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疫情中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力量

时间:2022-01-05 作者:Anonyme 作文大全

在经历了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后,也许会有一种分裂的感觉,就是感觉家里面这一道门隔开了两个世界。以下是范文社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疫情中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力量相关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你的阅读。

西安疫情中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力量

12月18日,学校因疫情转入线上教学以来,居家办公的我,愈发觉得疫情影响下的日子,正日益变得恍惚。前面几天的恍惚都是听来的,包括部分区域封没封?一码通崩没崩?对这些我没有直接感受,毕竟咱是积极响应号召,坚持非必要不出门。

不过,近两天的感受,则来自于我的切身经历。那就是全面防疫,我们共同的任务是让西安静默下来,把病毒风险筛查出来,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积极的行动,都是对他人的鼓励和帮助,是普通人帮助普通人。

1

这是因为20日是本周的第一个工作日,而疫情里的工作日意味着我既要给别的孩子上课,还要带自己上一年级的儿子听课(小学也转入了线上教学,而孩儿他妈还没放假)。

不巧,我家只有一台电脑,当我的课和孩子的课时间冲突,我只好丢给他一部手机。这让我惭愧且内心不安,因为之前我们为了阻止孩子看手机,我总是把不知哪位名人说过的一句“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那就给他一部手机”说给他听。

没办法,我们学校的线上教学要有课件,课件得用腾讯会议软件分享。虽然是在家授课,教师们还得露出真容,然后由在校集中听课的学生们把我的真容(准确的说是一张硕大的脸)投上投影。制造出一种教师和学生在同一空间,至少也是相聚在云端的良好氛围。这氛围也许有,但我感觉不到,我想象着,在视频的另一端,学生们正盯着屏幕上的我,脸上纷纷露出斯芬克斯的微笑。

这种微笑我儿子也有。早上起来,当他拿着我的手机,在钉钉上看到他的班主任老师,便马上露出那种微笑,说了句“是X老师,嘿嘿”。说完后马上捂嘴,随即低声问我:“她能听见吗?”得知听不见后,便开始高声说,“好搞笑啊!老师怎么看起来这么不开心?”

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沉浸在不上学的喜悦和上网课的新鲜感中。我看向手机,只见屏幕里的年轻老师眉头紧锁,脸上的焦虑一望便知。作为她的同行,这焦虑我懂。

我没课的时候可以陪儿子听课,时不时在钉钉上替他回答一些问题。一旦我有课,就只好我俩客厅、次卧各占一间。这时候,我要担心他突然跑来抢镜,还要留心钉钉群里的从早到晚想个不停的各类信息。

一心二用之下,我很快就学会了根据声音判断钉钉消息的重要程度。清脆一声响,且拖着长长共振音的,是最最重要的信息,那说明我已被别人@。这个时候,如果没及时读上信息,接下来可能很快就有钉钉电话打来。

用普通的钉钉提示音提示,且仅此一声,是次重要的信息。这类信息可能来自我的工作、孩子的学校,或者关于最新的疫情防控。

最不需要立即查看的信息是那种一来一串,叮叮当当响个没完的。那多半是我的工作群,或者孩子的班级群里,大家在列队回复领导或孩子班主任发出的消息。大家通常是简单地回复“收到”或者“好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有一次,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在群里统计“到过某某商场”的家长人数,正在上课的我,二话没说回复“好的”!

我还要负责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待他完成后,我要把作业拍照上传到钉钉群里。值得一提的是,老师真的会一一认真批改反馈,然后再发回群里。小学老师真的比我辛苦多了,除了作业,还要一遍一遍提醒孩子们做好居家防护,按时做核酸检测等等。

2

说到这几天的核酸检测,西安人可能都有几句话要说。拿我家来说,我们18号就带孩子做了核酸,但到了20号还没出来,我们又在20号、21号收到带孩子做核酸的通知。21日这天,也就是冬至,我让孩子爷爷先带孩子去做核酸,等我上完课再去。

小区没有核酸检测点,我来到离小区不远的一个村子,检测点设在村委会门口,大门前排着两队人马,延伸到马路上时,两只并行的队伍自动向左右分开,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大门口,传来高音喇叭的声音——“身份证或户口本做核酸检测,请下午三点以后前来。”我细听了几遍,确认是这些字没错。

“用一码通不能做吗?”我赶忙到大门口去问。排队的人们以为我要插队,纷纷往前挪动脚步,恨不得彼此粘在一起。门口执勤的是两名穿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和一个穿警服的警察。工作人员见势赶紧提醒:“大家注意间隔一米距离,不要拥挤!”语气颇为耐心。警察同志也一边说着“保持距离”,一边指着一个口罩没遮住鼻子的孩子,对一位女士说:“来,让娃把口罩带上。”将心比心,假如我是防疫工作人员,假如我需要像他们一样夜以继日的工作,我恐怕很难能有这样的耐心。

工作人员给我解释,有一码通的可以直接排队做检测,如果没有一码通的人(通常为老人或小孩),就需要下午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前来。于是我愉快地前去排队,一直走到队尾,才发现这队伍长得有点让我绝望,好在后来排在我后面的一位大姐,颇为乐观地用西安话鼓励同伴:“木撒人么,快很!”也算是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排队时我随手刷了一把朋友圈。只见朋友圈里,西安人和非西安人肉眼可辨别,泾渭分明。非西安人都在热烈的吃瓜,或者感叹着岁月静好,转眼又是冬至,诸如此类。而西安人不是在做核酸,就在去做核酸的路上。偶尔有风格脱俗的西安人发图文“饺子就酒,越吃越有”,后面却不忘带上一句“疫情赶紧滚滚滚”,朴素、粗暴、押韵之余,这一定是西安人现在最直抒胸臆的心愿。

好在排队一小时,检测几秒钟。检测过后,我的心里便有了一种大事落地的轻松。还没吃午饭的我,想到孩子爷爷也许已经在家准备了美味的水饺。

…………

疫情当前,吃没吃饺子显然并不重要。即便是“吃”了棉签,我们也得感谢基层防疫人员的辛苦付出,那些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民警,那些在检测点通宵服务的志愿者“大白”,那些从四面八方来支援西安的的医护人员……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牵挂的家人,但疫情来袭时,是他们迎难而上、夜以继日的付出,才给了我们尽快摆脱这种困境的可能性。

这几天,每天看到新增的本地病例数字,心里都很揪心,也恍惚到不愿去相信这个数字。这轮西安疫情的情况复杂,全城全面防疫确实是是最考验人、最考验群体理性的时候,社会治理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公众的参与,这个时刻,我们共同的任务是让西安静默下来,不要急、不要慌,把病毒风险筛查出来,这个过程中,是普通人坚守岗位,是普通人耐心居家,是普通人帮助普通人。

西安城1300万人,每个人都是一道屏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同时也是为他人、为社会负责。让我们期待,这被疫情打乱节奏的日子,能早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