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学习中,我们都会碰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不陌生,我们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都要保持清晰的思路,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疫情个人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疫情个人事迹篇1
高守建,男,197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头等网董事长,淄博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守建冲锋在前,主动请缨担当社区防控志愿者,及时购置防护物资送上“及时雨”,献智献力推动退役军人创业园各项工作全面进行,用实际行动书写“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应急值守不退却。疫情最为严重时期,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高守建第一时间冲在一线,加入到群防群控的队伍中,在淄博高新区天府名城、盛世名苑小区担当疫情防控志愿者,排查小区进出人员、车辆,严格进行“两核三问一测温”,执行卡点值守任务。他还积极引导群众科学积极应对疫情,为社区筑起一道坚固防线。
自费抗疫不言悔。在防疫物资紧缺时,他为了让坚守一线的同仁们能够做好工作的同时保护好自身安全,通过各种渠道“抢”到口罩1000个,解决了大家后顾之忧。他还带头向值守点捐赠“初心启饮”饮用水、一次性水杯等物资。随后又多方筹措购买了1吨高浓度84消毒原液,在当时感染风险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先后给高新区火炬社区、博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博山区人民武装部、淄川区太河镇前怀村等送上疫情防控“及时雨”。
献智助力不停歇。为更好地为退役军人贡献一份力量,高守建积极推动淄博市退役军人创业园筹建,主动对接相关部门、设计单位,在“战疫”期间坚持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整合各类资源、链接各类平台,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健推进中。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高守建无论何时、何地都依然将保家卫国的初心使命记在心间,时刻准备冲上一线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写疫情个人事迹篇2
风雨同舟,披荆斩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采取各种“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
为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自当日10 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这座有着1000 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这是一个举世关注的重大举措。春运期间可以发送数百万旅客的火车站看不见旅客的身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我们众志成城,共抗疫情。党中央作出正确决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吹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冲锋号。
我们的医疗专家、医护人员冲锋在火线,他们是白衣战士,他们是硬核医生,他们用英雄力量,铸起防疫长城;我们的后勤物资保障企业、劳动者,加班加班加点,输入强大力量;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们所有公民都是战士,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工作。
面对疫情,“逆行者”的坚定无畏、志愿者的大爱无私、医护者的奋勇向前,共产党员的冲锋陷阵,普通民众的大力支持,这就是中国精神的集中缩影。我们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有优势,有综合国力的强力支撑,有中国精神的巨大激励,抗击疫情阻击战必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中国人民必将再次谱写一曲自强不息的胜利赞歌。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路有你,我们会带着你们未完成的心愿,继续前行,待到那是春暖花开,一切如你所愿。
写疫情个人事迹篇3
崔同友,男,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镇玉舍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20__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武警贵州省总队、贵州省水城县公安局玉舍派出所、水城县玉舍镇青松村、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社区等单位工作,2021年3月任现职。
经过武警贵州省总队第二支队一中队和水城县公安局玉舍派出所多年锻炼,2018年5月,根据组织安排,崔同友异地到玉舍镇青松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3月又到玉舍镇玉舍居委会担任村党委书记,虽然换了“戎装”,但依然冲锋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
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把驻村干部、村支两委人员、村卫生室人员编队分组,严格群防群控“十条措施”,逐组逐户开展排查,看是否有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打工人员,看是否有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看是否有和中高风险疫情区返回人员有过接触的人员等,看是否有爬山越墙进村未报告人员,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对在排查中,有发生持续咳嗽、流鼻涕等患者立即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监测,进行体温检测,并建立台账进行重点管控。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进行了“日监测、日询问、日反馈”,并充分发动群众自我监督,建立群众防控管控工作台账。
根据镇党委的安排和部署,在9个村民组重要路口设置疫情防控卡点3个,每个卡口实行两班倒,带头严格防控卡点值守工作,先后排查登记车辆494个,排查人员830人,劝返13人,没有高风险地区旅居人员进入青松村的情况。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许诺。”因春节期间是外地工作人员的返乡高峰期,又恰逢冷风夹雨的恶劣天气,从除夕夜开始,我没离开过一步,每天带领村两委成员穿梭在村内各个村民组,向村民详细耐心科普新冠病毒肺炎知识,讲授发热病人的多种诱因;引导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透风、回家后,少外出,坚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信心,消除群众恐慌心理。时刻叮嘱阻击疫情是头等大事,值守同志不但要保护好自己,党员干部更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作为,要积极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积极正确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挨家挨户访问排查,一户户拿到准确的信息,双脚踏险路、随时雨湿衣就是每天的写照。“我们多走一步,多摸排宣扬一户,其他人就少走一点路,疫情防控的工作就向前一步。”面对重大疫情“坚守使命,是无悔选择”、“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彰显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写疫情个人事迹篇4
“妈妈是红卫战士,要去守护大家的安全,宝宝乖乖在家!”这是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党群工作者王小珍跟年幼女儿说得最多的话。自3月25日建阳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来,作为党员的她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自己心中那面“党旗红”,凝聚战“疫”“红色力量”,默默地守护人民群众期望的那片“健康绿”。
疫情面前,她是战疫一线“作战员”。
“我是党员,我先上!”3月24日晚,接到国际新城核酸检测点需要支援的消息时,她毅然决然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冲在一线当起了信息录入员。从那一刻起,一张桌子、一部手机成为她的作战“武器”,一身防护服、一面防护面罩“化身”为她的战斗“盔甲”。雨水打湿了鞋子和衣服,雾气蒙住了双眼,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她一刻也不能停,因为她是共产党员,更是战疫一线“作战员”,她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现场人员核酸检测信息登记,让人民群众早日见到那片“健康绿”。
那天夜里,一直忙到凌晨2点,精疲力尽的她匆匆洗漱后,定好5点10分的闹钟,等待下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一夜无眠,伴随着点点星光,她又跟村干部一同奔赴水尾村检测点,开始了新的战斗,布置检测现场、安排台位、粘贴一米线、拉警戒线、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现场秩序维护,一直忙到下午4点才顾得上吃中午饭。高密度的工作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让她“嗓子哑了,腰也直不起来了”。但她无悔,因为她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守护了人民群众期望的那片“健康绿”。
疫情面前,她是战疫一线“服务员”。
“老奶奶,我们来给您做核酸了!”她是水尾村党群工作者,也是该村全员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员,更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已完成的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她为确保辖区内常住人口全员核酸检测“一个都不少”,总是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现场近1100人核酸检测工作。随后,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带上医务人员深入12个自然村,为30个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上门核酸检测服务。为减少老人找身份证的麻烦,她通过人口信息登记表查找到老人的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后进行手工录入,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完成核酸检测。“太感谢你们了,还亲自上门为我们服务,真是辛苦了。”虽然,一天的奔波与劳累使得她身心疲惫,但是老人们的一句句问候和一声声感谢让她温暖万分。
疫情面前,她是战疫一线“保障员”。
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三天两检,物资调配是关键。童游街道辖区内设有67个全员核酸检测点共149个检测台,调配时间紧、任务重且人员不足,物资调配工作困难重重。作为党员的她,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与调度,在完成驻点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后,积极投身物资调配工作,为下一轮核酸检测工作做好物资保障。“你是女孩子怎么也来搬东西了?”在物资调配现场,工作人员开玩笑地说。每轮全员核酸检测前一天,她都会出现在物资储备大楼前。“我负责清点运下楼的物资”“总共有149包物资,我也来一起搬吧”,她总是自告奋勇的“索要”工作任务,生怕“闲”在那里!遇到村(居)来领取物资的,还会主动去帮忙。正是在她和物质组其他几位同事的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之下,全员核酸检测物资调配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有效助力了疫情防控工作,守护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你怎么又被调来支援这边了?”这是同事们每次看见她都要说的话。连日来,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连轴作战,来回穿梭,奔波支援。“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彰显了责任与担当,更用自己的付出凝聚了战胜疫情的“红色力量”,守护了人民群众期望的那片“健康绿”。
写疫情个人事迹篇5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有这样一个“排头兵”、“领头雁”,他舍小家为大家,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用无声而有力的引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守初心、显担当,践行着入党誓词,引领队伍逆流而上,在抗疫战线上接力传递,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恪尽职守。
他就是现年__岁的湟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___。
冲锋在前,关键时刻显担当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警情就是命令!”。随着疫情的蔓延,为竭力阻断传染源,接到上级关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指令后,他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立即召集大队领导和中队负责人召开了抗击疫情紧急动员部署会,对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交通卡点设置、重点车辆检查、路面巡逻管控、信息报送等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特别是在设立疫情卡点的地方,他亲自勘察、果断部署执勤时间和执勤警力。随后几日,他毫不畏惧、身先士卒,第一个到达车流量较大的g6高速湟源出口处,指导现场民辅警指挥车辆有序停放并接受检查,要求民辅警都按照疫情防控“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的工作要求,认真仔细地检查每一辆车和乘驾人员。
尽职尽责,坚守阵地筑屏障
每天不管忙到多晚,不管有没有到饭点,他都要到各个卡点巡视一遍,用他的话说就是“既检查和了解了各卡点的工作情况,又可以对静态管控期间随意行驶的车辆进行劝返”,因此在各疫情防控点都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搜集情况,嘘寒问暖,了解前一天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掌握工作状况,合理安排和部署卡点人员防控工作,在每个岗位上,他都会提醒“辛苦了,注意安全,做好自身防护”,像这样的话,不知说了多少句,这样的场景,不知上演了多少次。在管控开始的随后几天里,他就亲自带领民警劝返违反静态管控的各类车辆140余辆,对劝返置若罔闻的处罚26起,达到了静态管控阻断传染源的预期效果。
规定的动作,重复的嘱咐,成为了他每天战“疫”的必修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不亮就睁眼,半夜了还不能睡觉”。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他总是坚定的说“这点苦和累不算什么,在战“疫”的这条路上,就是需要我们昼夜坚守、奋不顾身,筑起一道道抗击疫情的屏障”。
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他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同志们劝他适当休息,他总是说“现在这个时候,把好防控疫情关口才更重要,只要把好这一关,才能不辜负这身警服,也才能休息好”。5月11日凌晨1时许,他接到指令“国道109线东峡路段大型车辆被困,需要疏导”。为了让疲惫了一天的战友们多休息,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只带了一名民警赶赴被困路段,冒着大雨进行疏导,等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2时30分了,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他赶紧换上干净的衣服合衣而卧,因为谁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其他的突发情况需要处理。
无私奉献,坚强后盾勇向前
作为大队长,此次疫情爆发后,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在疫情防控和家庭实际面前,他依然选择了工作。自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他们夫妻就没见过面,要见面也只能是晚上抽空在微信视频里互相问好、互相鼓励,妻子每次见面都叮嘱他:“戴好口罩,注意防护,安心工作!”短短的几句话给了他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是家人的风雨同舟,爱心守望。正因为有这样的后盾,这么些天过去了,不管天气冷暖,他都勇于坚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___同志坚守阵地,无言付出,用实际行动彰显着“藏青蓝”的抗疫决心。他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主心骨、顶梁柱,在这个万家灯火又万众一心的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他没有轰轰烈烈的的壮举,而是默默付出的点滴,用一颗赤子之心守护着一方平安。
写疫情个人事迹篇6
十天,240个小时,14400分钟,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对于此时的共产党员、__市西区人大代表__来说却是如此珍贵,10天时间里他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带领团队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默默地彰显共产党员、人大代表的本色。
__1992年参加工作,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调到__生活公司,2015年任事务部部长,主要负责全局的垃圾清运、机关片区水电费收缴和清扫保洁工作,日常工作中他总是那么认真、那样敬业,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同事眼中的好领导,在家里他是妻子、女儿眼中的好丈夫、好父亲。
2020年1月24日正值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原本打算利用假期多陪陪家人,然而此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使__的计划彻底落空。
新冠肺炎的爆发引起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西区区委区政府以及川煤集团、__公司各级高度重视。30日上午,__及他的同事被紧急召回,他没有一丝的犹豫投身到抗疫的一线,这一来就是整整的10天10夜。
30日上午10时,__9号楼2栋发现疫情,在接到电话后,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配合街办、公安及防控人员对该楼房进行消杀隔离。
由于事发突然,很多居民产生恐慌,情绪上也较为激动。这样的情形__从来没有遇见过,但是他知道如果在这样下去一定会发生混乱,只有将居民的情绪安抚下来才能正常的开展工作,想到这里他走到居民面前,耐心的为他们宣传防疫知识,并为他们测量体温,彻底消除了他们的思想顾虑。
就是这样的举动让他走进了居民的心里,得到了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居民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了,__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因出色的工作表现,31日上级要求__与街办、社区、公安和防控中心等部门共同负责整个机关片区的防控工作。
随着隔离地点的逐步增点,工作内容也逐渐的繁重起来,部分职工也因隔离无法参加工作,这让原本就人员紧缺的事务部更是雪上加霜。怎么办?如何让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起来成了__的心头病。
人手不够我就自己上,__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天还没亮__就拿着扫把与同事游走在机关片区,仔细清扫着路面的垃圾。他说疫情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恐慌,如果生活环境在变差,人们肯定会更加害怕,如果街道一直保持着干净整洁,人们的心里才会舒畅,也就不那么惧怕疫情了。
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职工不愿意接触被隔离楼栋的生活垃圾,得知这一情况后,__不但没有责怪他们,反而主动承担起隔离楼栋的垃圾清运工作。
忙完这一切后,他又与同事们忙碌在隔离现场,对离、返攀人员情况进行登记调查,仔细了解被居家隔离人员的精神状态,为他们做宣传解释工作并采购生活物资。
此时我才发现__的双腿似乎有些不便,了解得知,2013年__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2015年接受了双侧置换手术,不能长时间行走和从事体力活,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冲在抗疫一线,在10天的时间认真的清扫着社区的每个角落,对__社区49栋居民楼进行全面摸排,为防疫工作提供保障。
面对疫情__也害怕过,但是他害怕的不是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是同事的安全,由于口罩和防护设施有限,每次他都把自己领到的口罩分发给同事们,而自己只佩戴这已经不知道带了多久的的口罩,他说他们时刻都在接触被居家隔离人员,他们才是真正的一线战斗者。
这样的举动让同事们深受感动。
__住在__小区,妻子和女儿每日都盼着他回家,可是他不能回也不敢回,他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可是当儿女问到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的时候,__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己的女儿。
就这样,__每日都奔波在抗疫一线上,他不知道每天是星期几,只知道自己是一名指挥员也是战斗员更是一名党员、人大代表。
__说道:我现在所做的工作都是我应该做的,作为一名党员、人大代表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