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作文7篇

时间:2024-04-06 作者:Fallinlove 作文大全

写作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它要求我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作文中融入真实情感的笔触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真实度,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古典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古典的作文7篇

古典的作文篇1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古典的作文篇2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美是少不了的。也许美就是商朝人民用一生心血铸造的大鼎;也许美就是唐朝人民至爱的瓷器;也许美就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无论怎样,这美就如一座大楼赏也赏不完,看也看不尽。

纵阅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现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人们都喜欢器皿,既便是没有这种造瓷技术的王朝,也要用石头或青铜作一个。到了唐代瓷器已经出现,到了宋代又有许多种类。江南地区的制瓷业超出常人想象的发达。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宫廷中的瓷器,恐怕已经不计其数了。就连人们用的碗都多数是用瓷做出的。听说山西也曾出土过乾隆时的瓷碗。做工精细,形状优美,很是令人拍手叫好。

看完瓷器就来联想一下身边的饰物――玉。玉在商朝就已经出现,只不过是石头打磨后的,并没有经过严格加工。但在春秋战国时,秦国与赵国要和氏璧的事情,早已赫赫有名。这和氏璧从此也变得格外充满神秘色彩。在唐朝这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身上的玉器是少不了的。玉佩、玉簪都是种类齐全,还有玉手镯更是象征着富贵。到了明清时期玉已经有很多了。玉佩、玉牌层出不穷,都已经做工精细,经过层层打磨。做出的玉光润、亮泽,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喜爱。

接着就是古代的书画,毛笔在秦朝就已经出现,秦朝大将蒙恬,发明了毛笔而纸到东汉也已经普及于人群。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行云流水,流畅自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书”,他自成一派的书体令人感叹。而明朝董其昌的书法吸取颜赵之精华,自创一体,也是地位显赫。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美,每一份美都各有不同,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古典之美,是我们要学习的,因为在这美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勇敢面对的精神。

古典的作文篇3

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欢迎来到“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旅游的导游晁子凯,平常大家都叫我“晁操”。在去游览之前,我要提醒你们:不能乱丢垃圾,因为这里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尤其是不能把垃圾扔进水里。你们想:要是每个人都乱扔垃圾,那咱们苏州园林不就变成垃圾堆了,而且很快会变成世界最大的垃圾池。

游客们,我们现在到了园林的拙政园!你们别小看它,它可是与首都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 留园并称为四大名园。拙政园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来明代监察御史王成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的语意为名。拙政园分东、中、西住宅三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在布置为园林的博物馆展厅。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走过了拙政园,接下来就到了狮子林。狮子林有六百多上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和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为“林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狮子”因而得名。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享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怎么样,我讲得好吧!要是讲得好,就推荐你们的亲戚来旅游吧,我愿意为他们当导游。

古典的作文篇4

在我8岁那年的暑假,爸爸决定带我去美丽古老的苏州长长见识。

我们刚来到古典园林,一幢幢古香古色的建筑物,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树,顿时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先说那古香古色的建筑吧,红漆漆的柱子,绿漆漆的栏杆,漂亮极了。每一间的横杆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上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建筑物里面很宽,有四五百平方米,晚上一个人在里面,还真是害怕。建筑物是用木头建成的,富有民族特色。

穿过建筑物,来到了后院。哇!苏州的'人真会享受,院子虽说不上大但也显得宽敞,不但可以乘凉,还可以在没事时出来散散心。这院子可真漂亮啊!既有小桥又有流水,让我不禁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来,好一幅诗情画意。湖面上盛开了成群的荷花,白里透红,好像小娃娃的脸蛋。还有一个专供下棋的凉亭,看了这么多美景,就属凉亭最人性化了。走过小桥,一片小树林凸显出来,走进去,草地上零星星的撒落着点点阳光,松鼠偶尔从树上跑过,花草的气味扑鼻而来,真像是置身于一片大自然美景啊!

走完院子,出口就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苏州古典园林是个美丽的地方,希望大家有时间能去看一看。

古典的作文篇5

今天,妈妈介绍了一本书给我。它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红楼梦》。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在这本书中,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的主线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悲剧贯穿始终。由多情潇洒的宝玉,娇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贾府,渐渐与公子贾宝玉相恋,本来这是一段美好的姻缘,但却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了带有黄金锁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的故事。

我认为《红楼梦》这本名着很感人。看了它,我还真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时常投入不已。我觉得,当时的贾府很奢侈,贾府的贾母有权有势,说话也很有分量,贾府上下全都得听她的。但她特别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掌上明珠。虽然贾母非常疼爱贾宝玉,但我并不是十分喜欢他。我觉得贾宝玉这个人物有点"玩世不恭"的意味。轻佻,顽劣,屡教不改,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当然,最后他也在离开黛玉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过来,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为的作风我倒是喜欢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她虽然爱哭,但很却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玩耍,两人是青梅竹马,十分要好。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小女孩,爱好很广泛,读书、画画,弹钢琴、办小报……我也有些爱哭,有时家人说说我的不是,呵!我的"金豆豆"就咕噜噜地滚了一地。不过,这些应该改正,作为现代的孩子,我觉得我们要坚强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样动不动就暗自垂泪。我觉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红楼梦》里最喜欢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从我看了《红楼梦》以后就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能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说明他的写作功底十分深厚,里面的人物个个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说话似的。我要向他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写文章的基本功打扎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古典的作文篇6

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的辛苦与心酸,也表达出了知音难寻的无奈何苦闷。而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就是出自曹雪芹先生笔下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它不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从而使一个繁荣的荣国府走向衰败。曹雪芹先生历时十年完成这部著作,用细腻和巧妙的文笔叙述了一个繁荣一时的荣国府。

当我看完了《红楼梦》后,我感到无比的心酸,我甚至有点怨恨作者为什么把这《红楼梦》的结局写得这么悲惨,这与《红楼梦》前部分的那生气、繁荣的景象一点有不符合。但后来我渐渐的明白了,当时的社会就是这么黑暗,这只不过就是社会的演变过程罢了。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林黛玉,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却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个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这时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

贾宝玉,一个外表看上去柔弱带点天真的男孩子,其实也有刚强男子的一面,也许到最后谁也想不到他会去出家,是因为他看破了红尘吧,他是一个渴望得到自由的人,当姐妹们成家后都抱怨着生活中的事,他的内心渐渐的成熟了,更何况在这种“指腹为婚”的时代,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水深火热。同时他又是一个痴情的人,他对林黛玉可以不顾一切,从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之死对他的打击有多大。我不禁替贾宝玉感到惋惜,美好的青春就这样被断送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几乎都是悲惨的,从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休”到薛宝钗的“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怜咏絮才,玉带从中挂。”都能体现出来。曹雪芹先生曾惨痛的写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谴愚忠,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红楼梦》一书让我感慨万千,它让我第一次走入作者的笔下,体会作者的心酸。岁月流逝,生命的年轮在不停的轮转,但又有谁能读懂这曹雪芹的梦中泪。

古典的作文篇7

古典的美丽,怎样才能够用言语表达呢?

冷雨敲窗的深夜,一盏残灯,煮字疗饥。翻开一本古老的线装书,茶香在唇齿间游弋,一不小心你就跌入了一个美的世界。美,是“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那种豪壮;美,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那种悠闲;美,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那种婉约。徜徉于唐风宋韵,醉心于汉赋元曲,美便悄然从心底漫溢而出。

初秋的黄昏,微醺的斜阳将沉未沉,树影筛出的阳光顺着薄纱窗帘倾泻而下,微风吹拂送来野花悠悠的香气。推开临水而居的窗,群山的剪影在逆光中显得更加清晰。远处古寺檐角下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着……

信步而行,田埂边开着雏菊,牧童拾起散落的吆喝,一抬手,甩成了一道柔软的鞭痕,小牛犊不甘愿地踏上了归程。不用捕捉,美就从心底里冒出来了,且一首《野望》便在心里浅吟低唱了:“树树皆秋色,山山落余晖。”此情此境,岂不美哉?

抑或是在浅秋的夜里,残月如刀,辗转反侧时翻古籍以入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边想,千年之前的一个深夜,南唐雕栏玉砌的宫苑里,被俘的李煜披头散发坐在冰冷的囚牢里。月光透过一方小小的窗户洒在地面上。他站起身,南望故国,是山,也只有山。不见旧时楼台宫阙,烟花歌舞。突兀的只是蜃景,眨眼间,就灰飞烟灭。昏庸的国君,杰出的词家,乱世中的美,更多了一份凄凉。

在悠悠古韵间,我的思绪随意地飘扬。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迷人胜景,感“秋月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萧瑟孤寂。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不屈不挠,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在如豆灯光下读绵绵爱情,于烟波湖畔看渔歌唱晚。美,可以随时随地,美,无处不在。

新时代的崛起让我们加快了步伐,忽略了不可或缺的美。不妨慢下脚步,让逼仄的生活充满美的滋润!

古典之美,并非词藻雕琢的华丽,而是意境之美,意韵之美。品读经典,如饮陈年佳酿,愈品愈醇,爽爽然清香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