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曹操的作文7篇

时间:2023-07-21 作者:Cold-blooded 作文大全

经常写写作文是能间接提升每个人的语言能力的,作文是一种表达我们思想感情的写作方式,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写曹操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曹操的作文7篇

写曹操的作文篇1

三国鼎立,群雄争霸,硝烟弥漫,这是一个阳光灼烈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谋士;可以看到舞着大刀,驰骋战场的将领;可以看到求贤若渴,众人爱戴的君主……在这星光璀璨的时代,有一颗霸气十足的星辰,他被人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的名字叫曹操。

乱世出英雄,枭雄曹操以他特有的光辉照耀史册。

论待人。早期的曹操性情豪爽,待人诚恳,求贤若渴。他敢作敢当,善于结交天下好汉。于是,他有了骁勇善战的夏侯悖,有了为他出生入死的典韦,有了慕名而来的徐晃,有了弃暗投明的许攸。他曾千方百计地结交关羽,赠与其赤兔马,封印绶金;他也曾喜不自禁地迎接许攸,“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他曾慨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论性情。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然而曹操是个绝对积极的人,他本身就像赤壁大火一样炽热激烈。”没错,曹操的自信乐观是他能扫荡中原,称霸一方的`关键所在。纵然他有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日,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等种.种不堪回首的败笔,但他仍能笑对四方,说道:“我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

论才华。曹操是当时建安七子之一。他曾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他也曾感叹人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于对贤才的追思,他吟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出于人生苦短,他吟诵:“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的才情与他的壮志相辅相成,他有一颗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

有人说曹操是奸雄,他的人生哲学是“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他自称为魏王,与汉家皇帝平起平坐。但我仍是喜爱曹操,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虽然奸,可是谁又能说奸雄就不是英雄了呢,而且一个能将文学、军事、政治、韬略、权谋集于一身并玩得出神人化,风生水起,这样的人难道不是雄才大略?难道不令世人景仰?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的唯才是用,喜欢他的才华横溢,喜欢他的豁达自信。曹操,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写曹操的作文篇2

曹操是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

曹操,字孟德。曾经率领军队截杀黄巾军立下战功。奸臣董卓在朝廷专权,文武百官悲观哭泣的时候,曹操却抚掌大笑,自愿去行刺董卓。他佩着司徒王允借给他的七星宝刀来到董卓的相府,趁吕布不在董卓身边抽刀行刺,不料却被董卓发觉。他急中生智,谎称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匆忙骑马逃出洛阳。

建安元年,曹操奉诏大破李傕,郭汜的军队,迎汉献帝到许都。他独揽大局,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先是离间刘备,吕布,迫使刘备投靠他。之后,又联合孙策攻打袁术,转战徐州杀了吕布和救命恩人陈宫。从此,曹操的权势更大了,威名日甚。

曹操善于稳定人心,招揽人才。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以“只降汉帝,不降曹操”的条件来到曹操门下。曹操为了使关羽为自己所用,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金银,赐美女,赏宝马,费尽了心机。

曹操雄心勃勃。赤壁之战后他恢复了元气平定了西凉,除掉了密谋杀他的伏皇后,又西征汉中,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迫使献帝晋封他为魏王。

曹操生性多疑。他得病时,神医华佗给他治病,他怀疑华佗要谋杀他,杀了华佗;他病危之际,还命人为自己建造72座“疑冢”,以免日后被人挖掘。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

千百年来,曹操总是被看成反面人物,但从历史上来看,曹操不愧是一代英雄,他的诗文也写得相当出色。

写曹操的作文篇3

“东汉末年,分三国……“林俊杰的《三国》经典又不失流行,听到这里,最先浮现在我脑海的一个人物就是——曹操。

三国鼎立之时,魏武王曹操这一人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很多不同的印象,有人用尖锐的言语批评他的虚伪奸诈,嫉妒他人贤能。相反,有些人呢,则欣赏曹操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大度气概以及他足智多谋的聪明才智,至于我,当然是赞同后者拉。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杨修之死”中,恃才放旷的杨修私解鸡肋这事上看来,是曹操的精心安排,由此可见曹操的足智多谋。

曹操梦中杀人之事,讲的是曹操晚上睡觉时,故意将被子踢下床,当他的士卫来帮他盖被子,他则一跃而起,将他的士卫杀死,然后再睡,就制造了曹操梦中杀人这一谎言,用来吓退那些对他有小人之心的人,从中,我看到了曹操无论对于何事都非常的谨慎,在这点上我觉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俗话说的好: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在最后,曹操把杨修杀了,从表面上看来是摧毁了一个大好的人才,但是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却是为了曹丕、植兄弟俩的`和谐着想。曹操立太子为曹丕,怕曹植不服,在杨修的帮助下阻碍曹丕的登基之事,所以就把杨修给杀了,在杀掉杨修的一百多天后,曹操就去世了。这样一个老谋深算,足智多谋,做事谨慎的英雄人物就烙在了我的心里,由衷的佩服。

好了,这就是我心里曹操,看到这里,如果你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兴趣的话,那么就去看《三国演义》吧,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写曹操的作文篇4

曹操,给予人的影响无非是狡猾,正是京剧白脸代言人。 曹操的小名叫阿瞒,曹操和许攸是老同学了,两人关系极好。长大后,曹操做了一国宰相,许攸在曹操手下做事,长大后的许攸仍然叫曹操为阿瞒。 有一次,曹操在相府开了一个会议,当时的'气氛十分严肃,许攸走到曹操面前,拍着曹操的胳膊说:阿瞒啊,你怎么这么笨,简直是一头猪,你只需要这么做,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一屋子的人都愣住了,而曹操却哈哈大笑,没有不高兴。

有一个人来拜见曹操,说:许攸在众人面前直呼小名,只有父母兄弟才可呼的,许攸这是在侮辱丞相啊!而曹操说:许攸不仅是我的老同学,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啊!小时候我去爬树,一不小心掉进了污水塘里,要不是许攸把我拉上来,我早就不在了,许攸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怎么能因为他叫我的小名而怪罪于他呢? 又有一个人说:您作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许攸只是一个下属,不能因为就过您的命就可以侵犯您的尊严啊!曹操说:如果不是许攸在我身后出谋划策,我早已被袁绍所灭,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更加谈不上宰相的尊严了,与许攸的功劳相比,叫我的小名是多么不足一论啊! 此后还有很多人劝曹操,可全都被曹操一一劝退。 这一年,大旱,粮食少,曹操问许攸怎么办,许攸说下禁酒令,以免人们用粮食大量酿酒。

于是曹操吩咐下去,凡是饮酒之人,就地正法! 晚上,曹操把许攸领进了相府说:别人不准喝,老同学例外,今日得闲,可要好好叙叙旧。许攸也就陪着曹操。许攸摇摇晃晃的离开了相府,忽然,有马蹄声,是许褚!谁人饮酒?许褚抡起棒,打向许攸 可见,曹操的狡猾,不是那么底层地的,而是处心积虑的狡猾。

写曹操的作文篇5

在历史的画卷中,一个人物在我心目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他,就是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曹操对统一我国北方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官渡之战”就是曹操军事才干的最好体现。战争一开始,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很大。袁绍人马七十万,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而曹操只有人马七万,粮食将尽,但曹操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奇袭袁军屯粮之处和薄弱环节。曹操军队先局部胜利,既而逐步扩大胜面,并乘胜追击,直至会歼十倍于己的敌人。“官渡之战”也成为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曹操军事上的胜利也得益于他的军纪严明。一次,在征伐张绣时,曹军经过一大片麦田,曹操命令士兵不准践踏麦子,否则军法论处。百姓得知,无不拍手称颂。

曹操善于发现人才,也很爱惜人才,即使关羽被擒不降曹操,曹操依然“放虎归山”。曹操的英名让天下英雄折服,慕名拜见,纷至沓来。他属下的司马懿、杨修、典韦、张辽、许褚……均为三国时期名望天下的文才武将。这一切都为成就曹操的霸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虽然为世人所不齿,但人无完人,曹操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是谁也无法否定的。在那样一个群雄纷争、风云突变的年代,曹操能够审时度势,充分看清各方的长处和弱点,并不失时机地扩大自己的实力。他勇猛地驰骋在疆场,他沉着地指点着江山。他让足智多谋的孔明“灯灭蜀亡”,他让善施阴谋的孙权“弃城丢吴”,他让三国之争最后的胜利属于了魏国。他在《观沧海》中这样写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真不愧为一代枭雄!

写曹操的作文篇6

?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武将很受大家喜爱,还为他们排了座次: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曹操排在第十位。这令我顿时迷惑,如此骁勇善战的曹操怎么能屈就于第十位呢?

其实这与大家对曹操的固有印象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有三绝:智绝、义绝和奸绝。而曹操正是奸绝,这让崇尚忠义的人们对他印象不佳,也因此更加衬托出诸葛亮的优秀,因为小说中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沛国谯县人。这是大家对于曹操的基本印象。“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从小就有过人的智慧,后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一系列的征伐中统一北方,被人冠以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头衔,足以证明他的才华卓越,可又为什么被人称为“奸绝”呢?

从“误杀吕伯奢”、“许攸问粮”可以看出他生性多疑;从“借头抚众”、“梦中杀人”更可以体现出他的奸诈凶残,正是这些所作所为让许多人开始指摘曹操。尤其是在“杨修之死”这个情节中,更让人感觉曹操是个妒贤嫉能、阴险狭隘的人。以上应该就是很多人不喜欢曹操的主要原因吧。

曹操真的那么令人厌恶吗?不,绝不!虽然他背负着历史的骂名,充当了几千年的“奸雄”,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是一个有血有肉、恩怨分明的大写的“人”。在众人推托之时,他却主动站出来去刺杀董卓,这是何等勇猛无畏!而诚待关羽又说明他是何等爱才!“挟天子以令诸侯”更说明他是何等的胆识过人!如果没有他,北方何时能统一?如果没有他,民生如何不多艰?是他,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为北方人民开拓出一片安宁祥和。所以,他是乱世仁政的背叛者,是“枭雄”二字最好的诠释,更是现实世界里的真英雄。

一论忠义无双士——关羽,若论天下真豪杰——曹操!他,拨动风云,安定一方;他,外定武功,内修文学;他,狂傲自负,令人侧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是汉末阴郁的天地间破晓而来的一道春光,刺眼而温暖。

写曹操的作文篇7

以前没看过《易中天品三国》,只看《三国演义》,以为诸葛亮就是一神仙,曹操就是奸诈狡猾的奸贼,刘备徒有其表,只会怨天怨人,还养了个愚蠢无能的儿子。看了《易中天品三国》,让我知道了每个人物的历史形象、民间形象和文学形象。以前我看到的只是罗贯中自己的理解,也就是文学形象,不能以偏概全。其中,我对曹操的认识颠覆性最大,让我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国演义》中说道,陈宫因为曹操屠杀吕氏一家愤而离去。《品三国》中讲到,陈宫之所以离开曹操是因为曹操杀掉了名士边让,边让和曹操的意见不合,曹操一气之下就杀掉了边让,引起了名士的公愤,这里曹操的气度狭小体现无疑,曹操有他自己狭小的一面。

曹操又是一个“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官渡之战前,陈琳写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里骂了曹操的祖宗八辈,说的话不堪入目。曹操后来抓住他,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就原谅他了,让他做了自己的“笔杆子”。

曹操还特别赏识人才,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数倍,曹军战局很不利。此时曹军粮草又告罄,更是雪上加霜。正在这时,袁绍无谋,听信谗言,不但不听许攸的计策,还羞辱他。此时袁绍派拉一个酒鬼去守自己的粮草基地——乌巢。许攸看袁绍不听忠言,知道他必败无疑决定投降曹操。曹操突然听说许攸来降,高兴得鞋也不穿就跑拉出来迎接。两人交谈中,曹操开始还想隐瞒,但许攸已猜出曹操粮草也尽,曹操只好将事情告知。许攸看曹操求贤若渴,彻底决定投靠曹操。于是说出袁绍重地乌巢是软肋,建议曹操去突袭乌巢,烧掉袁绍的粮草。曹操按计行事,果然得手。粮草被烧,袁绍军顿时大乱,这一战就成了曹操和袁绍之战的转折点。可曹操也不能隐忍,许攸立功后过于嚣张,曹操一怒之下就将许攸杀了。

总的来说,曹操这个人性格很矛盾,让人纠结,既是奸贼,又是英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