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家访工作总结优秀范文3篇

时间:2022-02-24 作者:Lonesome 工作总结

如今学校尤其注意家校交流,家访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家访可以让教师和家长都真正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你会写相关的总结吗?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最新关于家访工作总结优秀范文3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新关于家访工作总结优秀范文3篇

家访工作总结1

为期2周的家访活动已然结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总共走访了13位同学,了解了这部分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以及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各方面的建议,为学校今后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也为老师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方能教好学生。在此次家访活动中,我获得了以下启发:

成长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在班级里有一位女同学,初时感觉她学习态度积极,非常乐于表现自己。在后一阶段的观察中发现,该同学有些争强好胜,无论是学习、还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她都非常希望自己处在一个胜利者的立场上,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一定要超过我的哥哥姐姐”。本身有好胜心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过分的求胜、与同学的相处中处处锋芒毕露、不肯吃亏,其实对于她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不利的。随后我与班主任2人来到他们家里,想了解了解该生在家里是怎样的情况,她们家里确实有哥哥姐姐,哥哥已经上初中了,姐姐在上4年级,所以本身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哥哥姐姐都让着她,爸爸妈妈也因为她最小,所以也让着她。慢慢地,她可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养成了这样一个比较好胜的性格。同样的,与独身子女不同,她的成长环境中,兄弟姐妹比较多,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有1个弟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下,促使她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她会非常乐于去表现自己,在学校也同样如此。

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念。每一个家长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观念,也许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访问了一位同学的家里,她的爸爸妈妈本身文化程度比较高,对于教育孩子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她们希望孩子能够快乐的成长,尽量不去拘束她,希望她能够轻松的学习。但实际上在他们实行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情况。比如说: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能够集中、孩子的坐姿不够端正、孩子遇到困难会退缩等等。首先,他们的理念是让学生“快乐学习”、不约束她的本性,包括上课可以不坐端正。但实际上,我觉得学习这件事情,贵在坚持,完全依靠兴趣,没有一定的恒心、耐心是无法坚持下去的,而一年级是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关键时期,如果就这样任其自然的发展肯定是不可以的。家长走了一个极端,导致孩子有这样的一个惰性心理存在,也导致了之后学习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家访活动不仅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等内容,还可以让家长了解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校的一些情况,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架起桥梁,达到双向配合的效果。

家访工作总结2

根据学校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的通知》,政管学院上下高度重视,积极筹备,于1月16日1月19集中到邹平、惠民、无棣、齐河四地进行走访活动,先后走访四名贫困生。现将走访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周密部署高效有序

学院制定了《政管学院20xx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计划》,专门召开家访工作部署会议,学院领导及辅导员老师共同商议此次家访活动事宜。在结合往年走访困难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先班级推荐,再结合辅导员所掌握的学生情况,最终确定走访对象的方式,确定了四名品学兼优的困难生为走访对象。学院各级领导及辅导员老师共同参与到此次走访活动中,在学院党委书记张兵亭的带领下深入各个贫困生家庭,充分掌握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为后续贫困生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学校拨款资助贫困生家庭的基础上,学院专门从学生活动经费中拨款用于购买油、米等生活用品,辅导员老师亲自挑选慰问品,保证了慰问品的质量,为贫困生家庭提供最贴心的帮助。

家访过程中,学院领导和老师心系学生,不辞劳苦,如在1月16日当天,学院领导老师连续走访两户贫困生家庭,为及时将学校和学院的关心传递到困难生家庭,老师们在滨州市邹平县家访结束后没有耽误时间直接前往无棣县进行下一户的慰问。学院领导多次强调家访纪律,尽量把所有资金都用在贫困家庭身上,到了受访家庭不吃一顿饭、不拿一针一线,不给受访家庭造成任何负担。亲切的态度和贴心的帮助得到了受访家庭的赞誉,高质量的完成了慰问工作,树立了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创新形式灵活多样

为了更好的完成家访工作,使困难生家庭真正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政管学院积极创新慰问形式,提高慰问效果。

学院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物质上帮助的慰问形式,更加注重对困难家庭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在给受访家庭送去油、米和慰问金的基础上,还送去了春联、福字等年货,给学生送去了围巾、手套和代表学生在校期间优异成绩的喜报,给贫困家庭带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从细节入手,使受访同学和家庭感受到学院的关心。尤其是当家长接到孩子的喜报时,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这些创新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学院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帮助困难生家庭,获得了妇委会的支持和帮助。学院还联系到了我校89级校友,邹平县建筑质量监督站站长王超,在校友牵头下与当地职能部门和校友所在单位密切联系,建立长期帮扶机制,争取为贫困生提供长期帮助及就业机会。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学院联系到齐河县政府并得到有关领导的支持,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构建长期帮扶机制,多效并举,有效提高了贫困生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宣传有力成效显著

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一直是学院领导和老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能使贫困生安心学习,使他们的家长无后顾之忧,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老师向贫困生家长详细介绍了学校及学院对贫困生的帮扶政策,有效提高了家长对学校和学院的认知程度,在广大学生家庭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家长就学生在学校与家中的生活、学习表现进行了坦诚地沟通交流,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

走访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做好了文字资料的采写工作,特别是在每次家访后写出相关新闻稿件与感悟,做好照片的拍摄和积累工作,并且每日在学校及学院相关网站进行报道,有效提高了内部宣传工作。活动还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邹平县西董镇相关领导一同参与了对刘东同学的家访工作,齐河县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陪同学院领导及老师对房立冰同学进行家访。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家访活动圆满完成。

通过此次家访活动,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全面了解了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对于贫困生帮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密切了学院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使家长对学校及学院的各项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通过此次走访我们还认识到在贫困生帮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要进一步将强对贫困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密切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动态,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变化,及时疏导他们因家庭原因造成的压力,避免对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自立自强。

(二)加强与贫困生家庭日常的沟通与交流。每年一次的家访只能了解部分家庭的部分状况,只有做好日常的沟通与交流工作,才能更好的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为贫困生帮扶工作提供依据。

(三)更加广泛的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帮扶困难生家庭。虽然本次家访我院积极联系了校友和当地政府共建长效帮扶机制,但这些还是不够的,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该寻求更多的合作,尤其是发挥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更好的开展贫困生帮扶工作。

此次寒假家访活动不仅加强了学院同贫困生家庭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而且进一步提升了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学院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推进贫困生帮扶工作的开展,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

家访工作总结3

期中考刚结束,我校便快速反应,将本周定为”家访周“,组织教师在常规家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全面家访。

工作会上,校长要求家访工作务必做实、做细、做到位,教师与家长近距离对话,共同探讨良好教育策略,探寻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状态。

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了解,仅通过看学生档案是不够的,因为这些材料是静态的,不存在发展性;光凭学生反映也不够,因为学生不一定了解真实情况,会夸大事实。为了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我们进行了家访。

我担任教学工作已几年,几年中,一批批学生成为合格学生,走向了上一级学校,令我激动,让我欣慰。几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几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教师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师经常性的工作。

几天来,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现将有关情况作如下简要小结。

一、几天内对两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全镇的每一个角落,我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

二、几天的家访,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管理模式,耐心地解释家长们提出的疑问。

三、几天的家访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几天的家访,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一学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

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否则,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耗费了家长热情,使家长对老师的谈话失去兴趣。有了方向还要注重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对家长的职业、阅历、经济、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砍什么柴”,如果家访的方式都千篇一律,必定会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会遇到适得其反的尴尬局面。还有家访时,也要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在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行为表现情况时,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用旁敲侧击地去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在家访中,教师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教师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管理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