生是人的本能,但我们是向险而奔、逆向而行。越是险象环生的危险环境,越是需要我们深入其中救出被困人员。这是党和人民赋予守夜人的`职责。”肖文儒说。
20xx年1月10日,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导致22人被困,肖文儒随应急管理部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指导救援工作。10多天中,他同前线指战员攻坚克难、连续作战,协调调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高性能救援装备,指导专家技术团队不断优化细化抢险救援方案,组织矿山救援队伍、钻探队伍及井筒清障人员研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施救、科学施救、精准施救,在与死神的搏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11人获救。
熟悉肖文儒的人都说,老肖的胆子真大,他不像领导干部,更像基层救护指战员。“他始终坚持只有下井勘查,掌握第一手情况,救援方案才更有针对性,救援行动才更有效。救援遇到困难时,他更是毫不犹豫地下井找出原因、指导救援。”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一位干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