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抒发我们内心真实情感的重要文件,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明确好深刻的中心主题后,我们才能展开体会的写作,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1
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到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陈立群校长待过的每所中学里,都有一片“志向林”。入学时,每个学生在一张纸条上写下自己的目标,放入密封的瓶子,埋在亲手种下的“志向林”里。
“20年、30年之后,学生们可以来看看,瓶子就永远放在那里,学生们的志向就沉淀在那里。这个仪式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鼓励学生们朝着一个目标走去,这是squo;志squo;,二是要一鼓作气走到底,这是squo;气squo;,凡事成败皆取决于这两个字。”陈立群说。
贫困学生、问题学生、叛逆学生……从教40年,相比于“锦上添花”,陈立群做了更多“雪中送炭”的事。2001年担任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时,他创立了“宏志班”,让上千户寒门走出了贵子。
“刚接触困难学生时,我以为免了他们的学费,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就可以了。慢慢发现,他们很多内心封闭,心酸的经历形成了消极颓废的思维定式。squo;走近squo;他们的内心很难,squo;走进squo;就更难了。”
意识到这一点,陈立群逐渐把“育人”的重心从物质帮扶转移到解决精神问题上来。通过课题研究、团队干预、班主任培训等方式,严惩不贷与温和治愈双管齐下,“让学生们知道,物质上的贫穷都是暂时的,只有精神上的贫穷才会无药可救。”
“做老师的人,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在教育自己。唤醒学生的时候,也在唤醒自己。我们一定要俯下身子,去倾听孩子的呼声和想法,了解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经历了什么。只有解开孩子们的身心squo;镣铐squo;,他们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2
教书近40年的陈立群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2016年退休后,浙江不少民办中学开出百万年薪聘请他,但陈立群不为所动,而是主动来到条件艰苦的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台江县工作。
陈立群:我就是一介书生,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教好书,做好我自己的教育工作。
台江民族中学是台江县唯一的公办高中,苗族学生接近98%。副校长刘跃富回忆,陈立群来支教之前,台江民族中学在黔东南州高中考评时连年排在末尾,个别年份,考上一本的学生不超过1人。
刘跃富:2017年以前,中考前100名我们学校难得有5到10个。
面对教育基础如此薄弱的学校,陈立群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铁腕措施:统一实行学生寄宿制,制定职工考勤办法、教师退出机制等10多项管理制度。他还自掏腰包,设立了陈立群奖教育金。陈立群治校的三年里,台江民族中学高考本科上线学生人数持续攀升,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竟达到65%以上,增长人数在全州排名第一。陈立群说,他还要帮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陈立群: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这个心愿就是有更多的苗族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去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3
致敬“中国好老师”——“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新华社杭州9月10日电 题:致敬“中国好老师”——“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俞菀、李惊亚
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9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陈立群的先进事迹迅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无数网民在报道的评论区留言,表达自己对这位“中国好老师”的敬意。
“为陈老师点赞。作为他夫人的同事,我也要为陈老师的家人点赞。”网友“顾某某”说。“退休后放弃百万年薪去支教,不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从长河宏志班时知道了陈校长,一直非常尊重他,希望陈校长保重身体。”网友“张小肥”说。
陈立群的先进事迹,在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中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触动。广大教师表示,要以陈立群为榜样,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立德树人和脱贫攻坚事业中去。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学生处副主任卞良琴,分管宏志教育18年,与陈立群校长共事12年。“媒体驻校采访的时候,我帮忙整理陈校长的资料,越整理、越回忆,越发现陈校长的了不起。他很有思想,也很有办法,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特别纯粹的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然后把它做好。”
卞良琴说,陈校长创立的宏志班,如今已经走过了19个年头,共招收了1360名宏志生。“看着他们个子一点点长高,精神面貌一点点变化,长河的squo;宏志精神squo;得以传承下来,发扬光大,真的很欣慰。陈校长squo;时代楷模squo;的称号,对我们所有老师都是一种鼓舞,只要对教育事业有痴心,总能做好。”
2019年9月9日晚,贵州省台江县组织所有党员干部和教师集中收看了陈立群校长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电视直播。方召镇是台江县最偏远的乡镇,38岁的台江县方召镇中心小学校长田腾在观看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
“陈立群校长的到来,是一代台江读书人的幸福。他多次来我们学校做讲座,分文不取,他还自费成立奖教基金。”田腾说,“在穷乡僻壤的地方教书育人,更需要大爱和坚守。有陈校长的教育情怀和境界,孩子们也就成才了。”
陈立群校长来到贵州省台江县之后,促进了多个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陈校长来到贵州支教,只为更多山里孩子走出去,这一点很伟大。”凯里一中语文老师潘朝杰说,陈校长做学问很严谨,对学生从来不戴“有色眼镜”。“有幸得到他关注的学生,都会有很大变化。他教育方式丰富,经验非常老道,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既是大学老师,也是中学学生家长。东西部教育差距比较大,台江有很多留守儿童,老师甚至起着父母的作用。一个学校办得好、风气正,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陈校长改变了当地的教育生态和文化氛围,为这个县储备、保留了人才,会影响几代人。”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谷松岭说。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4
以初心使命践行为民宗旨,做愿做愿为的“孺子牛”。为人民服务历来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如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党员干部官僚主义滋生、享乐主义蔓延,服务意识淡化、宗旨意识薄弱,脱离群众、背弃群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共产党人都要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时代楷模”张富清老人,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在和平年代深藏功名,哪里情况最危急、哪里条件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无私奉献、甘于平凡,张富清老人用毕生践行了入党誓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论是焦裕禄还是张富清,无论是黄文秀还是陈立群,他们牵挂着群众、惦记着乡亲、心系着农村。他们放弃都市的繁华,毅然选择乡村的泥泞,不为名、不为利,只因为初心在心底、使命担肩头。
以初心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做善作善为的“好公仆”。中国人民是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赢得伟大斗争必须具备过硬本领。为人民服务不是纸上谈兵、不是高谈阔论,需要落实到行动、见得了真章,解得了难题、看得见成效。在其位、谋其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没有清晰明了的思路、没有一锤定音的魄力,没有随机应变的技巧、没有善作善为的本领,无论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还是处理国内发展遇到的种.种难题,都会束手无策、手忙脚乱,何谈富一方百姓、守一方安宁?共产党人要善于在摸爬滚打中积累工作经验,善于在恶劣环境中提升工作能力,善于在复杂局面中增强斗争本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做到民有所想我必有思,民有所难我必有解,民有所需我必有为,以高瞻远瞩的眼光、雷凌风行的作风、行之有效的措施渡难关、闯险滩,带领群众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5
二、普通而不平凡,朴实真诚的行为令我感动。“榜样”其实都是普通的个体,但平凡的他们却拥有不平凡的力量。拨动我们心弦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而是他们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陈立群曾说:“给我高额年薪,不如让我帮助一个个贫困生考上大学”,这是一个真正的奉献者最质朴的表白。这样的举重若轻,说明他内心有着深深的爱与责任。陈立群曾说:“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关键在于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因此,他不仅在台江民族中学创立了“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还促成8批134名教师到杭州重点中学学习。义务作报告开讲座60多场,培训校长、教师超过万人,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支留得下、靠得住、教得好的师资队伍,这些数字让人看了敬佩。在因材施教、扶志、扶智方面,陈立群更有着丰富的创新与实践。当孩子们在“陈爸爸”的指引下,把“志向树”种在校园,把写满人生理想的纸条埋入树下的瓶子里,其内心也因为梦想而郁郁葱葱。与之相比较,我们应当寻找自身的差距,以更坚定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创新,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贡献。
三、用典型的政治力量,继续凝聚我们前进的超能量。陈立群同志用三年时间,让一所中学校风校貌彻底变化,教学方法改善创新、成绩硕果累累。这样的成就不仅展现了他的扎实学识、领导魄力,更闪耀着他内心一如既往的仁爱光芒。当他带领着教师们把“放牛班”变成了“梦工厂”,他却谦逊地说:“学生们感谢我,我说错了,是我要感谢你们,因为是你们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提升了我的办学思想,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被人需要,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要不断的提升觉悟,最初入党时的誓言不能忘,奉献也不只是说说而已。陈立群身上洋溢着的时代精神,让我们见识到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的样子。他用毕生的精力坚守理想信念,比任何的大道理都更感染人、激励人。
时代楷模陈立群心得体会篇6
一、学习楷模,坚守初心,一生只做一件事
二、学习楷模,用爱育人,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
陈立群是“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他心中装满了爱,他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毕生的使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用在陈立群身上,真是恰如其分。花甲之年,他志愿义务支教,和苗乡孩子结下父子般的深情。他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很多人也唤他“校长爸爸”。向陈立群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视群众为亲人,把学生当儿女,给孩子们一双爱与责任的翅膀,让他们能在我们的肩膀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向陈立群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扎根教育、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对工作充满热情,坚持把工作当做事业的精神。建园以来,我园坚持“让明天的太阳从这里升起”的办园思想,认真履行教书育人工作职责。我们倡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把自己的理想和专业发展融入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大潮之中,做幼儿的“老师妈妈、妈妈老师”。人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做孩子们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学习楷模,牢记使命,创办人民满意名园??
陈立群以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先进的办学教育理念,创新奋斗的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心,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奋斗奉献带出了一支好队伍,带来了办学的高质量,改变了苗乡学子的命运。这是一位执着的校长对教育公平的践行,也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对教育均衡的呼唤,更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一种情怀、态度和担当。
开展向陈立群同志学习活动,就是要学习他忠诚党的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教育。我园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陈立群精神,始终牢记教育初心,坚持全面育人,正确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以身作则做表率,勇于担当带队伍,身体力行抓教育,在管园育人的岗位上见行动,出实效。秉承“用爱养育,用心教育”理念,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保教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五年被评为王益区保教质量优秀幼儿园,连续七年被评为王益区教科体系统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作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我园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坚持园际交流。几年来,由省市级教学能手和业务骨干组成的帮扶小分队深入我们王益区所有公办幼儿园及耀州、印台、新区等园所开展送教帮扶或跟岗学习等活动,为全市幼儿教师、园长作“园所文化建设”、“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科学开展一日活动”等的专题培训,引领姐妹园所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我园还参与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两年来,通过入园指导、教学能手送教、专题培训、来园参观、跟岗学习等方法,使商洛市柞水县第二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大幅度提升,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贡献了绵薄之力。