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作文都是情感的盛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品味生活的滋味,写作文的过程是自我反省的过程,让我们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清明祭英烈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清明祭英烈作文篇1
清明,是我国的一个传统的节日,每年的这天,人们都到坟墓去祭祀、怀念先人。
往常我们学校也会组织我们到烈士陵园去拜祭烈士,但今年却是别树一格,让我们到网上去扫墓。这节是电脑课,老师教我们怎么到网上去扫墓。老师首先让我们背诵了杜牧的《清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歌声中开始了特别的网上扫墓活动。接着老师打开了民族魂这个网站,点击了周恩来总理的网页。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周总理的事迹,我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我们的周总理是多么的伟大,是多么值得我们尊敬。开始扫墓了,老师让我们默哀三分钟,在默哀的时候我心里想着总理的伟大,想着老师介绍总理去世的时候很多国家都下降半旗,表示对我们总理的哀悼,想着想着,我为祖国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三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老师让我们进行了下一个仪式——三鞠躬,我怀着敬意给周总理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最后我们给周总理献上了一束美丽的菊花,还在留言板上留下了我们的心声:周总理,您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您仍然活在我们的心中。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结束了网上扫墓活动,但是英烈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清明祭英烈作文篇2
又到了一年仅有的一次,每及此节,我和爸爸总会从自己家骑车赶到老家去给我爷爷上香,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爷爷,心中不免有几分喜悦,可又不免惆怅伤感起来。去坟场的半路,渐渐下起了小雨,连着心里那份伤感更不是滋味了。
爷爷在我六岁那年就去世了,可我总忘不了他对我的好,爷爷虽然看起来很严肃,但对我还是很好的,三个孙子孙女中,爷爷最疼我了,有好吃的总忘不了我,有好东西总招呼我爸爸去拿给我,小时候总喜欢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还有一张相片纪念那一时刻,那时的爷爷和我两人脸上都洋溢的欢乐。可就在我五岁那年爷爷得了一个很重的病,奶奶,妈妈和婶婶轮流给爷爷守夜,总怕爷爷一不小心就会离我们而去,也是格外小心,不敢睡去,当爷爷难过的时候或想晚上起来,她们总会扶他起来,可两个弱女子的力气也不够大。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婶婶毕竟还有工作,当他们不在的时候,就只有奶奶一人在照顾爷爷了,一个七旬老人要照顾比他重许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吗?可不仅仅是这些,当爷爷半夜气喘得紧的时候,奶奶就知道不他不行了,不过这时候奶奶不会急着去找医生,他知道找医生就来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时奶奶就会抱着比她身体重很多的爷爷在院子里跑起来,天知道那有多累,每当爷爷气顺了奶奶才停。当我们不在的时候,都不知道奶奶这样过多少回。
终究爷爷还是撑不过那个春天,去了。全家上下弥漫着一股悲伤,庄重的气氛。送爷爷走的那天,淅淅沥沥的下着下小雨。我们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虽然小,可是当我得知爷爷走的时候,也悲伤异常,浑浑噩噩的,送行的或者会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记得那时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爸爸与爷爷的父子情深可没有半点虚假。爷爷,还是,进了火葬场。
回忆结束,早已到了坟场,我熟悉的来到爷爷坟前,为他烧纸,就算爸爸这般刚毅之人也还是不觉红了眼眶。
回家的路上,照旧还是下着细雨,四月的雨冰冷刺骨……
清明祭英烈作文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早晨,我就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随着祭奠的人潮来到了镇雄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一进大门,就看见高耸入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陵园当中,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金光闪闪。大家拖着沉甸甸的步伐顺着石阶上去,只见一排排烈士墓碑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安静地睡着。
我的心不由得一下子沉重起来。是这些烈士们打下了今天这美丽的江山,是这些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咱们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恭恭敬敬地给他们献上了鲜花,一边瞻仰墓碑,观看碑文,一边听爸爸为我讲述着他们的动人故事。同时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他们保家卫国的壮举:在那阴霾满天、白色恐怖的时代,在那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在那枪林弹雨、鲜血淋淋的战场上,来自五湖四海转战南北的先烈们,怀着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与幸福,为了解放全中国,来到了镇雄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献上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时,虽然太阳已挂在天边,但我的心就像冰封一样。烈士们献出了鲜活的生命,就是为了咱们的今天,难道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如果烈士们泉下有知,看见咱们没努力读书浪费光阴的话,他们的心一定会痛的!他们会不安的!
安息吧!英雄们!你们平凡而动人的事迹将成无字的丰碑永远铭刻在咱们心里;你们的英雄浩气将永世长存,并激励咱们勤奋学习;你们的精神将成为咱们永恒的追求!我的心里情不自禁地萌发了一种理想和信念,并将伴随我去行动,永远成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此时,我感觉无数的丰碑很高大,并将永垂不朽!
清明祭英烈作文篇4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清明既是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像漫天飞舞的泪花!也习惯了在清明节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个大睛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也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个清明,立于拂起万千愁绪的细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叹和无边的自责,背负一团心冷在风里哀号盘旋。
清明祭英烈作文篇5
清明是一个让我们缅怀先人的日子;清明是一个笼罩在烟雨蒙蒙中的节日。在片片雨丝下,隐藏着的是人们对先烈们的淡淡的哀伤和深深的怀念与崇敬。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您用青春与生命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抗争的光辉业绩令我们敬仰;您留给后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鼓舞我们进取、向上;您播下的思想种子,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带领我们走向美好明天的旗帜。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经过你们不懈努力与艰苦卓越的奋斗,当年被帝国主义列强辱骂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今天,我们接过从您手中传过来的接力棒,决心要更新观念,扩大视野,掌握一技之长,全面完善自我,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出一份小小的力量。
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此时此刻,我们只想用一朵小花寄托我们的哀思,我们只想用一个花环表明我们的心意,我们只想用一座石碑表达我们的敬仰……但是,我们更明白,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继承您的意志,弘扬您的精神,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敬爱的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永存。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安息吧,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您的精神永存!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思想永远昂扬,灵魂永不跪倒,步伐永远坚定,这就是我们面对先烈们的铮铮誓言。我们将无愧伟大时代,我们将奋然前行!
清明祭英烈作文篇6
清明节已近,人们都通过各种方式纪念、追悼先祖或已故去的亲人、朋友,在那个追忆哀思的日子里,人们的心是沉痛的,感情是真挚的,同时也不免回忆起从前的种种。
清明祭祀,一些古老传统的方法似乎已不大适合这个现代化的城市,烧纸、献花、摆烛台,不仅费时费力,先不说到扎堆公墓祭祀堵路、拥挤,但说这个春季防火的安全就是个大问题,消防员在这一天是最忙的,不小心失了火却要更多人去费尽精力解决麻烦。
都市中越来越流行一种新的祭祀方式——网上祭祀,在网络中寄托哀思,表达忧伤,将以前的情景写在网络中,更显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如今,借助科技手段,让人们足不出户在网上扫墓,既追思了先人又节省了时间,更提倡了绿色低碳环保,特别适合离家在外打拼和学习的人,免去了舟车劳顿。而且对于传统节日的推广,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接受度也大大提高。因此,随着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考虑,网上祭祀成为清明节祭祀形式的大趋势。
记者在百度上搜"清明网上祭祀"关键词,类似的纪念网站就有很多,在这些类似的网站上,同样有鲜花摆放,可以点蜡烛烧香,还有模拟放鞭炮等祭祀程序,可谓是该有的一样不落。
80后的小李从去年开始,每年清明节都是在网上祭祀,他表示,清明祭祀的本义在于表达对亲人的感念和尊敬,"只要心中有缅怀尊敬先人的真心在,网上的鲜花蜡烛是可以代替传统的纸钱和鞭炮,而网络拜祭,即减少了烟熏垃圾的环境污染,又增添一份心灵的‘清新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