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时,作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以适应文章的发展方向,通过写作文,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便于沟通,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画家乡作文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画家乡作文篇1
我的故乡在仙居,一个朴实而平凡的小县城,她是“中国杨梅之乡”。虽然来杭州很多年,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却一直记忆如新。
杨梅果肉厚实而紧密,外表呈暗红色,就像一个憋红脸的小胖子。当你一口咬下去时,鲜红而又酸甜可口的汁水,会把你干渴的喉咙瞬间湿润,然后流进你的肺腑,滋润你的心田,让你神清气爽。
每年的6月,是杨梅成熟的季节。幼年的我,曾经跟随家人来到亲戚家的杨梅山采梅。太阳公公尚未完全露出笑脸,漫山遍野都是一簇簇绿油油的杨梅树,红红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香气。摘下一颗带着晨露的杨梅,塞进嘴巴里,鲜甜入口,心里顿时就没有了因为早起而闹的小脾气,只剩下满足。
杨梅还可以煮成杨梅汁,滤去渣,放在冰箱冷藏,口渴的时候来一碗,那个冰爽简直无与伦比;我们更多的时候会把杨梅泡入高度的米酒,几个月后,辛辣的米酒就变成了绵醇的杨梅酒,喝的时候在酒里再加几块冰糖,香醇的口感每次都会让爸爸和朋友们贪杯。
后来我来到了杭州求学,就再也没去到山上采过杨梅。但是,每到杨梅成熟的时节,爷爷奶奶总会第一时间让朋友给我们带来最新鲜的杨梅,那是我吃过最幸福的酸甜味道。
家乡是我孩提时代的乐园,也是我现在幸福的港湾,难忘家乡的味道!
画家乡作文篇2
我的家乡位于陕西省清涧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山青水秀,美丽极了。
春天来临时,一层厚厚的积雪融化了,冬眠的小草伸伸懒腰,露出了嫩绿新鲜的头,给大地披上了崭新的绿装,渐渐地,满山遍野的花开了,到处都是迷人的景象。山坡上的桃树、杏树、梨树、槐树开满各色各样的小花,幽香遍野,将勤劳的蜜蜂和美丽的蝴蝶姑娘吸引来了,你看他们赶集似的,都出来凑热闹。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一边忙着在屋檐下衔泥建窝,一边帮农民伯伯扑捉田间的害虫呢。大人们有的耕种、有的放牛、有的修剪枣树、有的灌溉禾苗,听,他们说着,笑着,还将美丽的山歌填满了整个沟壑,动听极了,我们村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那茂密的树林就像为我们准备的遮阳伞,小山村底下流淌着的黄河水也平静多了,树林里的禅叫个不停,鸡耷拉着翅膀,狗也不停的吐着舌头,但小朋友们在黄河的浅水湾里游泳,真是舒服极了。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红彤彤的苹果,小灯笼似的西红柿,你挤我碰,好像争着让人们去摘呢!红玛瑙似的枣子压弯了树枝,惹的我们直流口水。
冬天,下一场鹅毛大雪,满山遍野都是白茫茫一片,树上挂满棉花似的雪球,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都出来堆雪人、打雪仗,真是快乐极了。
画家乡作文篇3
过春节啦!春节是我国最传统的节日,各地的人们会用不同的习俗来欢度这个节日。唯一相同的是晚辈们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会给我们压岁钱。你们知道压岁钱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祟”。有一大户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前,把红纸包着的八枚铜钱放在了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祟不敢再来侵扰了。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这就是压岁钱的来历了。今年我给长辈们拜年,收到了许多的压岁钱。我想用压岁钱请婆婆爷爷吃顿火锅,再用剩下的压岁钱送一副手镯或一条项链给婆婆。
压岁钱是长辈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小朋友你们的压岁钱会怎么用呢?
画家乡作文篇4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东海之滨——赣榆。这里有峰峻谷幽的夹谷山、历史悠久的徐福祠、风光秀丽的秦山岛,但我最喜爱的还是家乡美丽的大海。
清晨,太阳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金光,像给深蓝色的海水披上了一件金灿灿的盔甲,美丽极了!洒满金光的'海面上,不时出现斑斑点点的白帆,帆船上的渔民撒开了渔网,等待着收获的喜悦。
中午,强烈的阳光直射到海面上,海水依然是那么蓝,像一匹宽阔无边的蓝色锦缎铺到了天边。海面上,一只只海鸥投入大海的怀抱,像是要在这蓝色锦缎上绣出精美无比的图案。金黄色的沙滩,就像给这精美的图案镶上了黄灿灿的边框。
太阳西沉,翻腾了一天的大海就像个玩累了的孩子,静静地躺在金色的沙滩边,悠然地休息着。此时,大海和天空变得更广阔了,在遥远的地方,海天连接到一起。望着海天相接的地方,我的心胸顿时变得开阔起来。此时,月亮渐渐地升起来了,海面上滚动着银白色的月光,就像翻腾的雪浪从天际涌来,又像是给大海镶上了无数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
我爱你,家乡的大海!
画家乡作文篇5
车轮驶过的这里的每一条路,都似曾相识,闻着土地芬芳的气息,听着虫儿的介绍,看着爸爸与乡亲们打着招呼,我不知不觉来到老家的大门前。
走入院子,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破旧的房子,红砖青瓦,记载着岁月的回忆,仿佛看到了当年爷爷和爸爸在院子里下棋的情景,排眼望去,又看到了一大片菜地,哇!我不由自主地欢呼起来,这里种的菜好全呀!一排绿油油的大葱,一颗颗卷心菜,青色的胡萝卜一半的身子露在外面……仰望天空,蓝天白云与盎然绿色交相辉映,绘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走出家门,横在眼前的是一座小桥,桥下流水潺潺,桥上的石板上被孩子们刻上了一行行的文字,爸爸边走边向我们介绍道:这是孩子们的“烦恼净化器”桥,因为无论你有什么烦恼,都可以刻到桥上面的石板上,并刻上你的名字,烦恼也会随之而去,心情就会变得非常的好。我心里嘀咕石板上面是不是也有爸爸的签名呢?我挣脱爸爸牵着我的手来到了石板上面,看到了好多人的签名,我努力寻找着,一眼就看到了爸爸的签名,上面写着“下次一定考入前三名”一段话。我惊呼了起来,引得妈妈也往这里看了过来。哈哈……在大家的欢笑声中,爸爸一边讲述当年的故事,一边领着我们走向桥边的小竹林……
来到小竹林,看着那挺拔的竹干,细长的竹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我就像伫立竹枝上的小鸟,自由地飞翔、快活地畅游!
画家乡作文篇6
宁静的夜空在除夕夜晚变得多彩炫目,一朵朵,一道道或火红火红或紫黄紫黄的烟花直冲上九霄云天,在空中爆炸,释放出夺人眼球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家乡的年来了。今年的年大家过的如何?我决定要采访一下。
第一个采访的对象是一位白发鬓霜的老人,等我这个小记者一提问,老人便用他满怀批判的眼光向我们揭示了他眼中的年。“唉,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在干啥?老祖宗自制的传承百年的饺子看不上眼,倒对那些个什么挺着迷,过年了,大家都吃着饺子,可他们却抱着一桶全家桶当饭吃。要说这过年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个年夜饭,聊聊家常,看看春晚,可现在的人都好像中了毒,像我儿子、孙子,进家后,几乎一直都是低头不语,两眼对着那发光的手机屏暗送秋波,不太和我怎么说话,就连春晚这强大的手术刀也对他们的病灶无能为力,于是早早地眼睛就与眼镜接吻了,听说今年情节人与元宵节的同一天,是吗?”我回答:“是的,”,刚欲向老人阐明这一番时,老人又感叹道:“整天将那个什么情人节挂在嘴边,老祖宗的七夕节也没有见他们这么上心啊!”
此时的老奶奶在旁边已恭候多时,估摸着时间,我们将摄像头对准了老奶奶,老奶奶一脸慈祥的诉道:“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见识到了改革的好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富裕了,可这现在的人
对粮食没有以前那么珍惜了,四五斤重的鱼有时吃不到一半就倒掉了,过年了,那更是百万大军进菜市,一番疯狂采购之后满载而归,家里变成了一个小超市,现在家里人少,买的年货过多吃不了的因变质都被倒掉了。亲戚朋友们来拿的礼物也愈发贵重,有的带小孩来,还要发压岁钱,还不能太少,每年的压岁钱对我们家说是一笔偌大的开销。”
走出老人家中,恰逢村里组织的锣鼓队经过,穿红戴绿的小伙子们奋力挥臂,锤击着鼓皮,发出咚咚的硕大响声,姑娘们也个个才貌双全,打着节拍,走着秧歌步,脸上尽是脱去电子辐射的喜悦面容,在后面又有我们新鲜的血液,跟在队伍后面有几个处于闲职时期的学生,跟着学走秧歌,惹的大家哄堂大笑,这才是真正的年呀!
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是炎黄子孙,就有理由去热爱它,西方节日固然令人神往,但一个守不住根的民族注定灭亡。年不是几天的大吃大喝奢华享受,它应当是一个总结反思,未雨绸缪的交替时期,年也不是有小孩的家长的一种集资工具,更多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关心、孝敬。
中国人我们应该坚守传统,过好年,过幸福年,不是吗?
画家乡作文篇7
“年糕,年糕,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宁波人喜欢吃年糕,因为这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宁波最出名的要数虾腊年糕,这里的年糕因为优质的山泉水而与别处不同。年糕有很多的做法,各有各的特色。海苔年糕,将大海的味道裹入其中;桂花年糕,将秋天的气息品在心中;艾草年糕,将大自然的精华透露其中;葱年糕,点点绿意镶嵌其中······每一种年糕都有它独特的味道。
我最喜欢的是蟹黄年糕,蟹黄年糕的做法很简单。先将雪白的年糕放入锅中,再将螃蟹放入其中,螃蟹和年糕在锅中飞舞着、跳跃着,欢笑着,锅、铲互相碰撞着发出“乒乓”的响声,好像在给他们伴奏。等年糕变得金黄金黄的、清香袅袅时就可以盛起来。
金黄的年糕,赤红的螃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衬托,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啊,想必谁都忍不住想吃。我小心翼翼地夹了一块儿放在嘴里,还没咬下去,我的舌头就感觉到了它的柔劲,那么q弹有嚼劲呢!我吃了一口,还想吃,不一会儿一盘蟹黄炒年糕就被我风卷残云般吃完了。
岁月悄无声息地流逝了,虾腊人民勤勤恳恳地生活在这里,用他们的智慧传承着古老的技术,用各种美食馈赠着我们的味觉。无论在何处,无论在何时,年糕总能让家乡人民牵挂,总能勾起家乡人的思念之情,这就是舌尖上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