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3-08-27 作者:Youaremine 对照材料

事迹材料写的好才可以让人民群众多阅读和学习,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时候务必要强调内容完整,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7篇

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篇1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17年前他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湖北已汇集了1.9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篇2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患者体征的轻微变化,还是一个造成污染的漏水点,都有可能潜藏着危机。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故事。

赵童:那一刻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正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查房的人叫赵童,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几天前,看到这位8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情绪低落,他和主治医生反复询问,但老人始终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乏力。

赵童判断老人表现出的体征只是冰山一角。经初步诊断,老人虽仅有腹胀表现,但符合“急腹症”特点,急需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病症。没想到刚做完ct回到病房,老人的情况突然恶化,各项指标开始报警。

目前老人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在赵童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他们负责病房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已经转为轻症,30名患者治愈出院。

胡晟民:用年轻的肩膀担起责任

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救治患者,消防员们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洪湖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是当地7个定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由于排污系统设备老化,医疗废水无法处理和排出,外溢风险很大。洪湖市消防救援站的7名90后消防员组成了“医疗废水输转党员突击队”,承担起每天医院的医疗废水清运、处理任务。

正和队友一起爬上6米高储罐罐顶的小伙子叫胡晟民,今年刚满22岁,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消防员,从小耳濡目染,如今接过接力棒的他,每次任务也总是冲在前面。设备连接好,抽水开始,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漏水和喷溅的时候,之前还发生过意外。

后来胡晟民和队友们顺着水线找到了水带上一个极小的漏水点,才排除了隐患。从那以后,他们在抽水作业时也更加谨慎。

强忍着恶臭味,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抽水作业,近20吨医疗废水全部抽进了环保污水运输槽车,胡晟民和队友们再将这些医疗废水输转到9公里外的污水处理点进行处理。而这样的输转,他们每天要重复两到三次。截至目前,胡晟民和队友们已累计输转医疗废水500多吨。

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篇3

张继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岁了,医学硕士,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张继先医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此刻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党支部书记。

抗击“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时,37岁的张继先就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一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的习惯,也正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使她养成了对病毒敏锐的洞察力,对疫情高度的警觉性。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

“疫情上报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奶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老两口儿,他们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虽然症状看起来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结果与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儿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现。同一天,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景不对,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决定上报。张继先的坚持上报,为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卫健部门拉响了警报。12月底,国家卫健委派出高级别专家组,赴武汉调查病情,迅速应对处置。张继先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继先奶奶“像救火队员一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离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她从网上又团购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护。至于为什么团购而不是让单位配发,她说:“如果医院配发的话需要订做,而网上买能够很快到货。”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张继先的情绪不止一次崩溃。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她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说自我已竭尽了全力。

2月6日,湖北省给予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把最高的荣誉给医护人员!把最美的称赞给白衣天使!把最便利的条件给一线的战士!把最优厚的待遇给为这次抗疫做出贡献的人!

张继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经百战的,临危不惧,敢于担当,如今又一次冲在了战斗最前线。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击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值得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让我们向张继先奶奶致敬!

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篇4

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篇5

吴贤忠同志,现年42岁,大方县大方镇关井村动物防疫员,负责关井村的动物防疫及协助全镇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几年来,吴贤忠同志积极宣传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推广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治新技术,带动养殖户致富。他为养殖户留下了一串串闪光足迹,人虽不老,却被大家称为“老吴”。吴贤忠同志是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优秀代表,2007年、2009年、2010年被大方县畜牧兽医局推荐到地区进行表彰,被评为地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防疫员”。

一、刻苦钻研技术,倾心服务群众

吴贤忠同志虽是初中毕业,但积极参加县畜牧兽医局、县扶贫办举办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学习,1986年获大方县畜牧局兽医技术培训班结业证书,2008年取得县职业中学颁发的畜牧兽医技术结业证书。吴贤忠同志平时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向县乡技术干部请教,并注重实践,积累了兽医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吴贤忠同志从1986年被县畜牧局聘为村级动物防疫员以来,可以说是为他提供了更好学习和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他与养殖户走得更近,更方便服务养殖户。他积极参加、县乡组织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较系统地掌握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技能。1991年获贵州省农委颁发的“农民技术员”职称证书,1995年获“助理兽医师”职称资格证书。

关井村处于大方县城边缘,人多地少,许多农户以从事养殖为业,但却没有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搞不懂什么是病,什么是疫,为什么要依法防疫等等。吴贤忠同志在县城所在地的街道上租了一间房屋,自己出资,配备了冷藏设备和诊疗器械,办起了兽医门诊。除服务于所负责的关井村外,还经常为周边村寨的群众和县城宠物养殖户服务,向他们传授畜禽养殖防疫技术,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知识及畜禽疫病的危害性,回答养殖户的各种疑难咨询。吴贤忠同志在开展咨询服务时,发现大多数养殖户素质低,对防病防疫不能接受,就深入农户家中传授技术,并钻进猪舍牛栏鸡舍鸭场,手把手地传授畜禽养殖饲料配方、育雏技术及疫病防治技术。多年来,吴贤忠同志跑遍了全镇的村村寨寨的所有畜禽养殖户和养殖场,受到所有养殖户的欢迎和信任。

二、搞好动物防检,保障畜禽健康

动物防疫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县畜牧业发展大局。吴贤忠同志牢固树立“防疫无小事”和“养殖成败在防疫”的意识,结合责任片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防疫工作的开展。按照《动物防疫法》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要求,制定了春秋两季重点防疫期以及月月补针的详细防疫计划,储备好疫苗和治疗药品。大方镇的两路口、对江市场每逢赶集日,都有上百头仔猪、500多羽家禽、10多头畜肉产品在市场上交易、流通,吴贤忠同志都积极协助镇畜牧兽医站进行检疫。

对防疫工作吴贤忠同志丝毫不含糊,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开展畜禽防疫注射。主要是进行猪瘟、w病、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疫苗注射和卡耳标,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采取一户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对不在家农户的畜禽进行登记补针。建立畜禽免疫档案,并做好档案记录,及时向上级畜牧部门汇报责任片区畜禽生产及疫情动态,积极参加县、乡组织的动物疫病普查、动物疫病监测采血、疫情调查等工作。大方镇每年饲养家畜1.6万多头、家禽5万多羽,吴贤忠同志每年春、秋两季都带头按国家规定,强制对畜禽进行禽流感疫苗、猪兰耳病疫苗、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注射。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实现重大动物疫情在大方镇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安全、健康的畜牧业发展环境。

三、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吴贤忠同志常年肩背保温箱,手拿注射器、耳标钳,在春秋重点疫情期,风里来、雨里去,早出晚归,除为养殖户注射疫苗,还主动做好养殖和防疫技术服务,消除他们各种思想疙瘩和技术难题。吴贤忠同志依法给养殖户的猪打防疫针、挂耳标,但养殖户不理解,认为打了针就可不挂耳标,给动物防疫员工作带来阻力。吴贤忠同志仔细做好养殖户的思想工作,拿出随身带的《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及各种宣传资料给养殖户学习,边学边沟通,终于让养殖户明白了道理,他们在吴贤忠同志的优质服务下接受了依法防疫。

“哪里养殖户有困难,他就到哪里去,就是除夕之夜或正月初一,只要养殖户一个电话,他就起步上路。”这是养殖户对吴贤忠同志的评价。 关井村养殖户姜招虎每年养猪500多头,今年第一批养的150头猪,一直长势不好,吴贤忠同志得知后主动上门诊疗解难,通过诊断,采取“驱虫、配饲料添加剂、发送饲养环境卫生”的办法,使得这批猪也能按正常生长时间出栏,没有造成损失。

由于吴贤忠同志技术过硬,实际经验丰富,被远隔50公里的长石镇山坝村新兴养殖场和六龙镇头塘村李x养猪场聘为兽医技术。吴贤忠同志从技术、引种、防疫、治疗、饲料配方等方面开展服务,使这些养殖场的猪长得快、不得病,他们都说有吴贤忠同志的技术支持,明年还要扩大养殖场规模。

为促进猪的品种改良,吴贤忠同志参加了2008年地区和县组织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培训,技术学成后,在大方镇进行推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猪人工授精800余头,产仔上万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说起吴贤忠同志的不怕苦不怕累,真心为养殖户排忧解难,镇里干部都说:“他干的都是义务劳动,但辛苦没有白花,确实发挥了农村动物防疫员的作用,他是全镇动物防疫员的优秀代表。”

吴贤忠同志克服村级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低、工作艰辛、劳动量大等困难,尽心尽力,服务于养殖农户,服从业务安排,积极完成下达的各项任务,为全县的村级动物防疫员作出了表帅。透过一头头(羽)畜禽,一座座畜禽舍,养殖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作为一位普通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吴贤忠同志心里踏实,我们但愿吴贤忠同志未来的“动物防疫员”之旅更加辉煌。

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篇6

宗立杰,女,汉族,1956年4月出生。中专学历,敦化卫校毕业。1975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敦化市雁鸣湖镇大山嘴子村宗立杰卫生室工作。曾多次荣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荣誉。

宗立杰同志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的先进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舍小家、为大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宗立杰同志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将自己的个人诊所停业,积极响应村里的号召,完全服从村里的安排,报名成为志愿者,投身防疫一线。在她的影响下,一家八口,有五人都参加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其中,有四人是党员,这当中还有她的在长春上大学的大孙女。可以说,宗立杰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当中虽然职业不同,地点不同,但是面对此次疫情,他们都做着同一件事情,投身到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战疫”中的责任与担当。

亮身份、做表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穿上志愿者服装,戴上口罩,佩戴党徽,宗立杰同志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参与卡点登记排查、疫情防控宣传。不畏严寒,不辞辛劳,这是宗立杰的真实写照。她坚持在村口值守时与年轻同志同标准、同强度。早晨7点是她值守的时间,不过每次,宗立杰都会很早地来到卡点,一边指挥引导车辆靠边停下,一边详细询问驾驶员基本信息,然后用额温枪对车上人员进行测温。站岗、拦车、测温、记录,宗立杰同志绝不敢懈怠。在闲暇的时候,她还为志愿者们测量血压,关心志愿者们。考虑她岁数大,怕她身体吃不消,家人、村干部多次劝她回家休息时,她都不同意,她说:“党员就要不一样,党员就要带好头,关键时刻冲在前,困难面前不退缩。”忙碌的身影,伴随着铿锵的话语,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者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守初心、担使命。"大家排好队,保持一米距离。""请出示吉祥码,来这里登记"在雁鸣湖镇开展的这五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宗立杰更是起到了带头作用。指挥人员排队、现场维护秩序、逐个测量体温到处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有的老人不会使用手机,她上前帮忙操作,使他们有序顺利参检。一上午下来,宗立杰的走路步数都能达到1万多步,患有残疾,腿脚不好的她,却从未有一句怨言。时间往前推移,2019年末,身在海南的宗立杰心系家乡,在得知酒精、口罩等医疗物资紧缺时,宗立杰将自家诊所仅存的10件酒精,捐赠给村里,个人还捐出1000元钱。在她的带领下,两个儿子又分别捐出了400元。都说母亲是儿子最好的领路人。宗立杰的一举一动默默指引着她的孩子们。恰如这场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一家人同心协力,在各自阵地执着坚守、默默奉献,只为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行动诠释担当,辛苦书写奉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宗立杰身先示范,带领她的家人在疫情防疫一线上默默奉献,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最美抗疫志愿者事迹材料篇7

一声“到”,一生“到”这是许多退役军人的生命。

今年春季,面对新一轮新冠疫情疫情的严峻考验,为有效控制、坚决杜绝疫情的泛滥和蔓延,确保村民的生命安全,他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号召,经过严密部署、精心安排,迅速成立了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走向了抗疫的最前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奋战在一线,攻克一道道难关,成为活跃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时代“兵支书”。他就是香河县淑阳镇计庄子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金柱。

“我是党员,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计庄子村的“当家人”,守护村民是我的职责所在,疫情当前,我应当冲在第一线,这是责任,也是义务。”王金柱说道。1990年12月,王金柱揣着报效祖国的梦想参军入伍,4年的军旅生活,练就了他坚定的意志,敢闯敢拼的性格。

此次疫情以来,王金柱以实际行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环节,坚决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在村街道路封堵、村卡口执勤情况、各类人员情况统计、居家观察户情况、入户排查等工作中,王金柱时刻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期间,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做好检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接送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组织好村干部、志愿者各负其责,在他的带领下计庄子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快速有序的进行,工作人员互相协调配合,对照全村花名册,逐一核对,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计庄子村历次核酸检测人数均保持在500人左右,没有出现大幅增加减少的情况。

居家观察户,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此次疫情中,全村共有两户需要居家隔离,其中一户是从廊坊广阳区返回村内的修路工人。在告知情况后,王金柱第一时间上门入户,做好居家隔离的相关工作。“居家观察的居民会有生活上困难,也会有一些情绪,我们要第一时间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多安抚他们的情绪,多向他们讲解当前疫情防控的总形势,但是也要严格执行防疫的相关要求,不能有一点麻痹思想。”王金柱向督导工作的人员说道。在实际工作中,王金柱既严又慈,时刻以一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但同时也是居民们最亲的村支书。

村街卡口,是疫情防控的一道关键防线。疫情封控期间,全村实行封闭式管理,只留有一个进出口。王金柱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全面加强卡口管控,坚决守住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我们严格按照全镇疫情防控指挥办的部署安排,村里的值班人员全面执行24小时勤务,对进出的`车辆及人员实行严格管控,坚持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对进出人员严格查验核酸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等,对不符合通行条件的人员,坚决予以劝返,卡口要及时进行消杀。”王金柱向执勤人员嘱咐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抗击疫情期间,“兵支书”王金柱守初心,担使命,面对危机,他就是战“疫”的急先锋、排头兵,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始终奋战一线的坚守,以实际行动锻造了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的硬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