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一篇作文,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吸引人,只有通过表达真实感受作文才能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共鸣并产生行动的动力,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端午作文优质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端午作文篇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到啦!端午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妈妈早早就把菖蒲艾草挂在了家里大门上,门口萦绕着一阵阵淡淡的艾香。传说神仙用艾草和菖蒲做成的宝剑战胜水怪,拯救了老百姓。后来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保护财产和生命。我把豆豆送我的五色丝线栓在手腕上,这可是端午节的吉祥物呢!按照家乡的习俗,端午节要回外婆家拜节,妈妈说,在古代这也叫“归宁”。
在外婆家,端午节的重头戏是包粽子。青青的.粽叶,雪白的糯米,绿豆,红枣,摆上满满一桌。我也会和外婆一起学着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再把糯米放进去,我还在米中间藏了一颗胖胖的红枣。咦?这是怎么回事,米怎么在变少了?低头一看,哎呀!不好,米在往下漏。我赶紧补救把粽叶卷好,总算不漏了。我把粽叶尾巴全部卷起来,用手指压住,用棉线开始捆粽子。一来二去却总是捆不好,好沮丧!只好向外婆求助,外婆笑眯眯的接过我手中的粽子,三下五除二像变戏法一样,就把粽子捆好了。我们分工协作,不一会儿盘中的粽子就变成一座小粽子山,太有成就感啦!
吃粽子咯,外公端出热腾腾的粽子,我顾不得烫手,拿了一个粽子解开棉线,剥开墨绿的粽叶,赶紧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洁白的米团里露出了深红油亮的红枣,哇,我吃到“宝石”啦!我心里想。
外公告诉我,在他的家乡汨罗,每年端午都会在汨罗江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最隆重的就是赛龙舟了。我多想也去汨罗江观看赛龙舟呀!
挂艾蒿,吃粽子,赛龙舟,原来这就是家乡端午节的“味道”!
2024端午作文篇2
小时候,总听妈妈给我讲屈原因为楚平王而投汨罗江,从此便有了端午节,我也似懂非懂地知道了:原来端午节是由屈原而产生。
相传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投江后,汨罗江畔百姓们纷纷去打捞屈原尸体,因此有了赛龙舟习俗;百姓们把饭团等投入江中,因此有了吃棕子习俗,百姓们把兄雄黄酒倒入江中,因此有了喝雄黄酒习俗。
记得前不久,我还了南湖边,看龙舟竞渡,那儿人山人海,一派热闹景象,南湖边上围满了人,不用说他们就是来看龙舟竞赛,只见不远处湖面上,停泊着大大小小龙舟,龙舟选手们严阵以待,不过一会儿就上了各自龙舟,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似乎真是要打捞屈原。一眨眼工夫,他们就开始了,随着“嘿咻嘿咻”口号声。他们有节奏地划起龙舟,这使我不禁想象起了当时百姓们纷纷去打捞屈原时情景……
这些龙舟一个个身长十几米,船头是一条龙头,船尾是一条龙尾,船头有一个击鼓手,负责击鼓,打节奏,以此激励队员们,船尾有一个舵手,手上拿着一只桨,以此来控制方向,中间是船员他们是主要队员,就是他们使龙舟前进。看着这些龙舟,我心中忽然滑过一个念头:在《端午寄情》班队课上,徐州骋说一条龙舟上有20~22人,我眯着眼一数,加上船头和船尾两个人,不偏不倚正好22人,我刚数完,龙舟就飞快地驶向远方,似乎是刻意,准备让我数……
虽然端午节已经过去,可是在我内心深处,还是保留着对端午无限向往和那个我小时候听过古老传说。
2024端午作文篇3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有称端阳节。每到这一天时,家家户户没有一个不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还有看龙舟。
我从外面高兴地跑回来,看见奶奶正在包粽子,我问:“奶奶,为什么偏偏要包粽子呢?”奶奶回答道:“是为了纪念屈原,那时他在楚国为官,昏君楚王听了奸臣话,把他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听说楚国的都城被占领,被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泪江边纵身跳入江中,百姓们很伤心,用糯米,枣子等包成粽子扔到江里喂饱虾,鱼,希望不要伤害到屈原的身体”。
奶奶讲完了,我开始也学着包粽子,见奶奶拿起两三片粽叶,握成一个近似三角,把糯米放进去,安一个枣子,包得很严实。再在外围缠上绳子一系,便好了。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把米,枣子放进去,系上绳子。经过我的一番操作,也花了不少的心思。终于,粽子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给奶奶看,不由得让奶奶看到我的“杰作”哈哈大笑起来。“傻孩子”奶奶说道。
看见那包好的一个个粽子,让我感叹那中华传统悠久的文化,让我惊叹屈原使我更加敬佩他。吃完了粽子,大人们便去忙着去洒,雄黄酒,据说是可以把这一年的晦气都去掉,还可以驱鬼辟邪,以保平安。走在热闹的端午节街上,都弥漫着酒味,还有一些大人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大大的“王”字,都说象征着生龙活虎,虎虎生威。
让我激动也是端午节的焦点赛龙舟比赛开始了,我急忙连同我的伙伴们跑到泪罗河何边,看赛龙舟,那挤的是人山人海呀!只听“嘭”发令抢开了,每一条船都像箭一样飞出去,在一旁加油的人像是叫破喉咙也没有关系,我见他们的青筋若隐若现,真像自己在比赛。船上的人也非常团结,动作一致,每个船员都竭尽全力地划着,他们手上的肌肉也越来越大,非常的清晰。再船中打鼓的人也非常努力的敲打着打鼓,“嘭嘭嘭,嘭嘭嘭”鼓声越来越大,观看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人们的心情都随着船只而改变着。
第一只领头羊出现了,是绿队,队员的脸都变成了西红柿一样红,不用多久已经把他们甩得远远的,一马当先的他们并没有骄傲,经过了很久,红队赶上了,他们两队都各不相让,让我想到了两条龙在打架的场面。究竟鹿死谁手呢?这还不知道,观看的人们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这两队很难分出高低,速度忽快忽慢,变幻莫测。
激动人心的时刻要到了,红队绿队谁会夺冠呢?绿队快马加鞭,红队也不甘示弱。终于,冠军还是绿队获得,他们开心的又蹦又跳,还抱在一起了,尝到了胜利的滋味,我也将为他们感到骄傲。
端午节,过去了。我仍是期盼着下一个端午节,不过我仍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下一个端午节的焦点。
2024端午作文篇4
时间过得真快,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诗人节……每当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称为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有关。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绒系在我们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
传说,这一天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在我们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还有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我们家就要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在杀死蠹虫或防止蠹虫滋生,还要包许多粽子,让我们大饱口福。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节日里,既可以看龙舟赛,又可以吃美味的粽子,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2024端午作文篇5
我国有个起源于春秋战国的节日,叫端午;我国有个防疾病的节日,叫端午;我国有个运动的节日,叫端午!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十分悠久,传承了几千年!
关于端午的来源,人们有许多说法,但其中流传最远、史书也有明确记载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本来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因为当时的国君十分昏庸无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国又蠢蠢欲动,准备攻打楚国。屈原向国君进谏,却被罢了官,放逐到了乡村。后来秦军攻破了楚国国都,楚国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悲痛欲绝,在自己生活下的茅屋里写下《怀沙》后,望着楚国国都,向滚滚的汩罗江中跳去。大家见了,有的拼命打捞,有的用粽叶包着糯米往河里扔,还有的在用雄黄驱赶蛟龙。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天叫端午节。
端午节是春夏交际之时,蚊虫众多,疾病易发。所以,每到端午,人们都要驱五毒、吃五黄、插艾草、菖蒲。大家还会从街上买来蛋,把它放进锅里和艾叶一起煮,把蛋吃掉后,再用煮蛋的水洗脸,传说一年也不会被蚊虫叮咬。小孩儿还会把自家煮的蛋拿出来,和邻居玩“碰蛋”,看谁的蛋结实。赢家据说一年都不会被病魔困扰!
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组织去划龙舟。江边聚满了人,他们瞪着眼珠子,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为龙舟上的人呐喊助威。而龙舟上也挤满了人,他们双手拿着浆,使劲地划啊划。当有一只龙舟最先划到终点时,观众就会热烈地鼓起掌来,有的甚至跳了起来。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充满了喜悦!
这就是端午节,这就是我国的端午节!我爱端午!
2024端午作文篇6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他叫屈原,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有一次,她想改善国家的'秩序,想变法改革,但这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因此贵族们都很生气,为了阻止屈原变法,他们屡次劝说楚王,不要变法改革。屈原知道后伤心极了,说:“我为国家效力,你们却要为难我,阻止我,我这是何苦呢!”屈原三番五次的劝说楚王继续变法,但楚王是个老糊涂,他相信了贵族不再进行变法。
五月初五,这一天天气十分暖和,屈原因贵族的打压及楚王的不信任感到十分的伤心,他来到了江边,在愁苦无出路的时候,跳水自杀了。屈原虽然被贵族痛恨着,但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们知道后非常的伤心,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五月初五这一天用一种又宽又大的叶子把糯米包起来扔到江中,让鱼儿们能够吃食物,而不是吃屈原的尸体。
就这样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2024端午作文篇7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端午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冠**——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着,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队开始奋起直追。这时,有的观众忍不住了,高声地喊着,为紫队打气,这也让紫队更加充满信心。紫队连续超过了五个队,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这时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随着哨声结束了。最终,红队卫冕冠军成功,紫队获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紫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比赛结束了,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也过了一个欢乐的端午。
2024端午作文篇8
又是一阵淡淡的粽叶气息萦绕在我的心间,雪白的糯米在光的照耀下如清泉般的在心灵上跳舞,袅袅的炊烟慢慢地散开……回忆起那个粽子包裹着的温暖,宛如栀子花在指尖上绽开了。
我的家乡在上海奉贤,端午节里,家家都会吃粽子。
以前,年幼的我不知道端午节是个什么节气,只知道每逢端午节全家都会去奶奶家吃粽子。当我渐渐长大懂事后再一次提及端午节,博学的老爸都会给我普及很多知识。还是穿越到战国时期吧!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屈原的大人物,由于多次遭遇政敌的攻击,被楚王流放,跳江身亡。后世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就诞生了。最初粽子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食物,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在我的记忆里,作为本地人的奶奶也是最擅长包粽子的——谁让我嘴馋呢!我总是对奶奶包的肉粽和蜜枣粽子念念不忘,记得去年的端午节,爸爸给我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包粽子。于是端午当天我带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早早来到了奶奶家,奶奶准备好提篮带上我,从原材料开始准备。我和奶奶两个人去家门口的小河边摘芦叶,这是一大片的芦苇地,在一片片的叶子中,我彻底迷糊了,到底什么样的叶子才是最适合包粽子呢?奶奶边摘边告诉我,要挑选叶子上没有黑点、没有枯斑、甚至连一个小洞眼也不能有的新鲜翠叶。我于是跟随奶奶的脚步,信心满满地开工起来。好不容易找到了几片好叶子,可是被我摘下来的一瞬间就不小心碰坏了。奶奶转过头安慰我说:“阿妹,不要紧的,奶奶小时候刚开始摘芦叶也这样,摘多了就有经验了。”我又尝试了几次,总算摘得几片自己还算满意的芦叶,回头一看奶奶已经摘满了一篮子。我热得满头大汗,脱下外套剩下短袖t恤了。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厨房淘米,洗粽叶。我也就在灶台边,心不在焉地玩起稻草来。奶奶边准备材料边帮我披上脱掉的外套。
“奶奶,您材料准备好了没有?”我焦急又无奈地喊道。“好了,快点来吧!”我兴奋地蹦了过来,只见奶奶娴熟地把一张张粽叶卷起来,做成一个小尖锥裹成三角状,然后先放一把米垫底,再夹一个蜜枣放进粽叶里,随后用手抓一把米洒在馅上,再把米压密实平整,最后就可以翻折粽叶把预留那段的粽叶盖在米上,这样鼓鼓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是想把一个粽子裹起来可真不容易,奶奶腾出一只手抽了围兜里的一根线,一头用牙齿咬住,另一头就开始在粽子上绕来绕去,还没看明白情况,眨眼间就包好了。第一个粽子就这样诞生了。“我也要包!”说罢,奶奶教了我一个小妙招,一卷、一放、一压、一裹,不一会儿我就在奶奶这位“粽子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