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写作不仅是语言的运用,也是思维的训练,能够培养综合素养,作文的选择应当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反映社会发展的变化和趋势,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我走上讲台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走上讲台作文篇1
还记得不久前我便因数学进步比较大,被班主任选中在班会课上分享学习心得。跟我一样也要上讲台的是另外两位,不过看起来他们都很平淡,没有一点紧张的样子。而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在兴奋的同时又难免有点紧张。为了不让自己一上去就无话可说,我头一次这么主动而且还这么认真地写了一篇发言稿,可是怎么看却像是一篇演讲稿,不过还是发现有时候语文还是挺实用的哩。
班会课上,班主任迟迟未到,我焦急地等待着,难免有些慌乱。大半个钟头过去了,班主任出现在了眼前,果然如预期的开始了学习心得的分享。同时,我很庆幸我是三个人中最后一个上的。看着第一个人上去了,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在台下的我不禁有些慌乱,不识地盯着自己的发言稿,轻声地默念着。然而,他们两人的发言都极短,不足两分钟就下了台。很快就轮到了我,我一个箭步走了上去,因为胆怯,我完全没有关注台下的听众们。只是一上讲台稍微平定一会之后就开始念着那篇本以为自己熟悉的发言稿。
不知不觉地,我的手开始颤抖起来,那台下投来的是一双双锐利的目光。在人群的注视之中,我越来越紧张,手心里冒出一阵冷汗,我不敢抬起头,企图用手中的那本写着发言稿的笔记本把头遮住。我的声音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低垂了,偶尔读错的几个字音让我尴尬不已。在紧张中,我的语速也渐渐加快,到后来变得迷糊不清。那发言稿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让我难以辨认,但我还是决定要坚持到底,直接跳了一段之后接着都下去。最终,我成功地埋着头读完了那篇发言稿,虽然后半程发音迷糊不清,但还是迎来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自己努力去尝试过了之后便发现那时的掌声比以往在任何时候都更响亮,有着别一般的意味。
综合比较之后,班主任以一句“准备充分”来评价了我的这次分享。的确,在经历了几番尝试之后我走出了这一步,熬过了这艰难而又充满挑战的五分钟。虽然刚开始不太顺利,但我相信这会是一个转折点,也期望下次能做得更好些。
我走上讲台作文篇2
八十年代末,我和许多人一样,向往新生活,追寻儿时的梦想,渴望自己能走出大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用辛苦的汗水换来一定的报酬,以补给贫寒的家庭。但我没能,只因几分之差,高考名落孙山。我沮丧,恨自己无能,整天睡不安身,食不甘味,懊丧之样难以言齿,怎想到母亲死的早(我刚生下几月,母亲去逝),父亲拉扯我们不容易(姊妹三个,脚下还有弟妹,均属继母所生,继母也死的早),我没能争气,真是伤心欲绝。直到有一天,我听说县局招考代课教师,我声不做气不吭地悄悄跑去报了名(又怕考不取丢人),到了考试的日子,我没让父亲知道参加了考试,没过几天,考试成绩公布下来,我居然还在前几名。
这下可好!我终于能实现自己儿时的愿望——做一名老师。
报到那天,我像变了个人样,改以往日的伤心和气馁,打点了生活必须的行李,由县局负责人把我送到一个离家较远的乡镇教办,刚到教办,一位领导把我上下打量一番,看我才一米六的个头,瘦小,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得机灵的样子,碍于局负责人的面子还是接纳了我。说来也巧,在我刚到不一会儿,一位来接“老师”的村长就来了,他和教办领导相互打招呼后,我就匆匆随他踏上了去那村的遥远之路。下车后,因还有几十里的山路,不能带上行李,我要求自己背着行李随村长一行上路,可村长说路太远,又不好走,笔直的山路,攀草牵棘一点儿也不夸张,顺着村长的手指,我仰望山冒,心寒意冷,有些失意。村长看我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和我谈及了他们村办学校的一连串事:村里共有三所学校,两所校点,因山高路遥,交通不便,条件差,没有人爱来我们村教书,现在中心小学的老师已有了着落,两所校点还没有老师,以前也有两位民办老师,可一位转行,另一位又托关系走了,娃儿们还正在为没有老师发愁呢!你是男子汉,看你的样,是个很爱吃苦的人,孩子们一定非常喜欢你,你来后,有困难,尽管找我,我会竭力帮你的。
一番甜言蜜语,使我又增添了勇气。一番嘘寒问暖,不知不觉中,我们一起来到了将要改变我人生命运的校点学校。
来到学校,刚有的快意又一时扫地,三间民房,烟熏火燎,黑里透明,可还被拆去一间,剩下两间,矗立在山顶,我陡然心一酸,泪水在眼眶里只打转,但我心一横,强忍住了泪水,决定为之奋斗。更让人寒心的是,当晚在学生家长住了一宿,刚阴转晴的心又被浇上了一盆凉水,当晚,我正琢磨着开学时如何组织学生上学,怎样去搬运学生用书之时,天不作美,一夜之间,下了一场特大暴雪,齐腰深的积雪,让人难以步行,村长安排帮我背行李的民工也不能完成任务了,眼巴巴,干瞪眼,好在当地的热心人伸出温暖的手,让我在他家住几天,等天放晴。开学那天,几十位家长带着孩子不约而同地来到学校,有帮忙在雪地里砍柴、运柴的,有帮忙收拾房间、整理课桌凳的,有帮忙收理学生炊具的,还有在雪地里帮忙背水的,每个家长还带来了自己舍不得吃的干制菜、猪肉、咸菜,甚至是远方亲人送给他们的稀有菜肴,个个客气不尽,强求“老师”收下,孩子们“老师”好,“老师”好,我望着一个个衣襟不整、渴求读书的孩子,凝视一个个热心肠的家长,心潮起伏,心想,真是天下父母一样心啊!他们到底是许久没有见到过老师了啊!他们这样心安理得、心甘情愿,可我还不是老师。此时,我思绪万千,更加坚定了做一名老师的信念。
而今,我无怨无悔。自己所做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家长爱戴,领导信奉,学生欢迎,我早从一名代课老师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我依恋代课八年的日日夜夜,难忘每月几十元薪水的那些日子。因为没有当初的始终不渝就不会有今天,没有普天下同病相连的同等人,中国基础的蓝天不会撑起。
我走上讲台作文篇3
十八年前,刚从师专毕业我便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来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
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注定我这一生的时光将要在这三尺讲台上度过了。
十八年前,教师并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那时工资不高,每月大概一百二十元左右。每月月底的那几天常常是最难挨的日子,因为这月的工资已经用完了,而下个月的工资还没下来,这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所以常常不得不厚着脸皮向别人借钱,以解燃眉之急。记得头一年工作下来,想买一辆自行车,结果一摸口袋,身上仅有一百元钱,将近还差两百,最后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向父母伸手。十八年过去了,今天已为人父的我,每当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常常感到愧对养育自己的父母!
随后的几年,教师的工资虽有提高,但日子还是过得很拮据,自己结婚、买房又给父母添了不少的麻烦,还哪有能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曾对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一度感到失望,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后来,工作时间久了,我开始慢慢习惯并喜欢教师这份工作了,尤其每天当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那几十张还略显幼稚的面孔,我不能也不忍心将自己不愉快的心情传染给那些纯洁的心灵。
“作为教师,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我身边的教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啊,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向我这样的乡村教师何止成千上万,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对我自己来说意味着就是要学会甘受寂寞与清贫,而对学生、家庭、社会来说意味着自己心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中国,正是由于有大批这样默默工作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这才撑起了中国的一片蓝天。
近几年来,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开始从大国向强国迈进,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师应该肩负更大的责任。作为一名乡村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应该勇于承担这样的责任,固守乡村,让生命之花在三尺讲台上绽放。
我走上讲台作文篇4
上讲台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无疑是件自豪而又新鲜的事。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让我无法忘记。
那是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还在学习生字。有一天,语文老师似乎讲课讲得累了,放下教棒,清了清嗓子,顿了顿说:“要不,我今天来请个小老师,替我教完剩下的字。你们谁愿意?”
教室里顿时死一样的安静,之前吵闹的班上现在连一个蚊子的哼声都能听得见。同学们一个个都怕得要死,气都不敢出。你别看他们成天地调皮、胆大包天,到这时就胆小得不敢出声了。
我觉得挺新鲜的,因为我从没当过小老师,但好奇中仍带有十之八九的害怕:读错了,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同学会不会笑话我?
我最终没能躲过老师敏锐的目光,那些胆小鬼都趴在桌子上,而我却坐得笔直,让老师误以为我信心十足。“来!就你来吧!”老师看着我说,并把教棒递给了我。
我身不由己地走上讲台,小心翼翼地拿着那根让我痛恨不已的教棒,指着黑板上的字大声朗读起来。调皮的同学好像苏醒了过来,也装腔作势地跟着读起来。读着读着,我发现并没有什么好怕的,只是我读一遍别人再跟着读一遍。
很快我就将余下的字带同学们读完,愉快地走下了讲台。老师及时表扬说:“某某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小老师,教得很好。”同学们也向我投来好奇和赞赏的目光。我第一次有了一种不一样的自豪感。
我走上讲台作文篇5
明天就是第26个教师节了,校园里一片喜气洋洋。我是1984年走上讲台的,1985年我国的第一个教师节隆重举行。19岁的我热血沸腾,似乎这个教师节就是为我而特意设置的!
18岁的我梳着二个刷子辫,走进了实验小学五年级五班的课堂。那时的孩子们五年级大多是12岁或者13岁,我比他们大不了几岁。怯生生的我站在讲台上,心里直打鼓。虽然我接受了三年师范,也顺利通过了实习,但是真正面对56位学生的时候,我还是有点语无伦次。
上讲台第一天的情形在我的记忆中有些模糊了。可能因为师范的老师比较器重我,分配到学校的时候,特别有一位在省里上示范课的王德海老师做我的导师,我听了师傅一周的课才上的讲台。执教的是《赶集》这篇课文。因为是第一次亮相,所以校领导齐刷刷地坐在下面,我的腿直发抖。
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人们赶集的欢乐场面。我只是带着学生从头到尾地读课文,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串讲。对“簇新”这个词体会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先了解了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极新,全新。而后我请学生找这个词的近义词,学生们轻而易举地说出:崭新、全新等词。我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赶集时要穿上簇新的衣服呢?孩子们的解读也相当到位,有的说是特别高兴,有的说是把赶集当作一个节日似的,很重视。我问学生你们是怎么体会到赶集的人们这种心情的。有的`学生回答自己穿上簇新的衣服时就是这样的,比如春节的时候,比如哥哥姐姐结婚的时候,比如跟着大人走亲戚的时候等等。我随口说了一句:“你们比老师聪明。”然后,我们又喜滋滋地读了读这个自然段。
之所以对这个环节印象如此深刻,是当我终于红着脸冒着汗结束了一堂课的教学的时候,师傅和领导评课时,竟然对这个环节大加赞赏。其实,我是无心而为的。也因为这个“簇新”我成了学校的“新苗”,好多课堂比赛给了我增长见识,历练教学能力的机会,让我这颗教坛新手逐步上了道,并且一天天成熟起来。
后来改版的教材《赶集》这篇课文被筛下了,从此远离了小学语文的课堂。可是我的《赶集》情结却与日俱浓。可惜,我是个马大哈,没有留下原来的教材,在网上查找,也没有结果,真的是特别遗憾!我走上讲台的第一课竟然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影像和一个词语的教学片断,但是初上讲台的感觉却清晰如昨!
我走上讲台作文篇6
前记:行走在漫漫的求学路上,有多少温暖的手曾经扶携我们走过坎坷的岁月;有多少良师站在路的两旁,时时关注着我们的成长。一句改变一生的教诲、一次刻骨铭心的谈心我们都会终生难忘。
赞许无法表述我们的感谢,鲜花也不曾代表我们的思念,感谢老师,感谢您在风风雨雨中坚实的臂膀,让无所适从的我们有了厚重的依靠;感谢您在迷茫徘徊中伸出的大手,让举棋不定的我们有了明确的方向;感谢您站在鲜花和掌声中的慈祥面庞,让浮躁的我们找到了人生的美德和努力的目标。
感谢您,老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从城市走入乡村,才深深体会到城镇英语的差距有多大。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第一年走上讲台,面对这么多孩子们,心里有很多的话,想对他们说。看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的心里一阵激动:
孩子们,别怕!虽然我们是乡镇的孩子,条件比城市的孩子落后,但是我们有一颗积极热忱的心。相信自己,相信你想做到就一定能做到,不仅如此,你还能做的比其他人做得都要好!
孩子们,别怕!虽然我们是乙班,但是只要热爱读书的孩子,到哪里都一样,都是读书的料。
孩子们,别怕!虽然我们第一年学英语,可是我们有最用心的老师,最支持我们的父母,最贴心的辅导资料,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最关心我们的部的领导。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孩子,别忘了,坚持你的信念,上帝会保佑最用心最刻苦的孩子。这叫天道酬勤。
孩子们,别怕!尽管我们第一年离开父母,开始我们远在他乡的求学,但是我们最勇敢,最坚强,任何困难都下不到我们的!尽管第一次去打饭,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没有爸妈在身边,独自一人睡觉,但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相信你们的父母也看到你们的成长。
亲爱的孩子,别怕!虽然我们第一次拿到试卷,看到大大的60分,但是这仅仅是开始,英语是一门新语言,它不同于语文数学,但是不管怎样,只要你用心,你一定能学好!
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只有敢飞的孩子才能飞翔!你想飞,就赶紧张开翅膀,迎着暴风骤雨,大胆翱翔吧!最后记住,只有年轻的孩子,才具备飞翔的能力!相信自己,你能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