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而来的智慧结晶,通过活动总结的撰写,我们能够总结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启示,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圆梦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圆梦心得体会篇1
最近,一打开电视,听到最多的就是“冬奥会”这个词,让一向对体育不太热衷的我也有了关注“冬奥会”的念头。
冬奥会就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顾名思义,这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的冬季运动,如滑冰、滑雪等,属于世界性的体育比赛。冬奥会每隔4年举行一届,并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隔两年举行。今年的冬奥会是第22届,已于2月7日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隆重举行。
韩天宇成功了,这个17岁的大哥哥以2分15秒055的成绩,荣获亚军。看到他手举国旗在赛道上向观众示意时,我的心里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这可是中国队在这个项目的历史最好成绩,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届赛事的首枚奖牌。
男子冰壶比赛中,中国队目前是四战连胜,积分第一。其中队长刘瑞足智多谋,超常发挥,功不可没。
在很多复杂的情况下,刘悦都能化险为夷,多次打好双飞甚至三飞,带领队伍一分一分战胜对手,真是一个“好队长”。
在这个冰雪的世界里,各国的运动健儿们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示着运动的风采,展示着运动的魅力,展示着冰雪世界里的精彩与人们的热情!
冬奥会,激情的盛会,运动的盛会!
圆梦心得体会篇2
梦的存在令我们慢慢成长。梦,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可不是像梦境那般虚幻。每一个梦想引领我们,走出了自己的心境,脱下了稚气的外衣,变得成熟稳重。如果说得到了自己的梦想是关键,我一定会笑着摇摇头,表示否认。
“追”字,不代表达成目标,而是竭尽全力跨向梦想的过程。“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在追逐梦想的岁月里,你是否会受到磨难的洗礼,刺骨的嘲讽,惰意的侵袭,在重重的困难悄然来临时是不是就该放弃了呢?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追逐,没有哪一个人能顺利地在毫无磨难的情况下看到紧握在手中的梦想。充满荆棘,是追逐梦想的条件。如果没有任何阻挠,那么这个“梦”达成时你只会像在原点踏步一样,没有丝毫改变。成熟,稳重,渊博,是追逐的印迹,也是达到梦想的金钥匙,那才会成为梦想“名副其实”的`拥有者。
不怕困难固然重要,但是在追梦历程中要敢于提出质疑,坚信自己的心。如果在中途有了疑问,就会停滞自己的步伐,使得梦想远离我们。令我最敬佩的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他的一生十分坎坷,在他追逐哥德巴赫猜想时,“_”爆发了,陈景润被卷入了政治革命的历史洪流年,他6平方米的家被抄了,他视作比生命还重要的手稿全部被毁。但是,他还是坚信自己的梦想,最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攻克了自己的难关,抓住了梦想。
时间一点一点地在流逝,“逝者如斯夫”梦想是不会等待任何人的,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才能靠近。
每一个人都有时间去追逐,别等到时光流光了,才迈出自己的步伐追赶。回望自己追求知识的道路,估计已有一部分的时间因自己的无知而荒废了,但是既然现在已体会到时间对追梦的重要性,还为时不晚。
看看现在学生们正在努力地潜入知识的海洋,因为时间已经不够了。现在的社会上,许多的学子在用生命去拼,去挽回梦想,所以时间真的还有吗?
看向那些伟人的事迹,不都是从时间的缝隙里获得成就的吗?用鲁迅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挤挤总会有的。”
我们还年轻,有精力,去享受追梦历程,梦想指日可待。
圆梦心得体会篇3
这一天,我开始仰望星空,发现,心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
——题记
记得小时候,有一篇作文,叫“我的梦想”,还记得那个时候我写的是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校长,减轻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让孩子们拥有更多放松的时间,现在想想,当时的梦想还真是简单得可爱。
成长的路上,梦想这两个字总是以不同的形式从老师家长的嘴巴中蹦出来,小的时候,答案里有老师、校长、美食家,再长大一点,上了初中,答案不再是那么五花八门,也不再是小时候“校长”般简单的幻想,在父母的建议下,答案变成了单调的两个字——律师。
可是,现实有的时候总是很打击人,那一天,在母亲的陪同下,我来到她的一个朋友的家中,那是一个快要退休的老教师,听母亲说是教语文的。
“长大后想过要做什么吗?”又是相同的问题。
“律师吧。”没有过多思考的,我答道。
“律师吗?”那位老教师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那可是很幸苦的,我有一个学生,每天都要背那么厚一沓书,”她比划着,接着说,“到现在三年过去了,前几个月她刚拿到律师资格证。”三年,之前并没有调查过成为律师的条件的我被这么严苛的要求吓到了,教师似乎看到了我眼中的害怕,站起身,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孩子,梦,是要靠自己去追的,我不知道律师这个梦是不是你真心所向,但,只要你找到自己的梦,踮起脚尖,伸出手,努力一把,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你都会觉得是值得的。”
离开老教师家中,坐在回家的车上,望向车外,直视着自己的内心,我发现,律师这个职业,只不过是在父母推荐下没有目标的我坐下的决定,因为不是真正的自己的梦,所以内心会害怕,会抗拒,会不知所措,而自己真正的梦,却被埋在深不见底的忙碌与麻木中消失了踪影,回首过去,每天都被排得满满的考试与补课占去了时间,而一直以来宿舍、食堂、教室般三点一线的生活让我忙碌地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梦想,认为只要做好现在的事就好了,而现实分数的惨不忍睹,更让我失去了追梦的勇气,感觉那梦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仿佛风儿一吹,便会消散。于是,父母希望的梦代替了原本的梦,因为不是自己真心所向,所以,就算失败,也不会特别难过,而那真正的梦,却被埋在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不愿触及,或许,是在等待真正有力量的那一天将它唤醒;亦或是,让梦永远只是一个梦。
忽然想起居里夫人——那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什么,让她在那种歧视女性的社会环境下坚持自我,坚持她的科研事业的?我想,是梦想吧,那种为科研做出贡献,报效人类的梦想支撑着她,最终让她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只要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梦乡,一切都不再是不可能的,即便现在,它可能还有些遥远,但是,梦是用来追的,只要你踮起脚尖,努力一把,就会发现,它并不远,从现在开始,不要让梦,还始终停留在内心,去追逐吧,让它不再只是一个梦
圆梦心得体会篇4
几天前我被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卡通人物吸引了,一个是穿着冰晶外壳、头戴七彩冰头盔、脚踩能量环、充满了科技感的大熊猫;另一个是一身中国红、头顶如意环、面部是一团白雪、脑袋围了一圈和平鸽和天坛图案的灯笼娃,它们敦厚可爱、憨态可掬的模样瞬间萌化了我的心。后来得知它们俩就是即将在北京举行的20xx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
这天做完作业后我在纸上画着冰墩墩和雪容融的样子,刚画好它俩突然从纸上跳到了我的书桌上,冲着我咯咯地笑:“想和我们一起玩吗?”我惊喜地点点头,“跟我来,带你去一个好地方!”冰墩墩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雪容融,只见脚下的能量环发出一束强烈的光芒,刺得我闭上了眼睛,当我睁开眼时已经到了冬奥会“冰丝带”速滑场。哇,好大呀!冰墩墩说:“这里将承办冬奥会的冰上比赛项目,看见中间大的冰上赛道了吗?敢不敢挑战?”从没有滑过雪的我被这七彩高大漂亮的场馆吸引了决定一试。我们换好了滑雪服,看着陡峭的赛道,双腿发抖,内心打起了退堂鼓。冰墩墩说:“滑雪运动就是要考验运动员的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你要勇敢一些哦!”看着它坚定的眼神,我说:“好,来吧!”一旁的滑雪专家雪容融微笑着拉起我的手,开始教我怎样滑,怎样拐弯,怎样停下。在它耐心指导下,我掌握了一些技巧顺利地滑起来。整个学习过程中,冰墩墩坚强的意志是我学习的榜样,强健的体魄是我以后运动的动力,当然我能这么快的掌握滑雪技巧更离不开雪容融的包容和鼓励。
它们在前我在后渐渐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都兴奋地叫着、笑着,我看见了冰墩墩七彩冰晶头盔和外衣闪着七彩的光芒,像一个外太空飞来的天使,而雪容融快乐地跳起了灯笼舞,喜气洋洋跳到哪里哪里亮,太美了!在我们的影响下所有来训练和参观的各国小伙伴们,随着我们一起快乐的滑起雪唱起歌来,大家的欢呼声和笑声久久回荡在空旷的速滑场上空,我们约定20xx年一定相聚在北京的冬奥会上。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奥林匹克的精神: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
“宝贝,想什么呢?”妈妈的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我告诉她刚才冰墩墩和雪容融来过了,我们相约再见于20xx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一定要和这两个形象大使合影留念!
圆梦心得体会篇5
?辉煌中国》系列纪录片一直备受关注,在观看完19日晚播出的第一集《圆梦工程》,透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我感受到了这五年来,一张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网开展得是如此的成功。这部纪录片从人民群众的视角来观察这些辉煌,从人民群众的亲身经历来解读这些成果,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从人民眼中看到的中国辉煌,更加接地气,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一幕幕场景向我们展示了祖国是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圆梦心得体会篇6
距离2024北京冬奥,时间的脚步越来越近。冬奥会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站在重要历史节点的中国,将迎来又一个重大标志性活动。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祖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这是一份庄严的。
冬奥会筹办工作千头万绪,检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申冬奥成功以来,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到冰雪运动蓬勃开展;从场馆建设体现可持续思路,到群众生活品质变化提升,各方面筹办工作系统设计、有序推进。走近拔地而起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晶莹剔透的曲面玻璃幕墙像丝带飞舞一般灵动;登上小海陀山远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犹如一条在山间盘旋舞动的巨龙;在张家口崇礼古杨树场馆群,“冰玉环”牵手“雪如意”,展现着中国风的魅力……目前,北京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已完工,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场馆同步完成,达到测试赛要求,为举办盛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体现,理当贯穿于筹办工作全过程。绿色办奥,就要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共享办奥,就要坚持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使冬奥会产生良好社会效应。开放办奥,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冬奥会成为对外开放的助推器。廉洁办奥,就要勤俭节约、提高效率,坚持对兴奋剂问题零容忍,把冬奥会办得像冰雪一样纯洁无瑕。综观现实,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感的体育场馆,展现着北京2024年冬奥会的办赛理念,也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北京赛区,“水立方”变身“冰立方”,“鸟巢”将成为开闭幕式的举办地,五棵松体育馆用6个小时即可实现“冰篮转换”;延庆赛区,建设者动“第一锹土”之前便与林业专家开展了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尽努力移栽树木、减少砍伐;张家口赛区,根据量身定制的生态修复方案,13万平方米的施工坡面全部铺上了“生态毯”……凡此种种说明,筹办冬奥会的过程,就是践行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的过程,就是“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的过程。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同时将建成“体育强国”列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冬奥将临,一幅属于中国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北京申办时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这不仅成为群众健康生活、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不断释放经济发展内需潜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
圆梦心得体会篇7
9月19日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正式开播 。第一集《圆梦工程》透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领略五年来,一张张中国基础建设的大网,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看完纪录片第一集后,我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对身为一名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