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是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信仰和理念的,书写事迹材料是对自身在特定领域内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的有力呈现,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篇1
__,男,硕士,副教授,__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系大球教研室副主任。
在思想政治方面,__能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活动,很好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政治任务。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注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能够本着“诚恳做人,踏实做事”的准则,团结,求真务实,树立服务意识,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
在教学科研方面,__作为体育学院专业课教师,这些年来,先后承担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等专业球类教学工作和毕业生的论文答辩指导工作。在教学上,利用互联网收集适合本专业的各种国内外的教学和训练视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大胆尝试、借鉴新的教法,时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由于自己的努力和学生的.好评,加上良好的听课机制,被系里推荐为学院公开示范课。在科研上,该能出色完成学院、系安排的教学科研工作,刻苦钻研,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科研成果。几年来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作为主持人多次参与省级市级科研立项,出版著作二部,参与完成的项目成果曾获省市社会科学奖。
在工作业绩方面,该无私奉献,任劳任怨,身为教研室副主任,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做好本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合理有效地进行课程安排,参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作为教研室副主任听过本教研室所有老师的课,对大球教研室教师教案认真阅读,基本上对本教研室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及现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大球教研室每年都组织学生和教职工篮球赛,顺利完成大学安排任务;大球教研室还组织本院教师篮、排球技能大赛,受到学院的肯定;大球教研室成立课题攻关组,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圆满完成学院交给任务,排球课顺利评为省级精品课程。__年大球教研室被评为大学优秀教研室;__年个人被评为大学先进个人;__年被评为体育教育专业后备负责人。个人多次代表大学参加省市羽毛球比赛获得好名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曾获得市团委举办羽毛球比赛男子双打第一名,省高校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男子双打比赛第二名。
2024年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篇2
徐光同志,女,汉族,1997年8月开始至今,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仙台小学任教,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及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工作。做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她工作踏实认真,教育班级同学们的方法得当,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从担任班主任的那天起,她就一向尽心尽力地为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从此,她早去晚归,品尝尽了作为班主任的各种酸甜苦辣。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她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现在班里的韩运泽同学,家庭情况特殊,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曾经迷恋游戏不愿意上学,老师经常找他谈心,给与鼓励。现在不但热爱学习,而且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
二、善于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学生管理方面,她把班主任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1、尖子生的培养。2、中等生的促进。3、后进生的转化。相比前两条后者更难也更重要,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期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忙和鼓励。她首先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
三、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和家长沟通,可从来没有和他们红过脸,无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给带来多大的麻烦,肚子里的气有多少,只要见到家长总是笑脸相迎,从不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她了解学生在家状况,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状况,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实现双管双教。
多年来的教学积累,教学自成一家,自有风格,带动所在的年组一起教研学习,所以在教学业绩上也很显著。2019年12月所带的班级各学科在经开区教学质量调研检测中都是学校第一名。2021年所带领的年组在经开区期末测试中也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与编著多本习题出版。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参与承担多个课题,获得省级先进科研工作者的称号。执教的课也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课。
作为一名老师真好,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真好。这是她的心声,人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无怨无悔。班级工作中,只有释放自己的价值,才能收获喜悦,平凡的工作不会使她厌倦,因为她会默默的告诉自己: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从教20余年来,费亦华老师工作兢兢业业,从最初带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到现在更加执着于教育沃土,辛勤耕耘,桃李芬芳。曾获得长春市优秀教师、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秀课、长春市科研型骨干教师、吉林省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教师等殊荣,曾编著习题,参与多个科研课题,执教的课程曾多次获国家级和省市各级奖项。所教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成绩好,很多学生升入初中后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作为班主任多年,她深知除了传授给孩子们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做好孩子们在学校的“大家长”,关心孩子们的成长,把爱献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针对班级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充满自信地在学习中成长。
2024年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篇3
姜梦云,女,汉族、1977年出生,本科学历,1996年参加工作,现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姜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16个春秋。她2019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语文。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十六年来,姜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默默耕耘、不断钻研 1996年9月,姜老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二、细心关爱,耐心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盛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姜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姜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里有个女孩叫李亚军。
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姜老师课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当发现她的英语很好时,就在学校每周一句的英语学习中,让她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李亚军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姜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姜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一样载歌载舞,使班内的鹅卵石们日臻完美。
这样的例子在姜老师身上很多很多,她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任教十六年来,姜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历年来,她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区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她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19年,在全县小学毕业统考中,她所任教的语文获得第一名。她本人也荣获了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 姜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她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2024年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篇4
李老师同志是城镇中心小学一名语文教师,同时担任语英教研组组长。她在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教学、教研工作尤为突出。几年来,积极带领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 李老师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脚踏实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恪职笃学,充分发挥了教研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表现了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作为教研组长,李老师老师善于管理,定期检查本组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提出设想,然后集中教师讨论,对个别的老师她能及时指出他们的缺点并给予帮助,注重与教师的沟通,认真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她主持教研组工作期间,xxxx年度被教研室授予“先进教研组”荣誉称号。
作为教师,她始终认为:学习、研究、奉献是成长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李老师老师注重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指导,努力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在各地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李老师老师能较早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引导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主体;教学过程从传统的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处理好基础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使多种目标统一到语文素质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之中。教学内容不囿于教材的范围与顺序,能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师生主动进行教学资源的再开发。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品质,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研教改工作中,她注重开发教学资源,设计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取得一定效果。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中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确立比较科学、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多方案选取教学策略,在实施中反馈修改,实现教学的优化。
在她的教学生涯中,还坚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注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她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有一条心灵之路,这条路需要心需要爱去铺平。她爱她的学生,也爱教师这个职业,她用爱去铺设这条通往彼岸的心路。她认为,讲课不仅仅是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她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讲好课,功夫主要下在课堂之外。多年来,为了使教学水平能不断提高,为了做研究型教师,她不断学习新课程改革有关知识,研究新课程标准下新的教学方法,适时到各班级听课,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尝试,得到了广大师生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对她来说,教学与教研是同一种事业,在对事业的追求中,既实现了自我价值,又奉献了社会,这一切都源于她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她把满腔的爱洒在平凡的岗位上,将所有的智慧倾注于教研教改之中。
2024年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篇5
xx,女,20xx年毕业于安康第二师范学校,20xx年通过招考选调到旬阳县第二幼儿园,现任分园小一班班长,是孩子们眼里温柔亲切的“好妈妈”,领导称赞她:“勤恳、实在、有潜力,有发展前途”;同事们提起她:“真诚、进取、热情”;孩子、家长们谈到她:“善良、活泼,就像妈妈一样”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个开朗、乐观、向上、工作积极肯干、有着很强责任心的人。她总是这样说:“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没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专业素质是根本不行的。一切从头开始,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做一名让孩子、家长、学校、社会都认可的好教师。”于是她为自己定下了努力的方向。朝着这一方向,她不断探索、进取、努力完善自己,去实现诺言。
“用爱诠释教育”,这是她一直向往并为之不断追求的教育境界。她总是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她们。对她们的生活照顾也就更多、更细。对于刚入园的孩子,她总是以亲切的语调、温暖的拥抱、细致的照料、友善的笑容来吸引幼儿。把哭闹不肯来园的孩子抱在怀里,轻声的安慰他们,并为他们擦去脸上的鼻涕和泪水,还准备了很多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和有趣的游戏,使孩子们很快信任喜欢上她,继而开开心心地来园。
幼教工作既是脑力活又是体力活,但再忙也不会忘记家长的嘱托,几年来,看着让家长头痛的“小调皮”们在自己的教育引导下长成乐于助人的小模范;看着一口蔬菜都不吃的宝贝在自己的鼓励帮助下不再挑食;看着体弱多病的孩子在自己细心照顾下出了满勤……听着家长们声声感激的话语,她心中充满着欣慰和骄傲。真诚的付出会感动自己,也会感染孩子。当活动中,孩子情不自禁顺口喊她妈妈时;当她患咽炎孩子带来金嗓子喉宝时;当站在高凳子上悬挂饰物孩子们担心地说:“老师小心点”时;当走在街上,曾带过的毕业生扑进她的怀里说:“老师,好想你!”时,那一刻,她深会切地感受到一种幸福,一种当幼儿教师的幸福。
记得有一年,班上有个叫菲菲的小朋友,上小班的时候从来没在幼儿园午休过,开学时,她妈妈就告诉老师说是工作忙,孩子姥姥身体不好,不能接她回家,孩子在家从不午休,请老师多费点儿心,实在睡不着就让她躺在床上。听了她的话,午休时她就留心观察菲菲。还真是,一连着好几天,她都躺在床上不是玩手指就是扯窗帘,有时候还会把身边的小朋友弄醒。可到快起床的时候她却睡着了。原来她不是没瞌睡,而是一直以来被依着顺着,没有养成午休的习惯。于是,每天午休刘老师安顿好其他孩子睡好后,就来到她身边握着她的小手,轻轻地拍着她,慢慢的她就睡着了。渐渐地,她就养成了午休的习惯。
这样的例子在她从教的历程里可以说是不甚枚举。喂饭,换洗尿湿拉脏的裤子,手把手的教握笔画画……虽然辛劳,但刷新了超越、充盈着快乐、带来了满足,她用“无怨无悔”、“辛勤耕耘”演绎着成长的每一个坚实步伐。
人生总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带班、第一次上公开课课、第一次开家长会,第一次登上舞台,第一次主持活动……作为从小学转岗的幼儿教师,她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就要更努力。平时,她勤学好问;活动中,她认真,肯动脑;课余,她肯下功夫,不断反思学习。刘老师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只满足于现有的技能是不够的,必须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各项基本功水平。在教育教学活动方面,在园领导的带领下,她和其它老师一起刻苦钻研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征的不同,精心设计每一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她用新颖奇特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索。在学习生活上,她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重视良好班级常规的建立,也为孩子们将来步入小学打好坚实的基础。闲暇之余,她广泛阅读多种幼教杂志书刊,学习最前沿的幼教理论,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她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业务学习及观摩课的评议,到优秀园所参观学习,汲取有益的教育经验。她总是说:“我每天都很快乐,因为我每天都和南园长带领的团队用最前沿的幼教理论武装自己,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生活!”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刘老师用一颗热爱尝试,敢于创新的进取心,在积累之余,将日常工作中的反思、收获和点滴启示记录下来,将自己的体悟加以创新,运用于幼儿教育教学,短短的五年来,她成长进步的很快,不仅在专业技能竞赛和园内赛教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还屡次参加展示活动。20xx年以来,她撰写的教育叙事《静待花开》、《管住你的小狮子》分别获得了市级二等奖和县级一等奖。论文《动画片在幼儿教师中的价值》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从20岁到36岁,她已经在教育第一线奔忙工作了xx年,由青涩到成熟,她的每一步成长与进步无不包含着领导的信任与同事们帮助。虽有过不知所措的困惑,有过被人埋怨的苦衷,留下过委屈的泪水,然而,她依然坚信,只要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千千万万个家庭,她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会开满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