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可靠性和信誉对于其影响和价值至关重要,应当保持高水准,调查报告应当具备良好的排版和格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浏览内容,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规范的调查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规范的调查报告篇1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地点:xx县城
目的:寻找街头错别字,并记载下来,改正。
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调查结果:现在,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了,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感受:我认为:这些不规范的字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错字,另一类是别字。有关部门应该调查一下,查查商店为什么要用错别字来做广告招牌呢?好多小学生总以为广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对的,所以写了许多错别字,影响了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希望我们以后看到的都是正确的字,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规范的调查报告篇2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应运而生,影视、广告、出版物接踵而来,商品包装,广告招牌变着花样地吸引顾客??这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许多不规范文字,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社会用字情况不容乐观,不规范用字的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开展了以“规范社会用字共建文明社区”为主题的——“啄木鸟”活动
二、本次调查活动的目标:
1、学生们通过调查研究活动,了解本区内的不规范社会用字基本状况,加强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
2、学生们通过调查研究活动,掌握有关错别字,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明确错别字的危害,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社会用字的规定,正确使用汉字。能够曾强使用规范字的自觉性,认识到使用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归纳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规范社会用字作出贡献。
三、本次活动的流程:
(一)组织成立以政教处、团委负责同志和骨干教师及各年级学生代表为成员的5个“啄木鸟”行动动小组,首先学习我国现行的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现行语言文字执行标准,当今语言文字使用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等。集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资料。为调查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做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
(二)实地调查,采集实例。这一阶段5个小组,分别到社区中心区、南区、北区、东区西区进行实地调查,尽可能多的搜集第一手材料。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做准备。
(三)分析研究阶段。这阶段我们把采集到不规范用字的实例进行分类整理,把不规范用字分为错别字、繁简字体混用字两大类。社会用字情况调查活动设计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确定调查人员。将学生以7至8人分为小组,选出小组长,明确组员和小组长职责。
2.明确调查范围与对象。将要调查的街道或乡村分片,每小组负责一片或几片。调查对象为招牌、广告、商标、店名、路标、标语、板报、报刊、学生作业等。
3.时间安排。
4月10日—4月13日材料的调查,搜集阶段。
4月14日—4月17日材料的分析,归纳阶段。小组口头总结,老师指导分析,总结
4月18日小组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和总结阶段。
4.设计调查表(见附件)(二)材料的搜集阶段
1.小组搜集了解国家有关社会用字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社会用字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通知》等,明确国家有关社会用字的规定要求,明确哪些情形下,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哪些情况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2.学生自查作业中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小组成员之间互查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将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记录到调查表中。
3.小组合作在报刊杂志上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把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记录到调查表。
4.小组合作,带上字典在街道、乡村找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并记录到调查表。
5.每个小组搜集一个有关错别字的笑话或故事。
6.小组合作,了解有关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
(三)材料的整理,分析,归纳
1.小组对搜集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纳错别字、不规范用字形成的原因。
2.总结预防,纠正错别字的方法,可以编成顺口溜,歌谣等。
四、调查研究所用实例来源和采集办法及社会各类不规范用字的统计结果:
本次研究所用结果均来自小组成员实地调查笔记和部分照片,本次活动在本社区内各商店公共场所、广告招商牌和部门门牌共查得错别字四处两个:“养殖设备按装”“承揽各种门窗、水电暖按装”中的“按”字,盛“隆家俱展销厅”“万江家俱超市”中的“俱”字繁体字七处十三个字分别为:昌樂新星製品有限公司、昌樂縣地方稅務局阿陀分局、蜜蜂縫紉機專賣処、雲海旅館飯店、家電維修、新潮時裝樓、制桶廠工藝美術服務部。五、不规范用字形成的原因:
总的看分为故意写错和无意写错两种。故意写错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为推销产品、吸引社会关注、广告效应等,如:昌樂新星製品有限公司、昌樂縣地方稅務局阿陀分局、蜜蜂縫紉機專賣処、雲海旅館飯店、新潮時裝樓、制桶廠工藝美術服務部
2、不知道该用哪个字,只是想当然就用了,书写者的态度不认真、不严谨。写完之后没有仔细校对,造成错别字。如:“养殖设备按装”“承揽各种门窗、水电暖按装”中的“按”字
3、有些繁体字是为了崇尚古人或书写美观或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这些字多见多题写在牌匾上。如:家電維修
六、纠正社会不规范用字的几点建议:
1、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努力营造一种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并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在公共场所出现的语言文字做出硬性的规定,对不规范用字现象予以相应的处理。
2、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意识,自觉为净化语言环境作贡献。让祖国语言文字得以正确使用并能健康发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对于新闻媒体、出版部门来说,更始责无旁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体来了解信息,尤其是对于识字量不多的未成年人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因此,整顿规范媒体、出版物的用字,就显得更为重要。新闻工作者和其他搞文字工作者,应当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某种意义上说你们是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用字的楷模,而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疏忽对他人造成误导。
3、商家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招揽顾客,创造利润,而不应该在广告和店名上做过多的表面文章,广告店名再别出心裁,而商品不被消费者认可,也只能是枉费心计。
4、那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群,应当加强学习。至少眼前用到的非常有限的几个字应当学会。卖豆腐的不应该把豆腐写成“豆付”,卖鸡蛋的也不应该把鸡蛋写成“鸡旦”,小吃部的老板更不应该把啤酒写成“啤九”。
5、学校机关等文化部门应当大力提倡和带头饯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这一点上应当成为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表率。
我们大声呼吁:全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来关注母语的健康发展!
规范的调查报告篇3
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用到汉字。可以说,汉字与我们的一切都息息相关。没有了汉字,不可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尊重汉字的现象也应运而生。这种现象不仅会损坏我们城市的文明形象,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汉字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社会用字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由于读音相同而用错
比如把“进”写成了“近”,把“珍惜”写成了“珍稀”。出错率最高的是“的”、“地”、“得”这三个字。应用“的”写成“地”;该用“得”写成“的”。我们小组共十个人,有九个人的日记里都有用错这三个字的问题。
二、由于字形相近而写错
比如把“席”写成了“度”,把“期望”写成了“欺望”。我们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就把“虚心使人进步”写成了“虑心使人进步”。
三、由于粗心而多笔少画
比如在“武”字的斜钩上多写一撇,在“具”字的里面少写一横。像这样由粗心造成的错别字还有很多。在我们学校门口,有个卖蛋卷的,他就把八笔的“卷”写成了九笔,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字。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我们才发现,用错写错汉字的现象很严重。所以我提议,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每一个汉字。正确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这是一件人人有责的事,希望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行动起来,为净化汉字做出最大的努力。
规范的调查报告篇4
调查内容:社会不规范用字情况
调查目的:在现实生活中,街头宣传文字、广告标语上却有不少不规范字和错别字,这些明显的错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规范字展开调查,正确引导并建议他们改正,在文字使用中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
调查人员:三山中学教师尧征根
学生杨俊谢元红等九人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5日下午
调查区域:三山街—伏石岗村
11月25日,我们八年级的九位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布置,来到三山街—伏石岗村路段参与不规范社会用字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是同学们的十分认真,兴致也很高,烈日下沿着三山—伏石岗村的水泥路搜寻着用字不规范的招牌、广告、宣传字等。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特别是中国文字。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是,现代的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那些现代的字使现今这个社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
在现代的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把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子意思改变了。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一、大量使用繁体字
在此次搜寻不规范用字中,繁体字是发现最多的一类。在一公里长的路上有12处因使用繁体字而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如新街中路105号店牌上的风味小吃,把“风”写为繁体字,伏石岗村村头的土地宣传文字中的“认”、“强”写为繁体字,在伏石岗村新农村建设点上,二栋楼房大门旁镶嵌在墙壁上的永久性瓷板对联中,“万”、“兴”、“风”、“创”、“业”、“广”、“气”等写为繁体,出现多处不规范书写汉字的现象。
二、部分手写招牌、标语使用错字、简化字甚至别字
由于现在大多广告处牌都是通过电脑制作而成,而电脑根本就打不出错字、简化字,所以在沿街一百多个广告牌中,未发现错字、别字情况,只找到了五处使用繁体字的情况,但一些手写的广告和标语中,错字、简化字还是不少。如将“乐队”、“花圈”中的“队”、“花”写成错字,将“停车住宿”的“停”,“餐厅”的“餐”写成简化字。这么一改变,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特别扭。如果这些错字、简字继续下去,那么以后的文字会变成什么样呢?
三、随意变形文字
除了以上所举的不规范文字,一些店铺业主为了达到吸引顾客眼球的目的,对文字进行随意变形,或中英文并用。如将“欢迎光临”变为自己创造的异体字,千奇百怪。
四、语法错误
虽然不属于不规范文字,但让人感觉更加别扭。如“星期八服饰”,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还较严重,而这又恰恰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觉得政府应该重视,以行政命令来规范公共场所的用字。
通过一个下午的调查活动,同学们收获颇多:
1、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2、经过调查研究,学生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加强了,认识到了使用不规范字的危害和不便,决心从我做起,正确使用规范字,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规范社会用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规范的调查报告篇5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都知道写规范字。但是,如今的街头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字,这些字有的出现在招牌上,有的出现在街头的路标上,有的字是将汉字简化了一下,有的干脆用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大量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的现象。
一:部分招牌使用同音字
行走在新郑热闹的步行街上,我看到了许多这样的现象:为了吸引顾客,一些人把“依依不舍”写成了“衣衣不舍”,用“衣”来代替“依”;一家饰品店的名字为“缘来是你”用“缘”来代替“原”;更有意思的是一家窗帘店的名字,是一句诗——“万里平纱落秋雁”,用“纱”来代替原来的“沙”!这其中的妙意,不说你也会懂。
二:菜市场的招牌错字多多
买鸡蛋的小贩把“蛋”写成了“旦”;一个阿姨把“斤”写成了莫名其妙的字;有一家“批发烟酒”的店,竟然写成了“批发烟洒”,这......真是让我“大跌眼镜”啊。如果这样的现象一直延续下去,那我们的文字有会变成什么样呢?我无法想象。
三:街头路标,错字真有趣
在某条街的中段,赫然立着两个大字:“公则”!天!“公则”是哪里?原来是“厕”字写错了;更吓人的是“仓库”的“库”,被写成“裤”。还有一些家具店,门上贴着一张手写的广告,其中两个字尤其刺眼:“家俱”!还有一个并不显眼的标志——“招收徒工”,但仔细一看,竟写的是:“招收徙工”......这些错字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这些不规范用字现象多数出现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这些不规范的字,不规范的现象,有时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因此我觉得,政府应该重视这样的现象,加大对社会汉字不规范现象的管理力度,规范一些公共场所用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这次的调查使我获益匪浅。我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重在参与,与全城人一起提高素养。我要从我做起,规范用字,为文明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规范的调查报告篇6
针对公司近一段时间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和不优雅举止,为了塑造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规范员工个人形象,杜绝铺张浪费、乱扔乱吐乱停乱放、拖沓散漫等不良风气和习惯,公司办公室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02份,抽样率为28.3%,收回84份,回收率为82.4%。调查发现, 在普遍情况较好的同时,也存在着隐忧。
一、 语言交流沟通障碍较小 普通话是我们进行交流沟通的通行证,基本上都能听懂。
调查结果表明:经常用普通话(72例)与同事交流的人近九成,偶尔也用普通话(11例)交流的占一成。也就是说,语言障碍基本上不存在,这就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既然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习惯自然有差异,并且各人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造成工作中、学习上压力过大。但是,并不是这一状况不能改变,我们只有打破地域界限,突破语言障碍,用心去发现问题,努力地多与人交流沟通,善于学习总结,不断更新,不耻下问,并与大家共同分享工作的快乐,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团队中,并为之努力奋斗,才能共同实现团队的目标。 因此,平时在思想上的沟通交流,生活中的相互帮助,工作中的相互支持配合,语言因素尤为重要。在全厂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
二、 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紧密相联
有85.72%的同事认为个人行为对公司形象带来影响,9.52% 不会影响,4.76%没考虑。同时,有86.9%的员工会主动提醒其它同事注意个人形象如衣衫不整,有7.14%的人置之不理,3.57%的人建议应该批评教育,只有1例认为自己不会注意个人这方面的问题。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总的评价,它主要从美誉度、知名度两个指标来衡量。公众不仅是外部公众,如顾客、政府、媒体等,而且还有内部公众如股东、员工。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命运。 而我们各人作为企业这个团队的一分子,就必须把塑造我们的个人形象与形成团队整体形象紧密联系起来,必须把增强内部凝聚力,对外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作为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 个人形象,不仅是表现外在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更为主要的是体现内在品质和综合素质。只要我们平时多留意观察,更加努力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都奉献出爱心来倍加呵护,都用大局观和全局观来考虑,全心全意打造“隆中人”形象。 为此,我们一方面在抓生产的同时,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提供再次学习的平台,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全员参与,共同建设企业文化,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向上、团结、进取的团队。
三、 能自觉抵制不良习惯
上班吃零售、穿拖鞋、吸烟、乱丢乱停乱放等不良现象在某些企业里可以看到,它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同时,也很容易养成拖沓懒散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低下,破坏公司形象。此次对在厂区吸烟、吃零售、穿拖鞋、乱扔果皮纸屑等不良习惯进行问卷,分别为100%、91.6%、90.48%、66.67%认为不可以或者绝对禁止这些不文明习惯。另外,分别有85.72%、90.48%的员工会自觉抵制并主动改正这些不良习惯。这一结果表明,我们的员工绝大多数能意识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举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表明了外在因素的影响作用,但却不是决定因素,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内在因素的重要性。它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在不断地实践和努力中逐步积累起来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并反作用于内因。我们长期地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什么是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上成千上万遍而不出差错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情重复做上成千上万遍而不出差错就是不容易! 在全厂范围内,应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不断地与不良风气作斗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持续改进中养成良好习惯。 四、 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无以规矩,不以成方圆。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我们从事工作活动的`行为准则和纲领,同时,“制度至上,服从为本”是我们的企业理念。
调查结果发现,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有近10%和8.3%的员工对违反公司制度的行为分别持赞成和中立态度。当然,无论是有心支持还是保持中立,无论是无意参与还是心不在焉,至少可以说明,懒散浮躁已经深深影响了制度的作用在这部分员工心中的地位。但是我们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的员工能自觉遵守这些制度并能提出改善意见。 制度应以人为本,关键在执行,并能通过实践而不断地调整和规范。记得在《隆中人》第三、四期报纸上刊登的两篇文章《浅谈制度至上》和《浅谈服从为本》,就具体阐述二者在现代化生产中的实际指导意义。 调查中,大家对我们的厂区范围不是很清楚,它应包括:车间、办公场所、食堂、活动室、会议室、厂内绿地、洗手间等。 这次调查,不少少员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这正说明了这个团队能不断进取,深入开展务实的精神,同时,也为我们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意见和建议归纳有以下几点:
1、 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鼓励学习和创新,并组织各种培训和讨论,统一思想;
2、 党政工团妇等组织要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配合各车间各部门开展塑造“隆中人”形象活动;
3、 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约。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少开一盏灯,空调提高一度等节电节水活动; 4、 公司领导应以身作则,起模范先锋作用,带头做好表率。
5、 严把招聘关,不断提高公司综合素质;并不断加强与员工交流沟通,努力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减少人员流动性;
6、 加强仪容仪表厂容厂貌监督,加强内部整理整顿,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举止进行曝光。
7、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开辟活动场地,增强凝聚力;
当然,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我们应更积极主动地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内求团结稳定,外塑良好形象,从点滴中发现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三种境界的提炼言简意赅:第一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立志,树立远大目标 。)第二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探索,不断努力追求。)第三层,“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功,最终实现目标。)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以达到这三层境界为最高目标,这样就能不断地获取新的动力,以获得新的成绩。
规范的调查报告篇7
我家门前原来什么都没有,可现在新开张了理发店、小卖部、超市等门店,我心里可真高兴!可仔细一看,发现许多门店的招牌使用了错别字、谐音字和繁体字,商店的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刚好学校开展了一个推广普通话的活动,宣传“人人要说普通话,人人要写规范字”,于是,老师就组织我们去调查门店招牌的错别字、谐音字和繁体字。
调查
我们首先进入了红湘路,刚过了条马路,就看见有家门店上面挂了四个大字“麦鞋”和“麦衣”。我们班的李子刚自高奋勇去问店主,店主回答:“我的店里既卖鞋又卖衣服,首先,‘麦’字寓意了生意兴隆的意思,其次,‘麦’和‘卖’同音,为了吸引顾客,我就用了这个‘麦’字。”
当我们走到红湘路和常胜路交界的位置时,发现新华书店的“华”字和“书”字都是繁体字。这回,大家都有了胆量,争先恐后地问工作人员原因,可是他们也不知道用繁体字的原因,唉,只能是失败而归了。
另外,我们还看到“布三布四”这样的招牌和“饰全饰美”这样的名字,虽然很有创意,但毕竟破坏了中国的文化。
分析
通常这些门店卖什么就写什么,如“e家宝贝”,一看就知道是卖宝宝的生活用品,“布三布四”那就不用我说了,招牌上用一些谐音字是用来吸引顾客的。
新华书店招牌上用的繁体字,我觉得是取材于一幅书法作品,作品里用的是繁体字,所以招牌上也不好改为简体字。
结论
经过分析,综合店主给出的解释,我得出以下结论:
一、招牌上的谐音字是为了吸引顾客,让客人感觉到新奇,只要顾客进了门店,那生意上的事情也就成功一半了。
二、招牌里部分字用繁体字,主要是因为招牌取材于名人的书法作品,用名人的作品作招牌,也可以提高门店的知名度,并且用上繁体字,整体美感会好些。
三、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招牌上用错别字的情况目前较少。
建议
门店上用不规范字作招牌,目的就是吸引客人。但这不仅误导了小朋友,还对不认识繁体字的人竖起了一道屏障。为此,我建议:
一、从政府层面立法,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作为招牌。同时,加强工商登记、税务注册、环保评估等行政审批环节对不规范文字的监管。
二、加强个体工商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培训,提高他们使用规范字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