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梳理内心的困惑,往往能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增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孔子关于礼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孔子关于礼的作文篇1
我盼望以久的山东旅游终于来到了,我兴奋得那一天晚上都没睡着。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收拾好了,准备第二天的旅游。
第二天早上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车,大约做了8个多小时的车子,就来到了山东曲阜,来山东曲阜的人都要去看一看远近闻名的孔庙,孔林,孔府。我们晚上在宾馆住了下来。
这一天我们坐着车子,穿过了十几道桥来到了孔府。刚刚进入孔府我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四处都是又粗又高的柏树。这些柏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看见一块石碑上刻着几行字:孔子是中国古代以为对后市影响至为深远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家,杰出的世界文化巨人。他所创立的以仁政德治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中国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逝世虽然已经2400多年,但他的思想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发挥着作用。孔庙、孔林、孔府是2400多年来尊孔崇儒的结果,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国政治家、思想家、社会学家以及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瞻仰。
我们坐着光缆车来到了孔庙。孔庙共有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古建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阁、杏坛、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寝殿等。最后的一座古建筑是一个孔子庙,上面写着万世师表,斯文在兹。
我们又来到了孔林: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__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孔府,孔庙,孔林,就参观完了,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去看一看。
孔子关于礼的作文篇2
春秋末期,有一位圣人。他有着"仁"的思想、"儒"学的精华。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标。虽然离我们有20xx多年的距离,可是,这个名字我们终生不忘——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有志向。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就是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的世界,所有读书人都在寻找一个救国复兴的方法;就在这时——孔子诞生了。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学有所成,他在母亲的悉心关爱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志向远大、勤奋好学的青年。由此可见,志向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我心中的孔子有才能。他在五十一岁的时候正式出来做官,官职越做越高,做到了"代理总理",帮忙鲁定公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序,齐国侵占鲁国的几块地还给鲁国就是孔子的贡献。司马迁用八个字形容:"路不拾遗,男女分途。"这样的管理才能卓越的人,不正是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么?
我心中的孔子坚韧不拔。孔子晚年周游列国传播自我的思想,期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可是春秋时期,天下大乱,正是各国以大欺小,夺取天下的良机,谁肯采纳孔子"不要战争的思想"呢?可是孔子他不卑不亢,继续周游推荐自我的思想。如果换成咱们中的一个,肯定是早就退缩啦!
在我眼里孔子更是一位伟大的家。他推行的政策"有教无类",让平民也能上得起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他提出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正是因为孔子的思想,独创私学,创立了儒家学派,有了之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今日我们能在学校里开心的生活!
一本《论语》道不尽孔子对我们的教诲,孔子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过去、此刻、还是将来,孔子这一伟大的形象都会永恒不变地烙在我的心上。
孔子关于礼的作文篇3
我心中的那位孔圣人,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虽然他已经不在我的这个高度礼貌的时代。但他的思想人活在我们身边。
我心中的孔夫子,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72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的著作有许多,如《春秋》等,其言行和思想,主要即在于《论语》中,红子多年来,一向深受我们的仰慕。
而这种心态,在遇到孔子的时候发生了转变。我开始相信有那么一种人,境遇比我差的多,却还在用自我的心,为这个日渐不堪的社会做的奉献,还在为类似‘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梦想坚持着。我突然想到了我自我,我从来没有一个人用那样犀利的语言抨击我的梦想,因为我没有梦想,确切的,说是没有拥有灵魂的梦想。
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才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作《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车兵,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可是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为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魏治国方略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日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孔子关于礼的作文篇4
孔子老师,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家、政治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刚刚学习的《论语》就是记录了他和弟子言行的一本古书。书中所讲的,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而孔子这位圣人,在我的眼中,更是高大、尊严的形象!
孔圣人教导“诚实守信、厚道人意、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他所倡导的思想也正是我们如今最需要的。象他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圣人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道德的修养和心态。让我们的品德高尚,升华。也正是这一点,让孔子,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孔圣人”。在不知不觉当中,我对孔子的话了解了一番,对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深切的感悟。这就是我们应有的做人根本!自己不能做的事不能施加给别人。也正是孔子的这一翻令人受益匪浅的话,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我也十分敬佩孔子。因为孔子对我的帮助则是胜过一切的!我的一切成功都离不开他的帮助。孔圣人不但对我有着莫大的帮助,对整个中国的“现代文明”都有着重大帮助。所以,孔圣人就像是一盏明灯,不仅把我的人生照亮,还把整个中国的历史照亮,让我们的文明达到了高点。
在我的眼中,孔子、孔圣人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的。他的每句话都是对我的极大的感触!如果说,秦始皇是对我们国家发展产生了重大贡献,那孔子就是我们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贡献人!
孔子关于礼的作文篇5
电影《孔子》的热映,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孔子的形象是感人的,多处使人落泪,还记得影院里邻座用手帕擦眼泪的情形。
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家。拍孔子的传记片,思想家和家的资料是丰富的,但多数生活场景则需要作家和导演设计,这是展现一代圣人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最困难的地方。加以中国人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多少知道一点子;近年来国外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老外也对孔子懂得一些。电影拍得不像,弄出笑话,还不如不拍。
但是,胡玫导演的《孔子》成功了。孔子的儒雅,孔子的气度,孔子的仁爱,孔子的神韵,孔子的宽容大度,孔子的悲悯情怀,都表现出来了。特别是到了老年,经过长期流离失所,满头白发,满目沧桑,那种坚毅与无奈,那种伟人的气质,那种古朴的圣贤气质,都表现得相当充分,什么是伟大?看看《孔子》吧,他就是伟大!
孔子精通六艺,文武双全,比射艺以夺兵符,用机智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对齐国的“外交”使命,高举正义的旗帜以弱胜强,被提升为鲁国的代理宰相,显示出杰出的执政才能。这是影片前半段的内容。前半段戏剧冲突强烈,场面宏大跌宕起伏,充满激情。但前半段不及后半段动人。有人说,影片从孔子离家出走周游列国,就松懈了,平淡了。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全片最感人的地方,几乎全在后半段。因为孔子的真正伟大,正是在他周游列国的行程中造就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当过代理宰相的孔子仍然是孔子;没有周游列国的孔子就不是孔子。古圣贤的桂冠,大学者的桂冠,思想家和家的桂冠,有着众多弟子门徒的至圣先师,主要是他离家出走以后,经过风风雨雨十四年不断前行才有的。让我们举出孔子离家出走之后几个最动人的场面:
孔子出走,大雨倾盆,他摔倒在满是泥水的地上。他仰天大笑。这个场面给人的震撼,要大于前半段所有的场面。这个摔倒在泥水里的仰天大笑是伟人的大笑。在离开鲁国的路上,弟子颜回驻足路口,等待着老师,然后是众多弟子成群结队地赶上来,我们看到了无比温情的师生情谊。孔子失意之时,这种浓浓的情谊,使当今崇拜金钱和社会地位的人显得多么渺小。
颜回救书简一段,多数人看了都会落泪。颜回一次又一次地游进冰水中捞救书简,最后淹冻而死,孔子抱着他的尸体悲伤不已,久久不肯放手。弟子们劝说“已经缓不过来了”,孔子依然抱着。颜回捞救的是书简,也是不朽的孔子精神。 子路之死。镜头之下的英雄气概感天动地„„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他突然跪起来,坚持把冠帽端端正正的戴在头上,说君子就是死,帽子也要戴得堂堂正正这是老师的教导。孔子得知,老泪纵横。
孔子流离十四年后回到鲁国那个场面更为感人。孔子的白发散乱额前,以最温柔的目光看着城门,然后跪倒在地:我的父母之邦,我回来了!有人说,孔子是“失败的伟人”,这是不少人的看法。但我觉得这个看法偏离了影片的主旨,孔子的伟大不在于他当过高官,不在于他的辩才和气概曾经压倒齐国,也不在于物质成就和社会地位,而在于精神文化,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贡献,用物欲横流和官僚本位的眼光看待孔子,是无法理解孔子和他的精神世界的。
总之,《孔子》是一部成功的影片,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孔子的一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部感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教材。
孔子关于礼的作文篇6
一身布衣,成就人生传奇;儒家经典,芳名流传百年。这位历来被人们所追奉的圣人正是孔子,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当然,“英雄”这两个字的实际涵义不仅仅是指在战场上战死或是什么为国牺牲一切的人,那样未免也太狭隘了。在我的词典里,上述只可是是“英雄”中的一小部分。“英雄”其真正的定义则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人。那么,孔子又何以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首先,当然是他所主张的儒家思想。以仁爱仁义推崇至上。也正是因为他这所主张的儒家思想,以仁爱化解万物的力量使得中国走过了多少的沧桑,历炼出了多少流传至今的中华美德与道德准则。就是在今日的社会看来,我门所倡导的“创礼貌城市,做礼貌市民”不正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缩影与实践么?
当然,孔子被我称作“英雄”,其原因远远不止他那沿传至今的儒家思想,还有他那临危不惧的勇气和谦逊的品格。
据史记记载,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门走到了一个偏蛮的地方。那偏蛮地方的人由于误会拿着那刀啊,矛啊,枪啊之类的把他们给围住了。那怎样办?打吧。打就打吧。于是动起手来。虽说最终是突围了,但师生们被冲散了。当最终子路拿着宝剑,一手鲜血地找到孔子的时候,你猜孔子怎样着?人家正坐在草丛里悠哉悠哉地边摸胡子边弹琴。最终还说了一句“本无恶意,何以为惧。”危险之中还摸胡子弹琴的事大概也就仅有这圣人才干得出来。“危险之中,悠哉悠哉;气魄盖世,谁可比拟”则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了。
永远是那么的谦虚宽厚。曾听说孔子为了学“礼”到老子那学了几年。虽然毋庸置疑地孔子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老子。但他却仍然甘愿拜老子为师,并且比其他学生侍奉得更为恭敬,也足见他的谦逊宽厚了。
就是了,凭着自身的魅力,思想穿越了时空。如今,国外一座座孔子学院拔地而起,思想构成了社会的主旨。他的魅力,不仅仅来源于思想,更来源于他的品性,他那仁爱,临危不惧,不耻下问的品性。这才是他的人格魅力精髓所在。
一身布衣,铸就亮丽人生;七十二贤,演绎千古佳话。儒家思想在代代相传,民族的根就不会变;民族的魂就不会丢。以博化物,以爱化人。以博爱感化天地,以仁对待他人。做人的真谛全部都写进了那一册薄薄的“论语”里。肉体虽早已化为灰烬,但思想仍在时代中跨越。就让我们永远的记住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让仁爱在人间演绎。
更让英雄活在我们的心中,将仁爱世代相传。
孔子——我心目中的英雄,源于思想的感悟,道德的准则与那博爱的本性。
——尾记
孔子关于礼的作文篇7
你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火中起来,风尘仆仆。你从浩繁的书卷中走来,智慧而深沉。一路上,你经历了中华民族的几起几落,你见证了儒学的世代变迁革新,你只是谨慎而恭敬地,拾起被人们遗忘在角落的小石砾,一丝不苟地把它们攒起来,等人们回过神来定晴一看,那已俨然是一串瑰丽的宝石,经历了岁月积淀与锤炼后大放异彩。
孔子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你说:“君子固穷”。然而究竟又有几个人能做到不贪图安逸享受呢?粗食竟造就了一个对礼乐制度研究精细入微的你,冷水竟成就了一个以最热忱的心关心着百姓疾苦的你。别人看到了一个深深忧虑着的痛苦的你,却未尝看到一个在最本真的生活中体验自身的欢乐的你。当历史的浪潮淘尽风沙,我看到了一个自得其乐的你,“富贵”这一团美丽的浮云,终成为过眼烟云。诚然,贫穷并不欢乐,但因富贵而欢乐的欢乐太短暂肤浅。智者所追求的是精神的富足与内心的强大,就像一条解冻了的小溪流,更清澈、更隽永、更沁人心脾。几百年后的学士宋濂,亦在给鼓励后生的文章中写出了这样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跨越时空的遥相呼应,是历史给我们的惊喜,更是它给读书人的些许暗示。懂得仰望天空的人,往往比守着大金库的人更富有,他们早已拥有了整片苍穹。
孔子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志士。就像和氏之璧一开始并不为人所理解一样,你的政治之路充满了艰辛。但你却说:“沽之哉!沽之哉!我侍贾者也。”我仿佛看到了你迫不及待的神情,恨不能复兴周礼。此刻的你,全然忘记了长泪、桀溺的嘲讽、接舆的高歌,你的眼里,仅有繁盛的东周盛世,你的手却抚摸着现实中战痕累累的疮痍贫瘠的土地。梦想太遥远,可你从未停止追求;现实太残酷,可你从未放弃改变。你用整整的一生,去谱写了一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歌,再没有什么比这更悲壮了!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动人了!“知其不可”是一种智者的清醒,“为之”是一种志士的信念。勇者不惧,是之谓也。于是历史上出现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是真的猛士!
孔子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师者。弟子三千,贤者七十又二,从此“桃李满天下”成为所有教师心中最崇高的一词。而又是怎样的人格魅力,才让你的众多弟子抛儿弃女,心甘情愿地随着你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或许那本并不算厚的《论语》就是最好的答案。
二千五百多年的尘世轮转,沧海都早已变成桑田,但我明白你的那些精神永远不会改变,你会继续走下去,去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去净化他们的灵魂,在浮躁喧嚣的尘世中开辟一个清新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