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突出的事迹材料可以凸显弘扬正气,引导良好风气用用意,大家要知道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是可以发挥弘扬正气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助人为乐模范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助人为乐模范事迹篇1
xx,朝阳县xx乡黄台子村村民,她积极加入共青团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无私奉献。在村里她家是一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为人科善,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
她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子、儿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xx忙完农活尽量多做家务,减轻老人的负担。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及时请医拿药,问寒问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xx总是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相处和睦,邻里之间能做到相互照应,互相团结。邻里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xx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邻里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这却使他们的这个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满幸福,她积极支持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开展的每一项受捐助活动,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那热心助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美。
她对女儿疼爱有加,可她婆婆爱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觉得自家条件不错,儿媳妇不生个男娃在邻里面前抬不起头来,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个孙子。但是,多次做儿子、儿媳工作,xx夫妻就是不同意,还劝导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发现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不知为何不吃饭,老是哭,还发高烧。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泪。xx知道后,立即赶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说:“走,快送医院,给孩子看病要紧”。经检查,孩子患了肠套叠,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周后,孩子康复了。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航向。
xx是xx乡一名优秀的共青团青年志愿者。
2023年助人为乐模范事迹篇2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王**,女,共产党员,30多年来,她始终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师生好评。在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直工委、企业工委、广播电视台、芮城县信息中心共同举办的芮城县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当选为芮城县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学习她“甘为蜡烛照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2013年的各项工作中,把学校建设成为幸福和谐校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爱心让生命更有价值
王**同志是风陵渡中学助人为乐的典范,在风中,“有困难就找王老师”已经成了许多老师和学生的口头禅。
一、立足本职 普通的工作也有无尽的享受
三十多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她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从打字、印刷、司铃、接电话、看大门,到后来的教导员、班主任工作,她始终如一,干一行爱一行。在五十岁时以教导员的身份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干得有声有色,她是风中第一人。2008年,她接带两个学困班,每天以“别让所有爱你的人失望”为主题来激励学生。她给他们讲励志故事,发掘他们身边的好人好事,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经常一个一个谈心。199班王俊同学做手术,她每天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鼓励她战胜病魔,重返校园;平安夜,她从家里背来两袋苹果分给每个学生,祝他们平安快乐;冬天流行感冒时,她从家里拿来炉子、食醋,在教室里熏蒸杀除细菌……,“王妈妈”是许多同学情不自禁的称呼。2009年高考后,她所带的班级85%的学生都到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他们的确没有让爱他们的人失望。
二、牢记党章 奉献让生命更有价值
有二十七党龄的她,时刻牢记党的章程,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一切。作为一名党员,学校危房改造时,她捐出两个月工资,并且动员丈夫捐献2000元;南方冰灾时,她主动捐出600元为国家分忧;汶川地震时,她上交1000元特殊党费,又鼓励丈夫和儿女各捐献500元……作为一名教导员,每届三年下来,她叫得出大部分同学的名字,熟悉他们的性格,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她总会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或是倾听他们的烦恼,或是给他们提供帮助,她无数次从家里拿来衣服给学生御寒取暖,无数次给学生拿出生活费。三十多年来,帮助别人,感恩社会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她捐献的数万元让她的生命更有价值。
三、爱的双手,捧起的是幸福的笑脸
三十年来,每当年轻、年老的同事有困难时,她总会积极地替他们想办法,出主意,出钱又出力,帮助他们度难关。几十年来,她还利用工作之余,为无数青年教师牵线搭桥,促成几十对美好姻缘,使他们安心教学,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另外,她还组建了“风中女教工舞蹈队”。她自己出钱买来了播放器,下载音乐,从网上学习动作,然后手把手教给大家。每天,她都及时充好电,七点半准时来到操场或舞蹈室组织大家练习。无论是谁加入,她都笑脸相迎。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情,舞蹈队很快就从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了几十人。
爱放在怀里是一个世界,爱放到世界就是整个宇宙!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感恩社会是她生活中最大的快乐。
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煤矿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民族团结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十佳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道德模范个人先进事迹
2023年助人为乐模范事迹篇3
xx,女,汉族,1962年1月出生,镇人,200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镇村村委会主任一职。
2010年12月31日,经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当选为村主任,任职以来,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全面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事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政治、处理实际问题、联系群众、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作为村委会主任,深刻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身边群众的干事热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她坚持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学习中央各大会议精神,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她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 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
二、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任职以来,与村支部书记精诚协作,团结一致,完成了村从一般村都先进村的大转变,在村两委会的共同努力下,村整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转变。
(一)硬化了村、社道路。通过努力,争取资金,和各方协调安排工作,建修了村1社、2社村级道路与户间路,保证了群众的日常出行。实现全村、社道路的全面硬化。
(二)调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工作。多方协调,解决了因企业污染群众用水纠纷。化解水泥厂9社的矛盾。砂石厂与群众用地的纠纷。
(三)做好了园区各类工作。2012年11月份,工业园区落户村,这对本村来说是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极大挑战,随着工作的推进,征地、拆迁过程中群众与业主之前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保证园区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最大程度为群众争取利益,有时候遇到不理解的群众,挨了不少骂,但是她从未想过退缩也从未感觉委屈,反而更加努力,牺牲很多休息时间,多方做工作,最终得到了绝大部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园区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三、力争全面服务,带动整村发展
坚持身先士卒的影响力,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讲求实效,带头实干,起到表率作用。
在各类突发事件面前,临危不乱,事必躬亲,保证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弱势群体定期进行走访,对缺衣少食的第一时间送上慰问金,保证了全村群众日常生活。
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成绩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肯定。2010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县委评为两委好搭档,2012年被县委评为十佳村干部,过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她一直秉承成绩代表过去,今后将更加努力工作,将原则、讲政治,不辜负群众和上级政府对自己的期望,做一个合格的村干部,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做人、做事理念。
2023年助人为乐模范事迹篇4
叶树元,男,三台县水务局干部。主要先进事迹:他只是个普通的公务员。15年来,他共拿出30多万元资助了33名贫困女生。尽管他债台高筑,家庭破碎,寄人篱下,但他无怨无悔。为让爱心助学不因缺钱而停顿,他到城郊包了几亩土地种花,在城里开了两家花店卖花。为节省费用,他自己种花,自己运花。钱仍然不够,他又承包一些单位的绿化工程,还利用自己摄影的专长,与人合作制挂历卖。备受众人尊敬的叶树元,怀着对妻子和女儿的无限愧疚,离婚了,把全部家产留给妻子,自己扫地出了门。他说:“我的资助是要回报的,就是要受助者勤奋学习,好好做人,感恩社会;而不是给我什么,也不是组织和社会给我什么。尽管我已欠债20多万元,但还是要把这项爱心工程继续下去。
祁志富,男,涪城区滨江社区居委会主任。主要先进事迹:从事社区工作二十余年如一日,风雨兼程,克已奉公,心系百姓,工作上能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群众的贴心人”,积极带领社区全体同志学习新时期社区工作的新知识,社区工作有声有色,在社区内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他常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免费为社区贫困居民、五保老人家庭疏通厕所、厨房下水道,为社区贫困居民、农民工子女联系上学等公益事业,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xx年被市委评为“最佳文明市民”,多次被各级党委、政府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帅兰,女,江油市兰兰糕点城经理。主要先进事迹:几年来,帅兰对灾区人民、残疾儿童、孤寡老人、希望小学、贫困学生共捐款近10万元。xx年六一儿童节为18所学校捐款2万元,为江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儿童捐款1.5万元打操场坝。xx年六一儿童节前又给云集乡小学、长城特殊学校、胜利街小学等15所小学及幼儿园捐款捐图书共计12400元等。xx年-xx年荣获全国“光彩之星”、xx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xx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个体工商户”、xx年荣获四川省质检局“质量、信誉双赢单位” 及四川省“aaa级守法诚信单位”、xx年被评为四川省“诚信个体工商户”、xx年被四川省九部门授予“优秀个体工商户”xx年至今先后被绵阳市、江油市评为“文明服务示范单位”、“消费者满意单位”、“放心购物示范店”、“先进个体工商户”、“诚信个体工商户”、“先进纳税个人”、“江油市劳模”等荣誉称号。
童茗清,女,西南科技大学退休干部。主要先进事迹:每年坚持为人民子弟兵和警察做鞋垫,用自己卖鞋垫的收入支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大学生寻找见习工作机会并为他们介绍家教工作,帮助学业偏科的学生完成学业,先后为116名学生在思想道德、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捐物120余件,帮助学校有困难的老师代接小孩,用真情感动人心,用爱心感动社会。
2023年助人为乐模范事迹篇5
移民组组长贺志德1999年7月因青龙湾水库建设搬迁到我村,这十多年来一直非常支持村委会的一切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1999年7月,为移民搬迁事宜,贺志德积极为广大移民分忧解愁,帮助移民群众安置房屋,丈量田地。牺牲自己将近一年时间未出去打工挣钱,等到移民搬迁全部结束,安定下来才出去打工。这次牺牲让移民群众记住了他,所以到成立移民组时,贺志德全票当选为移民组组长。从这时候起更加坚定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心。
移民组准备实施“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时,贺组长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占田占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调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从“户户通”工程完工后,贺组长自动承担义务清扫垃圾的任务,他每天起早贪黑,不论刮风下雨都坚持将道路打扫一遍,再将垃圾集中到垃圾池,不让路上有一点垃圾出现,让移民组一直保持着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群众对贺组长为大家服务,义务奉献的事情铭记于心,也就更加支持他的工作。
“户户通”附属工程道路亮化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贺组长每天早上4点准时开灯,6点熄灯;等到晚上6点开灯,10点熄灯。虽然每天就只有“按一下,关一下”,但就是这两个动作他一直坚持了二年多,尽管每天都是机械的重复这两个动作,但这两个动作中充满了他对群众的体贴之情,关心之情,群众被他放在心里最重要的地位。他说过:“不能让大家在黑暗中摸索,虽然我每天浪费这点时间,但是增强了大家的安全感也值了。现在他又自掏腰包将手动开关换成定时自动开关,这样就能节约更多的时间为群众服务了。
与”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同时启动的饮水工程,在开工时,许多村民就管道从自家田地经过的问题有些想法,不大情愿,贺组长多次与这些村民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工作,最后大家想通了,顺利的将管道铺设到每家每户。在后来的使用中抽水机多次发生故障,贺组长不是管理员却主动帮助管理员进行维修,400多斤的盖板他们抬不动,只能用撬棍慢慢地移,因天气炎热,没等盖板移开后,两人的衣服早已汗湿了好几遍,有时候连吃饭都顾不上,可是他一直没有任何怨言。
贺组长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对组内的五保户、困难户问寒问暖,询问有没有困难,要不要帮助。每年过年过节贺组长都会亲自去看看他们,这样他才可以安心,这些举动让五保户、困难户很是感动。
贺组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公益事业操心受累,许多事情都亲力亲为。在工作上是移民的组长,在生活上更像他们的儿子、大哥和家长。他表示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将这些“小事”一直做下去。
2023年助人为乐模范事迹篇6
孔xx,现任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会长,他开创了成县公益慈善事业的先河。2011年,孔xx同志就积极投身于灾害和大病救助的社会组织工作之中,他首先创建了“成县爱心联盟”qq群,2014年7月,正式成立了“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之后,他长期带领爱心人士从事各种助学助残、扶危济困、公益环保等活动,他与基金会合作,实施各类公益环保等项目,几年来发放各种救助款物累计达90多万元,实施各类公益项目210万元,受助弱势人群达2000多人次,为成县30余名孤儿寻找到长期资助人,其中6名在协会的帮扶下成功就业,22名生活学习正常,并十多次进行灾害和大病救助发起募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助人为乐,成绩斐然
灾害和大病救助活动。家住城关镇支旗村的郑文海,妻子成石妹患神经病十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多年为治疗妻子的病已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郑文海特别勤劳,有特别好的泥工技术,但妻子的病不但长期需要治疗,还要照顾其生活,使他无力改善生活状况。2011年11月17日,郑文海在拆除危房时被倒塌的墙体砸伤,致咽喉部位气管被剌穿,多处肋骨骨折,当时郑文海由于气管水肿呼吸受阻,生命垂危,在成县人民医院做了气管切开术,后转到西安治疗,花光了大家临时凑集的9万余元才保住了生命,在咽喉部位暂时安装了金属呼吸气门口,不能发音说话和自主控制呼吸,没有正常人的能力,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如要进行恢复治疗还需医疗费20余万元,这对当时的郑文海来说简直就是个是个天文数字!得知此情,孔xx在当地最大的成州网发起《郑文海大病救助的募捐倡议》活动,因前期工作比较扎实,当天就募捐了2万多元,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效。在持续的帮扶中,不但救助了陷入困境的郑文海,同时也唤起了大家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的思想意识。经过在村上募捐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以及政府的大病救助帮扶,郑文海不但度过了危险,经过四次康复手术,现已去掉开放式气管,身体基本达到正常状况,恢复了劳动力,并在政府残疾人危房改造帮扶、个人贷款及朋友帮助下建起了新房。妻子成石妹精神病比较严重,没有生活能力,行为失控,孩子现在寄养在亲戚家,虽然目前还有债务,是贫困户,但他有泥工技术,凭着勤快,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帮扶下会很快脱贫。
为救助江洛镇白血病患儿王紫璇,孔xx会长亲自在城区现场组织募捐活动,同时通过协会平台,在腾讯发起大病募捐,最后为其募集到15万余元,成功地治愈了小紫璇的病,小天使的脸上重又绽放出灿烂的笑容。2014年,孔xx会长组织为索池乡花泉村白血病患儿孟常明发起募捐,通过动员企业,爱心人士募捐达11万元,成功帮助小常明实现康复。
鸡峰镇连寺村马湾社十三岁女孩马钰丽,父亲和一个哥哥多年杳无音信,还有个哥哥定居外地,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一个八十五岁几近失明的爷爷和马钰丽相依为命,她们家又是远离大庄的独户,破旧的土房子,家里没有像样的一件家具,特别简陋,一切家务自然就落在这个年幼的小孩稚嫩的肩膀上。孩子上学前首先要为爷爷烧热炕头,备好服用的药,做好午饭,这才能离开家,下午回家后等干完所有的家务还要到一公里之外去背水,逢雨季或冬天,由于路滑,背水就特别艰难。就是这样的条件,马钰丽种地砍柴,洗衣做饭,干完所有的家务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习,乡亲们对她都赞不绝口!孔xx得知这一情况后,将她纳入长期资助的对象,确保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索池乡安楞村的安应霞,由于父母残疾(智障),家庭一直处于特困状态,靠低保生活。孔xx多次给予她物资和精神上的资助,现在她已顺利考入大学…
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了孔xx这样一批爱心人士长期的倡导、组织爱心救助活动,使得那些身处危难中的人们重返美好的生活,而他们的善举也激发了社会正能量。
热心公益,贡献卓越
在孔xx的带领下,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多次发起大型公益环保宣传活动,积极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2014年3月15日,在城区成功举办了参与人员达300多人的大型环保宣传活动,2015年5月在西峡景区组织环保倡导活动,2016年在部分学校组织了系列宣传月活动,2017年与保真小学、小川学区合作举办了环保宣传系列活动,前不久,又与成县传统文化促进会合作,请国学大师在成县举办大型“国学教育讲座”5场,受众累计达2万人以上。以上活动,社会反响好,评价高,为该县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缩小教育差距,助推教育的均衡发展,孔xx带领协会积极与基金会合作,成功实施了许多促进社会文明的公益项目,即连续两年覆盖全县三分之二学校的温暖包项目的发放,受益师生达3000多人(注:陇南市范围内,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是陇南公益项目协调机构,温暖包在成县受益365人)的壹基金温暖包项目;申请中国海外教育基金会出资,为鸡峰镇中心学校建设标准化图书室,订购了优质的少年儿童读物,为乡村的孩子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为存在饮水安全和困难的化垭、王磨镇中心学校安装校园安全饮水设备,解决了一千多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投资80万元,为化垭、黄陈等8个中心学校建设音乐教室,使该学校的音美教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管理运行好陇南救灾仓库,随时为陇南这个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储备好应急的救灾物资。多年来帮扶救助过一百多个特困残疾人,不定期地发钱发物,其足迹遍及成县17个乡镇;为促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筹资申请建立两个“留守儿童服务站”,使许多缺少亲情的留守儿童有了温暖的家园。
孔xx同志特别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公益慈善事业,如今,他率先开创的成县慈善协会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公益机构,而他们的事迹也先后在县、市、省级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个人也荣获多个奖项。2016年3月,孔xx获宣传部“支持公益奖”,2016年7月,荣获成县县委、城关镇“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2016年10月,获陇南市共青团、志愿者联合会“优秀团队创始人”奖,并被选为成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他所带领的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先后十多次得到省、公益机构和、市、县的嘉奖。
2023年助人为乐模范事迹篇7
在龙桥镇凌安村流传这样一句话,有事找小书记,准行!这个小书记就是凌安村村干部小汪。魁梧的身板、黝黑的脸庞、理着小平头、走起路来坚实有力,办起事来风风火火——这就是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小汪同志,男,1980年出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庐江县华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凌安村治安主任、民兵营长、共青团书记。
一、帮乡亲,不厌其烦
多年来,他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怀助人之心,时刻把老百姓的事儿记心上。记得有一次年终汇报会上,小汪讲了这样一句话:我走上村官这个工作岗位,就是为咱们父老乡亲服务的!能办到的事,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办,未能办到的事,我会尽心尽力去办”。
凌安村地处龙桥镇东南,山多田少,除毛竹、杂树外,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青壮年外出务工很多,留下来的是留守老人、留守孩子。只要谁有困难,找到他,他都帮人家办。外出务工人员出来办个事,摸不清头绪,不知怎么办,找到他,他都会伸出热情之手,从来没有半点怨言,遇到事情他总是耐心解答,不厌其烦。于是帮乡亲们补办个医保卡呀、领个身份证呀,取个快件呀,交个电话费呀。成了他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在来往的路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有人问他,他这么忙图个啥呢?他是这样说的——忙着舒心,闲着无聊。与其无聊,不如做一些让自己舒心的事。
留守在家乡的那些父老乡亲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中的土鸡、
土鸡蛋,野生葛粉,干竹笋,干厥菜等农产品可以换回一些钱币,足以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只要找到他帮忙销售,他总是不厌其烦。当有人问起他你这样做,你又得不到什么好处,干嘛呢?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小事微不足道,都是应该做的。能帮上他们,我很开心,很幸福!自信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二、为乡亲,无怨无悔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他甘当茶农的“勤务兵”。在他的帮助下,20xx年成立了庐江县华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第一次将零散的茶农们组合到了一起来。在他的带领下,茶农们抛弃前嫌,不计得失,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摘茶、制茶的方法。让凌安村茶叶成了地方公认的品牌。
为了扩大茶叶的知名度,他于20xx年自掏费用申请注册“凌安春茗”商标。三年来,他跑市场,选包装,带茶农外出学习先进制茶经验,自掏费用参加茶博会,宣传自身品牌。在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下,“凌安春茗”野生绿茶开拓了一定的市场,也拥有了不少准客户群。为了解决开票难的问题,他又主动帮忙申请创办了庐江县汪冲寨基山野生茶厂,为茶农们销售茶叶开发票解决了后顾之忧。如此种种付出,他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没有半句埋怨。
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根本!帮助别人是幸福的源泉!帮助别人,自己是快乐的!——这是放在他书桌上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