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拾金不昧事迹7篇

时间:2023-08-07 作者:pUssy 事迹材料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或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要写事迹材料的情况,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凸显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用用意,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学生拾金不昧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生拾金不昧事迹7篇

学生拾金不昧事迹篇1

2018年3月31日中午,次仁旺庆跟以往一样,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突然发现路边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捡起来一看竟然是一条金手链,他看看四周没什么人,也不知道是谁掉的,次仁旺庆毫不犹豫的把金手链带到学校交给了班主任措央老师。

2018年4月5日上午第二节课后,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到操场上做操,做完操尼拉布加和其他同学一样准备回教室上课,突然发现脚下有一枚金戒指,尼拉布加想:“不知道是谁这么不小心把戒指弄丢了,现在失主一定很着急”。于是,尼拉布加立刻把戒指送到了学校德教处。

次仁旺庆和尼拉布加用行动告诉我们:那一刻,他们俯下身去拾起的不仅仅是一条手链和一枚戒指,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是我们现代的“小雷锋”。

为了表扬次仁旺庆和尼拉布加两位“拾金不昧”的同学,并把他们的这种高尚品质在县第一小学发扬光大,校领导分别于4月2日和4月5日在学校操场上为两位同学颁发奖状,希望他们好好学习,一生做正直的人!也希望广大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争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像这样的好人好事在县第一小学还有很多。2017年,比如县第一小学四年级五班的阿旺曲杰同学和五年级二班的列达卓玛同学在上学的路上分别捡到了两千元和四千元现金交给老师。找到失主后,失主感激不尽,给列达卓玛同学写一封感谢信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四年级六班的巴秋贡加同学也是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两千多现金交给了班主任索朗卓嘎老师,后来他的优秀事迹上报后,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美德少年”……

学生拾金不昧事迹篇2

有些小事发生后,像微风一样从身边吹过而很少留下痕迹,但其中一件小事却令我至今难忘。

三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当时放学了,我在学校的操场上玩,忽然,我发现有一张十元的钞票正静静地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我顿时又兴奋又高兴,急忙跑过去,猛地一把将十元钱抓到了手中,我抬头左右瞅了瞅,没有人看见,我马上将捡到的十元钱装入放在一旁的书包里。“真是天上掉馅饼啊,没想我也碰上了!让我白白地捞了十元钱”我心中一边想着,一边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到家后,我想:“平时我丢了铅笔或书本,心里都特别着急,要是丢钱的人找不到钱,肯定会着急和伤心的。”我心中产生了矛盾,于是我去问妈妈怎么办,妈妈笑着回答:“祺祺,你应该把钱交到大队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妈妈的话使我豁然开朗,我决定,明天把这十元钱交到大队部。

第二天,我就开始实施我的计划。在午饭过后的大课间,我一口气从教室跑到了大队部,把钱交给了大队部的马老师,马老师直夸我:“你真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我听了这话,像吃了一口蜜,心中甜甜的。

出了大队部,我感到外面的天更蓝了,国旗迎风飘扬,我的心情也是特别舒畅!至今我还时时想起这件事,我想这也是一个儒雅少年应该做的。

学生拾金不昧事迹篇3

近日,秭归县郭家坝镇平睦河小学的小学生小辉同学拾金不昧的事迹在校园传播,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为他点赞。

几天前,平睦河小学一(1)班的小辉同学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发现包里面有银行卡、现金和证件。想到失主可能回来寻找,小辉赶紧和家长联系郭家坝镇派出所文化警务室警员谭鹏,并将钱包送到了谭鹏手中,让谭鹏帮忙寻找失主。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联系到了失主,而此时失主不知道自己的钱包是否还能找到。在与失主取得联系后,谭鹏第一时间将钱包还给了向女士,当她得知是位小学生捡到钱包的时候,向女士尤为感动。

为了感谢小辉小朋友,失主向女士委托郭家坝镇派出所将一面奖状送到了平睦河小学,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为了表扬小辉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6月16日上午,郭家坝镇平睦河小学召开了关于小辉同学拾金不昧的表彰大会。在表彰大会上,郭家坝镇派出所民警易飞同志充分肯定了小辉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表扬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肯定离不开家长平时的言传身教,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并发起了全校师生向小辉同学学习的倡议。

捡到钱包之后没有任何犹豫,而是在没有等到失主的.情况下交给了民警,小辉下意识的反应更加彰显了他的可贵品质。

小辉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平睦河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面貌,这是平睦河小学开展 “喜迎二十大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德育活动获得的丰硕成果。近年来,平睦河小学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将德育教育贯彻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获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学生拾金不昧事迹篇4

5月20日上午,一块写有感谢信的展板由苗先生带到了白泉一小,这是失主的父亲对金萍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深深的`感谢。

4月20日上午,白泉一小四年四班的金萍同学在嘉福花园二期玩耍时拣到了一个钱包,内有一张身份证、四张银行卡、一张饭卡和200多元现金,金萍同学毫不犹豫的送往小区警署,可惜警署无人,她随后便来到学校,交到了正在值班的副校长吴桂友的手上。开学后,吴校长在广播里呼吁全校师生寻找失主,未果,逐交到白泉镇派出所警察手中,警察叔叔几经周折后找到了失主,是一位在读大学生,放假回家时不小心遗失了钱包。失主的父亲接过失而复得的钱包后十分感动,于是带着感谢信和礼物,与警察同志、东辽县广播电台记者来到白泉一小,对金萍同学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表示感谢。

金萍同学拾金不昧的事迹感动着失主,也感染着白泉一小的每一个师生。多年来,白泉一小始终将德育教育立于首位,将德育渗透在平常的教学当中,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学校也经常涌现出许许多多像“金萍”这样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金萍同学在校外的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不仅是众人学习的榜样,也以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出了当代小学生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学生拾金不昧事迹篇5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在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西关校区校园内认真践行以来,学生们不断将正能量的传递在实际行动中。学生张亚迪拾金不昧的文明事迹在校园里广为传扬。

6月28日上午,六年级一班学生张亚迪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现金近2000元。她想丢钱包的人肯定很着急,就在原地等候失主,但迟迟没人来认领。就把钱包交给了学校保卫科刘衍旭科长。后来,在刘科长多方努力下,终于联系上了失主。当拿到自己失而复得的钱包时,失主孟先生连声说:“谢谢!谢谢!”这是我刚刚卖的麦子钱。

这件事过去了好几天,她还像往常一样上学、放学,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在同学面前炫耀。同学们虽然天天和她相处,却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她做了让人交口称赞的好事,直到失主孟先生送感谢信到了学校,老师同学们才得知此事。

张亚迪同学拾金不昧的事迹,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赞扬。学校也同时号召广大学生,争当写好字、读好书、学好艺、做好人的“四有”好少年,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里。

学生拾金不昧事迹篇6

2020年6月8日上午,一面印有拾金不昧、精神可嘉的锦旗送进了浮梁县第二小学,这位拾金不昧的同学是四(1)班的陈睿谋,一个充满爱心的阳光男孩,以自己的行动不断为胸前的红领巾增光添彩。

6月5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周四早晨,陈睿谋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进校园,路过幼儿园与老逸夫楼之间的卫生区时,忽然发现地上一打东西,以为是一袋垃圾,心理暗自思量不能让它影响环境卫生。于是,他走进一看,原来是钱,足有670元。对于一个只有11岁的小学生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然而他面对这一巨款,毫不犹豫的跑到教室上交给吴末桃老师,希望尽快寻找到失主,归还钱物。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最终经过确认,确定失主是一(7)的一位家长。经学校与失主王丽明联系,将遗失的人民币第一时间归还到了失主手中。

6月8日上午,失主王丽明专程来到浮梁二小表示感谢,并向陈睿谋同学赠送了一面锦旗。他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孩子家长的培养,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少年。并祝陈睿谋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这种社会正能量继续发扬。

陈睿谋同学上学期期末,曾在南门早餐店捡到一个孩子的金首饰,恰逢寒假,未能及时上交给吴老师,多次电话和吴老师联系,希望尽早找到失主。这学期一开学便上交给了吴老师,学校多次在校广播站寻找失主,未曾找到,如有遗失,请及时和学校联系。

陈睿谋同学不断充实着自己,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他是素质教育春风吹拂下茁壮成长的小幼苗,他那善良真诚的心灵,拾金不昧的精神激励着很多人,希望拾金不昧这粒种子继续相互传递,让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学生拾金不昧事迹篇7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当我们从小哼唱这首童谣时,就知道了捡到东西要归还的道理。千百年来,我们把拾金不昧作为一项传统美德,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传承。而在我们身边,这种美德故事被信息工程系17微机2班邸东升和崔佳硕两位同学传承了下来。

3月5日上午,邸东升和崔佳硕同学拿着一个钱包来到学生处,原来这是他们在餐厅充值饭卡时拾到的,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等贵重物品,两位同学马上意识到失主丢失钱包后,一定很着急,于是二话没说,急忙把钱包交到学生处,希望能尽快找到失主。做完这些后,两名同学默默地回到班里继续上课……当失主17汽修5班马铭杨同学拿着感谢信来到信息工程系,专程来对两名同学说声“谢谢”时,大家才知道了他们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而面对大家的赞美,他们只是羞涩地说了一句“这没什么”。

感动是瞬间的,但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是永恒的,这样的正能量,让我们倍感温暖。邸东升和崔佳硕两位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充分体现出我校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这是我校抓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典型结果。只要每一位同学都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展示文明,这种正能量定会传递下去,开出更美丽的花朵。希望我校这样好人好事越来越多,让拾金不昧的精神唱响校园文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