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经历的结晶,思考的成果,在收获了一些启发之后,我们一定要及时提笔记录,写好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看励志书心得体会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看励志书心得体会篇1
听完报告会后,我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因为当时在场的所有家长、老师、学生都流泪了,那是因为程教授讲的事情很真实感人,这些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我自己也是感动颇深,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感恩立德,明礼修身
感恩,是人生的最大智慧;感恩,是人性的一大美德。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无时无刻地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快乐。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还会时时提醒自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如果你是一个苦恼的人,你应该学会感恩,因为感恩是驱除你的苦恼的一剂良方妙药;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心灰意冷的人,你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的时候就是你的身心得到温暖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你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会使你的心情渐渐舒畅,渐渐平和;如果你是一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你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会使你逐步释放重负、放松身心;如果你是一个只顾索取的人,你更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会使你变得会适当地给予;如果你是一个快乐的人,你也应学会感恩,这样,你的快乐就会取之不尽...... 对别人感恩,相应会得到他人对你的感恩,所以你是得到了两份好心情。学会感恩,就是学会了长存感激之情,永存爱心。
二、自强不息,立志成材
困难催生伟大的品格,压力凝聚坚不可摧的精神。作为播撒知识和传承文明的当代青年教师,我们应当秉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以顽强的意志、务实的行动书写合格的青春答卷。
在生命的历程中,只有不断地努力、奋斗和追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领悟人生真谛。愈挫愈勇,逆境成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始终坚信: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心中常树必胜之志,胸中常立豁达之情,永远奋发向上。 立足专业,广泛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用过硬素质充实自己,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三、勇担责任,诚信做人
人无信不立,要将诚信做人贯穿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行动起来,让我们做诚信的主人,对自己诚信,对他人诚信,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当然,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唤醒大家的爱心、善良与社会责任感。让我们行动起来,把“感恩、自强、责任”这一美德进行到底!
看励志书心得体会篇2
伴随着第一声叫声,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得到过许许多多的关心与帮助,虽然我们都不能一一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想到这句话,就会让我想起生我养我的父母来了。感恩父母,是他们把我带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回忆起小时候是父母用手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学会走路,学会奔跑,每当我们遇到失败与困难的时候总是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们身后鼓励我们,让我们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头上已经是长起了白发、眼角也长起了皱纹,但是我们何曾认真想过父母的哪一根头发不是为我们而白?哪一丝皱纹不是为我们所生?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然而,认为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是我们应得的,可以尽情的享受。我们何尝想过感恩父母呢?在今天,我终于明白了父母的恩情我们无以回报,从今以后,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以自己成绩的优越与进步作为对父母的回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当想到这一句话。就会令我想起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您—老师来了。感恩老师,在那次感恩教育活动中,当与老师拥抱的那一瞬间,我们似乎想到了什么:老师啊!你犹如一位辛勤的园丁日日夜夜为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所操劳着,在早上您一早就回来教导我们要好好珍惜早上的时间,然而在办公室里就有上百个作业本等待老师您的批改。在中午,当我们在看电视、在玩耍时,老师您却在批改作业。在深夜里家家户户都熄灭了灯进入梦乡时,唯有您的屋里是亮着灯的,在那灯光下是您老师一直拿着笔不放为明天备课,想到这儿我们不禁流下了眼泪,在流下真挚的眼泪的同时我们知道错了,我们没有明白您苦心孤诣是为了谁,您辛苦的付出是为了谁,花朵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大自然的回报,那我们就以学习上的进步向您表示感谢吧!
感恩有你,感恩有我,正因为有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正因为有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正因为有感恩,我们才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看励志书心得体会篇3
今天随着老师的领导下,我们全校师生、老师、家长参加了“凌宇”老师的感恩励志报告会,我被那感动的的瞬间震撼了,被那掌声、哭喊声震撼了!
当“凌宇”老师讲到感恩父母时,全场人都安静下来了,大家在想自己做到凌老师讲那些责任了吗?我们做到尊敬父母了吗?做到不让父母伤心了吗?一代不如一代,我们的行为足以让父母伤透心,有些父母甚至都想跳楼,这些是谁的原因呢?就是我们这些没教养!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们!父母辛辛苦苦赚来那一点钱,就是想让你完成你的学业!而你却在网吧度日!在家玩电脑!可你想过你的父母吗?他们正在为你担心着。我们的生活无忧无虑!什么都没有想到父母!哪怕是两颗糖,你都没想到给父母一颗,因为你不懂得感恩!你的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你是白痴吗?我想你会说不是!但我要告诉你:不尊敬父母的人连白痴都不如!是的.,你是说你不是白痴!但你是比白痴还白痴的人!你知道吗?当你在打着呼噜睡大觉时,你的父母正在为你补衣服、检查作业!你知道你的父母有多苦吗?你不知道。
学会感恩之后,奇迹就会发生感恩代表着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感。学会感恩,成就你的精彩人生!
看励志书心得体会篇4
读书没有理想的大环境,也没有理想的小环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读书的理由,而任何理由都不是真正的理由。房间太冷,光线太强,声音太吵,蚊子太多,这样的抱怨不过是为自己开脱而已。有的人心情坏的时候不想读书,心情太好也不想读吏书,心情不好不坏时觉得没劲,还是不想读书。曾国藩(1811-1872)曾经在一封家书里写道:“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不想读书,一年四季都可以不读:"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了秋天又冬至,收拾书箱过新年。"
想读书的人却不肯浪费一切可得的时间,古人有利用"三余"的说法,"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其实是说凡得休息,皆可读书。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在我看来,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从表面上来看,读书是一个惇论:让你上你在求知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这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为励志名句—鼓励人多读书,其实庄子的意思完全相反,庄子想说的的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会把自己搞得非常疲倦。所罗门王也说过类似的话,“著书多,没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这些话表面上很消极,但他其实是想告诉我们,知识是无限的,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对知识的无限性保持足够的谦卑。所以,读书首先可以培养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敬畏。随着阅读的深入,你才能知道知识的大海是没有边界的,我们所知道的真的是太有限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大学者钱钟书和妻子杨绛下放到河南的一个地方劳动。有一天,杨绛指着窝棚说:"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钟书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物质享受可以不要,但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故事,它朴素地把读书视为人的生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人活着,过日子,读书是其中多么自然的事情,就像躺在甲板上享受阳光一样自然,而一旦缺少了这自然的事情,活着其实是不一样地活着,过日子也是不一样地过日子。
那么,应该读什么书呢?我觉得还是应该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我们首先要"博观",要"厚积",广泛涉猎。文史哲不分家,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读重要的文学经典。在文学中,我们可以丰富我们人生的体验,文学来源于现实,虽然从表面上看主人公是虚构的人物,但他们都是现实的折射。文学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样性,人生不同路径的不同结果。因此,它可以让我们学习到面临相同情境应该如何抉择。文学作品还能极大地培养人的同理心,文学中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命运多舛能让我们体会人生的苦难与无常,我们会想到自己也是血肉之躯,苦难随时也会临到自身,故会感同身受,更会深刻领悟约翰·多恩的布道辞“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其次,我们必须要了解历史。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虚构的人物,那历史就是真实人物的真实人生。通过对历史的阅读,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复杂,你会对人性的高贵赞叹不已,也会对人性的邪恶不寒而栗。通过历史人物,我们也能反省自己,升华自己,去彰显人性的光辉,压制人性的幽暗。历史中,无数鲜活的个体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不完美,从此我们可以拒绝人造的偶像。正是因为对历史的阅读,我才深刻了解法治的精神,因为人的不完美,所以人类的任何群体都有败坏的天性,所以对任何权力都要保持绝对的警惕。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任何权力都要套上法治的镣铐。再次,哲学书也应看看。哲学是对人生观的探讨,这里说的哲学不是大家以前上课时学的哲学,那只是哲学中的一个门类。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西塞罗、马丁·路德、加尔文、盂德斯鸠、洛克、波普尔、哈耶克等,这一连串名单,群星璀璨,够你一生去阅读,通过对各类哲学著作的阅读,你可以追寻先贤的脚踪,去思索人从何而来,归向何方,一生应为何而活。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先从入门看起,如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看完后你也许会慢慢爱上哲学。
除了文史哲,美术、音乐等各种艺术书籍都可涉猎。一个爱好艺术的人,他离善道应该更近一点。不过这方面,我没有资格谈论,我自己艺术细胞很少,只看过几本美术史的著作,感觉很舒服,今后我也要在这方面补补课。当然,"博观""厚积"之后,就是"约取""薄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是对前人经验的认识,必须有一个筛选的过程,绝不可人云亦云,要注意比较鉴别,明辨是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读书就像迈向真理之路的交通工具,有的交通工具走得快点,有的交通工具走得慢点,飞机飞得比火车快,但航班经常延误,而且到不了小村小寨,各种交通工具都有自己的利弊,所以什么书都可以读点,不可厚此薄彼。另外,再好的交通工具如果走错方向,南辕北辙,那就麻烦了。通过读书可以慢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正确的"行驶路线"。
写到这里联想起这么一件事: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一次应国际创造性与领导学基金会的邀请前去演讲,结束时主持人表示感谢,没想到这位孤傲的诗人当众说出了这么一段话:"一点也不用谢我。我坐在这里,并不完全是我自己。我是我所读过和所记得的东西的总和。一旦我不记得了那些东西,一旦我成了街上的普通人,任何人都可以捅死我也不会造成很大损失。但是只要我记得,我就是件珍品!"这可真够骄傲的。不过,你仔细想想,与其说诗人是为他自己而骄傲,还不如说是为他所读过的书、所记得的东西而骄傲,也就是为自己所掌握的人类精神遗产和他能够传承人类的精神遗产而骄傲。如果不是因为人类的悠久浩瀚的精神历史和文化传统,没有一个人可以为他自己这样骄傲。
这种骄傲充分显示出了一个人的尊严,而这种个人的尊严,简明一点说,是通过读书获得的。不读书,就放弃了获得这种尊严的机会。
而在布罗茨基看来,不读书还不仅仅是放弃个人尊严的问题,比这要严重得多。一九八七年,布罗茨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受奖演说中说,有一种比许多罪过更为深重的罪过"这就是鄙视书,不读书。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生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由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 卡夫卡说,一本书,必须是一把凿开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 亲爱的同志们,你们心中有冰海吗? 我们一起开凿吧!
看励志书心得体会篇5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而那个梦却被我深藏在我的心里,没有人知道,哪怕是家人还是朋友。我都从不提及。因为我害怕,害怕被人知道,偷走了我的梦。
小时候我想,那个梦的实现将要等到我长大以后。而后来稍稍长大一点,我知道了,为了那个梦,我将要付出我的全部,但是我不知道全部有多少。但是从那一刻起,我就把的肉体赠给上我的灵魂,而我的灵魂一定要是为了那个梦存在。现在长大了,我觉得已经长到了小时候所想的那样的长大了。但是却失去的方向。才知道原来现实与想象的距离是那样的遥远。远到比一千光年的距离还要远。
其实南方的天气从没让我冷到发抖。但是现在我不知道是真的很冷还是其他别的原因,我一直在发抖。控制不了地抖。事情往往是说的时候很容易,但是到了做的时候却发现是万般的困难。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是我不知道我是在担心什么,在害怕什么。那么多的不确定真的有那么难吗?是进还是退还是徘徊?梦想说:现在要开始我的行程了。可是我的灵魂为什么会抗议呢?为什么肉体在发抖呢?也许我害怕失败,我害怕梦想的破灭,但是一直在说地:不做是不会成功的。却不能说服自己呢?
只为努力,为自己奋斗,可是平凡的人总是害怕那么多的不确定,所以平凡的人那么多。我想成为神,我不想平凡。可是要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努力的时候而不迷失方向?我不知道除了毅力、恒心和目标以外还需要什么。我想是没有人会来告诉我的,只能靠自己了。只可以千万遍地说,我为了梦想而努力,我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能看不起自己,卡勒斯说过:“上帝是伟大的,我也是伟大。”所以我也要说:“我和他们是站在同一条线上的。”
野心家和成功者,他们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怎样的艰辛,我不知道。他们是否遭遇过失败和不幸我也不知道。但是我非常清楚一点:他们心里一定是非常坚定而且相信自己的。我知道我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我有我的抱负,我有我的梦想。这些东西别人是不会来帮助我完成了。只能靠我自己,也许在这过程中我会遇到很多的不幸,或是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难道我不去做幸运就会降临,以后就可以一帆风顺。我想不然。
所以我对自己说:“不管别人怎样对我,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只为了梦想而奋斗。”社会是那么的复杂,如果一个他只是想着他要成功,而忽略了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种种。那么我会笑他是一个痴人,他只是一个小孩子。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他只想到美好的一面,而不去想阴暗的一面,那么当他走在阴暗里的时候就会惊慌失措。我想这是阻碍我们成功的绊脚石。必竟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而别人我们是根本不了解的,我们最多只是最清楚我们自己,我们能最信任的也只有我们自己。别人会做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随时做好准备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选择题
我在通向成功的路口徘徊着,是选择走过去,还是断续徘徊?未来路上的那么多的不确定让我不断的犹豫再犹豫。不是我不敢走过去,是因为做什么事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承载起那么多。我不知道刚刚长大的我有多少承受能力。我害怕,我是一个多么没有安全感的小女孩。
可是梦想,我的梦。没人知道我的梦,因为那只是一个秘密,既然是一个秘密所以我要好好的保守它,谁也不可以使它破灭,谁也不能够,这其中也包括我。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样去实现我的梦,现在也许就是一个机会,但我不知道我有没有长大到足够可以抓住它的时候。所以我犹豫了。
人生就像是做选择题。一个答案只有25%是对的机率。我知道做选择题不是我的长项,我的长项是做主观题。但是选择题不得不做,不做就连25%的机会也放过了。但是做?我不知道正确答案,而随随便便选一个于我来说是多么的困难,那需要付出的将会是我的一生。所以,我敢拿我的一生做这个选择题吗?可是,那个梦于我来说又是多么多么的重要,我不要做象牙塔里的孩子。也许经历风雨我们会更美丽,但是风雨也会让我们苍老得更快。所以人生中的那么多不确定又再次让我惶恐了。
我记得曾经就说过了一句话,别人的故事于我们来说那只是单纯的故事。只有我们自己的故事那才是生活。故事里的那份真与诚、辛酸与苦辣才是我们真正品味过的。所以那些口口声声说从别人的故事里,体会到人生的人简直就是不食人间烟火,那些人不管他们有多老,也还是象牙塔里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可以只能自以为是的批判别人,可是他们知道他们有权利吗?那只是一些自大的家伙罢了。
好与不好,有什么通用的定律吗?我想是没有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分数就是了;对于一个商人来说钱就是了;而对于一个平庸的人来说,好与不好在他们的心中又是怎么样的定律呢?我想我现在也是一个平庸的人,我自己也想不通,道不清。也许老师教过我们,但是当我们发现老师教给我的东西根本不足够养活自己时,是否也会产生怀疑。必竟有的老师也只不过是个孩子。他们只有告诉我们说成功是要努力和付出代价的,但是要怎么样具体去努力和付出代价却没有告诉我们。是啊,努力、付出代价谁都会说,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可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有谁真正地告诉过我们怎么样去做。说,谁都会;而做,又有几个会呢?
勇敢地走过去,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虽然我是一个很惜命的人,但是我现在连死也不怕了,那还要怕什么呢?可是心中的两个小人总是在打架,自己的身体也在发抖。我到底有多勇敢,我自己也不清楚。走过去也许容易,但是当踏上无间道后就根本没有还身的可能。曾经的海誓山盟现在显得是那样的苍白……
战胜自己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没有谁会希望平庸。哪怕那个说他要平庸一生的人也是为了不要平庸,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道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但是要把言语化为行动呢?是不是觉得很难。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好,那现在问题出来了。渴望成功,你也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你不敢去做,那么你就去做白日梦吧。
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陷饼,天下也没有白吃的午餐。不把言语化为行动,所谓的成功那只是别的人。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怎么样才战胜自己呢?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都知道这句话,但是能真正体会这句话的人又有几个呢?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战胜自己呢?因为害怕,因为担心,有时候是为了很久以后才发生的事担心,有时甚至是为了发生机率很小的事担心,而有的时候我们却在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担心。再想一想,我们要为这些担心付出我们的多少精力和时间。
再想想,保险公司之所以能日进千斗。其实那些保险公司的老总们也是看到大多数人的弱点:他们在为很少发生的事担心。我想如果有一天,人们的这种担心减少到50%,那我估计将有90%的保险公司将要关闭。如果我们正常人想要战胜自己,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不要为未来担忧。那样自己就能发现其实也没什么,现在做了以后再说。要相信“不会发生”。
我认为要战胜自己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永远做自己。不管你看到别人有多大的成就,或是别人有多高的学历,也不要羡慕别人的漂亮脸蛋和美好身材。这些都只会成为束缚你成长和成功绳索。
爱默生说过:“每个人都会有一天会感到嫉妒是无用的,而模仿无异于自杀;因为不论好坏,人只有自己可以帮助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知道这份能力是什么。”
成败不在于大小,只在于你是否已竭尽所能。
清楚地认识自己
清楚地认识自己是为了更的完善自己。如果我们本身是月亮,我们就不要梦想成为太阳;如果你是一头驴就不要想成为马;如果你只是一棵小草,那就不要想成为大树和花朵。我们如果能清楚认识自己,那就是如果我们是月亮,就不想太阳的事,只想要怎么样成为最好的月亮;如果是一头驴就认真地拉磨吧;如果只是一棵小草,那就做最独特的一棵吧。月亮它想成为太阳,但是不管它怎么样努力它还是一颗不会发光、发热的月亮;一头驴不管它怎么样努力地去奔跑,它还是一头个儿不高的驴;一棵小草,不管你多么努力地长高,还是要遭遇春生秋死的宿命。
所以我们不要被别人华丽的语言所蒙蔽,也不要被别人有口无心的赞美而沾沾自喜,更不要盲目地去相信别人。
如果你是一块金刚石那就不要去听别人怎么评论你只是一块石墨。如果你是一块石墨也不要去在意别人说你:那只是一块石墨罢了。因为专家知道,其实石墨与金刚石只有一步之遥。
我不漂亮,也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更没有一个高的学历,甚至是我连工作要求的年龄都达不到。人们常常都把我当小孩子看,但是,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始终都自信地认为,在同龄人当中,我是优秀的。甚至我可以认为我比那些出身好的和学历高的都更努力。我也清楚地知道我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上进和努力将会是我最特别的地方。
其它的一些体会与感受
到前瞻学习三天了。在这三天中我感受最深的是:18年来,我一直都活自己为自己制造的假象中。这种假象甚至让自己开始自负。总觉得自己的思想是多么的成熟,自己的做法是多么完美。可是在这三天中我清楚的看到了自己。从前是被自己的言语欺骗了。说着容易做着难。
“速度决定成败”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真的不明白。思考了两天,总算是想出了一点头绪。结合自己来说:走路时是否想过是要先出左脚还是右脚呢?如果想着这个问题开始走路,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应该先出左脚还是右脚。关于这个问题你至少也要想十多秒,更糟糕的可能会浪费掉一个小时或是一天或是一个月或是更多的时间。但还是没有得到是先出左脚还是右脚。如果一开始就不要为这个问题想得更多,自己试着走走看左脚和右脚究竟谁是谁非。其实根本没差别。所以在很多时候我就是为了类似的问题而让自己优柔寡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要维护表面上的自尊和优越。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我们为了那些毫无价值的东西而浪费了时间和机会。所以我对自己说:“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吧!哪怕错了也是经验。”
看励志书心得体会篇6
世间万物皆平凡,而在这平凡世界里又有着许多平凡亦或不平凡的人或事构成。他们犹如这宇宙中最渺小的尘埃,脆弱而又微不足道。在寒假中我读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它向我们阐释了这平凡世界中平凡而又顽强的人的存在。
此书以孙少平、孙少安两人的生活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六十年代的生活景象。孙少平是一个不屈不挠的农村人,是一个刻苦用功的莘莘学子,是一个内心有些自卑却又用知识打破常规奋发向上的,有着新思想的新一代青年。
仔细想想,孙少安身上似乎也有一些少平的影子,他十三岁撑起遥遥欲坠的家,用他并不强壮的臂膀撑起家里的一片天。他没有旧社会的顽固思想,虽然没有多大的知识,却用的他勤劳智慧,踏实能干,不屈于所谓的革命而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再想想看,全文是否又穿插了一种苦难中的磨砾?上天像一个精明的商人,给你一分勤劳与智慧,就搭配给你几倍的苦难。
孙少平从在县立高中的自卑与不安的少年,到后来的煤矿工人,他的那份钢铁般的意志力。来源于他对世界的认知和他的苦难经历。他若不是儿时苦难,又怎会刻苦努力奋发读书。他若不是家中几经变故,又怎会波折不断,奋力拼搏。苦难呐,你就是人生的一本进取书!
一首歌中这样唱道:“我曾经跨过山和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道出了平凡世界里亦或不平凡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