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才会让老师给你打高分吗?不走题,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写写看吧,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实用关于国学经典作文参考范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实用关于国学经典作文参考范文1
国学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受无数世人所瞩目与敬仰的高尚学术;是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所汇聚而成的文化瑰宝。大到治国安邦,小到智慧启迪。让我们一起来学国学,品国学,用国学,读有所悟,学有所得。让我们一起来领悟国学的魅力吧!
——题记
阿柴折箭教子这一典故让我感悟颇多。吐谷浑的国王阿柴身染重病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召集在一起,他拿起一支箭给自己的大儿子让他将其折断,大儿子不费吹灰之力轻松的将箭折断了,接着他又让大儿子将剩下的箭全部折断,大儿子这次却无论如何也折不断。儿子们终是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在阿柴去世后,他们团结一心,致使吐谷浑王国日渐强大起来。
即使自己是一颗星星,也应明白一星独亮不算壮观,浩瀚星海才最耀眼;即使自己是一块石头,也应明白一石之大不算雄伟,高耸入云才最巍峨;即使自己是一艘游船,也应明白一船入画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最壮丽。一滴水微不足道,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一粒沙卑微渺小,散落风中便会吹落远方,可汇聚成沙漠却绵延万里;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很难有大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却可以创造无数奇迹。阿柴折箭教子这一典故正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曾有人问哲学家:“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进海里。”这句话同样简短的揭示了一个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互助的集体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团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枯竭。
团结是什么?我认为团结就是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同心协力;团结就是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的众志成城;团结就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同甘共苦。团结是五指紧握的拳头,是细线拧成的一股麻绳,是最美的音符弹奏出最动人的旋律。这就是这则典故所带给我的启发。
团结,有的时候不需要长期的合作,但它一定要有瞬间的默契;团结,有的时候没有完美的结局,但它一定需要辛勤的汗水;团结有的时候不需要精湛的技艺,但它一定需要坚定的信念。这就是我通过这则典故所延伸得来的心得。
国学如海,团结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深邃。国学如山,团结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国学如歌,团结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学国学,品国学,悟国学,悟其深理,学有所得。
实用关于国学经典作文参考范文2
说起国学,大部分中国人的第一反应都会认为是儒学。其实不然。国学即一国之学问。包含了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一切智慧与建树,除儒学文化之外,更有道家、法家、兵家等百家思想,这些都是我国国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学这片夜空下,也都闪耀之智慧之光。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发展了道家的思想,但是名气颇大,当时楚王想任用庄子为官便派了使者去请庄子。当时庄子坐在一条江边垂钓,而使者则在一旁不断地进行着利诱,末了,庄子才开口淡淡地问道:“听说楚王王宫供奉着一只被钉在墙上的千年神龟?”使者听了虽不明所以,但还是回答道:“是。”庄子又问:“你说这只千年神龟若能选择,他会选择被钉在墙上受人供奉呢还是宁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使者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当然是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啊!”庄子听了,笑道说:“使者请回吧,我也愿做一个自由龟。”在面对巨大利益的诱惑时,庄子只用寥寥几句便表明了自己不愿为官,想要逍遥自在的想法,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而他的洒脱也为天下的隐士做了一个榜样。
法家强调法制,主张君主要有至高无的权威,建立君主专制的国家。在秦国变法的商鞅是属于法家的。他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就必须有严厉的法律来约束民众,让百姓服从于君王。于是商鞅对秦国的百姓都编订了户口,并且颁布了连坐法,即一人犯罪,邻里不告发的话也要受到牵连。
兵家主张军纪严明。兵家的代表人物是春秋时的孙武。当时孙武所效忠的大王见他训练军士很好,便问孙武:“你能把女人也训练得像军士一样吗?”孙武回答:“能。不过大王得答应我,到时一切要让我做主。”大王答应了下来,并让一群妃子去孙武那里接受训练。孙武在训练前便说:“不听军令者,军法处置!”那些妃子听了不以为意,仗着大王对她们的宠爱,不听孙武的话。孙武早就料到,便让人将最出众的那妃子拉下去斩了。剩下的妃子看到此情此景再也不敢乱动,全都听孙武的话,乖乖地接受训练。兵家不只注重军纪,也注重战略,兵家的代表著作《孙子兵法》一书提出了避实击虚,攻其不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战略思想,对中外军事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不只是儒学,其他百家思想也都象繁星一样,在国学这片夜空下闪烁着光芒。只有吸收百家之长,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促进国学的繁荣和进步,才能将我国国学推向世界,发扬光大。
实用关于国学经典作文参考范文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璀璨夺目。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与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馨香。捧读经典,如入芝兰之室,衣袂生香,又如细品香茗,齿颊留芳……经典文化从小伴我成长,指引着我,滋润着我。
而在我品读的众多国学经典中,《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却令我印象最深。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
记得是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班上进行清洁大扫除,我的同桌负责擦地,而扫完地的我则站在一旁悠闲地看着,还不时指指点点。他终于擦完了,举着块抹布从课桌椅间钻出来,满脸是汗。我用挑剔的眼光扫了一下我的座位下面,发现还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黑乎乎的。我顿时就火冒三丈,冲他嚷道:“你是怎么搞的?擦个地都不会?看你笨手笨脚的样子,换作是我,三两下都比你擦得干净!”同桌开始还连连道歉,可见我越说嗓门越大,把同学们都吸引过来了,他再也忍不住了,对我吼道:“你厉害,你自己怎么不动手?”说着我们就你一拳我一脚地对打起来。
“闹什么闹?”班主任也被惊动了。当她明白事情的经过后,便开始严厉地批评我:“这件事就是你的不对了,别人为班级服务,你怎么还说风凉话?有时间还不如行动起来,自己解决呢!”之后班主任就拿来一块抹布,仔细地把那块地擦干净了。我看着班主任的背影,脸顿时红到了脖子跟。班主任直起腰来,对我说:“你要记住,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要多做实事,少说空话。”
回家以后,我在网上查到了这句话。原来老师是要我明白,要从自己做起,少一些夸夸其谈,多一些亲力亲为。别做言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后来,我每每都会想起这句话。看到别人随手丢弃的垃圾,我会默默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看到别人乱闯红灯,我会站在原地,静静等候,而不会愤世嫉俗,指责别人素质低下。因为我终于明白:与其批评与责备,还不如从自身做起,用点滴的行动去改变他人与社会!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我相信:经典的光芒永远不会磨灭!我愿与国学经典为伴,咀嚼那一份书香,品味那一片宁静,平和睿智,优雅成长!
实用关于国学经典作文参考范文4
国学,这两个字怎么理解?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阅读了一千年前的古书,会有什么感受呢?国学,是各个古代著名文人为我们留下的宗教、艺术、民俗等等文化知识,是中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中国有文字以来,这些文化知识就源源不断地记录在史书中,不仅在中国渊源流传,在外国也受到了广泛的影响。
现在有些大人能流利地背出整本“诗经”,就连5、6岁的小孩子也能断断续续地背出几篇“论语”我们从小就开始学国学。在中班开始我就会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到了一年级,我开始初步学习“弟子规”,到了三年级,开始学习“论语”,去年还加了两本:“大学。中庸”和“诗经”。除了“论语”,其他书上都有解释,理解起来就很快。为了理解“论语”中的意思而更好地背,我经常上网查资料,把不懂的意思全写在书上,有时也会自行理解其意思,提高阅读能力。我通过学习了几年的国学,从中感悟到了不少道理。
有句话说得好:“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论语”里的仁、诚、礼。分别代表善良、诚实、礼貌。里面说:“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善良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就可以消除暴残,孔子说这话真对啊。”这话虽然好像在说治理国家,但也顾及到了“善人”,只有善良的人才可以把国家治理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这句话就和诚实有关,意思我就不明说了。还有“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意思大概是“孔子讲的都是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也是雅言。”这句话让我懂了对所有人来说,都要讲礼貌。还有好学,孔子讲的不比“仁”差。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晦人不倦。”“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们老觉得自己学的很多,知识渊博,其实还有我们不懂的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
读国学吧,读它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你会从中受到启发,感悟出许多道理,而且对我们以后有很大帮助。“温故而知新”,国学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领悟的,要慢慢积累,持之以恒。一本书背完后,要至少复习十遍,几年下来,书中的字句和意义就会在脑海里保存下来。如果一本国学书都没读过,人生一定会有所遗憾的。
实用关于国学经典作文参考范文5
传统国学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它一直陪伴着我,启迪着我。我在家读《增广贤文》时,当读到“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时,觉得很惭愧。以前我有些嫉妒成绩好的同学。当一些成绩差的同学犯错时我可以容忍,而一些成绩好的同学犯了错误,我总是念念不忘,总是把别人的缺点挂在嘴上,有时还不跟他们玩。
而我自己犯了错,我总是想:这有什么嘛,我又不是不知道,以后改正就是了。现在我认识到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对同学犯的错,应该善意提出,帮助他进步,而不是老责怪他。对自己要严格要求,思想上如果松一尺,行动上就会松一丈,最后会犯更大的错。所以,我应该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读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以及“昼坐惜阴”,使我认识到时间的宝贵,生命的短暂。以前放学回家,我总想玩或看课外书,外婆叫我做作业,我总说:“外婆,我再看十分钟。”十分钟后,外婆再叫我,我又说再等两分钟,或是又要上厕所,拖拖拉拉不想做作业。
现在我知道时间有多珍贵,于是就抓紧时间做所有的事,我还要抓紧时间学习,长大以后当科学家,发明“长生不老药”,延长所有人的生命,像女娲、后羿一样,解决人们的痛苦。传统国学不仅启发我的思想,在今后我还要用它指导我的行为,培养自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怀,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实用关于国学经典作文参考范文6
我从来不知道,在我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会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汉语言的精华;我也不知道,独自玩耍时,妈妈播放的碟片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更不知道易学好记的百家姓原来也出自于中华的传统文化。后来,在老师那里,在课外书里,在电视里,让我明白,妈妈,为什么在我懵懂的世界里便播下文明的种子;老师,为什么在我学习的路上让我们又诵读又实践。这些言简意丰,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响着我。
我从小喜欢诵读经典,我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便有了几分不同,老师们都夸奖我是最懂礼貌、最善良的好孩子。当同学们在下课尽情嬉戏的时候,我会捧着一本散发油墨香的书静静的读着;当他们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时,我会笑着去劝慰他们;当他们因为我游戏做得不好而埋怨斥责我时,我会一笑置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当他们有了困难而需要帮助时,我会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因为我不会忘记: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点睛之笔。当村里的孩子们守在荧屏前时,我会神游于故事中的精彩世界,当天色已晚,月光朦胧时,我还不忘手捧一本《增广贤文》渐渐沉入梦乡。因为喜欢读书,在无意中我的积累量多了起来。精彩纷层的语文课堂,总是我施展才华的好地方。不得不令其他同学瞠目结舌。老师提问“花有重开日”的下一句时,我会脱口而出“人无再少年”,他们哪里知道,在课余时间,我早已把《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百家姓》等当成了我最好的伙伴!”
是的,与经典为友,伴幸福同行,经典是我成长的道路上最好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背诵经典诗文,让经典诗文弥漫实验二校,飘逸到雅正校园吧!
实用关于国学经典作文参考范文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更是多得不计其数。四大名著,《论语》《孟子》《弟子规》《周易》都会让我们明白很多,让我们受益终生。
《周易》里有过这样一句话:人之所助者,信也。人一定要讲诚信,因为对人最有帮助的就是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也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所在。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诚信”二字,只有人人坚持诚实守信,才会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正能量”。
《孟子》中说过: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生活中,我们要经常经受磨练,并且不能退缩,要勇于面对失败,在失败、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更是让我受益。一个人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所以在学习方面,一定要学思结合。
《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需要我们人人都能够做到,听从父母的教诲,不顶嘴,不插话,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国学经典,他们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会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国学就像一杯香茶,我们要去细细地品味,汲取其中的精华。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国学经典来充实自己,真好!
现在我读的国学经典还不多,但以后我一定会经常阅读,从中悟出更多的道理,这些道理会陪伴我终生。
多读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陪伴我们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