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一种作文的体裁,我们平时可以多读一些优秀作文来提高自己写作文的水平,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风是作文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风是作文篇1
勿要以强凌弱,要尊老爱幼。
勿要穷奢极侈,要勤俭节约。
勿要好逸恶劳,要亲力亲为。
勿要心有旁骛,要勤奋好学。
勿要出尔反尔,要言而有信。
老话有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什么是家规呢?家规即是家训,就是祖辈用以训诫子孙立身治家,为学进取之言。家训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本无字的典籍;更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它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它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教育着我的心灵。
我家也有家训。我家的家训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一样,要我引用孔子的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是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知与?在我家尊老爱幼就是做人的根本。
记得去年大年初一,我们去给爷爷拜年。饭后,全家围坐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不知不觉话题议论到了我的身上。爸爸老是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最后我忍无可忍和他吵了起来,一时口不择言骂了我爷爷的名字,顿时全家人沸腾了起来。
大爸爸严肃地说:“爷爷的名字是你可以叫的吗?”
“小孩子真没规矩.”大妈妈也不屑地说道。
爷爷好像没事人似的,笑着说:“名字不就是用来叫的吗?没啥大惊小怪的。”
爸爸二话不说,挥手就是一巴掌。
奶奶则心疼地说:“父慈才子孝,你动手打人也不对。”
这时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平时教你那么多的做人道理,你这么连做人的根本也忘了呢?那你将来还会有啥成就呢?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按规矩该怎么做。”
听了妈妈的话后,我走到爷爷的面前深深地鞠了个躬,说:“爷爷我错了,我不该骂你的名字,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我愿背《弟子规》以示惩诫。”
爷爷摸了摸我的头,开心地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这件事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时刻提醒我做人不能忘本。
家训是尺,丈量着我的心灵;家训是圃,蕴育着我的思想;家训是雨,滋润着我健康长大。
家风是作文篇2
我们一家人都是非常淳朴的农村人,从不喜欢欠别人的,也不喜欢给人添麻烦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妹去村子附近玩,家里的一只狗也跟了过来。我们在一户人家的竹林里玩了很久。竹林里面有他们家散养的鸡。出于好玩,我把狗叫了过来,拍了拍它的头,指着附近的一只鸡,然后对狗说了一句“上”,我家的狗就一下子冲了上去。那只鸡被我家的狗追得张开翅膀四处乱扑腾,终于它体力不支,跑得越来越慢,就被我家的狗一口咬死了。忽然,我妹大叫“有人来了!”,怕被别人看到,我和我妹赶忙逃跑了。狗也叼着那只鸡跟着我们跑毁了家。
后来我奶奶看见了狗窝旁边的鸡毛和血迹,就把我拉到家里问:“你是不是带着狗出去把别人家的鸡吃了?”我怕奶奶责骂,就矢口否认,然后奶奶就问我妹,没想到妹妹一下子就把我给出卖了。奶奶生气极了,拿起扫帚就要打我,眼看不妙,我赶紧跑出家门,门口有一棵树,就像猴子一样一下子爬了上去。奶奶见打不着我,就在树下举着扫帚对我骂,奶奶的骂声把家里其他人都引了过来,奶奶把整件事情告诉了他们,我爸就对我大喝一声,我一惊,手一哆嗦,就从树上滑了下来。一家人一下子围了上来,你一句我一句,对我一顿痛骂。
吃完晚饭后,我爸把握叫到身边,问我:“你知不知错啊?”我一声不吭,他见我没啥反应顿时就火了,顺手抄起一把扫帚就抡我,奶奶就急忙护着我,劝我赶紧承认错误,在父亲的淫威下,我就呜咽着承认了错误。后来爸爸也没多说什么,就对着我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我仿佛从他的眼睛里看出失望……
第二天,我奶奶一大早就拉着我到那户人家去赔礼道歉,还陪了一些钱,不停地说:“对不起,没教育好孩子,实在是抱歉!”回到家后,奶奶意味深长的对我说:”你下次可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如果你改不掉这个坏习惯,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就算你以后再有成就,还是会被别人看不起,记住,诚实是一个人的根本,不诚实的话,一切都无从谈起。记住了吗?”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但我对“诚信”的理解越来越深了……
后来,我多多少少都会犯一些错误,但是,我做过了就是做过了,不会赖。从那次事以后,我就很少说谎,我想一个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关键要看这户人家的家风。我想我长大后应该会十分谢谢我的家人,因为他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家风是作文篇3
中国古代家训,是一个巨大的传统文化宝库。从先秦到明清,我国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有的堪为经典。
“百善之首孝为先,尊老爱幼家教严。”记得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就常听爷爷说起过,那时候不懂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原来这是祖传家训,意思就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的,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
他们虽然不会把这家训常挂在嘴边,但他们的一言一行已经为我树立了榜样。
现在我们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爸爸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来孝顺,外婆的身体一直都很不好,时常会吃药,爸爸下班了就会打电话问“家里有什么需要买的没?药有没有?我一会儿买回来。”外婆挂完电话总是笑眯眯的。
外公是我们家最勤劳,最能吃苦的人,早晨天还没亮就起床干活了,家里吃的新鲜果蔬都是外公辛苦种起来的,爸爸下班回来的早,就会下地帮外公一起干活,外公时不时的就会在外人面前夸赞爸爸。
妈妈也是个很孝顺的孩子,因为外婆身体不好,所以妈妈下班回来还要准备饭菜,烧好了要等外公外婆先上桌然后我们才可以吃,有好吃的她也总是先给外婆他们留着,妈妈常对我说:“等你长大了要孝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他们啊”,我微笑地点点头。
现在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长大了也懂事了,在学校里我会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在公交车上我会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在家里我也会帮爸爸妈妈干一些家务,我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百善之首孝为先,尊老爱幼家教严”,我会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它会使我受益匪浅。
家风是作文篇4
我家也有一些良好的家风,比如孝顺、读书、勤俭节约……父母长辈给予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常常会模仿父母,他们良好的习惯影响着我。
爷爷奶奶不和我们住在一起,他们住在湾头,离我家很远。但我爸爸每周都会去看望他们,来回车程一个多小时,可爸爸风雨无阻,有时还会带上我和妈妈一起去。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爷爷胃疼,爸爸接到电话后急忙开车赶往爷爷奶奶家,连夜带爷爷去医院。直到确诊无事,他才放下心来,回到家时已是凌晨,衣服上不少地方都湿了,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或者是泪水。这一件事如种子般在我的心里萌芽了,此后我再也没有对老人发脾气,也再没有像以前一样“任性”。我想,这可能就是家风的力量。
每天饭后,每人手捧一种读物是我家的常态。外公拿着报纸或者厚厚的名著,爸爸妈妈拿着奥数书,一边看一边用笔算。我呢,则是读像《水浒传》、《红楼梦》、《简·爱》这样的名著。外婆虽然识字少,可她会陪着我,我也会讲给她听。一家人其乐融融,不论谁看到这场面,都想拿起一本书,与我们一起看。有时一本几千字的书我还没读完,外公就已经读完了。
一代影响着一代,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可能从我曾曾祖父母就已开始,我在这样的家庭中接受熏陶,家风教会了我孝顺父母、长辈,教会了我勤俭持家,也给了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和睦睦的家庭,一个书香之家……
家风,鞭策我、勉励我,它是一定会陪我一起成长。
家风是作文篇5
若是留意,便会发现路边的花坛是多么的整洁,里面的植株没有冒冒失失的长到公路上,而是规规矩矩的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绝不逾越花坛的边缘。而生在荒野中的花花草草,糟乱无章,让人难以前进半步。家长就像是园林工人,孩子就像是这些花草,不经修剪,难成人才,而家风家训正是影响孩子的无形剪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学习与鞭挞是我们家的家训,就像是小树在小的时候不经过扶持,那么长大后可能会称为一颗没有价值的歪脖子树,只能被用作柴火。一个人,若是在小时候不予以鞭挞,走上歪道,那么以后是很难再走回正道的。行为举止要在小时候就加以规范和约束,使之成为习惯,长大之后才能更好地管教。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孝顺是我们家的家风,就像一句古言:“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比如说,在家里老一辈的人说活,小一辈的都要好好听着,就算是说错了,也不可当面指责,可以事后悄声提醒。不可高声而语,不可顶撞老人,不可早于老人动筷,不可长辈站立幼辈坐,家中以老为尊。从小便收到这种风气的熏陶,尊老爱幼就已经形成了习惯,形成了风气,即便出门在外,也会牢记这些教诲,良好的习惯带到社会,去感染更多的人。孝顺重在心,而非行。就像一个有钱人,他每月都会寄钱给他的父母,雇用的保姆,却不经常回家看看他们,那么也不能称之为孝,这是假孝。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对于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家训会随着家族的发展而不断流传,同样,家训也可以作为一个家族的形象,当一个家族被别人说起时,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这个家的家训,它象征着这个家族的品质。家训在祖国的繁荣富强上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国家的昌盛繁荣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家训。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往往是因为家族中有一位出类拔萃之人,他被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的恪守祖训,渐渐地才形成。
家风是作文篇6
“哇,哇,哇……”咦,这是哪里来的哭声?我走出房间一看,原来是爸爸在打弟弟。只见爸爸眼里含着泪花,既心疼又无奈。
一旁的妈妈背过脸去,似乎不忍看这残忍的画面。奶奶用那生满老茧的手,轻轻地擦拭着眼睛。爷爷坐在奶奶旁边,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调皮的弟弟见周围这么安静,偷偷的从捂住脸的手指缝里瞧爸爸,渐渐停止了哭泣。我悄悄地问爸爸:“发生什么事了?”于是爸爸把事情的经过和我说了一遍。原来是弟弟不尊重爷爷。“孩子从小不管教,长大家风不正,所以从小就要树立良好的家风,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爸爸的一席话,把我们引入了沉思。
家风是什么?在我的眼里,家风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更爱我的家,更爱我的父母。家风体现在生活当中,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有家风的踪影。为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倒一杯热水;吃饭时等爷爷奶奶坐下再动筷子;照顾年幼的弟弟;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却都能体现出这个家庭的品质与风尚。家风,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让家庭所有成员都遵守的准则。它即隐藏在父母平时点点滴滴的教育之中,又浓缩在我们平时的谈吐举止之中。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他们时时刻刻关怀着我们,为我们做着榜样。记得小时候,奶奶的胳膊受伤了,生活不能自理。妈妈每天早晨都为奶奶端来热水,给奶奶洗脸,给奶奶擦身;每天晚上,妈妈都会为奶奶端来洗脚水,认真地搓洗着那生满老茧的脚……每当看到这一幕,我的脑海里都会出现一个字,那就是“孝”。妈妈的这一举动,让我明白了爱的真啼,更让我知道了“孝”这个字的真正含义。
好的家风,孕育着好的人才;好的人才,带给社会正能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让我们一起培养良好的家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