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8篇

时间:2024-05-24 作者:loser 作文大全

作文可以激发我们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兴趣和热情,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和描写技巧,使我们的作文更具感染力和情感共鸣,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8篇

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篇1

人类航天史已经记下这样一个瞬间,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服,从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这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跨越。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浩瀚太空印上自己的足迹。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的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三度金秋,三度飞天,三度突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明代万户乘坐47支火箭开始人类首次飞向太空的包装尝试,再到现代杨利伟独自一人造访“天空”,到费俊龙,聂海胜携手巡天归来,到翟志刚出舱漫步,中国航天人把一系列超越梦想的飞跃,标记在了太空之上,成员从一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

翟志刚留在太空上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一步。

这历史性的一步,所显示的是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积蓄的雄厚实力。

综合国力的大步跨越,托起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大步跨越,从高安全,高可靠性的运载火箭到现代化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从遍布陆,海,空的航天测控网到先进的立体搜救系统……决定神舟一步一步跨越的这一切,无不源自于改革开放所积蓄的巨大经济和科技力量。

尽管在太空探索的许多领域,中国还处在蹒跚学步阶段,但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一定能够迈出坚实的第二步,第三步。因为,中国航天拥有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腾飞的火箭中,加注了一个焕发青春的民族的雄心壮志和动力之源。

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篇2

自从上个世纪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上太空,别的国家也在加紧研究卫星,中国也不例外。当时,毛泽东主席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于是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科学家们也开始研究我们自己的人造卫星。终于,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空了,它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东方红》歌曲,歌曲响彻大地。中国成为了继苏联、美国等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这在当时落后的中国是多么神奇与伟大,这是中国的骄傲!这也令世界震惊,不得不对中国这个弱国刮目相看。随后,中国用长征号火箭把神舟一号飞船送出了地球,这又是中国航天一大突破。不久,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都升空了,没有一次失败。这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说明了中国的航天科技在一点一点成熟,也体现了科研人员的智慧与谨慎,使发射次次成功。

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号火箭搭载升空了。飞船中,有一位中国第一位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他是去到地球以外的第一个中国人。那一刻,整个中国欢腾了,整个世界又一次震惊了,中国可以载人航天了,中国成为了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载人航天的国家。中国航天技术步入世界前沿,比众多发达国家还厉害。杨利伟也名扬世界,成为了中国能人。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了,由费俊龙和聂海胜驾驶它到了离地球343千米高的太空中飞行了115小时32分钟,绕地球飞了76圈。3年后,就在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神舟七号飞船发射。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三人负责此次任务。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人将进行太空行走。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这是一大飞跃,中国的航天技术有更近了一步。

年9月29日21时16分,这是一个很多人不能忘记的时间,因为在这个时间,天宫一号发射了,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由于天宫一号是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中的被动目标,所以也被称作“目标飞行器。不久之后,它和神州八号成功对接并以组合体飞行,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神舟九号搭载了景海鹏,刘洋,刘旺三人,三人进入天宫一号进行试验,并在那里生活。神舟九号飞船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卵和蛹)升空。

中国的航天技术正在飞快发展着,也许很快就能赶上美国了,在明年下半年,还将会发射嫦娥三号,它将会在月球软着陆。此后,中国还会自行在太空组装自己的空间站,到时,中国的航天技术将会在世界不可缺少。

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篇3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祖国幅员辽阔,解放军叔叔把边境守卫的固若金汤,让我感觉,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从“东方红”一号拉开中国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开始,中国人民不断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成就。2020年4月24日,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在这特殊的一年,让我们学习航天精神,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不怕困难、战胜疫情!

在那一穷二白的年代,航天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我们也要秉承前辈们的精神,在特殊时期克服一切困难在家认真的、刻苦的、坚持不懈的完成学业,将来才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年建国70年庆典,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其中有一个片段就是关于神舟十一号飞船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改变一对少年流浪兄弟一生的故事。看完以后,我不是很明白,回家后我就问妈妈,一个飞船,怎么就让这兄弟俩感觉这么激动啊?妈妈说,不止这两兄弟激动,全国人民都激动,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说明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妈妈跟我说,我认知的祖国领土,不仅限于地面的领土,还有领空和领海。领空的防护就靠中国的航天员,还有解放初期研究火箭、原子弹、导弹、卫星的科学家,他们同样是英雄。没有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牺牲精神,在领空战役中,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不会有如此底气。

航天人,正带领中国进入新航天时代,航天事业的成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关乎一个国家在太空时代的生死存亡。在和平年代,不能忘了时刻守护我们的英雄们,向航天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篇4

亲爱的聂海胜叔叔、张晓光叔叔、王亚平阿姨:

你们好!

我是-小学的一名小学生,我非常崇拜你们。当我从电视直播节目中看到你们乘坐的神舟一飞冲天时,我被你们的智慧和勇敢精神深深地吸引了,因为你们再一次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说实话,我做梦都想和你们一样,在神奇的太空飞翔,俯瞰孕育我们华夏文明的长江、黄河和气势雄伟的长城,遥望一下挺拔多姿的珠穆朗玛峰。如果有机会碰到外星人,还可以跟他们聊聊天,探讨一下太空的神奇,聊一聊宇宙的奥妙……航天员叔叔,你们在工作舱里半躺半卧、半飘半浮,一定很好玩吧?那当你们走出舱时,又是什么感觉呢?晕不晕?跟地球一样吗?我非常好奇。你们知道吗?我可是你们的忠实粉丝,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昨天我梦见自己也坐上神舟十号上天了,在太空里我认识了“多多”和“好好”两个火星朋友。我带他们参观了地球,他们还夸我们的地球是个美丽而又和谐的家园,一个闪烁着耀眼灿烂的美丽星球!我高兴地蹦了起来,结果一翻身滚下去了。哎,原来是个梦呀!虽然这只是个梦,但是我真的很想去太空体验那神奇的宇宙世界,去感受太空生活,更进一步了解太空里的奥秘!

叔叔阿姨们,感谢你们的勇气和努力,希望在未来的宇宙空间站里再次看到你们矫健的身影,再次看到你们灿烂的笑容。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的我,也树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航天员,乘着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我今后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想着这个目标前进,为我们伟大的中国争光!

祝你们凯旋而归!

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篇5

箭已上弦!

作为最后一个妆扮“嫦娥三姑娘”的人,操作手陈向东留下深情一瞥,转身撤离发射塔架。

这一刻,距离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还有15分钟。

这一刻,在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中国人叩问天宇的“新长征”仍在延续——肩负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使命的“嫦娥三号”,即将踏上38万公里的'奔月征程。

繁星闪烁,夜幕笼罩。“嫦娥”怀抱“玉兔”,就要出征。数盏聚光灯下,中国“探月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亮如白昼。

30度、90度、180度……环抱火箭的4组回转平台缓缓打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落落大方露出芳容。

“10分钟准备!”崇山峻岭间,传来01指挥员鄢利清洪亮的口令声。

修长的箭体上,“中国航天”四个蓝色大字格外醒目。火箭顶部,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半轮明月,一双足迹”清晰可见。

火箭上端,雾气蒸腾,低温推进剂加注工作仍在进行。

“2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

发射塔架摆杆缓缓摆开,发射进入读秒,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5、4、3、2、1,点火!起飞!”发控台操作手白春波果断按下红色点火按钮。

1时30分,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翻腾,“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扶摇直上。轰隆隆的怒吼声,排山倒海般响彻山谷。

上升10秒后,火箭按程序转弯,向东南方向疾驰而去……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86次飞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130次探月活动,这是我国第三次发射探月卫星。

44年前,“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一段关于寻找“嫦娥”“玉兔”的对话录音,最近在互联网上走红——

“一个叫嫦娥的中国美女,已经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们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国大兔子。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为它总是站在月桂树下。”

一位新闻同行诙谐地说:“下次再有人登月,我们的‘嫦娥’和‘玉兔’就会热情地迎接他们啦!”

飞翔!飞翔!加速上升的火箭,如同一束炫目的火光,划破无边长空。

飞翔!飞翔!渐飞渐远的火箭,如同一颗明亮的星星,汇入墨色天幕。

月城西昌,人头攒动,安全距离外的山间小路上,挤满了身着盛装的彝族村民。千百年来一直用火把驱赶黑暗的彝族同胞,世世代代把火当作至高无上的精神图腾。望着天上“会飞的火把”,彝族姑娘阿依尔果兴奋地说:“彝族人自古崇拜月亮,希望‘嫦娥姐姐’把我们的祝福和梦想带到月亮上!”

一二级分离、抛整流罩、二三级分离……此刻,灯火通明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巨幅显示屏正以动画的形式,实时显示着火箭的飞行状态。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神情肃穆,紧紧盯着大屏幕。在他眼中,这是如此熟悉的一幕,又是如此不同的一幕——

他仿佛看到:6年前,“大姑娘”“嫦娥一号”从这里发射升空,经过18天飞行进入环月轨道,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中国航天正式迈入深空探测新时代。

他仿佛看到:3年前,“二姑娘”“嫦娥二号”从这里壮丽腾飞,创造世界航天史上多项第一。目前,她与地球间距离已突破6000万公里,在浩瀚太空续写着中国人的梦想。

他仿佛看到:“嫦娥”姐妹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接力。她们一个比一个出色,一棒比一棒精彩……

飞翔!飞翔!此时此刻,千千万万航天人的心,紧紧追随着“嫦娥三姑娘”不断延伸的航迹。

飞翔!飞翔!此时此刻,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紧紧牵挂着“嫦娥三姑娘”不断攀登的足迹。

1140秒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成功进入近地点高度21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成功了!握手、拥抱、欢呼……大厅里,掌声如雷。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孙保卫松开了一直攥着的手,与同事紧紧相拥。

“发射圆满成功,‘嫦娥三号’奔月之路才刚刚开始。”孙保卫说,航天梦助推中国梦,中国人所有的梦想汇聚起来,就汇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果一切顺利,成功落月的“嫦娥三姑娘”,15天后将传回她踏上月球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那将是无数次在唐诗宋词里吟诵月亮的中国人,对这个距离我们38万公里的星球,最近距离的一次凝视。

月亮,离我们很远;我们,已离月亮很近……

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篇6

在我年幼时,曾听长辈们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从那以后,一直向往着,有一天我也能像嫦娥一样飞到月亮上,去看看那传说中的广寒宫。

原以为只有传说中的天神才能在宇宙苍穹间畅游,但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人类也可以飞向宇宙,在其间自由的翱翔!_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安全返航,可那时的我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没能亲眼目睹那历史性的一刻,也不能在记忆中留住它。_年,“神舟六号”成功发射,那时候我坐在电视机前不目不转盯的看着,依稀记得我还问了妈妈:“为什么他们不飞向月亮呢”?可妈妈的回答我已经记不清了,因为自己还太小了。_年,嫦娥一号探月飞船发射成功,那时我在想,如果我在那坐飞船里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见到传说中的嫦娥了。_年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更让我激动不已,我在想,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也能踏上“奔月”的旅程。

月亮是那苍茫宇宙的一点,而“奔月”是我迈向宇宙的第一步,我的梦想是奔向我向往已久的月球,也是飞向我遥遥神思的苍茫宇宙。我要学习那些航天英雄,向他们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我的父母不是航天工作者,因而我也没有受过那些科学知识的熏陶,但我一直坚信,只要努力的学习,我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我会想着我的梦不断前进,以为有梦想才会有希望。带着希望出发,载着梦想起航,踏上我的航天之路,追寻我心中的航天之梦!

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篇7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人们常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有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再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团结协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航天事业永恒的主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怀着开拓固体航天事业的坚定信念,披荆斩棘,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代价。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努力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勇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对未来失去希望。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即使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每一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在艰苦、困难的坏境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敬业”两个字体现得直接而深刻,“敬业”是一个航天人品质与德行修养的最基本的素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脸上总是写满了兴奋,早出晚归,不知疲惫,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在班中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我们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探索无垠的太空是航天人永无止境的事业,学习航天精神是我们接班人的任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大责任,更应该把所学到的航天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好学习是我们伟大的使命,建设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任重道远。团结是力量,刻苦是精神,科学是基石。

老一辈航天人陆续离开了他们所钟爱的航天事业,把航天精神传承给了新的一代,新老两代航天人对航天事业有着不同的理解。老职工们注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多年积淀而成的航天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年轻的航天人更注重求新、求变,更注重做强、做大,做到高水平。

有了航天精神的支撑,有了航天文化的底蕴,有了新一代航天人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2024年中国航天作文篇8

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遥远太空中宇航员轻松自在地工作、锻炼、操控对接,我才明白原来我们人类对虚幻的宇宙世界已不再是无能为力。小学学过的一个比喻句“比登天还难”,如今已经被我国载人航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限打了折扣。

在我因为自己发现了一句被历史抛弃的比喻句而洋洋得意之时,星月交错,时空变换,我被时空创意门带到了公元2112年。

站在100年后的今天,我对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一家旅行社吸引了我的注意。门前正有很多人带着旅行箱在排队。我上前一问才知道,这是去水星十日游的旅行团。而我也有幸成为旅行社第100万名顾客,可以享受一个免费的水星之旅。

我正欢呼雀跃之时就听到了广播:“飞往水星的神舟100号客运火箭已经在此静候,请大家进入客运舱,您的水星之旅马上启程。”

眼前的客运舱,跟电视上看到的的神九已经大不相同了。空间很宽敞,有家中常见的家具和电器,听说都已牢牢固定住了位置。

导游送来的航空服也没有那么厚重了,使用最新研制的纳米等离子技术合成的,可耐高温亦可抵御严寒。

启程后,火箭外部的情况都可以通过客运舱的led显示器全程直播,我透过客运舱外部传回的信号看到助推火箭一层层脱落,我知道我离水星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了。

几小时后,客运舱稳稳地在水星着陆了,我们迫不及待出了舱。眼前的水星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辐射纹、平原、裂谷和盆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身着的最新款的航天服,由于耐高温,抵御严寒的特性,使我们在水星(地表温度-86℃,最高634。5℃)温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行动自如,生命体征不受影响。

导游分配给我们每人一个特殊的交通工具——“迷你飞船”。这种小型飞船就像一个蜗牛壳,内部空间很大,俨然一个亲切温暖的家。

透过迷你飞船的窗户可以看到外面是成片的绿地,还有游乐场。在游乐场我发现在那里荡秋千的小朋友荡得很高。好奇心驱使着我上前尝试。我找了个空位坐上去荡了起来,我轻轻的松开了双手,本以为会摔下来,结果我却

牢牢地固定在座椅上。原来,是我万能航天服适时改变了我的。引力。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们在环形山上看到了地球,地球像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条纹互相交错,周围好像裹着一层水蓝色的纱衣。力行低碳环保后,我们的家园竟然变得如此美丽。

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在水星科技馆体验了许多好玩的科技游戏。比如在失重情况下跳绳、骑自行车、下飞行棋,还在平原农场种稻谷,体验了播种的欢乐。

这十天的旅行很快结束了,我又通过时光创意门回到了现在。这十天的经历犹如一场梦境,我有幸体验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而未来的神奇之旅少不了那些刻苦钻研的科学家和那些富有勇敢精神的宇航员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未来的主力军,应当努力学习,用知识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