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写作文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敏捷和逻辑推理能力,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心目中的桥作文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心目中的桥作文篇1
他总是在我迷惘之时像指南针一样给我指引方向;在我遇到困难之时像父母般鼓励我迈步前进。他就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语文老师——潘老师。
他略胖的身躯,浓浓的黑眉毛,有时不小心笑成月亮般的眯眼睛,樱桃似的小嘴唇,一双糯米似的牙齿,也许是操劳过度因而头发稍少了点。上课时,他总是拿来一根木棍,个别同学的甜睡可以从木棍响声中被敲醒······
有一次,他叫我们写一篇作文而且要当天上交,我当时很气愤,因为只有一天时间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呢?再说那天的作业又特别多。当时我想不交,但还是有些不自在,最终还是写了一篇敷衍了事的文章应付上交了,当我写到最后几行时,我把那些字写得密密麻麻,说真的有些字连我自己都不认识,心想:我自己都不认识,更何况是老师呢?
当老师把作文下发时,我立刻翻开了作文本,发现最后的几行字有红色的密密麻麻的老师批语,文章中的错误之处他总是一一给予改正,最后还有几句评语鼓励着我,我顿时羞愧极了。
期末考试快到了,他为了我们全班同学能考出理想的成绩,他总是反反复复地把课文讲了好几次;他总是不轻意放过任何一个简单的题目;他总是特意去找别的学校的试卷拿给我做;他总是培训我们考试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他总是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锻炼胆量和适当减压······
他对教学工作的认真、执着精神让我敬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前我对这句话只是理解,而现在我是在感受。
心目中的桥作文篇2
生活中,英雄有很多。不过只因时代的差距,所做出的事迹也有所不同。我不了解那些大人物,或许是我太渺小,太平凡了罢。与其去胡编乱造,不如去写一些与我的生活有关联的.人……
她,是中国十几亿人口中的一位;她,也是我心目中最合乎常理的英雄。
因家庭种种因素的逼迫,她不得不与丈夫两地分居。当时,他们还有一位未满三周岁的女儿。一个人承担全家的家务,但仍十分乐观。
一天,她刚刚怀着满肚子的怨气风尘朴朴地从单位赶到母亲家,推开家门,只见三岁的女儿正跟姥姥“打闹”。她紧忙走上前去把从单位带回的糖果塞进女儿手中,女儿安静了下来。她趁这会儿功夫打开冰箱取出西红柿在水龙头前冲洗起来,冰凉的水拍打着他粗糙的手面。当她拿起菜刀准备切菜时,女儿蹦蹦哒哒地跑了过来,稚气地说:“妈——,再给我读点故事,一个也好啊!”她实在很忙,做完饭后还要去参加会议,她俯下身来,悄声说:“乖,妈妈做菜,待会儿陪你。”女儿泄气地坐在了地上。这时,电话响起,原来是会议提前开了。
热腾腾的饭菜摆在了桌子上,她也该走了。关门时,她无意中瞥见女儿正坐在沙发上发呆,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谁会知道她还有多少事情要做呢?谁会知道她什么时候才会有时间抽空陪陪女儿呢?想到这,她不禁心一颤,两颗豆大的泪珠从脸颊滚落到肩上。“怕什么呢?比这更难熬的事情都经历过了。”她安慰自己,拭去了眼泪。
谁又知道她是谁呢?谁又知道她在心里默默地数着她还要经过多少这样的日子呢?只有我了解。我也希望和她一样,我不希望自己出人头地,我喜欢平凡;我不希望遇到挫折就退缩,我喜欢坚强……仅此而已吗?我还可以管她叫——妈妈。
心目中的桥作文篇3
何谓英雄?乃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征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为国为民为天下!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位不用兵器而拿起了笔的英雄——鲁迅。
鲁迅先生虽是文人,但也丝毫不比武将们差。他的大义凛然与刚毅不屈的性格正是我所欣赏与敬佩的。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一颗永不会坠落的明星。他在中国最难熬时,在人民被欺压时,在有人畏畏缩缩,临阵脱逃时,毅然放弃了当时有前途的医学工作,回到了祖国。执起笔,揭露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为被欺负的老百姓鸣不平!他所出版的一部部书作,就像一把利刃,划破了白色帷幕,露出无尽黑暗;也像一把利剑,擦破了敌人丑恶的嘴脸。
真相被揭发后,敌人自然是恼羞成怒,当即派出了杀手去追杀鲁迅,并且对他威逼利诱,奉劝他放弃再与反动派作对。可照鲁迅先生倔强刚毅的性格,岂能容敌人如此羞辱?于是便写文章写得愈来愈多,披露了敌人苦苦隐藏的真相。鲁迅先生是在当时乌云密布的社会中露出的一丝光芒!
可大家似乎只知道鲁迅先生的事迹与著作,却不知道那一摞摞的书籍是怎样用血汗与光阴铸成的。
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曾写到过:“直到其他人都睡下了,街上的车子没有了,路灯也熄了,周围一片寂静时,鲁迅先生才拉开台灯,开始一天的工作。等到其他人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无疑,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他整天整夜的写书,就是为了拯救深陷泥潭中的人们,但他却对自身的健康置之不理。
鲁迅先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性格值得我们的赞扬与学习。他虽然没有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立下汗马功劳但他却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奉献,从不抱怨一声苦,一声累,这种伟人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心目中的桥作文篇4
说起好老师,在我心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张改菊老师。她犹如一名“护花使者”,培育着我们这些花一样的孩子;犹如一只蜡烛,点燃我们心中希望之灯;犹如我们的知己,让我们在有爱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张老师爱我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您告诉我们,书是我们的益友。我们应该乐于跟它交朋友。那时候,我知道是您教会了我积极的去学习,与书交上朋友,是您领着我们小小的脚步走出稚趣的童年!时间带走了我们花样年华,但我们一样去奋发学习,那求知的欲望老师给予了一切。
我凝望这那微微的蜡烛,老师那是您吗?您仿佛与蜡烛一样,用尽所有的光亮,燃点着我们的希望,我感触到那一份炽热。剩下了一点光,您微微的熄灭了,您的一生把所有知识教给了我们,我们乘着那一份炽热而飞翔!
课堂那阵阵欢笑,是您给予我们知识的乐趣,走离枯燥无味的书面,是您与我们说要追寻那一个人生目标,您无私地把一生知识火把贡献了。苍茫的大海托起每一颗小小的心,是您把光芒照射给我们。
“得遇名师,三生有幸。”我希望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能多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有她们呵护着、教育这,把我培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作文
心目中的桥作文篇5
他是一位饱经风霜而消瘦的老人,太阳亲吻过他黝黑的皮肤,岁月刻在他脸上一道道皱纹,时光将他的须发染成花白,他却丝毫顾不上这些,只顾着大步迈向田野,望着收成的水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用粗糙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水稻,眼里充满了喜悦。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一次实验中,他所研究的杂交水稻稻谷减少了5%,而稻草却足足增加了60%,在这时有人就说:"人要是能吃草的话,你这个水稻就大有发展了。”面对无数的讥讽,袁隆平依然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终于将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每当有记者采访他时,他总会像个小孩子乐呵呵的,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80岁时是80后,我90岁时就是90后。”他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感染了我,对待事情总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所有事情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我喜欢他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纯朴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个真正能让我的肚子和头脑都吃饱饭的男神——袁隆平。
心目中的桥作文篇6
夜深了,天色暗了下来,仰望浩渺无垠的星空,繁星点点,在漆黑的夜里闪动着耀眼的光芒,正如我心目中的英雄,如群星一般为我指点方向,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又仿佛在我眼前,在我的心中。
鲁迅·文学巨匠
自在飞花轻似梦,羽翼带我越雄风。一次次徘徊于书卷之中,这才有幸触及他的心灵世界,为他喝彩。
直到现在,我仍清楚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掷地有声的文字紧扣心门,这便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林则徐·爱国名士
似乎人才总是处于乱世,他便是一个身处乱世,却巍巍不倒的英雄。
历史上最黑暗迷乱的日子到来了。鸦片在国内盛行,被推崇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物品。人心浮动,中国危在旦夕。他在此刻,却不顾风险,请求销毁鸦片,这才有了著名的虎门销烟一事。在巨大的风险中,他选择了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才挽救了人民的心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正是出自他的名句,是啊,人只有做到了不顾个人安危,时刻想着国家,才算真正的英雄。
林则徐,一个令人慨叹的人物,一个令人赞颂的人物,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仰望星空,群星点点,在如水的夜色中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而我心目中的英雄,则是比这繁星还要耀眼的光辉,在我的心目中熠熠闪烁。
心目中的桥作文篇7
你是一支在黑暗残衰王国中孤独燃烧的蜡烛,以你的星星之火,燎亮了历史之原,更燎亮了后世万代的心。
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的思想,古朴而深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夫子的思想本色,夫子“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被尊为“万世师表”。在我心中,夫子似乎总被一圈耀眼的光环所笼罩,一提起夫子,好像都是那些耐人寻味的“之乎者也”,而当我静心走近孔子时,却惊讶地发现——“此间别有天地”。
命途多舛,时运不济。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失母,周游列国十三年,却未求得一纸委任状,人到垂暮之时,他的儿子和最心爱的弟子颜回也先他而去。
生命的打击接踵而至,他在七十三年的生命历程中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总是想当然地以为,孔子在即将离世之际会说出“也无风雨也无晴”之类的老者之语,而他却在弟子子贡来看他时道出了“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感慨,在这十二字背后,又有谁能理解孔子的寂寞与无奈……是呀,哲人萎乎,但哲人的心,一生都是火热而激情的!
道路的曲折无法扭曲正直的'心灵,黑暗的长夜无法抗拒黎明的到来。面对人生的磨难与瓶颈,孔子的态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好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鲍鹏山先生说,“痴”分两种,一因情深,一因智浅。而孔子当然属于前者!
情不知从何而起,一往情深。孔子对他的“道”有着炽烈的情感,甚至到了执拗的地步,所以,他可以为自己的内心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便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力量之源!
孔子一路走过,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更多的,是思考。在孔子的激励下,我会奋然前行,向至真至远的人生顶峰昂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