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我们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你知道关于国家公祭日的活动总结吗?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最新关于2021国家公祭日学校教育活动总结优秀范文3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国家公祭日学校教育活动总结1
今年的12月13日是全国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本周,__中学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师生铭记历史,正视民族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校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向全校师生宣讲了公祭日的由来,介绍相关活动安排。各班自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追忆历史岁月,感悟今日幸福生活。在学校组织的相关主题征文活动中,参赛同学阐述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战争的探寻及反思表达着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发努力的思想。
学校表示: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校还将在12月13日通过校园之声广播向全校师生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部分内容,引导大家知史明理,爱家爱国。
班会课上,各班班主任老师从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意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军民奋力抗击侵略并取得伟大胜利以及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对国内外的深远意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说。副校长张__参加七、1班班会时重点给同学们讲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亊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卢沟桥亊变、南京大屠杀等大规模亊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我国进行惨无人道的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让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和中国物质、文化等财产受到严重损失。
通过此次班会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认淸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了解中国军民奋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和革命烈士可歌可泣英勇战斗亊迹,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恨,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自觉性,也让广大同学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富强才不会被欺负”的道理。
__中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提醒学生不能忘记历史,要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早日报效祖国。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不忘国耻,在新年到来之际,总结沉淀、畅想未来,努力把个人的梦想、成长成才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
国家公祭日学校教育活动总结2
82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大批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今年12月13日,中国将迎来第四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82周年。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缅怀那段惨痛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共筑和平。
82年前的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中国,82年后的中国是一个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走好新时代下的新的长征路,需要汇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在国家公祭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深情传承和深刻感悟家国之情、党民同心、和平正义这“三种力量”。
国家公祭日学校教育活动总结3
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专门的祭祀日。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为国家活动和家族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逐渐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变化的原因,过去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变而削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发展搭建的平台,其本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许多内容,但仍然存在基于亲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然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天需不需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天是否会忘记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
国家公祭日提供的庄严感,有助于恢复历史的庄严,特别是在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判断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需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提供的舆论平台,有助于帮助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审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判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一直在发生。南京大屠示意义是世界性的国家公祭日就是通过直面历的悲情时刻,以达到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长的中国历,不乏对于悲情时刻的记录。以什么样的历史悲剧作现实的镜鉴,有不少选项。为什么确定的是南京事件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其一,南京事件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遇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族留下了许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军民付出的牺牲,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被阻滞得最为严重。
其二,迄今为止,__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安全体系构成了潜在威胁,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需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_历史的行径,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南京事件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