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文的逻辑内容要有扎实的基础,每个观点都要有充分的论证和合理的解释,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命运共同体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命运共同体作文篇1
友谊不分国界,互助不分你我,以和为贵。这是中华民族一贯的外交态度。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足迹留在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的外交精神传遍了每一个国家。世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命运共同体,把所有人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人平等。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没有哪个人能独自掌控全局。
曾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讲话——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这不正与《论语·颜渊》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巨大威胁下,世界陷入人心惶惶的被动之中。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人民并未被病毒打垮。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中国人民顶住压力,与病毒做了顽强的斗争。最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英雄们的冲击下,在全国人民的积极配合下,中国战胜了病毒。然而,世界却依旧还在水深火热当中,国际新冠疫情呈加速发展趋势。如何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关乎各国人民的安危,考验着全人类的共同智慧。对此,于国务院新闻办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权威部门做出了回应。在全球新冠疫情多点爆发并扩散蔓延的势态下,有效开展对外抗疫援助是当务之急,也是关键之举。据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介绍,目前,中国已分批组织实施对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以派出专家组等形式的抗疫援助。各国也都纷纷团结一致,共同抗疫。
疫情当前,友谊无国界之分,互助无你我之分,所有人都心连心,手牵手,成为了一家人。那在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恶化问题时,又何尝不应如此呢?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森林面积不断缩减,全球变暖不断加剧,是当今人类要面对的又一大难题。对此,美国政府却在2019年11月4日正式通知联合国,要求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这对于全球环境保护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自私的错误决定。全球变暖关乎全体人类的未来,关乎地球的生死存亡。对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们更应该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友谊无国界,互助无你我的精神,舍弃前嫌,团结一致,加强合作,共同面对。才能延缓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的寄托,是全人类共同的归宿。在这个大家庭里,友谊无国界,互助无你我,我们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命运共同体作文篇2
11月9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启幕。本次峰会以“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也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年会,意义非凡。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吸引海内外广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共享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在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凸显;个别国家将互联网作为维护霸权的工具,滥用信息技术干涉别国内政;一些国家搞“小圈子”“脱钩断链”,制造网络空间的分裂与对抗……网络空间越是存在治理难题,越是呼唤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因此,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中国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企业支持多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发展中国家打开数字化信息高速通道;与五大洲23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带动跨境物流、移动支付等实现全球发展;与国际社会携手提高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合作水平,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党的十_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共同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迈向更高水平。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中国主张,为推动互联网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人类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因此,当人类在网络空间面临发展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时,惟有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必须充分认识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构建发展共同体,采取更加积极、包容、协调、普惠的政策,推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普及;需要构建安全共同体,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鼓励与规范并举,共同遏制信息技术滥用,合作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需要构建责任共同体,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各主体作用,建立相互信任、协调有序的合作;需要构建利益共同体,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普惠式发展,弥合数字鸿沟。同心同行、携手共进,努力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有助于实现网络空间的创新发展、安全有序、平等尊重、开放共享。
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相信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必定能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命运共同体作文篇3
其实,网络的用途真是太广太广了。以至于我认为我谈论这个话题实在太小了。不过,还真的有人比我了解的要少。
首先,网络的主要用途是丰富我们自己,让我们能够很好的应对社会和人生。很多庞大的网站都是属于查询性网站,其名字令人如雷贯耳就可以看出查询的重要性。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都是去网络上查询。因为很多的东西我们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或条件让我们搞清楚,因此网络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资料库。所有人有了自己的知识都可以去网络上与大家分享。时代在进步,原来的资料也在不断的更新,即使是现在感觉很好的资料也许明天就会错误连篇,让人根本无法读懂。因此,网络具有更新性,能使人永远获得最新的信息,来解决生活中或工作中随时出现的种种问题。
网络的另一大功能就是娱乐,其中之一是通讯。人们上了网络后就可以用即时通讯工具与想要聊天的人进行交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平时得不到或者是不容易交谈到的事。网络比很多通讯方式都要便宜,而且不受距离限制,相对较为实用。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网络的承载装置不多,电脑不好携带,而手机功能则不如电脑全,网速不快,又很烧钱。因此,网络一般是在安顿下来后在使用的工具。娱乐的另一种方式当然就是游戏和视频。对于整体网络来说,休闲娱乐的网站占得比例也不少,而游戏和视频则成了其中较为强盛的部门。相对来说,视频可以互相传阅,便于下载记录,而且方便传看,而很多游戏就只能在有网络的时候才能玩。因此,认为人们带来一些不方便。一些大型的游戏往往都需要直接下载,不需要网络,但对自己的设备又有一定的侵占。但即便如此,游戏仍是青少年乃至成人都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原因之一就是你可以不受情节的限制,可以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过程。因此,游戏还是很受欢迎的。
不过,也有的网站是官方网站,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他们单独一方的帮助的。虽然说不上全面,但精,因此对我们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网络的用处很多,希望大家不要只顾一个而错失全局。
命运共同体作文篇4
__x老师的党课引起了我对“命运共同体”这个词的一些感想。
“命运共同体”在我看来,即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具有利益相关,成为一个整体。就像蚂蚁一样,一窝蚂蚁可以被称为一个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一个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条件是统一。在中国,无论是大陆人、香港人、澳门人还是台湾人,都是中国人。两岸三地形成一个紧密的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古训言“和则两利,分则两伤”,用来形容今日海峡两岸的关系是十分贴切的。几天前,余光中老先生仙逝,《乡愁》却依旧成了理不清的愁。但我们相信,中国的两岸命运共同体一定会建成,我们为了统一已经做了太多正确且有效的实践,香港、澳门在回归后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再度腾飞。我相信,只要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终究能回归。两岸命运共同体终究能够形成。
生物学上,两种生命通常为竞争关系,而如果他们能够形成一种关联,互利共生,则会大大增加双方的生命力。国与国也是这样,国家之间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就是一个化敌为友,互利共生,加强双方生命力的过程。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每一个生命都应平等的拥有它,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伴随工业的发展,人类面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越来越严峻,如果能够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面对困境,我相信一定能有效的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
中国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党的最终目标是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如果中国能够和世界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能为中国构建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集民族命运与人类福祉为一体的思想,和平一直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在追求的状态,如果我们能够真的形成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个世界都会变得和平,我们能够一同去解决人类面对的问题,而不是把精力消耗在如何维持和平,甚至导致对世界造成更大的破坏上。
我们只有一个祖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都是平等的生命,理当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计,为天下谋,共同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来迎接美好的明天。
命运共同体作文篇5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完善,我们每年都要进行网络学习。为了给我们这些继续教育的老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肇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我搭建网络学习的平台。
网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网络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日常的教学工作生活中。首先,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它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教师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物理课堂上,课前我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资料(包括文本、图片等),课上再把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与伙伴交流共享。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
其次,网络学习有利于同行间共同探究问题,网上交流等活动,使业余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发挥同行间探讨的主动性、积极性,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我一个自主摸索的空间。在网络学习中我与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互动中我学到了一些网络知识。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在教学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教学技能进步很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络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从来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
参加网络学习,对于我们这些平时没什么空余时间的上班族来说,绝不是为了一时的兴趣,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赶时髦、装门面,而是要通过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为自己铺设一条充满希望和成就的人生之路。
命运共同体作文篇6
一场特殊的疫情,让原本对网络木讷的我深深地喜欢上了网络。原来,网络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协助我们走向成功,也可以无情地拉我们跌入低谷。
自从上网课以来,我们班已有几个同学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耽误了宝贵的网课学习时间,知识拉了很多,被老师无情地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老师几乎在每节课前都会点名那几个网迷。此刻,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依然还响在我耳畔,“沉迷网络会给眼睛造成损伤,学习成绩下降……”
因为有了他们的前车之鉴,我要对网络游戏说“no”。
我严格控制自己上网时间。现在,网课还在进行,我不想也不能沉迷于上网,我坚决不让网络影响我的学习。但我在网络上收获了我上学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精彩。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的我学会了上网查资料解决问题,再也不用为解决不了问题而苦恼,再也不用埋怨妈妈的知识浅陋,现在让我觉得自己好像交了一个知识渊博的网络老师。在奇妙的浏览器里让我看到了精彩的世界,世界美景尽在我眼,世界奇妙如此神奇……“学习网、百度网……”更是让我学有所获。
长长的假期让我与亲人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我学会了钉钉视频聊天,跟远在南京的小姨视频聊天。小姨鼓励我,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我感觉网络真好,让亲情就在身边。我还看见表哥用网络远程控制,在家就可以办公。网络的“威力”真大。我还是小学生,我对网络的认识还不够广,但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网络,他让我觉得网络既神奇又奇妙,我好想快快长大,开发网络无穷的奥秘……我好想给我的老师发明一个上课可以全程视频监控学生的教育平台,别让辛苦的老师鞭长莫及。
无情的疫情,让我成长了,让原本抵触网络的我深深地爱上了网络,也让我对网络有了全新的认识。网络这位“好朋友”,在疫情期间为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无比的精彩。
我爱你,网络“好朋友”!
命运共同体作文篇7
谁都不会想到,庚子年是以这样的形式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笼罩着人类的家园——地球。在这之前,也有许多出人意料的灾难发生:澳大利亚的大火,土耳其的地震,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尼泊尔的洪灾,加拿大的暴风雪以及非洲的蝗灾……这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我们从小就听过这句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荣辱与共。所以,我认为天灾是人祸的结果。而人类,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人与自然是一体的。网上报道,这次的新冠病毒来自蝙蝠。蝙蝠身上有许多种病毒,而有些人却食用蝙蝠,这无疑是赌上了全人类的生命,这场豪赌的结果是世界各地多多少少都有感染上病毒的,更给我们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精神损失。而这恰恰给了病毒机会,使它寄宿在人们的体内。由于病毒的繁衍速度与进化速度很快,再加上人们一天要接触许多人,这才使得病毒迅速蔓延。起初,人们并不把它当回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所以,追溯病毒蔓延的起源,是人类没有爱护自然,呵护生命,触怒了自然,这才收到了来自自然的罚单。细想尼泊尔的洪灾,非洲的蝗灾,根源莫不在此。
人与人更不能失去团结。虽然天灾是人的行为造成的,人们也确实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作深刻的反思。但是,当务之急是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目前,已有数千名医护人员自愿赴武汉前线支援,武汉也早已完成了被外国人称为“奇迹医院”的雷神医院的建设,全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序地与病毒进行着抵抗,而病毒也在人类的有序抗战中,似有些低不过来——这些时日,许多省份也纷纷传来了日新冠病毒新增确诊0例,这是胜利在即的信号。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人与人更应团结一心。望人们可以从这次疫情中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以灭自然之怒火。
命运共同体作文篇8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哲人隽语,更是时代风尚。
“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中华文化,更是人类智慧。
两河流域的辉煌化作一抹烟云,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遥远而又凝重的一笔;古埃及文明早已随时光化铅,成为一段饱含沧桑的回忆;古印度文明也像是被蒙上历史的风尘,暗淡了昔日的光芒。唯有华夏文明,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灿烂辉煌。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的风霜不但没有侵蚀它、湮没它,却为它添砖加瓦、增光溢彩了呢?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也就是能做到“美美与共”。
中华文明能够一面继承传统,一面推陈出新。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壮大。北魏时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在华夏文明前选择了交汇融合。蒙古人放弃了中原牧马,却也沿袭了汉人“勤农桑,务耕织”的制度优势。八旗子弟踏破天门豪情万丈,在入主中原后“兴科举,礼孔孟”,俨然已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与光大者。中华文化总是能以其兼容并包的顽强生命力走过历史的风雨,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渐行渐远渐无穷。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要求。这种交流从古至今都存在着。
鉴真大师东渡,马可波罗来华,玄奘西天取经,郑和西洋送宝,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是历史的经验,也是世界的大势。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那时的神州大地,是儒家和道教的天下,可是佛教并没有因此就被排挤出去,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文化起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自隋唐开始,佛教经由中国义理的逐步改造,使中国化了的佛教教义,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佛、道、儒在碰撞中交融,三教合一,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渗透。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搭建了一个更加巨大的平台,既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各族文明在交流中共存,在交流中壮大。2015年9月,新时代领路人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明确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革命性理念,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载入了新时代领路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式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当今时代,多极化趋势日益深化,单一的文化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匹配精彩纷呈的世界,唯有文化共存オ是出路。不同文化类型应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并在一种友好氛围中逐步消除误解、摒弃成见。“韩流”也好,日流也罢,“西流”亦可。如果兼容并蓄、运用得当,就一定能够不断提升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一定能够助力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全球治理,共建美好未来,这是中华文化新的智慧与更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